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劳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专业性,客观评价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全面分析21世纪前20年高校劳动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劳动价值观为核心,采取有力措施,充分发挥现有课程、实践活动,特别是专业课程、专业实践活动的劳动教育功能,是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高校劳动教育;发展策略;理性思考;专业性
【中图分类号】G642【文章编号】1003-8418(2024)09-0092-05
【文献标识码】A【DOI】10.13236/j.cnki.jshe.2024.09.013
【作者简介】李红卫(1972—),男,河北石家庄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五育并举、协同育人,理应成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常态,但现实却并非如此,劳动教育的弱化与虚化是不争的事实。这可能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的重要原因。劳动具有树德、增智、健体、育美、创新等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理应获得高校学生的认可,具备较强的吸引力。不过,现实并非如此。比如,部分高校开展的劳动周,就遭遇了学生的质疑和抵触。这是否意味着劳动教育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言过其实,劳动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可有可无呢?答案无疑是否定的。教育工作者未能准确把握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高校劳动教育发展策略、教育内容、开展方式等有待改进是主要原因。
一、与中小学劳动教育明显不同的大学劳动教育
遭遇学生质疑和抵触的劳动周,其主要内容是打扫校园卫生等简单体力劳动。有学者称其为大学劳动教育的中小学化[1],亦有学者认为这是对高校劳动教育的矮化[2]。的确,高校劳动教育与中小学劳动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
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是大学劳动教育和中小学劳动教育共同的目标和任务,但在劳动素养的具体内容和层次上却有诸多不同,这是由大学专业教育、中小学普通教育的属性决定的。如果称中小学劳动教育是劳动教育的基础版、通用版,大学劳动教育则是劳动教育的升级版、专业版。劳动素养包括劳动观念、知识、技能、情感、精神、态度、习惯等。劳动价值观教育是劳动教育的核心,中小学是关于一般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大学则是专业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具体指向学生所学专业涉及的专业劳动或职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此外,与专业劳动或职业劳动价值观紧密相关的专业或职业情感、态度、精神、道德和习惯的培养亦为大学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包含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但这些知识和技能是工农业生产基本知识和技能,即这些知识、技能具有通识性、通用性、基础性、可迁移性。到了大学阶段,专业劳动知识与技能教育就取代了中小学阶段通用性、基础性劳动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从五育并举、协同育人的角度看,大学阶段专业劳动知识与技能教育工作应由智育完成,或应属智育的范畴,这与中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明显不同。
除了专业性,大学劳动教育还特别强调自立自强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这与中小学劳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自理意识和能力有所不同。综上,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可概括为:在中小学一般劳动价值观、通用性劳动知识与技能教育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组织地依托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主要在实践活动中开展的,旨在培养学生专业劳动价值观、专业劳动精神、专业劳动习惯、自立自强意识等专业劳动素养,助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果抓住了高校劳动教育的本质特征——专业性,则高校劳动教育发展策略、教育内容、开展方式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令人遗憾的是,多数高校教育工作者还未能认识到这一点。《意见》颁布后,许多高校把劳动教育工作提上了重要日程,如火如荼地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建设校外劳动实践基地,但这种未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有机融入”的劳动教育的效果与学生满意度一般。
二、高校劳动教育“有机融入”还是 “另起炉灶”
开设一门劳动教育专题必修课是高校劳动教育另起炉灶的重要表现。当笔者与一位在英国某高校从事比较教育研究的华裔学者谈起此情况时,她的第一反应是疑惑这门课会讲些什么内容。“通用劳动科学知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是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这门课规定的主要内容。查阅某高校教师据此集体编著的高校劳动教育教材《劳动通论》[3]简介,其中“以普及劳动科学知识、提高劳动科学素养为着眼点”“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坚定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正确认识劳动的现象与本质,正确理解劳动与社会的关系,正确认识与处理中国特色劳动关系问题”“真正懂得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关乎幸福人生的道理”等表述说明,该门课程具有基础性、通识性、普及性特点。
此外,《劳动通论》有关章节内容(劳动与人生、劳动与伦理、劳动与经济、劳动与社会、劳动与法律等)与现有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有交叉。其他一些新近出版的高校劳动教育课程教材,亦有此类特点。比如,《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4]涉及的章节“大学生与劳动品德”“大学生与劳动情怀”“大学生与职业选择”“大学生与劳动权益”等。既然课程有关内容有交叉,何不合二为一、有机融入?与“另起炉灶”开一门新课比,“有机融入”可降低开课难度,减轻学校、师生负担。《意见》要求首先开好 32学时的劳动教育必修课,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为落实《意见》而拟定的《纲要》则要求,可在已有课程中专设劳动教育模块,也可专门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据调研,之所以如此调整,是因为多数专家认为,目前高校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学分、学时已经饱和,若单独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会加重师生的负担。
此外,主张“有机融入”而非“另起炉灶”,是基于高校劳动教育的突出特征——专业性。专业劳动价值观、情感、态度、精神、习惯及与专业相关的职业道德培养是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前述目标的达成、任务的完成,不可能脱离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以及入学教育、毕业教育、专业见习等专业思想教育活动;特别是专业教育中的实习实训、创新创业、毕业设计(论文)、专业服务等教学实践环节,这是由劳动教育“做中学”“劳中悟”的实践性所决定的。所以,高校劳动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密切结合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如果“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不与专业结合,泛泛而谈,就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学阶段的劳动科学类课程,应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的是与专业有关的专业劳动或职业劳动科学知识,故此类课程的教学必须与专业紧密结合。比如,《劳动通论》涉及的“劳动与安全”一章,采矿类专业与体育运动类专业学生所学内容应有明显不同。
一方面,高校开设劳动教育专题必修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值得商榷。另一方面,高校劳动教育资源丰富,现有部分偏重理论教学的课程蕴含劳动教育的元素,入学(毕业)教育、见习实习、实验实训、学生科研、毕业设计(论文)、专业服务等专业教育活动是高校专业劳动教育的天然载体;如果能提高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与学生专业的适配度,亦可充分发挥其专业劳动教育的功能。为何参与《意见》起草的部分专家力主高校劳动教育一定要开设一门必修课?因为依托现有课程、实践活动容易造成劳动教育弱化、虚化乃至“名存实亡”的问题。
三、高校劳动教育“名存实亡”还是“名亡实存”
专家顾虑“有机融入”可能会导致高校劳动教育的“名存实亡”,这并非杞人忧天。2020年下半年,笔者面向2020届本科毕业生调研高校劳动教育开展状况,接受访谈的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概念、内涵及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种类、内容等认知度均较低。“让我想想啊”“不是很了解”“不是特别清楚”是大家使用的高频词。出乎笔者意料,有位学生竟然把劳动教育和“劳动改造”联系了起来。这可能就是专家所顾虑的高校劳动教育的“名存实亡”。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的研究显示,高校劳动教育的“名存实亡”确与劳动教育融入社会实践有关。199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是转折点,文件虽仍在强调高校学生参加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但不再要求将劳动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而是将其融入了学生社会实践。从实际情况看,与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社会实践相伴随的即为劳动教育的弱化与虚化。2020年发布的《意见》明确要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此后,高校劳动教育弱化的状况逐渐改变。21世纪前20年,尽管国家教育文件中会出现劳动教育的字样,但在劳动教育严重弱化的大背景下,劳动、劳动教育就会与高校师生渐行渐远,甚至在师生的概念体系、话语体系中缺失。
高校劳动教育果真“名存实亡”吗?随着笔者对学生采访的深入,发现这个问题是可以被反驳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Z没有被安排到心仪的酒店实习,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他很快调整好心态,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最终获评优秀实习生;B师范大学学生P与打工子弟学校学生告别时,当他的目光和孩子们恋恋不舍的目光相遇时,他觉得自己有责任为这一弱势群体鼓与呼;学生J参加暑期社会调查,吃了不少苦,克服了很多困难,当其团队合作完成的调查报告获评一等奖时,他说对“苦尽甘来”一词有了深刻体悟。可见,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吃苦耐劳的品质,正是劳动教育的目标所在。
2022年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对在新世纪接受教育并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予以高度评价:素质过硬、全面发展、勇挑重担、堪当大任;称赞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奋斗奉献、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在基层一线经受磨砺、在创新创业中走在前列、在社会文明建设中引风气之先[5]。这绝非溢美之词,而是青年一代精神风貌、工作业绩的真实写照。既然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最后一站,那么源源不断走出高校校门的合格人才,是否意味着以某种形式存在的“劳动教育”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言,高校劳动教育可谓“名亡实存”。我们原以为“名存实亡”的高校劳动教育却“名亡实存”,助力高校培养了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这是否意味着没有必要“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
四、高校劳动教育“按部就班”还是加强改进
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实践活动确有劳动教育的功能。以勤工助学为例,笔者面向勤工助学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在除可获取报酬外的12项收获中,认可度排前三位的是:有助于责任感的培养 (88.03%),增强了对工作、生活和学习的积极态度(81.69%),提升了自我计划和自我管理的能力(80.98%)。笔者较为关注的“有助于劳动意识、劳动精神的培养”排名亦较为靠前,列第五位(78.87%)。不过,多数学生并未明确意识到勤工助学的劳动教育功能。笔者对4名勤工助学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你会觉得你在从事勤工助学工作的同时也是在接受劳动教育吗?”“如果我未提劳动教育,你会把勤工助学与劳动教育联系起来吗?”4名同学均给出了否定的回答。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人员、用人部门工作人员亦很少会有这方面的意识。
默顿将这种系统参与方既未期待又未认识到的客观后果定义为系统的潜功能[6]。勤工助学、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的劳动教育功能既未被认识又未被期待,则劳动教育功能就在自发作用,若有若无,断断续续,劳动教育的效率较低。有时,可能会出现反教育或劳动教育异化的问题。参加劳动实践的学生遭遇困惑、进行思想斗争,恰为教育工作者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契机。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经常面临工作辛苦、思想波动、权益维护等现实问题,“最需要也最适合开展劳动教育”[7]。但由于指导教师未意识到实习的劳动教育功能,故可能会错失对学生开展专业劳动或职业劳动教育的良机。
实习实训的显功能、基本功能、主功能是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勤工助学的显功能、基本功能、主功能是经济资助,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劳动教育则属其潜功能、派生功能、副功能。笔者的调查显示:62.94%的学生认为自己参加勤工助学的首要目的是“获取报酬”,20.98%的学生选择“锻炼能力”,12.59%的学生选择“积累工作经验”。68%的学生认为自己校外兼职的首要目的是“获取报酬”,选择“锻炼能力”占10.29%、“积累工作经验”占12%。根据分清主次、聚焦主业、突出主责、抓大放小等一般性要求,高校师生多会关注或重视勤工助学的经济功能,而对其育人功能则会有所轻视乃至忽视。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的情况亦大抵如此。再者,原来与实习实训、勤工助学等活动基本功能相关的工作已经制度化、规范化,做起来较为简便;而发挥此类活动的劳动教育功能,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新工作,需要投入较多精力和时间。比如,既然专业性是高校劳动教育的突出特征,勤工助学部门理应联系更多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学生处、校团委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亦应努力提高活动与学生专业的匹配度。无疑,前述工作的完成有着相当的难度,而多数人倾向于趋易避难、就简避繁。因此,高校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容易出现重视与基本功能相关的工作、轻视与劳动教育功能相关工作的情况。
综上,“有机融入”、依托现有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不能“按部就班”“顺其自然”,必须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采取有力措施,实现现有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潜功能的显性化,为劳动教育功能的持续作用、劳动教育效率的提升、教育作用方向的矫正提供保障。
五、结论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作为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新时代大学生,不知劳动教育为何物,故有高校劳动教育“名存实亡”的说法。不过,换个角度分析,高校劳动教育亦有“名亡实存”的一面,即现有部分课程、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发挥了劳动教育的功能。现有部分课程、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功能由潜到显、作用由自发到自觉,需要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理应成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再出发的指导思想。
首先,要客观评价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劳动育人是有条件的,并非让学生随便参加一项劳动就会劳有所获。劳动教育确有树德、增智、育美、健体、创新等综合育人的价值,但这是一种综合概括的说法,并非意味着每一项劳动教育活动都具备这样的综合功能。此外,培育受教育者的劳动素养是劳动教育的主功能,增智、健体、育美等则是其副功能,相较而言,把副功能发挥出来需要更多努力和投入。总之,劳动教育不是万能的,其育人功能是有限的,所以,才会有五育融合、协同育人的提法。其次,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方式要务实。如果“有机融入”、依托现有课程、实践活动即可较好完成高校劳动教育的任务,则无必要“另起炉灶”“节外生枝”。借鉴过往高校劳动教育的经验与教训,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劳动教育更易获得师生的认可。师生的高度认可与积极参与,乃是高校劳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生性不竭动力。“有机融入”、与专业教育密切结合,并非“按部就班”“顺其自然”。现有课程、实践活动潜功能、副功能的发挥,与其显功能、主功能相比,需要更多关注和精心设计。一是成立或指定统筹学校劳动教育的常设机构。二是制订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明确与依托现有课程、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相关机构及人员的职责,破除结构制约性因素,建设制度化角色关系。三是通过教育培训机制、督导监督机制保证制度化角色关系的落实。如此看来,与“另起炉灶”相比,“有机融入”并非无需作为、“无为而治”。
【参考文献】
[1]刘向兵,党印. 高校劳动教育实施推进的多元与统一——基于80所高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的文本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2(05):54-59.
[2]潘冬. 郑州一高校“扫校园”成必选课惹争议[N].金陵晚报, 2014-12-08(04).
[3]刘向兵. 劳动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前言.
[4]赵鑫全,张勇.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34,60,144,172.
[5]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青年》[EB/OL].(2022-04-21)[2023-01-31].https://fanwen.chazidian.com/fanwen623045/.
[6]Robert K. Merton.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68:105.
[7]梁丹.劳动教育只是简单的出力流汗?[N].中国教育报,2021-07-16(03).
基金项目: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8年科研项目“增强劳模本科教育吸引力的对策研究”(18YYJG002)。
"Starting Afresh" or "Organic Integration": Rational Thinking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Labor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 Hongwei
Abstract: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labor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specialty. To ensur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labor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we should objectively evaluate th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function of labor education,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bor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talents cultivation in the first 20 years of the new century, Also, we should put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labor values at the core an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labor education functions of existing courses and practical activities, especially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al activities,
Key words: labor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evelopment strategy; rational thinking; specialty
(责任编辑杨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