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之一,在提升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方面具有其他载体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更容易为个性化特征明显、感性思维较强的年轻一代艺术学子所接受。为此,艺术院校应当直面现实困境,发挥特色优势,坚持破立结合,努力思考文艺育人的新方向、新思路、新突破,勇辟蹊径。基于艺术类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和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探索艺术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路径,旨在为艺术院校思政教育建设提供参考,为思政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帮助。
【关键词】文艺;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章编号】1003-8418(2024)09-0103-06
【文献标识码】A【DOI】10.13236/j.cnki.jshe.2024.09.015
【作者简介】许佳佳(1989— ),女,江苏盐城人,南京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艺基地研究员;李璇(1987— ),女,江苏淮安人,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研究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并对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出了一系列高屋建瓴而又具体可行的指导性意见。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1]。对艺术院校而言,习近平总书记这一指示实际上为文艺融入思政课教学提供了重要依据并指明了努力方向。因此,艺术院校应充分认识自身思政课建设的特殊性以及文艺资源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文艺提升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方面的实现路径。
一、艺术院校思政课的特殊性与文艺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意义
(一)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
1.主流价值导向与非主流世界观的矛盾。艺术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是创作者自由化表达自身审美意识的过程,因而创作者的主体性非常鲜明与突出。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要求自由表达,创作者也会受非主流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本质上是宣传国家主流价值观,政治导向和价值引领都非常明确。二者截然不同的表达与走向,形成了主流价值导向和自由表达,甚至是非主流世界观之间的矛盾[2],这使得艺术院校思政课的系统化与理论化难以达到预期成效。艺术院校的艺术生自身特点鲜明,思维活跃,千禧年一代的艺术生面对的更是一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容易受到煽动性文字和言论的影响。在这种境况下,迫切需要在思政课上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为学生引路。
2.标准化教学与个性化教学的冲突。虽然近年来思政课教学改革持续进行,但多数思政课程的开展仍以整齐划一的标准化课堂理论讲授为主,系统介绍各门思政课程的理论体系和核心要义。艺术类院校的大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偏好流行的、新潮的事物,喜欢彰显个性,思想意识也较为超前,更加习惯于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更加倾向于课堂上能够较为自由地与老师沟通、分享创作与学习体验,因而以标准化教学为主的思政课程较难引发他们的兴趣。
3.理性思维培育与感性思维惯性的较量。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其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其中,“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政治取向,学理性是思政课的学术含量”[3]。换言之,思政课除了要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外,理性思维的培育也是思政课教学的目标旨归。然而,艺术生往往具有较强的感性思维惯性,他们在专业学习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习惯于借助感性直观的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情感,从而形成了“感性强于理性、形象重于逻辑的思维特性”[4],这与思政课所彰显的科学理论性产生了冲突,使得艺术类院校大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上的理性学习存在着一定难度。
4.思政课认同度与专业课认同度的悬殊。艺术类学生由于专业学习和报考的特殊性,往往是自主选择专业,文化基础较为薄弱,他们对自身专业的认同度较高,导致他们将大部分精力放在钻研艺术特长上,缺乏对文化理论的探究。另外,艺术类学生普遍缺乏对时事的关注,尤其忽略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认为思政与艺术无交集,对思政课的学习多停留在应付考试的层面,学习兴趣缺失、学习动力不足,尚未在心理上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补精神之钙”的重要作用,这也进一步加剧了艺术类院校学生文化底蕴的缺失。
(二)文艺融入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价值
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艺术学子对思政课程的深刻认同与主动接受,但上述几对矛盾与冲突也可以从对立走向统一,关键在于能否认识到文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通性并加以充分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院校文艺资源的育人优势。事实上,文艺作为“贯道之器”,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常被视作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并且其因生动的形象性、丰富的情感力和特殊的审美性在培根铸魂方面具有其他载体无法替代的显著优势和重要价值。深入分析艺术类院校开展思政课教学的优势,有助于更好地探索文艺融入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
1.文艺生动的形象性能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趣味性。文艺不同于哲学、社会科学总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而是“用感性形象化的方式把真实呈现于意识”[5],“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6],而感性形象恰好是艺术生所喜好的表现方式。因此,将文艺资源融入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可以充分利用文字、色彩、声音、影像等形象化的艺术要素,借助精彩细腻的文字、五彩缤纷的画面、跌宕起伏的故事、扣人心弦的音乐等艺术化手段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形象化、枯燥的内容趣味化,从而使学生“在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艺术感受中轻松自然地得到情感感染和思想启迪”[7]。
2.文艺丰富的情感性能够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表现情感和以情动人是文艺的一个重要特征。成功的、优秀的文艺作品中渗透的饱满情感往往是经过积淀与提炼、加工与升华并平衡好倾注与克制、感性与理性的特殊情感,这类情感能够在成功吸引受众注意后,以恰当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触动他们的心灵,进而引发他们的思考。换言之,将文艺资源融入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可以有效利用文艺丰富的情感性,使学生“在诗情画意般的艺术享受中不知不觉受到情绪的感染、情感的净化和情操的升华”[8],并在情感熏陶中感受时代的脉搏和精神的召唤。
3.文艺特殊的审美性能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渗透力。文艺创作将更为真实与深刻的内在本质与规律呈现在人们眼前,化真为美,化现象为本质,与此同时,将道德伦理之善外化为可供欣赏与回味的美的形象。因此,将文艺资源融入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可以有效发挥文艺渗透式感化与潜移默化式育人的功能,使学生在美的体验中接受思想的洗礼与主流价值的引领,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文艺融入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当下困境
(一)“思政+文艺”机械镶嵌痕迹明显
文艺融入思政课教学,实际上就是在“寻找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结合点,深入挖掘艺术作品的思想内涵,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9],因此,思政课上所导入的文艺资源必须按照一定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进行有目的、有侧重地改造与加工,“从中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文化因子”[10]。基于此,思政与文艺要真正有机融合,必须集思想渗透力与艺术表现力于一体。然而,在实际的思政课教学中,思政与文艺的镶嵌痕迹较为明显,二者的黏合度和默契度不高,思政的引领力度大打折扣,艺术的魅力亦未能得到有效彰显。一是文艺素材选择不当。在课堂教学环节,虽然思政课教师尽可能用更多的文艺素材填充课堂、辅助理论论证,但出于凸显文艺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考虑,选择的文艺作品或文艺案例虽然价值引领非常明确,但趣味性与审美性明显不够,甚至在有些情况下,为了彰显艺术院校思政课的文艺特色,牵强地引入一些关联度并不高的文艺资源,比如让学生观看脸谱化、单一化的早期主旋律影视作品,直接向学生灌输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及当时的社会政治思想。二是艺术表达深度不够。在社会实践环节,利用艺术创作表达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时较为肤浅,停留在一目了然的表层,缺乏耐人寻味的深度。比如在引导学生进行红色主题美术创作时,形象雷同,构图也缺乏创意,在这些重复堆砌的画作中,学生读不出精彩的故事、品不出感人的细节、悟不出深邃的哲理,有的只是表面的迎合和牵强的拼凑。
(二)部分艺术类学生政治素养欠缺
纵观艺术院校推进“思政+文艺”的过程,明显后劲推力不足,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部分艺术类学生政治素养有所欠缺。这种欠缺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学科背景的限制。客观来讲,作为政治学科的门外汉,大多数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政治水平受限,这使得他们在课堂上用政治理论解读文艺作品时缺乏巧妙的结合点和透彻的说服力;投射到社会实践环节,他们很难围绕政治主题展开高水平的艺术创作与展演,因而也就难以收获足够多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备的优秀社会实践成果。二是学习心态的懒散。从主观上来说,艺术院校的不少学生心态有随意懒散的发展趋势,主动学习与挖掘身边有用红色资源的积极性不高、紧迫性不强,也不太注重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系统学习。
思政教育从来不只是单纯的理论教育,还是灵魂的教化和精神的熏陶,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教育,文化艺术教育正好能给予思政教育这方面的支持。
(三)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性不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然而,在艺术院校的实际教学活动中,不论是思政课教师还是艺术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意识都较为淡薄,协同育人能力也较为不足,呈现“孤军奋战,各自为政”的状态。一方面,思想认识尚未达成一致。部分思政课教师对文艺的育人铸魂功能认识不到位,在课堂教学或社会实践教学环节中仅在表面上应景式地与文艺相结合,并未真正有效发挥文艺的思想渗透和价值引领作用。与此同时,部分艺术专业教师对自身的育人职责尚不明确,认为课程思政建设是思政课教师或辅导员的工作,并且由于重艺轻德的教育思想根深蒂固,他们很少致力于育人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另一方面,协同育人缺乏顶层设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涉及全校各类课程的大型育人工程。然而,事实上艺术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缺乏清晰的顶层设计,二者平行展开各自的课程建设工作,未能实现紧密合作,因此也未能建立起具有艺术院校特色的综合思政育人模式。
三、文艺有效融入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路
面对当下在推进思政与文艺相结合过程中的现实困境,艺术院校应当破立结合,在坚持“思政+文艺”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努力思考文艺育人的新思路,勇辟蹊径,探索艺术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有效路径。
(一)课程教育是本色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两个基本阵地,因此,要摆脱思政与文艺机械镶嵌的困境,必须确保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向发力、融合发展,使得文艺育人贯穿思政课全过程。
一方面,巧借他山之石,打造有画面、有声音、有故事的新型课堂。在课堂理论教学环节,必须充分考虑艺术院校的特殊性和艺术院校学生在思想政治现状和行为心理方面的个性化特征,为此,除了必要的理论讲解与逻辑推理外,应当巧借文艺这一他山之石,寓抽象的原理观点和思想理论于鲜活的艺术案例之中。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全面了解与把握不同学科艺术学子的接受习惯和兴趣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美术、音乐、舞蹈、影视类等文艺素材,搭建思想政治教育文艺资源库,通过精彩有趣的文艺故事、活泼生动的艺术语言来简化理论、剖析理论、印证理论,打造有画面、有声音、有故事的新型思政课堂,让学生有足够的获得感和亲切感。南京艺术学院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推进文艺素材进课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上,思政课教师在讲述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人民解放的具体史实时,多辅以红色经典文艺作品,通过对作品创作背景的回顾带领学生重温历史,并通过对作品所蕴含的思想价值的解读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另一方面,创新形式方法,呈现有内容、有深度、有影响的特色实践。艺术院校思政课在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时,除了要牢牢守住理论教学的课堂主阵地外,也要积极开辟课堂之外的广阔天地,孜孜探索实践教学的多样化路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实践教学成为理论学习的重要延伸。为此,要推进艺术院校“思政+文艺”特色实践活动的精品化,在进一步提炼实践主题、把握实践主线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创作活力,打造更多弘扬主旋律的文艺精品,提升实践教学成果的内涵、深度与影响;与此同时,要拓展特色实践空间,依托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景教学和流动课堂,让思政课走出狭小的教室,走出封闭的校园,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2023年底,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组织师生赴盐城追溯“宋公碑”红色历史。这次主题寻访活动结合南京艺术学院各专业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充分发挥艺术类院校服务社会发展的功能,将理想信念、法治意识、社会责任、使命担当、品格修养等思政元素积极、适宜地融入实践教学,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持续性的课外思想教育,成为课堂之外思想教育的有力补充。
(二)审美教育是根基
作为艺术院校的学子,要想充分有效地利用丰富的文艺资源辅助思政课学习,把文艺有机融入思政课,除了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外,还应当有意识地提升自身的政治审美和素养。为此,可以泛读各类政治书籍资料,在研读过程中挖掘这些资料与艺术类课程的密切联系。同时各大院校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哔哩哔哩网站等平台,定期推送符合时代热点和青年人审美需求的新主流电影或者红色题材戏曲,让学生切身体会影片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内涵。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旁听政治学科的核心课程,参与所在艺术院校师生举办的课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直观了解。2023年4月,南京艺术学院开展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是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育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论述精神的重要举措。在这样一个长期积累与主动了解的过程中,艺术类院校的学子从认识美、感受美到创造美,学会挖掘和捕捉各类艺术作品中的思想教育元素,审美情感与思想道德观念不断融合,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艺术类院校在设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时,也可以有意识地加入一些关于审美判断力、批判性思维的案例,使之与专业课教学一起成为大学生艺术教学的双翼,帮助他们在艺术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三)道德教育是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1]。要打造彰显艺术院校特色的优质思政课,必然要在实践中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将持之以恒、团结意识和奉献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方面,在思政教学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以红色题材的艺术作品为媒介,大力宣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优越感和幸福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12]。要将红色文化融入艺术类院校的思政课教育,就必须转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思维,寻找能真正打动学生、引发学生共鸣的好作品,做到让红色文化和思政课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为了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南京艺术学院于2023年5月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沉浸式体验课程。在场师生在摇曳的烛火中一同阅读经典,仿佛置身于早期共产党员求索真理的环境中。除了诵读经典,学校还带领师生感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难历程。南京艺术学院通过艺术的方式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成果入脑入心,建设了具有南京艺术学院特色的思政新课程。
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多数艺术类院校的学子未来会从事与艺术相关工作,艺术类院校的思政课应当让他们深刻领悟文艺工作对整个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选用一些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优秀艺术作品为案例,让学生看到流芳百世的艺术作品是能够引领时代精神的。当学生可以自行将自身的艺术修为与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时,必然能静下心来搞创作,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
(四)情感教育是导向
情感教育是美育的基础,也是削弱思政课教学过于理论化、学术性过强的关键[13]。当代大学生热衷于从网络上获取学习资料,开展社交活动,因此艺术类院校的思政课教师在开展课堂或课外教育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传达自己对时事热点的看法和建议,引导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增进师生的情感联系。在和学生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将美育思想、艺术思想融入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能帮助学生感知思想政治的理论美、文化美。南京艺术学院的思政课教师在课外经常积极利用备受大学生喜爱的软件和学生进行思想沟通,激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同时,教师放低姿态,不过多干预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平等的朋友身份和学生互动,将自己的一言一行和正确价值观传递给学生,为课堂上的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情感属于个体生命的内在感受,指向主体自身,以一种独特的内向型感受获得不同情感体验。而这种内向型感受的生成往往是同个体社会化过程联系在一起的[14]。要在艺术类院校的思政课教学中发挥好情感教育的导向作用,就必须重视集体环境的重要性,创设平等和谐的集体环境,营造浓烈积极的情感氛围,从而引导学生建构起良好的情感关系。南京艺术学院舞蹈专业的学生表示,她们在学习和演绎舞蹈作品时,是队伍合练、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的,在群体中实现了自我塑造和发展。思政课堂上也可以尝试小组集体合作的教学模式,可以设置一些需要集体共同完成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自行分配职责,分工协作,深刻感受团体凝聚力的作用。除此之外,思政课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疫情防控期间,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的学生制作抗疫MV《信念》鼓励群众。学生们在实践中获得情感体验,能更深刻地感受抗疫之路的艰辛,促使学生坚定爱国主义信仰、培养责任担当意识。
情感教育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激发学生情感的教育,能帮助学生从心灵深处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对党和国家的感激之情,将“真善美”作为行动指南,从而形成抑恶扬善、追求文明、助人为乐的道德品质[15]。因此,将情感教育引入思政理论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内容的深挖和充实始终是提升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关键。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深化改革任重而道远。在现有发展态势下,艺术院校应当直面发展困境,勇辟突围之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学习与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文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文艺融入艺术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多元化路径,持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为独具特色、颇具影响的“思政+文艺”协同育人模式的形成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01).
[2][4]袁汪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艺术院校思政课的特殊性及方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2):49-50.
[3] 潘冬晓,石琳琳.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思政课讲好道理的根本前提[J].中学政治参考,2023(12):17-20.
[5](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90.
[6]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5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10.
[7][8][10] 姚迎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艺载体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43,42,26.
[9] 周国琴,徐平华.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两翼”教学模式与方法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4:22.
[11] 习近平.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9-10.
[12]马冰.新媒体环境下红色微电影在高校思政教育的应用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4,15(03):222-224.
[13][14]高姗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纵论[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792(42):104.
[15]陆海浪.优化、提升、拓宽:情感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6(06):98-100.
基金项目:2020年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艺术院校思政课‘文艺铸魂'的功能解读与路径探索”(20JDSZK093);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23SZC-062)。
Unique Advantages and Practical Paths of Integrating Literature
and Art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in Art Colleges
Xu Jiajia, Li Xuan
Abstract: As one of the carri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iterature and art has incomparable advantages over other carriers in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in art colleges. It is easier to be accepted by the younger generation of art students with obvious personalized characteristics and strong perceptual thinking. For this reason, art colleges should face up to the realistic predicament,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 adhere to the combination of breaking and establishing, and strive to think about the new direction, new ideas, new breakthroughs and brave ways of educating people in literature and art.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particularity and realistic difficulti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in art colleges, this paper will explore way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art colleges, in order to offer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rt colleges, and provide help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literature and art; art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责任编辑郑昕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