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视域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4-09-25 00:00:00孙福婷许霄山
丝绸之路 2024年3期

[摘要] 现代汉语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筑基作用。我们立足于新文科战略进行现代汉语课程改革探索,探究新文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专业需求、教学实际情况以及学生能力设立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加强现代汉语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融通,注重语言与文化的融合;在教学组织设计上,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现代汉语,并利用智慧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在考核方式上,重视过程性考核和综合性考核。

[关键词] 新文科;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现代汉语;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5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3115(2024)03-0127-08

[作者简介] 孙福婷(1982-),女,汉族,湖北枣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中文教育。

[基金项目] 西北师范大学教学改革项目资助“新文科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探索”(202220050112);2023年课程考核改革项目(202320051207)。

2020年11月3日,全国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正式召开,会上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提出加快文科教育创新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文科教育发展之路”“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新文科建设要紧跟时代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紧密围绕国家发展需求,优化文科专业结构,更新、夯实课程体系,推动教学模式创新,旨在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

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来说,培养的人才需要“具有文化自信、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意识”,是能够从事海外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1]。现代汉语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阶段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它不仅是语言学概论的先行课程,也是教学法和第二语言习得等课程的基础,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筑基作用。鉴于当前现代汉语课程在教学目标、内容设置与专业需求之间存在的脱节问题,以及教学组织方式与考核机制的单一性问题,本课题组积极响应新文科战略要求,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多个方面着手探讨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重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融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使学生成长为知中文、爱中文、堪当中华文化传播大任的新时代人才。

一、教学目标

在明确教学目标之前,需要先梳理清楚在新文科背景下,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或者说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特质与能力。汉语国际教育是一个具有跨学科特点的学科,其专业课程涉及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化学等相关知识。新文科建设倡导学科间的融合,重视创新,新文科拔尖创新人才应当具备五个特点:一是“文科素养突出,专业知识翔实”;二是“科技意识引领,赋能文科思维”;三是“以文科知识为基,交叉融合明显”;四是“以人文底蕴为主,创新能力卓越”;五是“以力学笃行为本,关注生产实践”[2]。本课题组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的新文科人才应当专业知识过硬、具备融合思维和创新思维、具有科技意识。

落实到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上,如果只强调让学生系统掌握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是不够的。孙春颖认为,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课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汉语知识进行教学的能力”,具体可以表述为五个方面:“系统掌握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文字及语用的基本规则,熟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有哪些优点,更重要的是熟悉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正确使用现代汉语普通话,并能够运用现代汉语理论知识解释汉语言语现象;能运用汉语理论知识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包括知识讲授、设计练习、适当举例等;能发现学生在汉语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使用上的偏误,并进行分析、指正;能够从比较中进行归纳。”[3]孙文的观点立足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细化了教学目标,利于贯彻执行,对我们颇具启发意义。

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结合专业需求和教学实际情况,课题组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程的主要目标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知识维度:掌握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文字以及语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二,能力维度:能够描述并解释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的特点;能够自主观察并调查生活中鲜活的语言现象,能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生活中的一些语言现象;能分析语言现象所蕴含的文化知识;能纠正留学生的语言偏误问题,并给出较为合理的解释。第三,情感维度: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母语的感情,提升其母语表达能力以及向全球传播中文和中华文化的自信。

在这三个教学目标中,目标一强调学生对现代汉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注重知识的积累与深入理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融合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念,以及文化学的相关知识,学生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实现知识融合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融合能力。目标二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观察解释生活中的语言现象,关注语言知识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纠正留学生出现的语言偏误问题,这些都需要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并具有较强的语言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在生活中发现可融入教学的语言现象;解释留学生的语言偏误,除了运用所学知识,还需要具备查阅文献以及转化理论知识的能力。目标三重在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通过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增强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这种双向互动机制有利于学生建立学习自信,激发学习兴趣和传播中文的意识,以及培养学生乐于和善于运用母语沟通交流的能力。

通过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梳理,我们可以明确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跨学科意识、融合思维、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等都与新文科内涵高度一致。

二、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是课程内容设计和实施的方向和指引,而课程内容则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础。合理安排、整合教学内容体系,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课题组以专业需求为导向,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做了进一步的规划,加强现代汉语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融合,加强语言与文化的融通,积极吸收并转化语言学各流派的前沿研究成果。内容的交叉与融合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经过精心建构,确保它们能有机融合,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实用、更为全面、深入的内容体系。

(一)加强现代汉语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融通

国际中文教育包括中国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海外的国际中文教学和海外华文教育三大组成部分[4]。其中,前两者基本都属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其性质决定了它与母语教学是不一样的。因此,面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现代汉语课程,需要在教学中加强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融通。

现代汉语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交叉融合,有助于学生搭建起面向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知识体系。在现代汉语教学中融入第二语言教学的理念,其实是在引导学生注意到母语教学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差异,跳出母语者的视角,以“他者”视角来关照现代汉语。对学生来说,汉语是母语,也是要在学习和未来工作中有待教授的知识。母语者通常会陷于语感,对语言的使用存在“习焉不察”的问题,而转换视角有助于促使学生自觉寻求汉语与他族语言的差异,从而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构建合理的针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知识体系。例如语音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声母zh、ch、sh、r,中国人和留学生在发音时出现的问题是有差异的:中国人主要表现为将卷舌音发成相应的平舌音。一般来说,这不是音色不准的问题,多是因为其所在地区方言中只有平舌音,没有翘舌音,而平、翘舌音的字又比较多,人们常常记不清哪些字在普通话中读翘舌音,哪些字读平舌音,容易出现混淆;又或者是因为主动发音器官——舌头,在发音时总是出于惯性优先移动到平舌音的位置造成的。留学生的发音问题则主要表现为音色不准,或者将母语中近似的读音迁移过来,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掌握卷舌音的发音要领。因此,在现代汉语教学中融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是极为必要的。

基于融合理念,在教学内容安排上,除了传统现代汉语课程教授的语音、词汇、语法、文字以及语用等基础知识,还需要在教学中强调汉语作为二语教学时的重点和难点。这些重、难点多由汉语与其他语言之间的差异引起,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汉语与其他语言的对比,引导学生寻求汉语自身的特点,关注汉语与其他语言的共性和差异。吕叔湘指出:“我们教外国学生,如果懂得他的母语(或者他熟悉的媒介语),在教他语法的时候,就能了解他的需要,提高教学的效率。”[5]英汉对比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教师可以借鉴相关研究成果,以课下文献阅读或材料梳理的形式让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再总结的形式,探索将现有的研究成果转化,建立国际中文教学视野下的现代汉语体系。

(二)加强语言与文化的融通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现代汉语教学不可避免会涉及一些文化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相关的社会文化背景,对社会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有助于语言学习。“第二语言教学的培养目标也是逐步发展过来的,即从培养‘语言能力’到培养‘交际能力’,直到现在大家都公认的目标——‘跨文化交际能力’。”[6]跨文化交际障碍多产生于文化差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注意语言中所体现的社会文化知识,以期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学有所用。

以词汇教学为例,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语言文化因素的对比,以揭示词汇背后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例如在2024龙年到来时,网上出现了很多讨论,即“龙”的英文翻译形式用“Draɡon”,还是用“loong”,出现这一争论的原因是“Draɡon”一词不能较好地反映“龙”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英语世界的“dragon”形象像巨型蜥蜴,有双翼,性情凶残,吞食人和动物;而中国的龙体态修长,没有翅膀;在西方的故事中,“dragon”是恶魔,是“恐怖、凶残、贪婪、邪恶、灾难、战争的化身”[7]。而在中华文化中,龙是神圣、祥瑞、尊贵等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标志、精神象征。可以说,二者在形象和文化内涵上都有着较大差异,将中国龙翻译成“Draɡon”,无法准确传达其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容易引起误解和混淆。再如汉语亲属称谓语所反映出来的长幼尊卑的区分,是中国儒家思想下建立起来的宗法制度的体现。此外,汉语和英语在词汇的文化内涵上常常存在显著差异。以颜色词“红色”为例,在汉语中,红色往往与喜庆、吉祥等积极情感相联系,常用于描述婚礼、庆典等场合;而在英语中,红色则更多地与暴力、危险等负面情感相关联。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民族在审美及历史传统等方面的深刻差异。

另一个例子是“精神文明”。在汉语中,它多用于描述社会道德、文化修养等方面的进步状态,与政治领域紧密相关;然而,在英语中,其对应的“spiritual civilization”则更多地用于宗教领域[8]。这种词汇对应关系的错位,不仅体现了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差异,更揭示了中西方在价值观、宗教观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差异。

因此,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深入了解并掌握语言中所体现的社会文化知识是必要的。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汉语,提升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更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积极吸收语言学各流派研究的新成果

“语言学的创新发展同样需要超越学科、语种和领域的界限,积极进行语言学内部不同语种之间、不同理论与流派之间,以及语言学与语言学外部的其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相互借鉴与融合。”[9]在新文科语境下,现代汉语课程的创新和发展需要积极借鉴语言学内部不同理论和流派的观点,并围绕教学工作来吸收这些成果。例如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为处理汉语词类兼类这一复杂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再如,网络语言的使用加速了语言成分的发展变化,尤其是新词语新词义的大量产生促进了词汇的迅速发展变化。社会语言学的语言变异研究则为汉语的这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方向,对学生极为感兴趣的网络语言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总之,现代汉语教学中应结合不同的语言学理论去分析解决具体的语言现象,引导学生从现象到理论,再由理论观察现象,在实际运用中总结、体会,逐渐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与语言研究能力。

需要指出的,不同领域知识内容的融合,教师需要将不同领域的概念或知识以交叉、对比等多种形式重新组合、呈现在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中,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群和更为适合专业需求的知识体系。

三、教学组织设计

现代汉语课程理论性强,内容多且细碎,且以往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这门课也有自己的优点:一是学习者时刻都在运用自己的研究对象,能真切感受现代汉语;二是语言与社会共变,也即学习的例证、分析的对象不断推陈出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抓住课程优势,因势利导,同时积极推进现代汉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紧扣职业需求,革新教学组织形式。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从生活中提炼语言问题,引导学生以生活经验理解现代汉语

如前所述,现代汉语课程的一大优势就是学习者时刻都在运用自己的学习对象,虽然这门课程是要让学生把对汉语的认识从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感性体验是理性认知的重要基础,教师可以将这一点作为抓手,从有趣的语言现象出发,从现象中提炼出语言问题,并用这些问题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例如在语音知识板块,在理解塞音、送气的概念时,教师可以提前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吹灭蜡烛时只能说一个声母,你会选用什么声母?为什么?在学习元音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中国人拍照时为什么要喊“茄子”?为什么拍照的人问“西瓜甜不甜”?“茄”和“甜”在发音上有什么共同点?

生活中的流行语也是非常好的教学元素。2023年电影《封神》中纣王的扮演者费翔,其不少台词发音如“祥ray(瑞)”“你父亲fun(犯)得可是stright(死罪)”等被网友称为“商务殷语”,这些差异恰恰反映了英汉字母在发音方法上的差异。教师可以抓住这些流行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利用所学理论来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语言现象。

另外,语言其实是我们认知世界的反映,如何认识世界都体现在我们的语言系统之中。例如词类是现代汉语语法部分的学习重点,教师如果直接讲授分类的结果,对学生来说,这些机械的理论知识难以理解也难以运用。这就需要教师从生活入手去启发、引导学生。我们身边的世界是多样的,存在着一些人和事物,这些人和事物形象不同、特征不同,有的是活动的,有些是静态存在的,当要用语言来描述世界的时候,存在的人和事物就需要一个较为固定的名称,这些名称就是语言中的名词;而描述事物形象、特征的词基本是形容词,描述人和事物动态的词基本为动词,静态存在的词则多为动词里的非典型成员。在这样的引导之下,学生较易接受,而且对后续短语结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也会产生较好的效果。例如主谓短语,主语和谓语间是被陈述和陈述的关系,对于这样的学术表述,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就会影响他们对这类短语的判定。教师将生活与语言联系起来,主谓短语基本由两部分构成,前面的主语多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名词,后面一部分则是描述人和事物状态、性质或特点的动词或形容词。虽然也有少量主谓短语的主语由动词性词语充当,或者谓语由名词性成分充当,但学生理解并抓住了该类短语的主要特征,对一些特殊成员的理解也会迎刃而解。

将语言学习与生活体验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以问题为驱动,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和体验来学习语言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智慧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和精讲多练

大数据、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也为新文科建设提供了更为高效、便利的工具。注重现代汉语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探索数字化、个性化的教学,既有助于推动学生养成自主探究性的学习习惯,也有助于推动形成“数字化+高等教育”的新形态。现代汉语是一门非常注重实践和练习的课程,语言理论和基础知识需要借助大量的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和内化。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在课下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主要讲解重点和难点,并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以加深他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课题组利用大学慕课开展了混合式教学,遵循“课前网上学习—学习测验—课前在线交流—课堂就重点问题讲解、研讨—课后作业完成与在线答疑”等流程。慕课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视听资源,学生自主学习线上课程,将部分理论的初学习放在了课前,并完成教师预留的预习测试。在课前在线交流环节,学生可以在雨课堂的讨论区或微信群,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教师会提前设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提出疑问并寻求解答。教师也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问题,就他们在测验和讨论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精讲,做内容上的拓展或习题练习,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围绕学生线上测验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精讲、做巩固练习。线上测试出现的错误,往往暴露出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不足或者运用能力不够。因此,教师需要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并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语言知识。

第二,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现象所反映的语言问题进行讨论。即如前面一部分所列出的相关问题。

第三,准备相关的中介语语料,考察学生纠正偏误的能力,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时的重点和难点等内容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教学。中介语语料一部分来源于北京语言大学开发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一部分是教师在留学生教学过程中收集的。教师选取并在课堂上展示中介语语料库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如在学习“把”字句时可以展示这些偏误用例:

(1)大风把门口的自行车倒了。

(2)我们终于把老师的话懂了。

(3)我的朋友把作业没有做完。

从留学生的偏误用例入手,学生在修改例句中逐渐归纳、总结出“把”字句的特点,这种方式不但深化了对汉语语言规则和特点的理解,更对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遇到的学习难点以及出现较多的偏误有所了解。

(三)以实践促学习

在课程学习中与学习后围绕课程内容开设实践环节,“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知识迁移意识、知识应用能力”[2]。在现代汉语教学改革中,课题组增设教学实践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语言调查、语言收集等实践活动关注语言的新发展,让他们了解新的语言现象和社会用语习惯,提高语言敏感度。例如在现代汉语教学中,我们较为注重教学用例的选择,除经典用例外,大部分用例来自生活中的语言和网络语言。这些用例多由学生收集,具体做法是:新课伊始,教师在班级群建立共享文档或云盘,请同学们随时记下他们看到的或感兴趣的流行语、新词新语,上传他们拍的带有“超常用例”的图片等,教师会从中精选作为课上的用例。通过“随手记、随手拍”活动鼓励学生随时关注身边的语言现象,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敏感性,并建立“语言生活”的理念。

在语料收集整理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资源。除了图片类、词条类的语料,还要精选音频、视频、语料库等资源作为教学素材进行语言实例的分析和展示,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语言知识。例如,在学习“啊”的音变时,教师截取了部分影视资源作为学生二创的素材,有部分发音不够准确的片段就成为学生二创的素材,可以对其重新配音,既练习了所学内容,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课外实践中,课题组鼓励学生组成兴趣小组,关注新兴的语言现象,进行语言使用的社会小调查,引导学生从结构、语义以及语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最终形成小论文,以使学生对学术表达有一些初步的概念。此外,课题组还鼓励学生积极申请或参与学校创新创业类的项目,他们在申请和研究过程中掌握了常见的文献检索、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自主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都有所提升。

四、考核方式

新文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一次考核或单一方式进行考核都较难体现学生的真实能力,因此,课题组在现代汉语课程中采用了全程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将考核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施行分阶段、多方面的考核,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做出较为全面的评价,尤其注重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程考核就是不以单次终结性考核来评定学生成绩,而是采用过程性考核与课程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二者在总评成绩中各占比50%,力争多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其中,过程性考核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课堂表现(如出勤、回答问题、分组讨论等)、预习和复习表现(线上慕课学习、课前预习、每课测试、期中测试等)、实践表现(个人作业、小组作业)等;课终性考核采取闭卷或开卷考试的方式,以材料分析为主。个人作业主要围绕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性进行,学生记录下生活中有趣的语言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形成简短的文字表述。小组作业可以是进行一次语言使用调查,例如对新兴称谓语在不同群体中的使用情况调查,也可以是对留学生作文语料的纠错练习。

上述考核方式在具体操作时,教师需要在课程开始时向学生讲清课程考核方式,明确本学期需要完成的个人作业和小组作业,以及相关要求;借助大学慕课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借助雨课堂,发布预习任务,引导学生明确自己各阶段的学习任务,发布课堂前、课堂后测试、期中考试等,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查漏补缺;利用微信,向学生推送趣味性语言学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此外,教师需要重视考核管理,重视考核任务的落实与检查,这样才能让学员重视学习过程,充分调动和激发学员自主学习内在动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重视课程考核诊断的反馈作用,对每次课前课后测试进行分析,才能科学、及时地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授课方法。

五、教学总结

课题组在本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1级和2022级的现代汉语课程实施了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在学生的平时表现、试卷成绩以及对学生的调研中都有所体现。

首先,改革后,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独立探索能力均得到了较大提升。94%的学生表示,教师注重将课程内容与生活中的语言现象相结合,这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养成了关注身边语言生活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的习惯,甚至会查询专业书籍来寻求答案。在对学生的调研和访谈中,关于哪种学习方式对现代汉语学习有帮助,同学们的选择顺序依次为:结合所学分析生活中的语言现象(76.67%)>安排课前预习任务(70%)>自己查找相关资料辅助学习(60%)>抓拍现实中的语言现象=设置知识点的专题讨论(43.33%)>设置小组任务相互协作(16.67%)。此外,学生们普遍希望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引入更多新鲜的语言现象,例如在方言部分,学生反映通过教师精选的方言视频,他们对不同方言间的语音、词汇差异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入的了解。

其次,通过加强现代汉语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文化知识的融合,学生不仅更加关注本专业的需求,而且对汉语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促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自我提升,努力夯实专业知识。同时,课题组也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例如在第一轮的期中和期末测试中,课题组注意到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上存在不足,简答题得分较低。因此,在第二轮的学习中,课题组要求学生整理笔记并绘制每章的思维导图,作为个人作业的一部分。85%的学生表示通过整理笔记和绘制思维导图,他们理清了知识体系,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更为透彻,掌握得也更加牢固。

最后,学生新技术、新手段的运用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在个人和小组作业中,学生们开始积极尝试使用专业语料库、知网、独秀等学术资源,并学习使用剪映等软件制作针对留学生的教学资源。这促进了他们个人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

六、小结

综上所述,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的教学目标就是立足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汉语知识进行教学的能力。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必须以职业为导向来整合教学内容,在课程中加强与第二语言教学理念、文化等内容的融通,整合资源,优化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自主、创新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以生活经验为抓手走进课程,加强课内、课外的练习,以已知引入未知。在考核方式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重过程考核和综合考核,重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转化与运用。这样才能切实提高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汉语水平以及对现代汉语知识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云萍.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24,10(04):161-164.

[2]杨栩,连志凤,朱建新.新文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41(11):147-154.

[3]孙春颖.对外汉语专业现代汉语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语言文字应用,2006,(04):103-110.

[4]郭熙,林瑀欢.明确“国际中文教育的内涵和外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3-16.

[5]吕叔湘.通过对比研究语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77年试刊(2).

[6]张英.对外汉语文化因素与文化知识教学研究[J].汉语学习,2006,(06):59-65.

[7]闫增丽,范晓琪.中国“龙”与西方“dragon”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误译[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8,39(11):132-137.

[8]王治奎.大学汉英翻译教程 [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28.

[9]沈维.新文科背景下的语言学融合、创新与发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01):2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