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作为过程的技术”来分析,技术过程分为三种形态、两次过渡。技术的第一种形态(技术Ⅰ)是发明者研制的样品,第二种形态(技术Ⅱ)是生产技术和商品形态的技术。部分源技术经过一定的选择后投入生产,制造出大批产品(在商品、市场关系中它们表现为商品),实现了技术Ⅰ向技术Ⅱ的第一次过渡。技术的第三种形态(技术Ⅲ)是进入生活的技术和用品,商品被售出后成为用品,这时的技术目的才得以实现。由技术Ⅱ转变为技术Ⅲ,实现了技术的第二次过渡。技术过程又存在技术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小循环是技术Ⅰ与技术Ⅱ、技术Ⅱ与技术Ⅲ之间的循环技术本质未变,大循环是技术Ⅰ、技术Ⅱ和技术Ⅲ的整个技术过程的循环,往往是社会中新发明的出现、新技术的创新。技术过程体现出“创造精神”“创新精神”和“精益求精精神”在内的技术精神。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技术教育,具有教学、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职能,内在地要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中坚持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基础培育“技术精神”。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精神属性;技术精神;技术哲学
【中图分类号】G710【文章编号】1003-8418(2024)09-0109-07
【文献标识码】A【DOI】10.13236/j.cnki.jshe.2024.09.016
【作者简介】朱永坤(1978—),男,江苏镇江人,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教育学博士。
2022年5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具有同等地位的两种不同类型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往往实施的是科学教育,体现出“科学精神”;职业高等教育实施的是技术教育,体现出“技术精神”。对于“科学精神”的研究由来已久,且取得了丰富的成果。那么,“技术精神”是什么,职业高等院校如何培养“技术精神”?这是职业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成为两种不同类型教育后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技术精神”的理解
(一)作为“过程”的技术
“技术精神”应该同“科学精神”一样具有原生性质[1]。技术指“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依靠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来创造、控制、应用和改进人工自然系统的活动的手段和方法”[2]。技术的本质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掌握的各种方法和手段的总和。“技术”不同于“科学”。“科学”的核心在于“发现”,可以价值无涉,科学研究中体现出以“探索”为特征的“科学精神”;“技术”的核心在于“发明”,必定具有某种目的性。技术创造发明过程中体现出以“发明”为特征的“技术精神”。所以,基于某种目的的“发明创造”是“技术”区别于“科学”的显著特征。
我国高校大体上可分为研究型(或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型高校主要进行的是科学研究,培养学术型人才,“科学精神”是这类高校所具有的精神特征。应用型高校在我国包括工程型院校、高等职业院校和技术大学,高等职业院校和技术大学又以技术教育为主,“技术精神”理应成为其中这两类大学的精神特质。“科学精神”指在科学研究和发现过程中,以及科学成果中通过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表现出科学独有的精神气质。按科学活动特征可以概括出科学精神包括求真精神,理性精神和怀疑精神[3]。那么,“技术精神”是什么?这是国家确定职业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同等地位的两种不同类型教育后,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起源于需要,以实现某种目的。技术要实现的目标,取决于经济的要求;技术只为所需产品开发生产方式。在经济现实的制约下,生产方式和技术要服从于经济的考量。技术上的完美主义要不得,因为没有考虑到经济条件的制约,技术上的合理必须让位于经济上的合理[4] 。技术可表现为不同存在形式或特征,如实体性、操作性、构成性、功能性、过程性等[5]。本文以“作为过程的技术”来分析,更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运行规律。作为过程的技术,可分为小过程和大过程。对于发明家来说,技术的过程就是构思、设计、发明或创造,最后制成样品,这是一个小过程;对于社会学家或经济学家来说,技术的过程就是从技术的发明,到规模化的投产形成商品,再到商品的销售的大过程。本文主要就技术大过程来分析。
技术过程分为三种形态(或三个阶段)、两次过渡。技术的第一种形态(技术Ⅰ)是发明者发明出的样品,可称为源技术。源技术的特征是新颖性,是发明家的创造物,属于“纯粹形式”的技术,有待于进入下个阶段的“社会形式”的技术。技术的第二种形态(技术Ⅱ)是生产技术和商品形态的技术。部分源技术经过一定的选择后投入生产,制造出大批产品(在商品、市场关系中它们表现为商品),实现了技术Ⅰ向技术Ⅱ的第一次过渡。技术的第三种形态(技术Ⅲ)是进入消费中的技术和用品。商品形态的技术所体现的人与自然关系只是一种“潜在”的关系,处于“潜在”技术阶段。技术只有进入消费环节被使用时,才成为“现实”技术,实现技术的最终目的。由技术Ⅱ转变为技术Ⅲ,实现了技术的第二次过渡[6]。
(二)“技术精神”的构成
技术Ⅰ中的源技术是发明家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因而体现的是发明家在技术中的“创造精神”。而“技术创新”是针对整个社会的技术水平提高而言。技术创新就是指发明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应用。也就是说,技术创新是实施与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7]。只有某项技术经过源技术转化为生产技术和商品,实现其规模化生产,才算是技术创新。由技术Ⅰ向技术Ⅱ的过渡,是发明家和企业家合作将发明用于规模化生产,体现了发明家和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创”技术成果与“用”技术成果是有区别的,这是因为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承担的科技任务各有重点和不同,而且涉及经济、社会、历史、体制、文化等诸多因素,而不仅仅是技术本身的问题[8]。熊彼特首次提出了技术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是生产要素(包括新产品、新的生产技术)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明确区分了“发明”和“创新”:“经济上的领导尤其要和‘发明’区别开来。但凡不付诸应用的发明,一概和经济无关。将一项革新付诸实施,和发明这项革新是两码事,两者要求的素质也截然不同……企业家做的固然是创新的事,但创新未必一定是发明。”[9]由技术Ⅰ过渡到技术Ⅱ,这个过程包含了“创造精神”和“创新精神”。
需求是推动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总是进行着这样一种循环,为解决老问题去采用新技术,新技术又引起新问题,新问题的解决又要诉诸更新的技术。”[10] 技术循环遵循否定之否定原则,每一次循环都是在原有基础上新的进步。技术循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小循环是技术Ⅰ与技术Ⅱ、技术Ⅱ与技术Ⅲ之间的循环,小循环往往保持原技术本质不变。大循环是技术Ⅰ、技术Ⅱ和技术Ⅲ的整个技术过程的循环,往往是社会中新发明的出现、新技术的创新。技术循环是技术螺旋式上升,体现技术的“精益求精精神”。
技术的最终目的是成为生活中使用的物品,消费者对物品的使用要求不断提高成为技术活动的方向和动力。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技术Ⅲ不断符合消费需要,技术Ⅲ又迫使技术Ⅱ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进步。技术Ⅲ与技术Ⅱ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动力。技术进步,指的是在保持技术原理不变的前提下解除影响技术系统整体效能提高的某些约束技术[11]。技术进步是企业技术渐变形式,过程中不仅仅有技术革新,还具有各种形式的技术发明,是企业经常性行为,体现企业不断追求完美的“精益求精精神”。技术进步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企业内部的技术进步。现代规模化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内部都设有技术研发部门,针对消费者的需求不断进行技术改进,这是技术Ⅱ与技术Ⅲ之间的小循环。第二种是技术Ⅰ形态中的发明家与企业家合作进行技术进步,这就形成了技术Ⅰ与技术Ⅱ之间的技术小循环。
在自然状态下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有较大改变或提高,或因某项重大的技术革命而导致人们生活和消费方式的改变,这就在较大范围引起产品换代的强烈需求,这种需求激起社会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需求又激起发明家的发明创造。这种整个技术过程的循环上升就是技术的大循环。例如智能手机的出现,集聚了移动支付、远程遥控、远距离视频、生活服务等多项功能,已成为人们生活必备,相应的软件和硬件配套技术不断被发明创造并投入商业运营。大循环不断促使发明家和企业家进行创造和创新,不断推动技术发展,呈现出技术过程内在所具有的“精益求精精神”。
综上所述,技术过程包含了“创造精神” “创新精神”和“精益求精精神”。“技术精神”的构成要素就是“创造精神”“创新精神”和 “精益求精精神”。技术循环是激发技术精神的根本动力,是全面技术精神培育的切入点。
完整的技术过程应该是发明家、企业家和消费者相互联系和结合。如果发明家仅仅停留于发明样品、样机,申请专利,这只是具备了“创造精神”。如果发明家致力于同类产品或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同企业家合作推出新产品,将自己的发明创造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以实现社会范围的技术创新,那么发明家和企业家又具备了“创新精神”。新产品经过企业销售到达消费者手中,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提升又促使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和产品质量提升,实现企业内部不断的技术进步,体现出技术小循环的“精益求精精神”;生活方式或生活需求有较大改变而导致产品更新换代,进而导致新的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体现出技术大循环的“精益求精精神”。技术过程中,技术发明投入产品生产,需要发明家与企业家通力合作,这就为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因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技术精神全面培育的构成要件或前提条件。
二、“技术精神”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精神属性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属性
2022年5月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的实施,确立了我国两种教育体系在法律上的地位。高等教育可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高等教育。按照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学校类BuqpdQq5ClMYXf03CweOZA==型的原则,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可分为科学型(科研型、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相应的高校就可分为科学型、工程型和技术型。科学型和工程型院校属于普通高等学校,技术型院校属于职业高等学校。另外,职业教育体系又可分为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初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技术工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技师)。
职业高等教育是包含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完整教育体系。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职业教育只有中等层次,高等职业专科教育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1982年,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对实施职业教育为主的职业中学和技工学校,同历来实施技术教育的中等技术学校(除中师以外的中等专业学校)实行统一管理,统称为“职业技术教育”,简称“职业教育”[12]。职业教育涵盖了技能教育和技术教育。随着改革开放后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急剧需求,我国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开始出现,短期内得到迅猛发展。这些院校除少数独立新建外,大多数是从中专升格而来。也就是说,高等职业教育的建立和发展,是基于社会对技术人才广泛需求的历史现实,培养“技术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创建之初的目标方向。
“技术”和“技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技能”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完善化的动作系统。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兴起之初,占主体地位的仍然是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包括职业中学、技工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实施“技能教育”和“技术教育”。以实施技术教育为主的中等技术学校(中专)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部分升格成大专,中等职业教育中技术教育的比重下降,技能教育成为中等职业教育主要部分。至此,高等职业专科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培养 “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以“技能型”人才为主的培养方向已逐步定型。《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2005年2月)、《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2009年1月),都明确提出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
“科学”“技术”和“技能”是三个不同的概念。这三个概念内涵的实践性逐渐增强,而理论性则逐渐减小。技术教育和科学教育一样,可达到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分类标准》(1997年版),将整个教育体系划分为七个层次,其中第五层次属于高等教育阶段,第五层次又分AB两类。A类是面向理论研究、准备进入高技术要求的专业课程,传授基础学科知识,与博士课程衔接;B类为实用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符合5B特征,培养目标主要是技术型人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技术与职业教育术语》(1984年版)中“技术教育”条目解释为,设置在中等教育后期或第三级教育(高中后教育)初期以培养中等水平人员(技术员、中级管理人员等)以及大学水平的,培养在高级管理岗位的工程师和技术师[14]。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的是技术教育。如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美国技术学院和社区学院、英国多科技术学院、澳大利亚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一般译为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等。
然而,我国目前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一直用“技术技能人才”来表述。这样,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是“技术类”还是“技能类”就不容易界定。如《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2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19年)使用的都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这一提法。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形成,有其深厚的实践根源。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刚刚起步,且只有专科层次,基本上是由中等职业教育升格而来。目前,我国已很好地解决了中职和高职衔接问题,其中主要方式是“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这种贯通式的培养方式包含了两个层次的职业教育,以至于这两个层次教育培养目标边界不清。
我国高等专科职业教育的学制类型主要有:独立建设的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3+2模式”、五年分段制、五年一贯制。以上四类学制类型中,独立建设三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为专科层次,培养目标可以明确地定为“技术人才”。而“3+2模式”、五年分段制,兼具中等职业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任务,培养目标具有“技能”和“技术”两个阶段,但毕业生却笼统地表述为“技术技能人才”。五年一贯制培养方案设置比较灵活,“技能”目标与“技术”目标在各阶段各有侧重。以上这些贯通式的培养方式是 “技术技能人才”两个层次培养目标“结合体”提法的主要根源。即使职业专科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招生和培养学制类型有各种衔接或结合,但在具体实践中制订教学计划、人才培养规格和毕业标准时,这两个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是会有清晰和明确的区分——中等职业教育以“技能”人才培养为主,职业专科教育以“技术”人才培养为主。
当前,我国本科层次高职教育正快速发展,这一层次的学校定位基本是“应用技术”方向。无论是地方普通本科向职业本科转型的院校,还是新建职业本科院校,究竟是选择用“应用技术大学”还是“职业技术大学”,看法不一。国内研究生层次高职教育也进入了实际规划阶段。很明显,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性质是确定无疑的。
(二)“技术精神”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体现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特有办学模式。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技术教育,高等职业院校具有教学、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职能。技术过程的三种形态、两次过渡,小循环及大循环,内在地将发明家、企业家和消费者结合在一起。相应地,技术型教育机构也需要与产业融合、与企业合作,这是“技术”的内在要求和本质规定。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和技术研发相辅相成,在技术过程中具有“发明家”的属性,其发明成果属于技术Ⅰ形态。技术Ⅰ需要向技术Ⅱ过渡,因而高等职业教育内在地要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更直接地参与行业和企业的技术进步。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指产业界与职业教育界的深度融合,职业院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技术型高等教育与科学型(或研究型)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显著区别。科学型高等教育以科学研究为目标,培养的是“科学精神”;课程和教学以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为内容,旨在为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科学研究以“发现”为工作目标,致力于探索未知领域,可以价值无涉,因而可以无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而独立地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比如蔡元培就提出过“教育独立论”。但是,技术型高等教育因“技术”过程的三种形态、两次过渡而不得不实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培养以“创造”为核心的“技术精神”。“技术”原本就是“人造自然”,是人们有目的地进行创造发明而为人们生产生活所用。技术成果不是仅停留在专利、图纸和样品,而是最终要被人们广泛使用,才能实现技术的目的。所以,从形式上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特有的办学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条基本办学规律,同时也是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实施的基本经验,如美国合作教育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国内也发展出订单式模式、项目模式、引企入校模式和顶岗实习模式等教育教学模式。正因为“技术”的本质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技术精神”全面培育天然地要求和内在地规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是一种本质决定现象的关系。
三、把握高等职业教育“技术”属性,全面培育技术精神
(一)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源于“技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采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高等职业教育培育“技术精神”首要的就是把握其“技术”本质,坚持其办学特征。技术过程的二次过渡、大循环和小循环,激起了技术主体的“创造精神” “创新精神”和“精益求精精神”。我们在实践中就要从学校和企业(产业)紧密联系中共同进行技术精神的培育。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路径和方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三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19年)提出按照上述“三个对接”的要求完善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规范职业院校设置。《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2022年)提出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
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特征也作了政策规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017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19年)、《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2022年)等文件都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要求,并且都是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培育“技术精神”首先要坚持类型特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避免因“学术漂移”而与研究型高等教育同质化。
(二)育人过程积极融入技术循环
技术的创造发明有强烈的目的指向性。在技术过程的大循环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创造发明,是由外界的消费需求、经济需求和技术需求激发的。所以,对“创造精神”的培育,就要在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践导向下,将外界的技术需求不断引入学校,引导和激发师生的创造激情。专业设置要动态化,对于不适应产业需求、技术过时的专业实行淘汰制。课程要反映技术前沿,将市场上的技术难题、“技术瓶颈”“卡脖子技术”及时吸纳到课程教学中,鼓励师生技术发明和技术突破。教学上采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通过现代学徒制引导学生在探索中求知。
“创新”是将发明创造应用到规模化产品生产中进而引起社会范围的技术提高,是技术Ⅰ向技术Ⅱ的过渡,因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创新”的必由之路。所以,“创新精神”的培育要紧紧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践开展,努力推广学校的创造发明并应用到新产品开发上。除了“校中厂”“厂中校”等传统模式外,还可以推广校企合作研发产品,鼓励师生延展技术发明,衍生更多可量产、有需求的实用技术进而有效培育“创新精神”。目前我国正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不断完善产业学院的制度建设,积极学习世界各国成功办学模式,如德国双元制等。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参与企业的技术研发,在技术Ⅱ与技术Ⅲ之间的技术小循环中,通过企业的不断技术进步培育了学校“精益求精精神”。同样在技术Ⅰ与技术Ⅱ的技术小循环中,学校与企业通力合作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促进技术进步,培育了“精益求精精神”。
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将育人过程融入技术循环,还需要政府的顶层设计、多部门协同推进。因为学校的公益性和企业的营利性并不天然存在着合作的结合点,这就要求立于二者更高位的政府来推动。
(三)落实“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特有的办学模式,培养一线专业技术人才是高职院校培养目标,那么落实培养任务的教育教学主体——教师,不但要具备学校教育所需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应熟悉行业企业情况,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技能,以及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2022年10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健全教师标准体系,鼓励教师走进企业,获得相关工作经历或者实践经验,并且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区域内“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同时印发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将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申报层级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但无论哪个层级,都必须“具有丰富的企业相关工作经历或者实践经验,熟练掌握本专业工作过程或技术流程,在实习实训教学、设备改造、技术革新等校企合作方面取得突出成果。”[15] “双师型”教师掌握了与专业相关的基本技术过程,这为如何指导、引领学生进行技术创造和技术创新、不断进行技术进步奠定了基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时也培育了学生的技术精神。
【参考文献】
[1]刘猛.“技术精神”的遮蔽及去蔽[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03):108-111.
[2]于光远.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214.
[3]孟庆伟.科学技术哲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77-78.
[4][9](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新武军,吕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5:12,75.
[5]倪钢.技术哲学新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11.
[6]王大洲.技术、工程与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3-7.
[7]庞小宁.科学技术哲学概论[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191.
[8]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98.
[10](美)布莱恩·阿瑟.技术的本质:技术是什么,它是如何进化的[M].曹东溟,王健,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5.
[11]王伯鲁.约束技术与企业技术进步方向[J].科研管理,1997(03):36-40.
[12]杨金土,孟广平,严雪怡,等. 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重要问题的基本认识[J].教育研究,1995(06):7-15.
[13]张新民.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构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163.
[14]夏建国.技术教育:一种必须重视的教育类型[J].职教论坛,2011(01):47-50.
[15]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EB/OL].(2022-10-25)[2023-09-15].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2210/t20221027_672715.html.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项研究项目“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基础培育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研究”(2019GXJK271);2020年度深圳职业技术大学质量工程项目“建立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基础上的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Technical Spirit: The Spiritual Attribut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Zhu Yongkun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echnology as process", technological proces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forms and two transitions. The first form of technology (technology I) is the "prototype" and "sample" invention developed by the inventor, which can be called the source technology. The second form of technology (technology II) is that of production technology, or commodity form. Some source technologies are put into production after certain selection, a large number of products are produced (they are represented as commodities in markets), realizing the first transition from technology I to technology II. The third form of technology (technology III) refers to the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that enter our lives. Goods are purposed for sale to serve as supplies for the consumer, and then the technical purpose can be realized. From technology II to technology III, the second transition of technology is realized. There are technical cycles in the technical process, which are divided into large cycles and small cycles. The small cycle is a cycle between technology I and technology II, and between technology II and technology III. The large cycle is the cycle of the whole technological process of technology I, technology II and technology III. It is often the emergence of new inventions and innov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in the society. Technical process reflects the spirit of technology, which includes "creative spirit", "innovative spirit" and "spirit of excellenc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 kind of technical education, which has the functions of teaching,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ervice, and requires integrating produc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cooperating betwee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nd enterprises. Base on that, we can cultivate "technical spirit" successfully.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piritual attribute; technical spirit;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责任编辑毛防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