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北京市东城区民政局社工管理科2021年数据为依据,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对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影响因素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发现,社工负面情绪来源主要是“四难一矛盾”,即职务晋升困难、收入增长难、考取资质难、补偿加班难和工家矛盾普遍。因此,提出干预策略建议:(一)探索性开展优秀无职务社工短期挂职社区副职,增加不同岗位的相互认同感;(二)制定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社工采取不同的化解策略;(三)制定有志社工帮考计划;(四)制定区级社工未休假补偿机制;(五)有序开展区级最美社工家庭评选。
关键词:社工;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干预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18-0067-04
Research o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of Occupational Burnout Among Social Workers
Lu Di1Zhang Yuan2
(1.Beijing Dongcheng District Committee of the Jiusan Society, Beijing 100061;
2.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Beijing 100081)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data from the Social Work Management Section of the Civil Affairs Bureau in Dongcheng District, Beijing, in 2021, a snowball sampling wa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occupational burnout among social workers.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negative emotions among social workers primarily stem from “four difficulties and one contradiction”, namely difficulties in getting promotion, in increasing income, in obtaining qualifications, and in getting compensation for overtime work, and one contradiction between occupation and family. Accordingly,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are put forward: (1) exploring the short-term appointment of outstanding non-positioned social workers as community deputies to enhance mutual recognition among different roles; (2) developing differentiated resolution strategies for social workers based on varying income levels; (3) establishing a support plan for aspiring social workers who are preparing for examinations; (4) creating a compensation mechanism for district-level social workers who work overtime; (5) organizing the selection of the most beautiful social worker families at the district level in an orderly manner.
Keywords: social worker; occupational burnout; influencing factor; intervention strategy
职业倦怠(occupational burnout),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即其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在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表现为深度疲劳、睡眠紊乱、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易怒,以及个人成就感降低等[1]。几乎所有职业都存在职业倦怠,一般认为,社会工作者[2]、医务工作者、公务员、警察、教师等相关职业的从业人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这类助人的职业,当助人者将个体内部资源耗尽而无补充时,往往就会引发倦怠。职业倦怠不仅危害职业倦怠个体的身心健康,可能导致工作失误增加;甚至可以相互传染,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自我效能下降,离职率增加,导致人才流失[3-4]。
准确把握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现状,探索新时代做好社会工作者心理健康工作的有效途径,对于稳定社工队伍、激发社工热情和干劲、推动社会工作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东城区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调查,探究社工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可行性干预策略。
一、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21年8月,经与北京市东城区民政局协商,课题组调取社工管理科2021年数据,并开展问卷调查。纳入排除标准:①自愿参加;②研究对象可独立完成问卷调查。
(二)研究方法
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通过网络问卷星平台(https://www.wjx.cn/)发送调查问卷,广泛收集东城区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倦怠相关信息。通过网络形式进行问卷调查,简单快捷,方便填写,可以尽可能提高研究对象问卷填写积极性。后台进行问卷回收、清洗,并通过逻辑校验剔除逻辑明显不合格的问卷,进行问卷质量监控,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
二、研究结果
(一)东城区社工一般人口学特征
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1 038份,其中有效问卷1 036份,有效应答率99.80%。数据覆盖东城区16个街道办事处,无东华门街道数据。
经统计,被调查对象情况如下。
1.按职务划分,社区正职201人,社区副职339人,无职务496人。
2.按职称划分,社会工作师158人,助理社会工作师311人,社会工作员567人。
3.按政治面貌划分,中共党员614人,预备党员57人,共青团员24人,群众341人,没有民主党派或无党派人士。
4.按学历划分,研究生及以上32人,本科734人,大专260人,高中10人。
5.按被调查者自报月收入划分,四千以下(M<4 000元/月)18人,四千水平(4 000元/月≤M<5 000元/月)15人,五千水平(5 000元/月≤M<6 000元/月)202人,六千水平(6 000元/月≤M<7 000元/月)254人,七千水平(7 000元/月≤M<8 000元/月)281人,八千水平(8 000元/月≤M<9 000元/月)139人,九千水平(9 000元/月≤M<10 000元/月)80人,一万及以上水平(M≥10 000元/月)47人。
6.按婚姻状况划分,已婚821人,未婚159人,离婚50人,丧偶6人。
(二)东城区社工职业倦怠情绪的影响因素
课题组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了影响社工情绪的五个问题,概括而言,社工负面情绪来源是“四难一矛盾”。
1.职务晋升困难
根据有关法规,社区党委、居委会的晋升周期是每3年一次。社区服务站的晋升主要是依靠街道办事处任命。因此,社工想在本单位内部晋升的机会是很少的。但是调查数据显示,社工工资受职务的影响极大。换言之,普通社工很难达到有职务的社工工资待遇的水平。79.83%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应该定期开展轮岗的激励机制。
2.收入增长难
在本次调查中,社工对于收入增长的需求呼声最高。根据数据分析,79.83%的被调查对象认为激励机制应该包括提高收入,只有23.07%的人认为激励机制是面对国家重大困难,优先入党(中共党员117人,占本群体的19.06%;预备党员11人,占本群体的19.30%;共青团员7人,占本群体的29.17%;群众104人,占本群体的30.50%)。这说明,增长收入难是社工普遍关心的话题。据此,课题组把收入作为一个重点观察变量,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由于样本量不整齐,仅通过中位数和算术平均值来判读不同收入群体社工的心理感受差异,探讨东城区社工职业倦怠情绪与工资收入之间的关系。
课题组调查分析发现:收入低的社工在过去2周的幸福感高于收入高的社工。
相比较来讲,不同的社工收入群体心理感受不同。四千水平及四千以下人员,该收入水平的社工比较满足于收入,但不认同自己的职务身份,认同社区工作的现状与管理模式,没有大的规划期望。他们可能因为能力匹配度差而主动辞职。五千水平人员,该收入水平的社工适应能力好,认同自己的社工身份,不会轻易选择离职。六千水平与七千水平人员,该收入水平的社工表现出不满情绪多,任务压力大,工作态度积极,离职焦虑高。八千水平人员,该收入水平的社工心理适应了社区工作,能自我调节,不容易焦虑。九千水平与一万及以上水平人员,该收入水平的社工承担的职责压力大,态度好,易由身体疲惫产生焦虑,对职位的热爱程度高。
课题组分析后还发现:不同职务之间的平均工资是7 318.85±1 185.69元,不同职称之间的平均工资是7 089.00±479.92元,不同政治面貌之间的平均工资是6 570.07±614.25元,不同入职学历之间的平均工资是6 605.27±549.00元。由此可见,改变政治面貌或者入职学历不同对于社工收入的影响远小于实际职务与职称的影响。帮助社工增长收入的主要方式就是提升职称这一种方式。
3.考取资质难
经过抽样调查了解到,目前社工考取助理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的考试难度比较大,考试通过率不高。目前,全区只对社会工作师和助理社会工作师有明确的补助金额,社会工作员没有补助金额。此外,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考试地点从市六区已逐渐转移至郊区(如通州区、房山区等地)。考生需要自行前往考场,自行协调工考矛盾。这无疑进一步加大了社工考取资质的难度,降低了社工通过资质考试提升收入的信心。
4.补偿加班难
往年,一些全区性中心工作会影响社工的正常作息,如文明城区迎检、重要节点社会基本面防控、人大选举、居委会选举等。但是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袭来,社工的休息被严重打乱了。2020—2021年,全区曾安排多批次机关干部下沉社区,缓解社区上勤压力。但是防疫任务的复杂性和反复性,社工加班换休工作持续被打断。在受访社工中,100%的人认为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不会休假,持续在岗。从各项区级中心工作密集程度来看,社工调节加班压力的主要途径是自身情绪调节。
5.工家矛盾普遍
社工不能正常休息全身心投入工作,必然会影响家庭关系和谐。调查显示,被调查社工100%认为,自身需要把时间多投入工作,少投入家庭,且容易把工作中的情绪带到家庭生活中。这说明,东城区社工的工家矛盾普遍存在。这既不利于社工通过自身家庭建立感受社会工作的实质,更不利于我国现行的鼓励生育政策。课题组认为“幸福万家”应该把社工自己的家庭也包括在内。这样才能更好地化解社工自身的工家矛盾。
三、干预策略建议
2021年9月,北京市东城区发布“东城社工 幸福万家”的品牌口号并公布了业务指导书[5]。课题组认为,这是对社工实务的一份区级指导,对社工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很解渴。但是,本调查涉及的“四难一矛盾”问题,并未在这份手册中体现。因此,课题组对化解五个问题进行建议,为“东城社工 幸福万家”品牌不断优化提供智力储备。
(一)探索性开展优秀无职务社工短期挂职社区副职,增加不同岗位的相互认同感
建议各街道办事处与民政局协商,模拟公务员挂职机制,探索优秀普通社工挂职社区党委、居委会、服务站副职的机制,让更多的普通社工了解高职位、高收入社工的工作压力,同时缓解基层单位管理人力压力大的问题,促进中等收入社工与高收入社工的心理认同,考察、选拔新一届社区党委、居委会、服务站管理后备人才。这可以增加“东城社工 幸福万家”品牌的心理建设维度,丰富“社工能力培养与选拔”的内涵。
(二)制定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社工采取不同的化解策略
建议民政局联合各街道对于不同工资水平的社工制定分类帮助计划,重点关注三个群体:针对四千水平及以下的社工开展社工事务处置能力培训,提升他们与岗位的匹配程度,实现“以训提才,把人留住”;针对六千水平和七千水平的社工开展收入成长计划,由各街道办事处帮助其规划社工成长计划,建立个性化收入成长规划,缓解其工作压力带来的离职焦虑;对九千水平及以上的社工开展缓解身体疲劳培训,缓解其工作压力带来的身体疲倦。这可以增加“东城社工 幸福万家”品牌的心理问题化解维度,丰富“分类帮助社工化解心理问题”内涵。
(三)制定有志社工帮考计划
第一,建议东城区民政局邀请社会工作领域的专家讲解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实务和应考知识,并录制成学习课程光盘,以社工实名制的形式,发给各社区“工作10年以上,业绩出色,未获得助理社会工作师或社会工作师资格,收入在6 000—7 000元水平”的有志社工,促进其利用业余时间反复学习,弥补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不足,提升社会工作师证书的应考能力。第二,建议东城区民政局在考前组织专家,对应考社工进行线上答疑活动,满足考生对于应考的知识需求。第三,如全市社工资质考试地点设置在城六区以外时,建议东城区民政局开设东城社工考试班车,以地铁10号线某站为起点,考场为终点,接送东城区社工考生集体乘车参考。这可以增加“东城社工 幸福万家”品牌的社工能力建设维度,丰富“社工自身素质提升”的内涵。
(四)制定区级社工未休假补偿机制
建议东城区民政局联合各街道办事处,制定东城区社工未休假补偿机制:为体现为民办实事的精神,该项经费从街道办事处预算中列支;目标是保障社工未休息日的出行费与误餐费,补偿标准设在50—100元/日;补偿金额可以3—5年提升一次,每次提升幅度10—20元;社工未休假记录,需要各街道办事处核实后,发放补偿经费。设置制度与保障经费,可以促使社工体会自身奉献社会后的经济价值,逐步形成东城社工“遇事敢担当,付出得回报”的积极心理状态。这可以增加“东城社工 幸福万家”品牌的社工福利保障维度,丰富“关爱社工健康”的内涵。
(五)有序开展区级最美社工家庭评选
建议东城区民政局每2—3年评选一次区级最美社工家庭:奖励“家庭团结,工作出色,无正副职务”的普通东城社工所在家庭,奖金数额设在每次500—1 000元,奖励比例控制在每次不超总人数的20%,每个社工终生只能获得1次。这可以增加“东城社工 幸福万家”品牌的大爱精神,丰富“社工家庭同样幸福”的内涵。
四、结束语
社会工作者,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中坚力量,是以基层社区工作者为代表的广大社工队伍群体,既是链接多方资源的“协调者”,又是支持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引导者”。本研究通过分析社工职业倦怠情绪的影响因素,给出应对策略和措施,从而促进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职业认同,更好地统筹调动社区服务资源和力量,推动社区物业管理、城市治理等各项工作取得成效,用自己的真情和专业,与居民携手共建共享社区幸福家园。
参考文献:
[1]C MASLACH.What have we learned about burnout and health?[J].Psychology health,2001(5):607-611.
[2]杨明伟,邓纬明,赵彤.多维度视角下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困境及其优化路径[J].黑龙江科学,2023(13):12-15.
[3]王晶,陈松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期哈尔滨市公立医院护士离职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21(6):671-675.
[4]刘超.我国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Meta与扎根理论的方法[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22(1):52-59.
[5]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东城社工”发布标志和口号,社区治理有了实践指导手册[EB/OL].(2021-09-26)[2024-05-15].
https://www.bjdch.gov.cn/ywdt/mtgz/202109/t20210926_2968311.html.
作者简介:卢迪(1983—),男,汉族,北京人,九三学社北京市东城区委员会中级政工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张远(1987—),女,汉族,山东枣庄人,博士,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人口健康。
(责任编辑:张震)2024年9月下半月刊(总第219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