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悬泉汉简隶书的隶变轨迹

2024-09-25 00:00:00申砚歌
丝绸之路 2024年3期

[摘要] 悬泉汉简是我国西北地区一次性出土数量最多的简牍,其文字以隶书为最主要书体,能够系统看到隶书前后的书体发展演变规律,是研究隶变最丰富、最有代表性的实物资料。通过对悬泉汉简中汉字笔画、形态、线条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可知:其文字隶变最明显的特点是字形结构逐渐简约、抽象,横画出现了波磔和“蚕头雁尾”,形成了较为固定的书写规范,加速了汉字书法艺术化演进,为当代书法创作和研究提供了实物范本和风格借鉴。

[关键词] 悬泉汉简; 隶书; 字体; 隶变

[中图分类号] K87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3115(2024)03-0046-10

[作者简介] 申砚歌(1989-),女,汉族,陕西宝鸡人,硕士,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简牍书法。

悬泉置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与敦煌市接壤区,属敦煌市管辖[1]。悬泉置遗址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并保存最为完整、出土文物最多的汉代驿置类机构遗址,1990-1992年,经过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期三年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出土汉简3.5万余枚,其中有字汉简2.3万余枚[2]。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悬泉汉简,其主要书体为隶书,能够系统呈现出隶书演变前后的书体发展规律,是研究隶变最丰富、最具代表性的实物资料。

一、关于隶变

关于隶书,《汉书·艺文志》说:“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3]《说文解字·序》:“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4]758《晋书·卫恒传》记载:“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5]唐代张怀瑾《书断》也提道:“秦造隶书,以赴急速,为官司刑狱用之,余尚用小篆焉。”[6]以上四论都认为隶书始于秦代,是一种为了应对繁忙公务的简化字体。

今隶即汉隶,即本文所称隶书,主要是隶变成熟的汉代以来刻、写在各种材质上的文字和墨迹。就风格特点而言,古隶明显带有篆书的线条特点;而今隶(隶书)则完全摆脱篆书屈曲盘绕的特点,构形扁阔,横画用笔往往写出“蚕头雁尾”之状,悬泉置出土的汉简墨迹多可以证实。

裘锡圭先生认为隶书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早期隶书,也可以称为古隶。二是成熟的隶书,可以称为“八分”[7]。赵平安先生的《隶变研究》认为,“隶变是小篆到隶书的演变”[8]10。秋子先生在《中国上古书法史》中认为:“书法从夏殷甲书(甲骨文)进而蜕变为商周大篆,到春秋战国时期古隶、小篆的出现,再演变到汉代分书(有汉隶、今隶、分隶、八分等同一性质的多种不同称谓)的成熟,走过了大约二千年的历史。文字学家通常把汉字字体由大篆向古隶、再向分书演变的过程称作隶变,而且已形成为一个明确的概念。”[9]

隶变是汉字发展过程中意义深远的重大变革,它上承古文字的书写特点,下启草书、行书、楷书等不同书体,一改象形文字的形态,形成了一套新的符号化文字系统。由此本文认为,隶变不仅仅是由篆而隶而分的演变过程,更是其他多种书体交替伴生的过程,即隶变已不只局限于原来的定义,它已经形成了远远超出原本涵义范围的书体生态体系;而且,隶变由此改变了书写方式的运动节奏、用笔与线条的变易转捩和书法的审美趋向,进而使书法具有了一些走向自觉的意味。可见,隶变的涵义,还具有多元构成的广义性质。

二、悬泉汉简书体隶变过程例举

通过对悬泉汉纪年简分析,最早的纪年简为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最晚为东汉安帝永初元年(107)[10]。汉武帝中后期基本已经完成隶变,但个别字依然保留隶变痕迹,同时又出现草书、行书和楷书的早期萌芽,因此,悬泉汉简是研究隶变及其之后其他书体发展演变的非常直观的第一手材料。

悬泉汉简的书法特点与风格多样,既有隶书的方正古拙,也有展现草书的率真自由,以及行书、楷书的端庄雅致,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悬泉汉简书法的独特风貌。悬泉汉简隶书的根本特征是,隶书从渐变趋阔走向成熟,而且书写风格生动多样。

(一)笔画的演变

1.曲线变为直线

隶变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将小篆弯曲圆润的笔画线条变成平顺的直线或有棱角的折线。如:

《说文·左部》“左”字上部的“”弧度很大,呈开口向右的“U”形,“丿”上部向右弯曲。而悬泉汉简壹Ⅰ90DXT0108②:9中的“左”字,“”的横画变为直线,“丿”上部垂直,象形意味消失。

《说文·口部》“右”字上部,与《说文·左部》“左”字上部相对称,一左一右带有象形意味。“右”字,“手口相助也。从右,从口”[11]569。上部“”一横呈开口向左的“U”形,“丿”呈反向的“ ”形。悬泉汉简壹Ⅰ90DXT0108②:3中“右”字上部的横画由“U”形变为平直的横线,“ ”画变为“丿”,与现代汉字一致。

《峄山碑》“高”字下部的“冂”左右对称,转折处中锋圆转,弯曲成平滑的弧线。悬泉汉简壹Ⅰ90DXT0108②:9中“冂”字结构开张宽博,转折处笔锋上转,藏锋,然后改为向下运笔,变为明显的折线,收笔处缓缓向左出锋。

《泰山刻石》“大”字像人之形状,中部的横画两侧向下弯曲呈弓形。悬泉汉简壹Ⅰ90DXT0109②:6的“大”字的横画变为平直的线条。

《说文·六部》“六”字,横画左右两端分别向下弯曲呈对称的半圆,与下部的“丿”“乀”相连。悬泉汉简壹Ⅰ90DXT0109②:11中的“六”字,横画左右拉长,由弧线变为直线。

从以上例举可以看出,文字由小篆向隶书过渡时,很多笔画由弯曲圆润变为平直,折笔处变为明显的折角,这是隶变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2.直线变为波折

小篆字体一些横画为平直的直线,而在隶变过程中,这些直线发生了变化,逐渐变为波磔的笔法,即隶书中最主要的特点之一——“蚕头雁尾”。如:

《说文·白部》“百”字整体呈竖长形,笔画粗细一致;上部的横画平直规整,与下部“白”字左右长度相等。悬泉汉简壹Ⅰ90DXT0109②:39+44中,“百”字上部的横画明显拉长,变为波磔的笔法,笔画上下跃动,富有很强的韵律感。下部“白”字紧收,呈现上松下紧的结构态势。

《说文·五部》“五”字象形意味明显,由四条直线组成,不见弧线,严谨规范。而悬泉汉简贰ⅠT0209⑤:2的“五”字,第三笔由左上方至右下方倾斜;底部横画向左右延伸,形成“蚕头雁尾”之势,收笔处顿笔斜出,形成近似三角的典型笔法。整体体势浑厚,方正雄强。

《说文·十部》“十”字笔画简洁精练,横平竖直,竖画长,横画短,并无太多修饰。悬泉汉简壹Ⅰ90DXT0109②:6中“十”字竖画缩短,横画向左右两侧舒展延伸,形成“蚕头雁尾”,具有流动之感,韵律之美。

《说文·牛部》“牡”字,除左上部笔画外,其余均为横平竖直的笔画,工整规范,运笔藏头护尾。悬泉汉简壹Ⅰ90DXT0109②:11的“牡”字的横画均由直线变为波磔的曲线,收笔处均向上挑起,形成隶书的典型特征。

通过以上例举,隶书的“蚕头雁尾”特征非常明显。提笔回锋隆起,藏锋逆入,落笔后笔锋向左下方运行,然后转向右上方缓缓移动,运笔保持稳定;快结束时顿笔斜出,逐渐向下用力,然后向右上方提锋。开始逆锋叫“蚕头”,最后提锋叫“雁尾”。这种波磔的笔法提顿起伏,灵动优美,增加了文字的动态美感和律动节奏。

3.撇、捺笔画的变化

撇、捺的笔画,在隶书字体里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也是隶书的一个典型特征。隶书的撇、捺,使整个字形结构左呼右应,轻重得体,同时还表现出隶书开张宽博的独特气势,非常生动,变化多端。如:

《说文·鼻部》“鼻”字下部的“丿”“乀”短小对称,与上部宽度基本一致。悬泉汉简壹Ⅰ90DXT0116②:39中“鼻”字整体结构上紧下松,下部“丿”“乀”左右开张,均有上挑之势,将整个字向上托起,重心稳固。

《说文·不部》“不”字下方的“丿”“乀”对称弯曲,结笔处垂直向下,整体呈开口向下的“U”形。悬泉汉简贰ⅠT0209S:60B的“不”字下方的“丿”“乀”向左右外扩,结笔处均向上挑笔出锋,以及竖笔收笔时向左轻挑,增加了整体字形的活力,俏皮灵动。

《说文·辰部》“辰”字笔画粗细基本一致,“乀”笔呈弯曲的“ ”形。而悬泉汉简壹Ⅰ90DXT0109S:117的“辰”字,“乀”笔用墨夸张粗重,收笔处向上轻轻挑起,纤细出峰,有方有圆,变化多端。

《说文·廾部》中的“丞”字,中间部分的撇、捺向下对称延伸,略向内弯曲,内敛含蓄。悬泉汉简壹Ⅰ90DXT0109③:9中“丞”字,撇、捺分别向外扩展,夸张伸长,粗细得体,张弛有度,别具匠心。

与小篆字形中的“丿”和“乀”比较,悬泉汉简隶书的“丿”和“乀”使整个字的重心和形势发生变化。“丿”起笔藏锋,笔势稍有侧笔,然后调整成中锋,向下运笔,逐渐加力,到底之后向上提锋。“乀”则落笔藏锋,然后向下方运笔,逐渐向下用力,然后轻轻提笔收锋。“丿”“乀”充分地夸张,向左右两侧相悖延伸,有些“丿”“乀”的长度远远超过字体本身的范围。

4.笔画的简省

“由古文字变为隶书,应该看作汉字形体上最重要的一次简化。”[12]29从字形笔画来看,小篆笔画总体趋于繁复密集。而隶书的演变,是将小篆某些本不相连的笔画合并或连接成一笔,抑或将某些复杂的偏旁部首或笔画密集的部分合并规整,使整个字形结构简单易书写。如:

《泰山刻石》“史”字为上下结构,“从又持中”,上为“中”,下为“又”。在悬泉汉简贰ⅠT0210①:9A的“史”字改变了小篆的结字方法,省略了下方“又”字的横画,将上方“中”字一竖直接改为长“丿”,与“又”字的“丿”连为一笔,并与“乀”相交而成。

《说文·夫部》“夫”字象形如人形,为中轴对称结构,上部为“十”字,中间两笔构成开口向下的“U”形,下部两条弧线犹如两条长腿,呈“)(”形。悬泉汉简壹Ⅰ90DXT0109②:39+44中,“夫”字中部的“U”形变为一横,下部左侧的弧线与上部的竖画直接相连为一撇,直通天地,右侧弧线变为一“乀”,体现出遒劲俊爽的气势。

《说文·一部》中的“吏”字,上下结构,下部为“又”字。而悬泉汉简贰ⅠT0209S:76中,“吏”字改变了其小篆的结字方法,省略了下方“又”字的横画,将上方的竖画直接改为长撇,与“又”字一撇连为一笔,并与捺笔相交而成,开张宽博,左右舒展。

以上例举可以看作是隶书在狭窄的竹木简上出现的笔画简省现象,这就是中国汉字的规模简化过程在悬泉汉简中的最直接体现。

(二)汉字形态的变化

成熟隶书的典型特征就是空间造型的变化,即由纵势变为横势,由竖长椭圆变为宽扁方正,上下收紧,笔势的运动向左右横向开张。如:

《说文·丁部》“丁”字呈竖长形,下方一竖垂直拉长,整个字形方正有度。悬泉汉简贰ⅠT0210①:57+81的“丁”字上方合并成一横,向左右夸张延伸,下方一竖上下紧缩,收笔处笔锋向左转,缓缓出锋,整体呈宽扁的态势。

《说文·尺部》“尺”字,笔画线条圆润瘦长,呈明显的竖长型。而悬泉汉简壹Ⅰ90DXT0108②:9的“尺”字下方变为“丿”“乀”,极力向左右舒展,开张宽博,使整体字形趋于宽扁,重心降低,体现出律动的美感。

《说文·聿部》中的“书”字,整体呈竖长椭圆形,线条圆润平稳,庄重严谨。悬泉汉简贰ⅡT0111②:199A“书”字笔画简省,上方的横画向左右夸张延伸,波磔明显,下方“日”字变为扁方形,整个字形趋于扁方,中宫紧收,横画拉长,富有流动之韵。

综上可以看出,隶书之所以变为扁平字形和简牍材质有直接关系,简牍的书写者在书写过程中尽可能向左右横向发展,左波右磔,极力行舒展之意,使整体结构紧而不密,疏而不松,既节省了书写材料,又创造出隶书独特的形体结构。

(三)笔画线条的转折

汉字最早起源于刻画符号,早期汉字的最明显特征就是象形符号,在整个古文字的发展历程中,汉字的象形程度在逐渐降低甚至消失。特别是从篆书演变为隶书这一阶段里,字形的笔画结构、运笔方式等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绝大多数汉字的象形意味消失殆尽,而用“、”“丿”“乀”等符号化的笔画取而代之。“由象形变为不象形,是字体演变过程中最易察觉到的变化。”[12]28汉字象形特征的逐渐消失,也是隶变的终极。

1.独体象形字

独体象形字,其形体为单体结构,且不可分割,这类字整体形态与其原物的形状极其相似,特别是下面例字中的小篆字形,几乎是完全按照事物形体描绘而成的。但逐渐演变到隶书时,字形、笔画等均发生了变化,象形意味也渐渐淡化了。

《三体石经》“月”字象形意味很浓,形状神似月牙。而悬泉汉简贰ⅠT0209S:2A“月”字的笔画变平直,用“丿”“一”“┐”“丨”等符号组成,字形方正,象形特征消失。

《三体石经》“白”字“从日锐顶,象日始出地面,光闪耀如尖锐”[11]2642,整体呈竖长的水滴状,中间横画略向下弯。悬泉汉简壹Ⅰ90DXT0110①:29中“白”字整体变为左右宽、上下窄的扁方形,中间横画变直,失去了篆书的象形特征。

《说文·出部》“出”字“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11]307,带有明显象形特征。悬泉汉简贰ⅠT0209S:61的“出”字中间一竖将上下两部分连为一体,笔画简省,变为竖、横、折等,象形意味也基本消失了。

当上述例字中的小篆演变为隶书字形时,象形意味的图画符号逐渐消失,弯曲的线条逐渐变直,折角分明,整体字形趋于扁平方正。

2.合体字的象形部分

合体象形字主要有两种构成方式:一种是会意字,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象形字组合成新的字,用来表示新的意义,如“休”字,由“人”和“木”两个字组成,表示人靠在树木上休息;另一种是形声字,由一个表示意思的象形字和一个表示读音的字组合而成,用来表示新的意义,如“晴”字,“日”表示太阳(象形),“青”表示声音,两部分组成天气晴朗之意。这里字形在演变过程中,笔画简省,整体字形趋于方正,象形意味逐渐消失。如:

《说文·肉部》“背”字上部为“北”,有二人相背弯腰而立之意,突出“背”的含义,下部从肉。悬泉汉简壹I90DXT0110①:90“背”字上部字形变为横、竖的简单笔画,象形之意淡化。

《说文·酉部》“酒”字左半部从水,形如众水流动,蜿蜒有动态之势。而悬泉汉简壹Ⅰ90DXT0109②:6“酒”字左半部笔画简省为“氵”,结笔处均微微上挑,略带水流动之感,但象形特征消失明显。

《说文·人部》“传”字左半部从人,人侧面垂臂直立之形,形象直观。悬泉汉简贰ⅠT0309③:139中“传”字左半部逐渐由线条画变为笔画化,而“亻”演变到隶书时也逐渐定型,象形意味随之消失。

从上述例字可看出,合体象形字中一些象形意味逐渐消失,弯曲线条变得平直,圆弧处变成折笔,笔画更加简省,整体字形由竖长变为扁方。

悬泉汉简隶变的特点,首先,是字形的结构变化,导致语言符号走向简约化、抽象化,真正形成了“方块字”,结构上虽有少量文字留有古隶痕迹,但字形随意,大小不拘,整体风格内紧外舒、明媚多方已是普遍现象。其次,用笔方法(书写技巧)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捩,笔画形态的屈曲婉转已被“横平竖直”的方折线条所取代,最突出的特点是,横画出现了波磔和“蚕头雁尾”,且点画俯仰,相互呼应,起笔有顿按,行笔逐渐上提,收笔不回锋,并具有明显的粗细变化。特别是竖画,笔锋下按呈钉头状,收笔向上轻轻上挑出锋。

三、悬泉汉简隶书的艺术性体现

悬泉出土的汉简隶书,已然完整地显示出隶变在到达终点前的形态轨迹,以及汉简隶书所表达的书法旨趣,即完成了字体(书体)的转捩,使汉字书法向艺术化迈出了跨越性的步伐。由先秦古隶演变而来的隶书,受到书写速度和书写材质等因素的影响,字体上已完全打破了篆书原来的纵圆和对称的特点,已然趋于横向宽扁的形态。布白上也是错落变化,随遇而安,笔画的粗细、轻重、虚实等清晰地体现出书法的艺术性质。另外,章法空间构成、错落有致的变化,使书法所要求的三大法则(结字法、笔法、章法)得到了有效落实,为后面书法在脱离简牍,进而走向纸张的幅式奠定了基础。

至于悬泉隶书的艺术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竖笔画有意拉长

此类字形一般出现在悬泉汉简段落的中间,或末尾留有较大空白时,文字的竖笔往往拖得很长,多占有3-10个字的空间大小,率性洒脱,随意性很强(如图1)。从整个简牍来看,此类字形使得简牍整体的章法布局更加灵动跳跃,轻快活泼,疏密结合,松紧适度,有张有弛。

表1例证中的“行”“年”,头胸细长平直,尾部露锋收笔,肚肥尾尖,向左弯曲,意绵锋远,回转顺滑。“令”字竖笔夸张飘逸,尾部略粗,中锋轻灵直下,犹如长矛利剑般畅泻而下,率性活泼。“子”字前两笔较为细长,第三笔起笔用力粗重,肥硕圆润,收笔处墨重画粗,气势雄健,颇有壮美之感。上述例字竖笔的肚尾大多向左倾斜,下部呈拱形特征,这应该由于汉简的作者左手拿简,右手执笔书写习惯而出现的简牍中独有现象。这种书写方式也体现了书写速度快慢,造成了字形从上部开始整体向左下的环形包抄态势。

(二)横画左右延展

隶书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横画的“蚕头雁尾”写法,逆入平出,落笔后笔锋向左下方运行,然后转向右上方缓缓移动,行笔有波势俯仰;快结束时顿笔斜出,逐渐向下用力,然后上挑出锋。整体笔势左波右磔,富有弹性,提按起伏间蕴含着韵律之美,节奏感加强,抑扬顿挫,浑圆秀丽,飘逸绵长。

从表2例字可以看出字形结构紧凑,上下有意缩紧,左右开张。独立的横画大胆延伸,远超字形整体宽度,锋正笔圆,外媚内刚。特别是“一”“人”“书”字,横画左右拉长,尾部厚重圆润,一波三折,行如流水,绵延悠长,飘逸秀丽,凸显韵律之美。

四、悬泉汉简中隶字形体特征形成的原因

(一)书写的时代和地域

汉字的发展从秦代到两汉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从悬泉汉简可以窥见中国书体演变的历史痕迹和演变轨迹。汉简字体的演变使书写风格逐渐多样化,成为中国文字史上的一大枢纽,篆书在汉代还在沿用,但是数量越来越少,偶能发现其中个别字有篆书的痕迹,例如:

这种过渡性的字体到了西汉中期已基本消失,隶书已经成为官方、民间的一种共通的书写工具。西汉不同于秦代,中央采取了更为亲民的统治政策和文化策略,并随着教育的普及和传播,隶书这种具有更强生命力和民间基因的文字形式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汉代人民生活中使用最普遍的字体。这与书写的时代有着莫大的关联,是时间的轨迹,也是发展的轨迹。

书体风格的形成还与书写的地理区域有关。文字因地域的不同而变异,地域越远、变异越大,尤其是战国时期“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皆去典籍,分为七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4]757-758。悬泉置位于我国西北,大漠苍凉,黄沙漫漫,生存条件恶劣。这样的地理条件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性格,在书体风格中也有所体现。悬泉汉简多具有厚重、古朴、豪放、率真的书写风格,区别于南方出土汉简的柔润细腻和尚古沉静。西北的书体风格显然与地处边陲、军政急务之要求紧密相关,对速度和简化的书写需求就是促使隶书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一切文字都用手工抄写的时代,在此要求之下不得不讲求书写的速度。

(二)书写者的水平参差不齐

书写者的不同会导致书写风格的变化。官书一般保守、凝固、繁复而且无地方性特征,民书一般具有创造性、流动性、省易性和地方性。悬泉汉简的书写者大多是戍边的普通小吏,因此书写风格较为庞杂并具有创造性。

古代的公文传递都依靠手写传抄,因此,基层官吏就面临着任务繁重的文书抄写工作。为了应对这些事务,他们必须在提高书写速度和保证公文字迹清楚、内容准确之间找到契合点,只有通过对字形和书写方式进行简化和改变才能够满足公务需要。尤其是当隶书的形态和体式逐渐形成之后,对于书写者就有了相应的书写要求,正如我们今天规定的公文规范字体一样,隶书已经固化为一种被官方认可和广泛推广的标准公文字体。然而,每个人都有个体化的风格,书写习惯也不甚相同,有些简牍中文字粗略,笔法不够工整,结构缺乏规范性和稳定性,但是也不乏一些书写严谨、手法纯熟、具有较好艺术表现力和观赏价值的佳作,这些出自广大基层民众之手的简牍是最完备、最详细的墨迹见证。在满足了事务性的要求之后,一些水平较高的书写者在书写过程中也会追求一些个性化、艺术化的书写方式,这也是演变成草书和楷书的隐性基因。

(三)书写内容的影响

悬泉置,“置”是汉朝的基层专职邮驿机构。《汉书·文帝纪》师古注:“置者,置传驿之所,因名置也。”[3]117悬泉汉简文书主要有律令、诏书、司法文书、管理类文书、檄记文书、器物簿籍、时间历法书籍、算命术、医学书籍等文体。从悬泉置的功能和简牍内容不难看出行政公文要求严谨规范,个性化体现较少(如图2),字符之间的间距固定,章法规范,虽无萦带连绵之势,但却有互为照应的整体之感。簿籍类文书则比较随意,我们称之为“素体隶书”。在一些一般交流交往用的信札之类,书写起来就较为草率随意也比较常见(如图3)。

五、悬泉汉简隶书的价值

赵平安认为,“隶变是小篆到隶书的演变”[8]10。隶变完成之后的文字(隶书及楷书等书体),已接近现在使用的文字,比古文字更趋简化和容易辨识了。从考古发现的秦系文字的资料上看,战国晚期是隶书(古隶)的形成时期。隶书逐渐从篆书中分化,因为其具有便于书写等优越性,因此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悬泉汉简作为两汉时期的汉简代表,出土了大量隶书字形的汉简,特别是出土的西汉时期汉简,很多简文字体仍保留有小篆字形的残余,甚至在同一组简中,既可看到小篆字形的留存,又有隶书字形的典型特征,有些介于小篆与隶书之间,富于变化,生动有趣,充分展现了隶变的过程。而在悬泉汉简中,更多的是体现了隶变完成后的隶书字形,数量之多、书写之典型,为研究隶变价值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实物资料。

六、结语

汉字的演变在其历史上从未局限于一时一地,这种动态的演变过程是文字发展史上的必然阶段。悬泉汉简是我国西北地区一次性出土数量最多的简牍,为隶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此外,悬泉汉简文字的字体包含隶变中的古隶、隶书、草书,以及行书、楷书等早期意象,能够系统看到这些字体的演变规律,特别是隶变规律,这些是悬泉汉简较之其他汉简所独有的优势。

通过对悬泉汉简的隶变现象考察,对这一阶段隶变的轨迹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既有自然变化的过程,也有人为因素导致的突变,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隶变的源流和时代的特征以及隶变的规律性成因。悬泉汉简隶书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书法技巧和风格上,还体现在对后世书法创作和研究的深远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后,书法创作上出现的“甲骨风”“汉简风”等风格,正是借鉴出土简牍进行创新的结果。今天,书法文化研究也慢慢深入到各种简牍书写,如何从宏观到微观对简牍书写进行研究,也是我们持续面对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简牍博物馆,敦煌市博物馆.敦煌悬泉置遗址:1990~1992年田野发掘报告[R].北京:文物出版社,2023.

[2]何双全.简牍[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3.

[3](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4](汉)许慎著,(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5](唐)房玄龄.晋书·卫恒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唐)张怀瑾.书断[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7]华人德.中国书法史.两汉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03.

[8]赵平安.隶变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

[9]秋子.中国上古书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0]郝树声,张德芳.悬泉汉简研究[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

[11]汉语大字典[M].湖北辞书出版社. 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

[12]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