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3-05-30基金项目:广西林业科技项目(桂林科研〔2022ZC〕第55号);林业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林草科技成果评价指南》制定”(2023-LY-080)
第一作者:刘亚(1981- ),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与林业工程项目咨询。E-mail:37159776@qq.com
通信作者:刘忠飞(1994- ),男,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森林资源调查与规划设计。E-mail:940411586@qq.com
摘要:科技成果转化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但同时科技成果转化也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影响。为此,文中基于问卷调查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法分析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剖析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需求。结果表明,广西林业科技成果内部阻碍因素主要是缺乏成果转化方面的专业人才及法律人才、没有收益量化分配规则、对成果转化价值认识不足、缺乏成果转化意识、科技评价导向不合理;外部阻碍因素主要是技术及产业链条不健全、市场对技术接受程度低、专业的能够提供优质服务的中介机构不足、中试基地缺乏、现有政策无法落地及可操作性差、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广西科技成果转化的策略:一是政府政策支持,主要包括科研项目转化得到财政经费支持、纳入政府计划、享受政府税收优惠、进入政府采购;二是单位配套支持,主要包括科技成果转化与职称评定挂钩、科技成果转化与个人收入分配挂钩、单位设立转化机构、科技成果转化纳入绩效考评。
关键词:林业;科技评价;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制约因素;广西壮族自治区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9546(2024)01-0096-07
DOI: 10.12344/lczcyj.2023.05.30.0002
刘亚,刘忠飞,胡冬冬,等.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林草政策研究,2024,4(1):96-102.
Factors Obstruc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Forestr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 Case Study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Liu Ya1 Liu Zhongfei1 Hu Dongdong1 Wei Liquan1 Ning Youliang2 Gao Yue2
(1.Guangxi Forest Inventory & Planning Institute, Nanning 530000, China;
2.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 Policy and Infor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Beijing 100091, China)
Abstract: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holds significantly realistic implications in accelera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fostering economic and social advancement as a means and pathway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Nevertheless, the transformation is constrained and impacted by numerous obstacles. Therefore, based on the data from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paper uses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method to analyze the obstacles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forestr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the policy needs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in factors hindering the transformation include the lack of talents having professional capacity and familiarity with legislation in the field of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deficient rules of quantified income distribution, few valuable achievements that could be transformed, lack of awareness of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and unreasonable orient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External hindrance factors are mainly incomplete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chain, low market acceptance of technology, lack of professional intermediary institutions capable of providing quality services, lack of pilot bases, inability to implement existing policies and poor operability, and insuffici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Guangxi. First, government should provide policy support, including financial support, inclus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into government program, provision of the access to government tax incentives, listing them in the government procurement requirement. Secondly, the organization should support the transformation, which mainly includes linking the transformation with the professional title evaluation and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establishing transformation institutions, and incorporating the transformation into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Keywords: Forestry; technology evaluat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obstructive factor;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是我国重要的南方集体林区,既是森林资源富集区,也是林业产业集中区,多项林业发展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作为全国重要的林产品生产基地,广西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加快提高林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但从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修订版出台以来,广西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并未达到社会预期,主要原因为相关制约因素尚未完全消除。因此,研究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制约因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往研究者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做了大量研究。例如,李晓华等[1]围绕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刘碧波等[2]梳理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演变情况,并评估政策效果。同时,高校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较多、也较成熟。例如,赵哲、赵雨菡等[3-4]分析了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和机制性问题;雷英月、郭强等[5-6]分析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在农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武婧妤等[7]测算了全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分析了我国林业科技成果未转化的内外部原因;袁雅琪等[8]梳理了林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现状特点与突出问题;翟金良[9]分析了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和问题,提出促进转化的发展对策。上述研究为本文针对广西林业科技成果转化阻碍因素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将基于调查数据,分析广西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外部制约因素,剖析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需求,并提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1 广西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概况
近年来,广西林业科技成果数量较多。“十三五”期间,共获得各类研发计划近300项,登记科技成果386项,科技奖励40多项,科技成果转化100多项。优质种苗供给能力再上新台阶,新增选育林木良种82个,苗木年生产能力达10亿株,主要造林树种林木良种使用率达80%以上,2019年以来全区油茶种苗实现“百分之百良种、百分之百大苗”的目标[10-11]。据本课题组测算,2020年广西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63.9%,其值高于江西(60%)[12],但低于广东(70%)[13]与云南(65%)[14]。
2 广西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调查设计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数据资料,以2010—2020年“国家林草科技推广成果库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成果库)中的广西林业科技成果为调查范围,向林业科技成果第一完成单位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涉及林业科技项目概况、项目资金投入情况、项目成果转化情况、典型案例和有关意见建议等,整理后的问卷数据作为分析科技成果转化制约因素与政策需求的依据。
依据成果库数据,本次调查共发放527份问卷,实际回收483份,剔除不在成果清单范围之内的149项成果与重复填写1项,扣除草原6项,最终收回327项成果有效调查表。在有效样本327项中,根据成果第一完成单位性质,将单位分为科研院所、生产经营单位、高校、推广机构与其他单位。
3 广西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
根据过往研究[1,3,5,7],本文将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制约因素分为内部制约因素和外部制约因素。
3.1 内部制约因素
在广西327项样本成果中,52项成果未提到内部制约因素,275项成果存在内部制约因素。经汇总,共收集提到内部制约因素信息条数为445条,各内部制约因素频数(信息条数)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依据各内部制约因素频数的占比排序情况,林业科技成果内部制约因素主要包括“缺乏成果转化方面的专业人才及法律人才”“没有收益量化分配规则”“对成果转化价值认识不足”“缺乏成果转化意识”,占比分别为27.19%、18.88%、15.28%、12.58%。
1)缺乏成果转化方面的专业人才及法律人才。专业人才是支撑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有活力的因素。本次被调研单位虽然重视近期生产经营状况和平均工资水平,但对成果转化方面的专业人才及法律人才重视不够,既极少引进该领域专业人才,也缺乏对现有人才成果转化技能的培养。由于专业人才普遍匮乏,广西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受到较大影响。2)没有收益量化分配规则。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修订版的出台,解决了一些制度性、政策性问题,同时明确了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管理权,但未对科技成果转化收益量化的分配规则进行说明,导致部分科研院所、高校、生产经营单位及推广机构等没有建立科技成果收益量化分配规则或制度,影响了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3)对成果转化价值认识不足。广西林业科技成果集中在传统的森林培育、森林经营和森林生态等领域,这些方面的科研成果具有公益性强的特征,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突出,但经济效益偏低,导致单位和个人对这些成果的转化持保守谨慎态度,影响其价值实现,片面认为林业科技成果没有转化价值。4)缺乏成果转化意识。广西林业科技项目大多来源于政府的财政资金,基础性研究较多,应用型、市场化研究较少,能产生显著经济价值的研究更少。由于成果转化对于科研人员职业发展与工资收入贡献很小,他们不愿意参与成果转化的相关工作,而更愿意从事科技创新工作与撰写科技论文。
3.2 外部制约因素
在广西327项样本成果中,48项成果未提到外部制约因素,279项成果存在外部制约因素。经汇总,共收集提到外部制约因素信息条数为604条,各外部制约因素选项的频数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依据各外部制约因素频数在外部制约因素条数中的占比排序情况,林业科技成果外部制约主要因素包括“技术、产业链条不健全”“市场对技术接受程度低”“缺乏专业的能提供优质服务的中介机构”“中试基地缺乏”“现有政策相互打架无法落地、可操作性差”“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分别占比21.69%、20.36%、14.07%、11.59%、11.26%与6.79%。
1)技术、产业链条不健全。林业技术的复杂性和专业化程度较高,林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难度比较大,较多研究成果未能得到有效推广利用。广西林业大部分科技项目属于政府出资立项,自筹经费和社会资金资助的相对较少,加之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体制不健全,因而产生2方面问题:一方面,广西林业科研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往往缺乏充足的市场调研及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导致林业科技成果与市场需要紧密性不强;另一方面,各类社会企业对林业科技成果缺乏了解,与林业科研院所、高校及推广机构合作研究或资助他们开展林业科技成果研究不多,产学研结合度不高。林业科技成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不高,技术推广的成果难以被有效利用,一些优秀的林业科技成果无法转化为生产力,缺乏科技成果转化或林业产品应用的市场机制,使得林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效率较低且存在浪费。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产业链条不健全,使其成为广西林业科技转化的第一外部制约因素。2)市场对技术接受程度低。林业科技成果多来源于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往往更侧重于学术价值而非市场需求。广西林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市场重点、难点在广大农村。由于林业生产者的科技水平相对偏低,对于林业科技新技术、新成果的了解不多也不及时,且其学习新事物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相对偏弱,导致好的林业科技成果需要长时间的推广、宣传才能获得认可和应用,使得“市场对技术接受程度低”成为阻碍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3)缺乏专业的能提供优质服务的中介机构。林业既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又是一项基础性产业,提供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中介机构的运营和发展需要充足的资金和资源支持。随着广西经济的发展,服务业逐渐从一、二产业分离出来并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从调研中了解到,广西林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明显滞后,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机构的发展相对滞后,中介机构在数量、规模和专业化程度上都存在不足,无法满足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4)中试基地缺乏。中试基地是林业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研究所,实现规模生产、形成经济效益、获得转化的重要环节。通过调研发现,广西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面临着设备老化的问题,大部分中试基地的设备不能满足当前科研和试验的需求;同时,研发经费不足,无法投入足够的资金用于设备更新、技术引进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这些都制约了中试基地的发展能力和转化效率;此外,中试基地在技术更新方面存在明显的滞后,无法及时引进和应用新的技术,从而影响了转化成果的先进性和竞争力。这些原因导致了新的中试基地无法建立或现有中试基地逐步丧失能力。5)现有政策相互打架无法落地、可操作性差。政策在广西林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有着关键的引导作用,往往决定着科研项目能否获得转化。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相关政策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各部门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职责不同,在政策、法规、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现有政策相互打架无法落地的现象,加之一些政策文件可能过于笼统或模糊,缺乏具体的执行标准和操作指南,使得执行机构或企业在理解和执行政策时产生困惑和误解,导致政策可操作性差的情况。6)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广西林业领域对于知识产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不强,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部分林业科研机构和企业在知识产权管理和运营方面可能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从而导致一部分林业科技成果由于未能得到有效保护而流失。
4 广西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需求
从成果转化调查数据分析得知,广西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需求包括外部政策环境和内部制度配套2方面,即政府政策支持与单位配套制度支持。
4.1 政府政策支持
在广西327项样本成果中,有44项成果未被提到希望得到政府林对于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持,其他283项成果被调查者则有此希望。经汇总,共收到希望得到政府政策支持信息条数454条,具体如图3所示。希望得到政府政策支持选项主要包括“得到转化财政经费支持”“纳入政府计划”“享受政府税收优惠”“进入政府采购”与“其他支持”,占比分别为41.85%、36.57%、11.23%、9.25%、与1.10%。
1)得到转化财政经费支持。充足的经费支持是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条件。广西林业科研项目主要依靠政府部门立项和提供经费,缺乏成熟的林业技术市场,技术、产业链条不健全,资金渠道单一,很多林业科研成果因为成果转化所需的人力、物力和经费不足而难以运用到生产一线或从研究基地带给社会大众。2)纳入政府计划。一方面可以使得林业科研项目顺利立项、规范项目研究的过程,另一方面也能提供保障科研项目顺利开展、成果转化顺利进行的经费。3)享受政府税收优惠。从调研中了解到,政府税收优惠能进一步节省林业科研项目的成本。4)进入政府采购。该项政策有利于规范科研项目的程序。5)其他支持。从调研中了解,部分单位建议加大政府引导、推动建立“多劳多得”的分配政策。
4.2 单位配套制度
在广西327项样本成果中,89项成果未提到希望得到所在单位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其他238项成果调查者则有此希望。经汇总,共收到希望得到单位配套制度信息条数为415条,其频数分布如图4。
希望得到单位配套制度支持选项主要包括“与职称评定挂钩”“与个人收入分配挂钩”“设立转化机构”“纳入绩效考评”“其他支持”,占比分别为30.12%、29.40%、21.69%、13.49%、5.30%。
1)与职称评定挂钩。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尊重和自我实现是高级需求。对广大科研与推广人员而言,职称是他们的核心利益,也是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集中体现。若成果转化与职称评定挂钩,则能极大程度提高广大科研与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与个人收入分配挂钩。工资收入也是广大科研人员关注的核心利益,林业科研成果转化与该选项挂钩,能激发科研人员的内生能力,进而促进林业科技成果转化。3)设立转化机构。调研中发现,某院及时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专门负责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和服务,为项目团队熟悉掌握国家相关政策及具体落地细节提供专业服务,这一做法使得该院的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和转化率保持较高的水平。4)纳入绩效考评。推动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纳入绩效考核与年度考核目标挂钩,能够鼓励项目团队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积极与合作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对接,加强沟通交流,确保如期完成年度转化目标。5)其他支持。从调研中了解到,部分单位也建议加强内部转化机构建设、帮助找到接受技术转化的单位、加强对成果转化的宣传支持力度、改变考核方式。
5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影响广西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外部阻碍因素,相关结论也与以往一些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基本相符[4,8-9,15]。通过调查分析希望得到政府政策支持和希望得到单位配套制度的需求,本文建议从加大经费投入、提供优惠政策、建立转化收益分配制度、健全成果转移转化机制、设立专业机构等方面多管齐下,加大对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加强产学研结合,共同促进广西林业科技成果转化迈上新台阶。
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事业,对切实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广西是我国重要的南方集体林区,也是全国重要的林产品生产基地,广西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所带来的综合效益的提高,对我国其他地区甚至全国而言,都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晓华,李纪珍,杨若鑫.科技成果转化:研究评述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23,45(4):119-136.
[2]刘碧波,刘罗瑞.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分析与评估[J].清华金融评论,2023(1):73-76.
[3]赵哲.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16,10(5):52-56.
[4]赵雨菡,魏江,吴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困境与规避思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4):108-112,116.
[5]雷英月.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福州:福州大学,2014.
[6]郭强,夏向阳,赵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6):151-153.
[7]武婧妤,宁攸凉,沈伟航,等.我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测算与分析[J].林草政策研究,2021,1(1):49-54.
[8]袁雅琪,袁小军,钟秋平.林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现状、问题分析及对策[J].林业科技通讯,2021(4):8-10.
[9]翟金良.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5,30(3):378-385.
[10]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草原发展“十四五”规划[A].2021.
[1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Z].2021.
[12]江西省林业局.江西省“十四五”林业科技发展规划[Z].2022.
[13]广东省林业局.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Z].2021.
[14]云南省林业厅,云南省科技厅.云南林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广“十三五”规划[A].2018.
[15]张汝斌,邓艺,高跃东,等.云南省科技奖励成果贡献力分析[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21,53(5):6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