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密利本德社会主义民主建构性思想的研究

2024-09-26 00:00胡润东
西部学刊 2024年18期

摘要:通过重访密利本德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时代语境和生发逻辑,获得其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基本架构:(一)人民主体的社会主义民主逻辑;(二)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三)真实有效的社会主义民主参与。他的社会主义民主建构性思想具有坚持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念和实践性两个理论特征,填补了战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空白,他确立的民主逻辑建设、民主主体范围、民主参与程度中公平与正义的基本原则,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作出重大贡献,也为我们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D0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18-0033-04

A Study of Miliband’s Constructivism

of Socialist Democra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m

Hu Rundong

(School of Marxism,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Abstract: By retrospecting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generative logic of Miliband’s socialist democratic thought, we can obtain the fundamental framework of his socialist democratic ideology: (1) the logic of socialist democracy centered on the people; (2) the system of socialist democracy based on justice and rule of law; (3) genuine and effective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in socialist democracy. Characterized by the two theoretical features of adherence to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Marxism and practicality, Miliband’s constructivism of socialist democracy fills the gap of post-war Marxist state theory. He establishes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fairness and justi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emocratic logic, the scope of democratic subjects, and the degree of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making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democracy and providing valuable insights for our construction of whole-process people’s democracy.

Keywords: capitalist democracy; socialist democracy; Marxism

作为意图想要切实“改变世界”的真正马克思主义者,拉尔夫·密利本德在《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制》以唯物史观为基本,解构英国资本主义民主体制何以能承载英国政治、经济、阶级危机数百年;以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剖析资本主义阶级构成,解析资本主义权力精英的阶级归属,揭露资本主义民主的虚假性;在对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能否继续维持充满疑虑之际,密利本德将政治视野转向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密利本德早年成长于社会主义实践兴起、蓬勃之时,这极大地开阔了密利本德的学术视野,为密利本德构建社会主义民主理论提供现实基础与理论资源。所以说,密利本德是站在经典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巨人肩膀上架构自己学术理论,并为英国马克思主义打开了一扇窗。在其理论中,社会主义民主体制建设应当以公平正义为基准,力求扩大参与范围、程度等。当我们评价一个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理论是否是纯粹正义、不失偏颇的,我们需要结合历史语境将其置于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分析。

一、重访:密利本德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历史语境

拉尔夫·密利本德的民主思想绝非平空产生的,而是有其历史必然性。我们在考究密利本德的民主思想时发现,其民主思想的生成既离不开密利本德个人教育经历以及在受教育阶段塑造的个人性格,同时也要归功于他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

(一)西方资本主义的历史变迁

密利本德的人生处于国际局势波谲云诡的20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在这期间的危机与变革可谓波澜壮阔,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源私有制之间矛盾无法调和。20世纪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相较于早期自由资本主义呈现出频率高、范围大、破坏强等特征。此时,密利本德明确地认识到资本主义体制的调整本质上只是上层建筑的修修补补,并不涉及资本主义矛盾产生的根源。他在《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制》中对英国民主制度的未来充满了担忧,“目前英国在走下坡路,国内问题也比较多,这种民主制能否照样维持已成疑问”[1]2;这期间的风云变幻也为密利本德对资本主义民主思想批判提供了现实基础。在经历了对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前途忧虑之后,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密利本德对社会主义民主充满希冀。

(二)社会主义事业的曲折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美与苏联结盟为共产主义在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的传播提供了政治条件,特别是共产主义势力在英国持续壮大,更加筑牢密利本德社会主义思想的现实基础。二战结束后,社会主义阵营得到了极大扩张,与之伴随的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碰撞、斗争日趋激烈。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的部分国家倒戈,对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极大冲击,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使密利本德大为震撼,但密利本德始终认为苏联的失败并非马克思主义的失败,为了证实这一点,密利本德去构筑自我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经济建设等领域的理论。

二、溯源:密利本德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生成逻辑

“英国新左派特指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的一段时间中在英国产生的马克思主义”[2],英国新左派区别于老左派的是“作为一种知识分子倾向,它与68(Sixty-Eighters)时期的老左派68(Sixty-Eighters)时期的老左派:也称“68一代”,主要指20世纪60年代末欧美各国的学生运动、民权运动的主体。1960年代中后期由左翼学生和民权运动共同发起反战、反资本主义、反官僚精英的抗议活动。1968年达到高潮,如美国的反战游行、马丁·路德·金遇刺身亡、东欧的布拉格之春,西欧也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闹得比较厉害的是法国和德国,尤其以法国1968年的五月风暴最为著名。所以,参与这些运动的左翼青年被称为“68一代”。不同,它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启发”[3]。是否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石是判定英国新左派与老左派的标准。密利本德作为英国新左派的代表人物,拥有坚如磐石般的共产主义信念,虽身处资本主义社会,却始终坚持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底,学习并承继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话与融入英国马克思主义。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守望者

首先,在与资产阶级多元民主主义、工党内部的新修正主义等论战时,密利本德自始至终坚决捍卫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立场,在一次次的论战中不断地阐发、深化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其次,密利本德系统化理论化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人物,当我们重新审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国家》,那么就会看到:密利本德既有力回应了同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学术观点,又系统阐明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其工作本身堪称完美[4]。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社会等历史条件都在一定程度改变的境况下,密利本德坚持阶级分析法去观察、解构、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正如密利本德在《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学》中所讲“斗争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的核心”[5]。

(二)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

以佩里·安德森和拉尔夫·密利本德为代表的英国结构主义学派遵循经典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汲取了以汤普森和霍布斯鲍姆为代表的英国历史主义学派的经验主义的研究范式,批判性地借鉴了以阿尔都塞和普兰查斯为代表的法国结构主义学派的理性主义的研究范式,构建了一种独具特色的英国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治理思想体系[6]。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密利本德意图构建的理论是相当成功并在英国马克思主义学界大放异彩。密利本德之所以在英国马克思主义学界取得如此高度,主要在于密利本德极大地拓宽了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视野,丰富英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资源,促进英国马克思主义学界与欧陆马克思主义交流借鉴,促使英国马克思主义学界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重视起来,并掀起相关研究热潮。

三、建构:密利本德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架构

密利本德始终以辩证角度去观察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一方面给予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极大的肯定,另一方面密利本德在批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中依然将其虚伪本质毫无保留地揭露出来——“资本中心”的民主逻辑、“虚假欺骗”的民主制度、“间歇有限”的民主参与。当密利本德对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前途失望,他开始转向社会主义民主寻求希望并尝试架构自己的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与英国工党内部新修正主义不同的是,密利本德直接摒弃资本主义民主的改良路径。他认为社会主义民主是对资本主义民主的全方位超越,是人类民主新历史形态。社会主义民主应以“人民中心”取代“资本中心”的民主逻辑、以“公正法治”取代“虚伪欺骗”的民主制度、以“真实有效”取代“间歇有限”的民主参与。

(一)人民主体的社会主义民主逻辑

在密利本德的社会主义民主架构中,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最显著的区别在于民主架构的底层逻辑不同,民主架构的底层逻辑取决于经济基础,依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上的资本主义民主逻辑自然遵循“资本中心”。为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利益,资产阶级构筑层层民主壁垒,统治阶级认为损害其核心利益的民主要求,都会被统治阶级想方设法拒之门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统治阶级构筑了各种有形的、无形的壁垒,使猛如洪水的下层民众的民主要求变成“涓涓细流”[7]。密利本德强调“人民至上”民主逻辑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底色。在密利本德的构想中,社会主义民主并不会为工人阶级设置一系列不合理民主身份、制度、意识形态壁垒,“社会主义的任务就是要大大地扩展民主的范围”[8]即使在当时的英国出现了社会主义事业与工人阶级主体相分离的现象,密利本德始终认为工人阶级始终是社会主义民主乃至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关键所在,社会主义民主逻辑旨在让最广大的群体参与政治,真正实现“人民中心”。

(二)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英国的政治体制今后能否一如既往,有效地遏制社会里产生的种种压力;或者,由于这些压力的强度或者广度,它是否经历根本的改变,而如果发生变化,又向什么方向发展。”[1]170密利本德在1982年《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中就已经认识到两点:一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是资产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手段;二是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难以负荷来自下层的政治、经济危机,急于寻求民主新形态。以宪法为制度保障的社会主义民主体制是密利本德的答案。真正的社会主义民主限制一切形式的权力,包括人民权力,因此“宪法仍然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运行的关键”[9]。密利本德认为通过宪法约束一切对民主机制运行起到妨碍作用的权力机构及阶层,排除民主运行的消极因素,保障社会主义民主体制公正有效。

(三)真实有效的社会主义民主参与

“实业家不直接卷入政府和行政机构(同时也包括议会议院)的说法明显是个谎言。他们甚至比密切关心经济生活的国家更为密切地介入了政府活动”[10]。密利本德运用阶级分析法剖析资本主义国家权力精英的构成与来源,证实权力精英绝大多数来自传统的资产阶级,而非无产阶级,这更加佐证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根本上仍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广泛参与的社会主义民主无疑是资本主义民主的最佳嬗变样态,社会主义民主是无产阶级的民主,无产阶级是社会的绝大多数,无产阶级当家作主这在根本上保障了最广泛、最真实、最有效的民主参与。真实有效的社会主义民主参与不仅保障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国家行政速率与国家治理效能。

四、回望: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密利本德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考察

密利本德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所建构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与其个人经历密不可分,当青年时期的密利本德在马克思墓前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投身于现实的政治时,注定了他所主张的理论一定是富有马克思主义底蕴、充满现实主义色彩的。通过《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国家》《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制》等文本,我们可以更为直观地感知密利本德的“朴实无华”的个人魅力及其为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发展所做的理论贡献,发现密利本德民主理论的鲜明特征与思想局限。

(一)密利本德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理论特征

尽管密利本德身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资本主义时代,但是密利本德的社会主义民主思想亦有“不变”。首先,坚持贯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念既是他最显著的特征,也是与其他英国政治学领域学者不同之处。无论批判资本主义民主思想抑或是建构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密利本德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去批判建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解释民主现象、民主问题等。其次,作为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密利本德怀有“改变世界”之决心,积极投身于现实政治运动。热衷于政治实践同时决定了密利本德社会主义民主思想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所以在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架构中,密利本德运用经验主义实证民主事实,写作方法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给读者更为立体直观的感受。

(二)密利本德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理论贡献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发展史中,密利本德填补了战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空白,开辟了英国马克思主义学界国家理论热潮,堪称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承上启下的人物。密利本德与弗朗西斯·福山的对话中,他认为“社会主义,没有引号,相反,是指对社会秩序的根本重铸”[11],主张社会主义民主形态是对资本主义民主形态的历史终结,社会主义民主才是人类民主历史发展的未来,这一论断在根本上推翻了资本主义民主历史终结论的立论依据。在与多元民主主义论战中,密利本德民主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抨击了许多资本主义虚假民主认知,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提振信心;关于社会主义民主体制的建设问题,密利本德强调在民主逻辑建设、民主主体范围、民主参与程度中公平与正义是基本原则。总而言之,密利本德对于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架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在当时学术界甚至政治界的影响力非同一般,这也为我们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一些思考。

(三)密利本德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历史局限

密利本德在英国政治学与社会学界以坚守马克思主义而独树一帜,其理论在英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有着不容忽视的理论贡献。即便密利本德承认社会主义民主是对资本主义民主的超越,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密利本德社会主义民主理论并非完美无瑕,而是有其历史局限的。在关于如何实现从资本主义民主进入社会主义民主道路探索中,密利本德主张通过资本主义民主改良过渡到社会主义民主阶段,这一主张基本背叛了马克思,与马克思“暴力革命”学说背道而驰,滑向了“改良主义”。现实主义与经验主义色彩浓厚是密利本德民主理论的典型,但其在阐发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过程中表现出过于强烈的现实关怀,强调现实经验,忽略理论基础。对英国工人阶级政治的过度关注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其学术视野的拓展,使得他对国家存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估计不足,一些学术判断显得失之于简单化[4]。

五、结束语

重访密利本德社会主义民主思想历史语境,有助于我们明确地认知密利本德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核心观点、命题旨归,有利于全面辩证地评析密利本德民主思想的理论贡献与历史局限;理解密利本德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生发逻辑为我们对密利本德其人其事提供一个更为全面立体的认知,帮助我们辨析密利本德在经典马克思主义与英国马克思主义学界的学术贡献与历史地位。最后,将密利本德的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置于马克思主义视域下进行评析解构,对其思想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拉尔夫·密利本德.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制[M].博铨,向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2]乔瑞金,李瑞艳.英国新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

[3]LIN CHUN.The british new left[M].Scotland: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3:12.

[4]张亮.拉尔夫·密利本德国家理论的当代重访[J].求是学刊,2014(5):18-25,6.

[5]拉尔夫·密利本德.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学[M].黄子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9.

[6]李瑞艳.英国结构主义学派国家治理思想的逻辑范式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22(1):74-82.

[7]孙军英.密里本德对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批判及其启示[J].理论探索,2014(3):70-73.

[8]方珏.密利本德对资本主义民主问题的批判性研究[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2):126-134.

[9]贾文雅.拉尔夫·密里本德变革社会秩序的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21.

[10]拉尔夫·密里本德.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M].沈汉,陈祖洲,蔡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3.

[11]RALPH MILIBAND.Socialism for a sceptical age[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4:1.

作者简介:胡润东(1999—),男,汉族,山东临沂人,单位为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国外马克思主义。

(责任编辑: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