“跨过鸭绿江”题材美术创作的构图策略与色彩运用

2024-09-26 00:00司开国
油画 2024年2期

[摘要] “跨过鸭绿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标志性事件,也是中国美术家的创作题材之一。抗美援朝战争的亲历者侯一民、郑洪流以及回溯者吴云华、高阳、陈国力、张志强都曾创作过以“跨过鸭绿江”为题材的作品,且皆为油画。艺术家虽然在创作时所运用的构图策略与色彩经营各具特色,但共同表现了这场正义之战的宏大叙事特征。

[关键词] “跨过鸭绿江” 抗美援朝 革命美术 构图策略 色彩运用

“跨过鸭绿江”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下简称“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标志性事件,是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正式打响之前的一项秘密军事行动。由音乐家周巍峙谱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旋律激昂,歌词中的“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句响彻大江南北。此后,“跨过鸭绿江”成为中国美术家的创作题材之一。侯一民两度创作《跨过鸭绿江》,两幅作品时隔近半个世纪。郑洪流也结合战地经历与写生素材,创作了《跨过鸭绿江》。吴云华、高阳和陈国力、张志强亦分别创作了《跨过鸭绿江》,作品的构图策略与色彩运用各具特色,共同表现了这场正义之战的宏大叙事特征。

一、侯一民两度创作《跨过鸭绿江》

最早创作“跨过鸭绿江”题材的是中央美术学院青年教师侯一民。1950年10月,侯一民、洪波、林岗、伍必端、张信让作为记者赴朝鲜采访。他们在朝鲜生活了一个冬天,经历了很多事情,也在当地画了不少速写,部分作品曾发表于《人民日报》。1957年,侯一民创作的《跨过鸭绿江》入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周年纪念美术展览会”,即“第一届全军美展”,以表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年来的斗争历史为主线。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抗美援朝伟大战争中,志愿军战胜强敌,使得新中国及人民军队的国际威望大大增加,抗美援朝成为“第一届全军美展”的重要创作主题。

侯一民的《跨过鸭绿江》构图为横幅。志愿军队伍横贯画面右上侧。画面背景是江面、天空以及鸭绿江大桥。志愿军战士从大桥跨过鸭绿江时背负着枪支弹药、粮袋、背包等很重的装备,队伍中夹杂着骡马拖着的炮车,显得很拥挤。宏大的场面使人鲜明意识到战争的规模。志愿军战士进入朝鲜后,首先遇到的就是断断续续向北撤退的难民——老人手拄柴棒,婴儿伏在母亲怀里啼哭,牛车上载着不能行走的老人,路边是衣衫破旧的孤儿……朝鲜百姓对志愿军的到来欢欣鼓舞,主动让开道路以便志愿军行军。画面中心,一位朝鲜老大爷作为向导,正在为志愿军带路。白色是画面的主色调——志愿军踏着皑皑白雪前进,朝鲜老人的民族服装亦是白色的。侯一民曾回忆起朝鲜战场的真实经历,“从安东过江,那时江桥已被炸断,从冰面上走了过去。一辆运送邮件的卡车带我们向志愿军总部进发,天上不停地有美机掠过,飞机投下的照明弹为我们一路‘护送’……没有对话,没有招呼……一路上我为朝鲜人民的性格震动,他们的仇恨深沉而无言”[1]。

侯一民的作品与其真实经历有所不同,一是其过江时“江桥已被炸断”,只能“从冰面上走了过去”。画面中的大桥并没有被损坏,志愿军及车队是从大桥上过江的,形成了千军万马的浩大之势。二是其真实行军时“没有对话,没有招呼……一路上我为朝鲜人民的性格震动,他们的仇恨深沉而无言”,然而作品中有一位朝鲜老大爷主动担任志愿军的向导。这说明,侯一民创作时也会参考当年的宣传片、纪录片资料。北京电影制片厂1951年摄制完成大型纪录片《抗美援朝》并在全国放映。在纪录片中,志愿军进入朝鲜境内,受到朝鲜老百姓的欢迎。摄影师还将镜头对准了一位朝鲜老人,以此表明朝鲜老百姓热切期盼着志愿军能够帮助他们打败侵略者。

《跨过鸭绿江》是侯一民参加中央美术学院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的毕业创作。这批学员的画作在油画技巧上改变了“土油画”的形态,对形体结构与色彩法则的认识上升到了学理层面。马克西莫夫曾经说过,侯一民“很善于用笔”[2]。侯一民有些中国画基础,用笔上颇为讲究。从志愿军行军路上雪地的白色、朝鲜难民服装的白色到志愿军军装的土黄色,两种油画色彩似乎呈现出了中国画的效果。

可惜的是,侯一民《跨过鸭绿江》的原画下落不明。2003年,他决定重画《跨过鸭绿江》。他认为,“跨过鸭绿江”是家国情怀和历史视野下的重要创作题材,不能被遗忘,而他也对志愿军战士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说过,“在朝鲜战场上,战士在雪地里走80里的山路,随时经过封锁线,随时有死亡的危险。队伍白天在老百姓家里住,夜里急行军。战士们为照顾我们,专门在大石头后面挖洞让我们躲藏栖身。在战场上一路走,一路同生死共命运……在这样的过程中大家形成一种特殊的感情”[3]。其二度创作的《跨过鸭绿江》为横构图,犹如一幅中国画长卷。冬天傍晚时天空的钴蓝色和白雪的白色构成了新作的冷调气氛。与原作相较,新作里的志愿军队伍在交通员的指挥下行进,车队从大桥上驶过,与步履匆匆的志愿军队伍共同形成了滚滚洪流。新作仍保留了为志愿军带路的朝鲜老人,同时描绘了更多的孤儿,并将之从原作中偏左的位置移到了中心位置。新作主题有一点转移,更多了一层人道主义关怀。

二、郑洪流结合战地经历与写生创作《跨过鸭绿江》

郑洪流曾是志愿军第12军美术队队员。1951年3月,他随队从丹东宽甸渡口通过鸭绿江浮桥进入朝鲜。郑洪流在朝鲜前线负过伤。据其美术队战友周祖铭回忆,“一天晚上,我和战友温凤池一人一头共睡在一张雨布上,突然我被一阵激烈的枪声惊醒,睁开眼一看,一架架敌机正向地面俯冲,机上的机枪不断向下射击,喷出一串串火舌,再一看温凤池头部已被击中……郑洪流……受伤,血流不止,大家去抬他时,他一边呻吟,一边叫:‘轻点,轻点……’”[4]郑洪流在朝鲜战地创作了《一级爆破英雄黄家富》《一级战斗英雄胡修道》,收录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地画选》,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郑洪流曾说:“我们是在朝鲜体验了战争环境,受到了锻炼,看到了战士们的勇敢精神、自我牺牲精神和崇高理想,尤其是我们军参加了上甘岭战役,出了很多英雄人物,感染和教育了我。那本志愿军画册,都是真人真事。我们是在创作中学习创作。随着时间越来越长,我越感到那段经历的珍贵,是值得回忆和永远不能忘记的。”[5]1954年,郑洪流回国。1958年,他到北京参加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筹建工作。1960年,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馆后成立了美术创作室,郑洪流成为专业创作员。

1964年,郑洪流创作了《跨过鸭绿江》。此作构图为横幅,突出了刚入朝时志愿军战士的英武形象。画面色彩为暖调,夕阳从志愿军战士背后投射过来。人物正面为逆光处理,夕阳的暖色调与地面的土黄色、朝鲜妇女衣服的白色形成了柔和的对比关系。郑洪流之所以创作这幅画,与其战地经历高度相关。郑洪流所在的志愿军第12军于1951年3月入朝。当时并未下雪,志愿军过江是在傍晚时分。关于这幅画,郑洪流曾说:“画外的另一侧是新义州,硝烟正向我们祖国扑去。所以这些战士不是操场上的战士,这个地方已经是战场了,这个路已经被炸烂,所以人是紧张的,他们的动作是心理表现,不是人为安排的。”[6]画面中心有四位志愿军战士,“人是紧张的”,部分战士正在整理着装。画面中马匹的缰绳被战士紧紧拽住,似乎是怕弹坑惊动马匹。郑洪流战友何孔德的日记佐证了彼时战场的紧张感,“步行是件苦事,何况背着四五十斤重的东西!什么炒面、猪肉、饼干、豆腐干、大米、腌萝卜……下午6时31分过江,文工团二队陈队长在浮桥上报告时刻。许多汽车在桥头等着渡河,灯开得很亮,心里有点紧张,很怕一下子敌机来了,这怎疏散得及?但是没有飞机来”[7]。

郑洪流为了在画作中再现当年的地理环境,来到志愿军曾跨过鸭绿江的路口写生。停战以后的朝鲜出于经济原因,导致中朝边境地区几十年来几乎保持原状,鸭绿江路口坑坑洼洼,地面泥泞不堪。郑洪流是结合曾经的入朝经历与现场采风完成创作的。在画面右侧近景处,朝鲜百姓正在填弹坑、铺平道路,以热情地迎接志愿军。在画面左侧远景处,描画了中朝老战友热烈相会的场景——两位朝鲜人民军军官热情地迎接志愿军军官,双方紧握双手,热情友好。老战友相会的情节多少冲淡了一些紧张气氛。刘白羽在小说《雪夜》中这样描述中朝战士的相遇——“那么,是老战友了。”“‘对!’他笑了。他很自豪地说:‘五星红旗上也有咱们一滴血呢。’”[8]对曾经浴血奋战、生死与共的中朝军人来说,老战友相会的意义显然不同寻常。

郑洪流的《跨过鸭绿江》参加了1977年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5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第5届全军美术作品展。广大美术工作者为第5届全军美术作品展创作了一大批美术作品。郑洪流的《跨过鸭绿江》表现了入朝志愿军战士意气风发的英武形象,画面色彩是明亮的,与“第五届全军美展”的主题十分契合。

三、吴云华、高阳和陈国力、张志强分别创作《跨过鸭绿江》

2005年,文化部(今文化和旅游部)和财政部开始组织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以塑造国家形象、表现时代精神。辽宁画院的吴云华接受了创作《跨过鸭绿江》的工作任务,开始结合儿时记忆酝酿创作思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时的他虽然年仅六岁,但已经记事。东北三省是距离前线最近的大后方,而吴云华就成长在那里。在他的记忆中,为了防备美军飞机的轰炸,家家户户都在窗户上贴满了米字形纸条,防空警报经常刺耳地鸣叫。他家所住大院也住着朝鲜高级干部的家属。他与那些朝鲜的小伙伴常常一起高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当时的报纸、宣传画、“小人书”描绘了很多反映志愿军入朝作战的英雄事迹。[9]作为辽宁画院的专业画家,从小对志愿军英勇精神耳濡目染的吴云华非常适合承担《跨过鸭绿江》的创作任务。

2009年,吴云华创作完成《跨过鸭绿江》。画面以横向构图表现了冬夜里志愿军战士跨过鸭绿江的宏大场景。画面中,路上大面积白雪的白色和冬季夜空的深蓝色构成了画面的冷调氛围。鸭绿江大桥横贯画面上部,祖国境内至少有五个探照灯照向鸭绿江上空,说明敌方战机时刻会飞来。鸭绿江大桥的朝鲜一端被损毁,表明了战争的残酷。志愿军部队夜晚秘密行军,正踏着皑皑白雪从封冻的江面上过江。画面左侧路上有一颗未爆炸的炸弹,表明志愿军过江以后即将进入战场,战士们因此保持着高度警惕。画面右侧还有马、骡子拉着野炮等辎重。吴云华十分注重在细节上描绘志愿军,每名战士的身份、年龄、衣帽、枪支、背包、子弹袋皆不尽相同。他们的脖子上都扎着白毛巾,极具历史真实感。

2012年,吴云华和沈阳军区高阳合作完成的《跨过鸭绿江》参加了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暨第12届全军美术作品展并获得优秀奖。这幅《跨过鸭绿江》也采取了横向构图,只不过志愿军的行进方向改为了朝向左前方。画面背景是冬季雪景中的鸭绿江大桥,近景处是迎面走来的志愿军部队,整体呈现的是暖色调。这幅合作完成的《跨过鸭绿江》与吴云华创作的《跨过鸭绿江》正好是镜像——志愿军部队的行进方向分别为一左一右,色彩运用则为一暖一冷。与冷色调《跨过鸭绿江》不同的是,暖色调的《跨过鸭绿江》在画面右边有欢迎志愿军的朝鲜百姓,突出描绘了近景处背对观者背着婴儿的朝鲜妇女,而这一形象的塑造也是出于吴云华儿时对朝鲜干部家属的印象。暖色调作品中的暖光寓意着志愿军必将帮助朝鲜人民打败侵略者,走向和平、光明的未来。据吴云华讲述,为了创作《跨过鸭绿江》,他曾准备过两套方案,一套采用冷色调,[10]另一套采用暖色调。靳尚谊当时建议采用冷色调,以突出秘密入朝的氛围。另一幅暖色调的《跨过鸭绿江》则参加了全军美展并获得了优秀奖。

2021年6月,山东画家陈国力、张志强合作完成的《跨过鸭绿江》入选了中央宣传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展览中的作品是党史题材美术创作的最新成果。陈国力、张志强充分参考了前贤的同类题材作品。与吴云华、高阳合作的《跨过鸭绿江》相较,构图方面相同的是皆以鸭绿江大桥作为画面背景,志愿军开进的方向也一样。不同的是,陈国力、张志强作品的构图景深旷远,画面中容纳的元素也更多,包括夜空中的几缕硝烟。在陈国力、张志强作品的整个色彩构成中,冷色调使观众产生了一种久远的历史感,与吴云华、高阳以暖色调塑造的现场感有所区别。

四、结语

“为了保密,部队都是在黄昏开始渡江,拂晓即停止。那几天,鸭绿江边,兵士成海,兵器成河,马蹄嗒嗒,炮车隆隆。部队源源不断往上拥。剽健的战马,嘴里喷着气,威武的大炮,炮管伸向天空……鸭绿江沸腾了。”[11]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壮举在文艺作品和媒体平台被不断地传颂和转述,极具象征意义。前文提及的美术创作者在构图策略和色彩体系上尊重历史现实,五幅油画皆为横构图,笔下的渡江队伍皆是在傍晚或夜里行进,均以鸭绿江大桥作为标志性元素。除了郑洪流的作品外,其他四幅作品都有雪景。五幅作品犹如历史镜像,尺幅和景深不同,画面容纳的元素亦有多寡之分。可以说,这些作品既有亲历者历史经验的运用,又有回溯者的继承、创新。

侯一民是朝鲜战场的美术记者。他根据个人经历和历史资料两度创作《跨过鸭绿江》,作品的时间跨度近半个世纪。其第一幅作品的创作意识更强,超越了个人的观察体验;其第二幅作品更关注“战争与和平”的议题。郑洪流是原志愿军第12军美术队队员。他结合当年的观察体验和后来的写生完成创作,作品的纪实成分更多,真实感更强。吴云华曾两度创作《跨过鸭绿江》。作为东北画家,他结合儿时的印象,收集战史资料,同时参照前贤成果,创作了两幅色调不同的作品,二者各有特色。陈国力、张志强合作的《跨过鸭绿江》场面更加宏阔,色彩运用的历史感也更强。总而言之,创作者们尝试运用不同的构图策略和色彩体系,将“跨过鸭绿江”这一标志性历史事件转化为召唤记忆与想象力的视觉媒介,共同表达了这场正义之战的宏大叙事特征。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抗美援朝美术史料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1BF097。)

注释

[1]侯一民.泡沫集[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13.

[2]曹庆晖.翩翩老鹤兮翱翔天地——造型艺术家侯一民访谈[J].美术研究,2003(4):39.

[3]徐琛.不能否定一个时代——侯一民访谈[J].美术观察,1999(10):7.

[4]周祖铭.大型油画《上甘岭》是怎样创作出来的[J].红岩春秋,2009(4):74·75.

[5]郑开福,等.纪念郑洪流[J].美术,2021(8):64.

[6]同注[5],第67页。

[7]何孔德.一个画家眼中的朝鲜战争[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2.

[8]刘白羽.刘白羽小说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78.

[9]2022年8月1日,在鲁迅美术学院、中共玉山县委宣传部、玉山县文广新旅局主办,玉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玉山县文联、玉山县博物馆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喜迎党的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抗美援朝美术作品暨创作手稿展及座谈会中,笔者现场聆听了吴云华的讲话。

[10]同注[9]。

[11]杜平.在志愿军总部[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