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芹十论》《九议》中辛弃疾的抗金策略与措施

2024-09-26 00:00杨帆
西部学刊 2024年18期

摘要:辛词慷慨纵横,其文也气贯山河,尤其是奏议《美芹十论》和《九议》,集中体现了他坚决反对投降的抗金策略和逐渐成熟的抗金措施,从以战为守的激励士气、积极备战,到以守为战的先定规模、持久后决,辛弃疾论战“气”、审时势,献计谋,写出“万字平戎策”。

关键词:抗金策略与措施;未战养其气;持久战

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18-0169-04

Xin Qiji’s Anti-Jin State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in Ten Suggestions of Meiqin and Jiuyi

Yang Fan

(Guizhou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Tongren 554300)

Abstract: Xin Qiji’s lyrics are magnificent, and his prose is also imposing, especially Ten Suggestions of Meiqin and Jiuyi which embody his anti-Jin State strategies of resolutely opposing surrender and gradually mature measures. He suggested fighting for defense to boost morale for war preparation and defensing for fight to determine the scale for the long term. Xin Qiji discussed “qi”in wars, assessed situations, offered strategies, and wrote “strategies of tens of thousand of words for eradicating barbarians”.

Keywords: anti-Jin State strategy and measure; cultivating morale before the war; protracted war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爱国文人,一生以抗金为己任,虽无缘“平戎万里”,但“思酬国耻,普天率土,此心未尝一日忘”[1]215。如果说诗词是辛弃疾强烈的爱国情感的自然流露,那么奏议散文便是他政治智慧的高度凝结,《美芹十论》《九议》以一种随时应变的发展思维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战略谋略和组织实施能力。

一、辛弃疾的抗金策略

遥望北方,辛弃疾出生时,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早已是金人统治的沦陷区。幼时记忆里,祖父极重引导教育,“每退食,辄引臣辈,登高望远,指画山河,思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尝令臣两随计吏,抵燕山,谛观形势。”[1]216他少年立志,北伐复土;青年行志,参与起义;花甲晚年,决然参战,助力北伐;甚至临终病榻,怒喊“杀贼”,无忘此志。即使恢复艰难,一路起伏跌宕:南渡归来满怀恢复希望,符离战败的失望,乾道备战再燃战意,嘉泰前线重镇积极备战,开禧饱受谗言病危离世,但他北伐中原的决心始终不变。辛弃疾不仅心有奇志,且胸有丘壑,朱熹高赞,“辛弃疾颇谙晓兵事”[2]2439。《美芹十论》《九议》便是他军事思想的凝结,他以“气”观政、以“气”论战,始终坚持反对投降的抗金策略,其抗金措施也逐步走向成熟。

(一)未战养其气

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秋,南归已有两年的辛弃疾任江阴签判将满。此时,因符离战败,南宋朝野上下各种罢战言和议论疯狂滋长且长久不消。主和派汤思退、王之望先后当政,主战派张浚被迫罢相,意味着初即位的孝宗以图北伐的雄图大略的破产,南宋朝廷将重新被偷安求和的声音占据话语。《美芹十论》总论中,辛弃疾鼓励备受打击的孝宗:“臣窃谓,恢复自有定谋,非符离小胜负之可惩,不言兵之可惜也。”[1]216但这不足以说服孝宗,他必须在和、战、守三方意见争持的混乱中,给出更理性的分析才能影响君主支持“反对投降”。此时,他尚且气盛声壮,主张积极备战以迎,他在《自治》篇中提出“未战养其气”的抗金策略,“……盖古之英雄拨乱之君,必先内有以作三军之气,外有以破敌人之心。故曰‘未战养其气’,又曰‘先人有夺人之心’。”[1]259“气振,则转弱为强;气沮,则变强为弱”[3],两国对立,勇者为胜。他寄希望于君主能强势扭转国家气势,对内能“志在必行,无惑群议”,对外有“‘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之烈”[1]217。因此,《美芹十论》意在为君主扫清思想障碍,主要从“夷狄之腥秽,不可以久安于华夏”[1]256和“今之虏人实有弊之可乘”[1]217两方面进行据理批驳。

对以宋高宗和秦桧为首的议和派,他尖锐地指出他们逢金必和的软弱性,“故和战之权常出于敌,而我特从而应之。”[1]216他警醒金人的狼子野心,“夷狄之腥秽,不可以久安于华夏”,“而所求未能充其欲,不过一二年,必以战要我……”[1]259,认识到战争不可避免,采取消极退让的态度只会让南宋在两国相争中丧失更多的外交及军事主动权,“彼利则战,倦则和,诡谲狙诈,我实何有。”[1]216对此,他提出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坚定备战的战气,“大抵今彼虽无必敢战之心,而吾亦不可不防其欲尝试之举。”[1]240

相对罢战畏金的主和派,保守派主张先求内修后图恢复。这一观点的代表当属辅佐孝宗登位的史浩,他曾建议孝宗,应“少稽锐志,以为后图,内修政事,外固疆圉,上收人才,下裕民力,乃选良将,练精卒,备器械,积资粮。十年之后,事力既备,苟有可乘之机,则一征无敌矣”[4]。史浩认为现阶段应当忍辱自强,各方备足方可后战。愤怒于海陵王完颜亮背叛盟誓,宋孝宗拒绝了史浩等人的劝告,决意锐意北伐。符离战败,抗金计划被迫破产,偏安之势无力改变,只得将内修以图恢复的政策确定为南宋对金国策。而同时,辛弃疾北伐态度坚决、战斗意识强盛,他担心战败低迷之际,一时的软弱求和会将艰难凝聚的国之战气消弭殆尽。他直言讽刺:“今则不然:待敌则恃欢好于金帛之间,立国则借形势于湖山之险,望实俱丧,莫此为甚。使吾内之三军,习知其上之人畏怯退缩之如此,以为夷狄必不可敌,战守必不可恃,虽有刚心勇气亦销铄委靡而不振,臣不知缓急将谁使之战哉。”[1]259因此意在亟斗以重燃战气。此绝非辛弃疾无知冒进,随着“绍兴和议”签订、“隆兴和议”签订在即,在上下一片求稳求和的声音中,呼吁战气也能让粉饰太平如芒被刺。朱熹等人与辛弃疾志同意合,例如朱熹绍兴三十二年上书《壬午应诏封事》,也支持抗金,反对议和,建言君主“可不惧哉!可不惧哉!”因为,“然则,今日之事,非独陛下不可失之时,抑国家盛衰治乱之机,庙社安危荣辱之兆,亦皆决乎此矣。”[2]2091

而面对以王之望、尹穑等为首惧战畏兵的主和派,辛弃疾更是厉词批驳。隆兴初,王之望奏言:“人主论兵与臣下不同,惟奉承天意而已。窃观天意,南北之形已成,未易相兼,我之不可绝淮而北,犹敌之不可越江而南也。移攻战之力以自守,自守既固,然后随机制变,择利而应之。”[1]267王之望认为南北屏障坚固互不可越,宋金长久隔江敌对是大势所趋,故力主息兵,仅固守北边防线,保持划江而治的统治局面。辛弃疾愤慨指出,金人的野心绝不会按照“南北定势”论者所言被久困于华夏地区,终会破牢南下。他提出,“吴楚之脆弱,不足以争衡于中原”[1]256并非必然,“较彼之时,南北之势大异矣”[1]257:其一,中原民心已变,“南北万里,而劫于夷狄之一姓”[1]257,中原百姓可与金国“共安而不可与共危”[1]257;其二,南怯北勇并非常理,历史证明有秦灭楚,亦有楚灭秦;其三,逆顺盛衰之势已变,“今夷狄所以取之者至逆也,然其所居者亦盛矣。以顺居逆,犹有衰焉,以逆居盛,固无衰乎?”[1]258历史上的南北之势与今宋金之势本不是同情同理,他劝诫存侥幸心理者不要迷信南北定势,要回到“古今南北之势,知其不侔而不为之惑”[1]258的正确史观和实践态度上,建议君主不受其惑,当以今朝之事务实自治。

(二)平气论持久

从《美芹十论》到《九议》,仕途沉浮间辛弃疾的论战观也不断归于理性。虽坚持反对投降,但一改备战以迎的积极态度,主张持久后决,通过长久对峙以待用兵时机成熟。《九议》中明确提出:和战均无功而俱有败[1]338,既反对“终世讳兵”,也不赞同“明日亟斗”。他解释道:“终世而讳兵,非真能讳也,其实则内自销烁,猝有祸变不能应。明日而亟斗,非真能都斗也,其实则恫疑虚喝,反顾其后而不敢进。”[1]33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议和不能永远地将祸乱阻隔在外,然当祸变来临时,却又无以应对;至于亟斗,他务实直言:“国用既虚,民力又竭,求强其手足而元气先弱,是犹未病而进乌喙”[1]359,以南宋当前的困境却奢求用武力战胜强大的敌人,无异于饮毒自尽。

该当如何?辛弃疾以气论事,进一步提出,“论天下之事者主乎气,而所谓气者又贵乎平。气不平则不足以知事之情,事不知其情则败。”[1]338天下大事,当心平气和,冷静观察才会客观认识。《九议》中,辛弃疾开始接受“南北之强弱,素也”[1]353的现实,平气论战创造性地提出持久战的伟大战略,“盖恢复大事也,能一战而胜乎?其亦旷日持久而后决也。”[1]359该策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曰无欲速。孔子言:“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符离之役让辛弃疾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他重新认识到:“战者,天下之危事;恢复,国家之大功”[1]334,当慎重对待,多方准备,缓缓图之。

二曰宜审先后。辛弃疾认为:“欲其胜也,必先定规模而后从事。”[1]334所定规模应谋富国强兵,两头并举。其中,富国“不在乎聚敛而在乎惜费”,当节制边防建设费用、金使赐赏、国内恩泽赏给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等所花费用,“则国不胜富矣”;强兵则行“除戎器,练军实,修军政,习骑射,造海舰”[1]358等凡可强兵之举,努力锻造南宋应敌能力。

三曰能任败。辛弃疾认为“小胜不骄、小负不沮”[1]334也是抗金进程中应坚持的态度。他特别强调国之大事,“其要在乎忍与不忍”,“不能忍则不足任败,不能任败则不足以成事。”[1]339成大事者,它必是一场持久的、反复的多方面的斗争,为取得最终的胜利,对待胜与败要从容淡定。

辛弃疾的抗金意识根植于切身仇恨、武官之勇,然当意识到和议势不可挡,战势未至时,亦是本于战,而行于治,终生坚持复国,反对投降。

二、辛弃疾的抗战措施

从《美芹十论》到《九议》,从主战对抗的亟斗到持久对峙的守战,辛弃疾的抗战措施有明显改变与发展。

(一)以战为守:以守淮为中心战略,进行军事备战

《美芹十论》中,辛弃疾认为当前军政问题在于缺少一股“气”,一股因偏安一隅而萎靡的抗战志气,故要“未战养其气”,以主动的姿态,积极备战迎敌。提出具体措施:以守淮为中心战略,具以聚兵分三镇之策,辅以两淮归正军民屯田保障后勤物资;再以赏罚双柄激励将帅致勇,而各级官员将士各司其职、久任且不轻移遽迁;最后再辅以严防间谍和叛徒。这一备战框架中,辛弃疾查漏补缺了南宋军备上的问题,分别就中心战略、粮饷问题、将帅问题、间谍或叛徒问题、军事长官任期问题等详具而论。

如何用兵?辛弃疾的守淮战略在《美芹十论》中有所发展。《守淮》篇形成初步观点,应对金国南下行军路线,提出在东、西、中三个方向择山阳、濠梁、襄阳聚兵为屯,正面迎敌对抗。以襄阳为支点,左右支援,随时增兵山阳、濠梁;以濠梁为后手,或横击之,或绝其饷道,或断其退路;以山阳为战点,山阳之兵自沭阳以据沂、海。《详战》篇时,思路愈发清晰,用计愈发灵活。取义“常山之蛇”,创造性提出斩首理论:以山东为金国之首,京、洛、关、陕是其身其尾,而燕地则是其巢穴。通过夺取山东,以震河朔,而后在燕地塞南门而守,达到“痛其心,则手足无强力”[1]307的目的。具言详战,则以旌旗金鼓弱兵扬行川蜀、襄阳、淮西,展现出对关中、京师、洛阳三地的“志在必取之势”[1]308,既牵制敌军有生力量又掩盖我方战略意图。而我方假意虚空山东,实则暗里以山东为奇,悉用锋锐,以沭阳为突破口,借海道,“以沿海战舰,突驰登、莱、沂、密、淄、潍之境”[1]308,攻占山东,而后便可镇河北、塞燕地、复中原。辛弃疾认为,此计避实击虚,能有效形成我方弱兵虚声牵制,敌军受扰分兵;我方奇兵事实强袭,敌军受势被困的有利形势。

守淮策略是辛弃疾观前线备兵低效而提出的聚兵为屯、精准防御之策,是基于守淮军事目标提出的“以守为战”的策略,“以臣策之,不若聚兵为屯,以守为战,庶乎虏来不足以为吾之忧,而我进乃可以为彼之患”[1]269,然就其整体抗金用兵战略而言,《美芹十论》表现出积极的对抗之意,《守淮》篇中,就自信写道,“故臣以谓,守淮之道,无惧其必来,当使之兵交而亟去;无幸其必去,当使之他日不敢犯也。”[1]268-269他构想宋金交兵,能快速退敌,并痛击对方,令其不敢再犯,实属战斗之言。《详战》篇中主动对战的言论更为直白:“均之不免于战,莫若先出兵以战人之地,此固天下之至权,兵家之上策,而微臣之所以敢妄论也。”[1]306因此,虽言“以守为战”,实则“以战为守”。

(二)以守为战——先定规模,持久而后决

符离大败符离大败:符离之战,是宋金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之一。隆兴元年(1163年),宋孝宗以张浚为都督,主持北伐。四五月,张浚部署李显忠与邵宏渊两军十三万北伐,复灵壁(今安徽省灵璧县)、虹县(今安徽省泗县),进据宿州州治符离(今安徽省宿州市)。李显忠与邵宏渊不睦,邵宏渊不肯力战,诸将相继违令逃遁,金军追击,宋军大溃。金纥石烈志宁率军反攻,宋军败入城中,北伐最后时刻宋军又溃师于古符离。符离之战,对宋孝宗恢复中原,是个沉重打击。在主和派的压力下,宋孝宗不得不派使臣向金求和。成为南宋和战争议的一个重要节点,议和派成为多数派。其中,主守派因与主和派均有维持和平局面的政治诉求,两派靠近联合成为一种趋势,同时主战派出现动摇或倒戈现象,这些因素都加重了主和派的力量。例如,“隆兴和议”前后,主和派代表参知政事周葵和同知枢密院洪遵向宋孝宗进言:“今日之举,当量度国力。”孝宗以赞同回应:“浪战不可,须是机会,不可强为。”[5]宋孝宗的态度表明,自上起,国家的政治目光已从“外攘”转移到“内修”上来,强调“国家举事,须量度民力国力”[5]。时隔七年,对国情、对政治有更深认识与思考的辛弃疾献上《九议》。不同于《美芹十论》的以战为守,《九议》呈现出以守为战——先定规模、持久后决的备战框架。其用兵策略则大致承袭《美芹十论》:兵出沐阳,攻占山东,主张在敌后战场善用“阴谋”:“某以为,今日阴谋之大者,上则攻其腹心之大臣,下则间其州府之兵卒,使之内变外乱,其要领不可不知也。”[1]348同时在正面战场:示弱骄敌,集兵暗备,敌缓我急,敌急我缓,旷日持久,耗其国力。除此外,《九议》还佐以相应建设建议:一是组建论兵人才团队。“择其识虚实兵势者十余人,置为枢密院属官,有大事,则群议是正而后闻。”[1]336同时切忌谗言谋私和泄要事于敌的小人。二是专注内修,富国强兵。他认为,富国之术在于“民无余力,官无余利”,具体实施:一则“惜费”和绝岁币,除岁币、郊祀等不得已而为之之费外,其他得已而不已者费用,全部取消而聚敛国库;待“当战之岁,岁币可绝、郊祀可展”[1]359。二则宽民力,厚养民,“可以息民者息之,可以予民者予之。”[1]359他指出,要注意保密,“为之以阴,行之以渐,使敌人莫吾觉耳。”[1]358三是驻跸建业,而后幸庐、扬。此计当必行而不可急为,宜禁国内迁都舆论,待兵临淮河,则即日迁都建业以张声势,兵已渡淮,则亲幸庐、扬以决胜负。

三、结束语

辛弃疾一生以抗金为己任,活跃在抗金前线,振臂高呼、奔走献力,凭借着对宋金两朝形势的深刻了解,他以文模拟战场,伏案细察舆图,观审金之形与势,总揆金之战略,推演抗金策略与措施,将满腔的“他年要补天西北”,“好都取山河献君王”的爱国热情与政治抱负都熔铸进其奏议散文《美芹十论》《九议》等中,展现出卓越的政治军事战略才能。虽然他所设想的统一的战略构想不被采纳,但其精彩的论述和超前的军事战略意识,对我国军事理论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参考文献:

[1]辛更儒.辛弃疾集编年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黎靖德.朱子语类[M].王星贤,点校.长沙:岳麓书院,1997.

[3]王十朋,梅溪集重刊委员会.王十朋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629.

[4]叶绍翁.四朝闻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9:102.

[5]崔英超,张其凡.论“隆兴和议”前后南宋主战派阵营的分化与重构[J].甘肃社会科学,2004(3):73-77,69.

作者简介:杨帆(1992—),女,汉族,四川乐山人,单位为贵州健康职业学院,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

(责任编辑:赵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