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也是一个文学青年。青年时期自然会喜欢阅读诗歌、小说与散文这类文学作品,但后来却与之越来越遥远了。我现在的工作与学问的主轴,是印度的宗教和哲学。以前因喜欢印度的泰戈尔,对这位大诗人花过一些功夫,所以,也附带会知道一些徐志摩的事情。但是,对林徽因确实没有什么研究。
这次是应罗烈弘馆长之邀,过来参加座谈,一起聊聊民国的往事,纪念这样一位重要的文化人物。至于我自己,则毋宁说是前来向罗兄致敬的。刚才朱绍平老师特别提到了关于罗馆长的一些生活行事与痴迷于诗人徐志摩的种种举动。这种热情和爱究竟来自哪里,我们通常还真的无法简单地解释它。然后,我们的褚树青馆长就说了一句“大概前生是有因缘的吧!”,我觉得这个解释不错,大概能归入我自己所研习的印度文化、印度的神秘主义哲学里面去。
刚才听诸位老师们聊了这么多,我还是想就此谈一点自己的感想。
与民国时期的人物相比,有些条件确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所不具备的。民国作为一个特殊的时代,这些人物所处之时期的思潮与声音,大体还在《天演论》造成的巨大影响之余波当中,世界意识带来的大冲撞,“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危机意识要比我们强烈很多。尤其是像林徽因、梁思成、徐志摩这些人,无论是从家学、门第,还是从天资与才情,这些我们真的很难直接去替换,单以今日的我们来体验他们的成长,这显然是很具有难度的事情。大体只能归之于命运。
但是,我们与他们也有一些东西是一样的,这就是人的品格,就是生命力与创造力的落脚点的问题,对此,我在了解了他们各自的人生故事之后,就有了非常大的触动。譬如说林徽因,看上去她好像只是一位弱女子,又极为优雅美貌,“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此话不虚。而在当今社会的公共语言当中,她早已经被偶像化为一种时尚符号,同时也就不免有被这种时尚符号肤浅化的尴尬。但是,如果我们真的愿意深入她的人生行止,再进入她所生活的年代与历史的真实史料当中,你就会惊讶地发现,这位女子身上存在的巨大力量,一种罕见的行动力与创造力,如其二弟林桓后来回忆的那样“事必果敢,心想事成”,在各种艰难无比的困境之下也从不懈怠,有“不负今日,只争朝夕”的精神品格。
这种力量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使得无论在哪种场合,她几乎都是中心人物。其教养十分综合全面,精神上有大气魄、大无畏,智慧上尤其超越群侪,妙语连珠,具有生气勃勃的人格魅力,即使以美学趣味之宽广而论,也折服了同时代的那些第一流知识分子。我个人觉得,即便就其“太太的客厅”这样的沙龙女主人身份而论,历史上可与她勉强一比者,也是寥若晨星。我心目中出现的,或可与之互相辉映的理想女性,那只有法国十九世纪拿破仑时代的另一位奇女子——斯塔尔夫人。她们独立自主,勇于行动,往往是一个个新时代的风向标,对古今的人性皆有一种超越性启示。
刚才诸位老师已经讲到了一些特别重要的地方,譬如林徽因的建筑学成就,她对美术史与文化史的理解之深度、她的诗歌与文学的才华等。尤其是她在建筑学上的专业成就,能够使其在百年之后,重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位。他们愿意改正错误,进行郑重的学位授予仪式。我们单从宾大的建筑学院之不愿错过这位杰出的校友,可见她与她的先生梁思成之学术实践,尤其是田野研究的科学方法,不但足以开拓出中国现代建筑学这一门新学问,而且在专业上也深受国际同行的尊敬。至于1947年梁思成受聘,参加联合国大厦的设计,与此同时,林徽因在国内组建清华大学营建学系,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我更关心的还是林徽因身上那种极为特别的行动勇气,与通常理解中的女性身上很少见的一种社会担当与创造,甚至某些人格的特质,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今日颇为热门的女性主义话题。
这一点,我们不妨先把她放回到她生活的那个特别的时代,再来进行坚韧品格之解读会比较妥当一些。最后,也许我们还得回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士大夫的精神层面来理解。当然,这与他们的父辈给予他们的教育(即家学)亦有莫大的关系。
他们身处之时代所具有的特殊性:第一是世界意识,第二是现代精神。我们要注意到的一件事是——他们所接受到的教育,远走欧美的求学与游历,大体是受世界新文明中的曙光洗礼,归于现代精神之思想启蒙,除了五四时期的爱国精神影响外,这也正是现代知识分子的成熟人格塑造之维,它大大区别于古典意义上的中国文人。而这些在我们今日之教育看来,反而有些距离了。故他们是非常敏感于时代的人,是具有主体意识的走到了时代的最前沿的人。第三点就是时代的劫难与挑战问题。那时候的家国遭遇所带来的人生悠远之沉痛,是我们很难直接去想象的。但这很可能就是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后来会对中国文化之再造生发出强大热情之必要理由,同时也铸就了他们“昌明文教,舍我其谁”的精神魄力。
在此,我可以补充两个细节,其一是关于林徽因的,其二是关于钱穆先生讲学的。我们可以一起来看看那个时代的遭际。
因贫苦交困,长年劳累,加上肺病一直不愈的原因,林徽因有四五年的时间差不多都是病床上度过的。而彼时,林徽因养病在家,几乎是手不释卷地阅读,正好深入中国文化与历史的幽深地带。当初她阅读《史记》《汉书》时,处于完全忘我的精神状态。据她的家人,譬如先生梁思成、女儿梁再冰与儿子梁从诫,以及像金岳霖这等亲近的朋友观察,林徽因是全身心地沉浸在汉朝里面了,整个生活语言都很难将她拉回到现实当中。彼时,无论你与她谈及任何一件事情,她都会情不自禁地跳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会跟你聊起汉代的服饰、用具与人们的性情,汉民族、汉文化,中国的传统与精神的故园充满了她的心胸。换言之,她的魂魄都已与古人同赴而共在了。司马迁曾说历史学家的理想境界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在这一点上,林徽因是在生活中把它直接印证了一遍,古今间的差异皆被遗忘,已经回溯到了一个更高的思想境界当中。
林徽因的这种行为举止,我个人认为是有文化原因在的,它与中国士大夫的品格及抱负密不可分。那个时期,正是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时期,优秀的知识分子心中蓄满的,往往是一股强大的精神意志。面对家国之大劫火,中国文化随时可能会被焚尽、被销毁的危机感,今天的我们若只是停留于遥想,未免过于孟浪。所以,我这里再举第二个细节,以增加我们的感性认知。
据说,当年钱穆先生曾应聘到流亡途中的武汉大学去做演讲。我们知道,钱先生作为历史学家,正是在那个时代臻于最高社会声望的学者。1939年6月,他在西南联大的历史学讲义《国史大纲》完成,1940年6月,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其书开篇特别深情而激越,他希望中国青年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另外,“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否则其所改进,等于一个被征服国或次殖民地之改进,对其国家自身不发生关系。换言之,此种改进,无异是一种变相的文化征服,乃其文化自身之萎缩与消灭,并非其文化自身之转变与发皇”。
此书有大风骨,有深沉之襟怀,尤其有文化托命之嘱托意,故而一面市,便受到那些关心中国命运的青年学子追捧,颇能激发他们的壮志。当时,因日本的飞机每个白天都在轰炸,所以,很多的课程只能在凌晨进行。学校就把钱穆先生的讲座放到了黎明时分。这个重要的历史细节,齐邦媛先生在《巨流河》这一本回忆之书中也有记载,给了我们很深的印象。也许,我们可以借助这个细节而展开联想,原书记录内容如下:“一九四一年,武大聘请钱穆先生讲学,主题是‘中国历史上的政治问题’。因是全校讲座,又为避警报,上课时间为早晨六点到八点。……当时全城电力尚未恢复,学生由各宿舍去最大的那间教室,须拿火把照路,摸黑去听钱穆先生的课,往往晨光初露时座位已被火把占满,后来者即无法进去。”
此处,齐邦媛先生还补充了一句:“前一年,日机大轰炸,乐山城区半毁。死伤很大,之后又流行一种‘趴病’及伤寒,埋葬病死的武大学生之地被称为‘第八宿舍’。”是的,就是这凌晨的一幕,这些孩子、这些年轻的中国学子,他们在精神上有相互的默契,心中凝聚着共患难、同歌哭的生命力,为了能够听到一位代表中国文化的顶尖历史学者的讲课,他们一个个手中拿着火把,行走在一片漆黑的山路上,这些火把形成了一条光明的火蛇,一起涌向了钱穆先生讲学的夫子庙。
当然,这未必就说明民国学者本身的精神力量,但我们中国文化之精魂尚在,借由齐邦媛先生的书而传递出来,丰富了历史的细部,别有一番滋味,值得我们寻思。
这里面的中国文化、历史学,在家国命运之大劫中,就有一份特别能够打动人心的魅力在闪光!我们的历史教科书的记录有时候很粗糙,缺少这种细部的雕刻,未能将予人以大启示与大感动的场面重现。荷兰文化史学者赫伊津哈(1872—1945)如此说到历史:
如果看不到人,如何形成对那个时代的想法呢?假如只能给出一些概括的描述,我们只不过造就了一片荒漠,并把它叫作历史而已。
中国文化的魂魄就活在这些细节里面,从而浇灌出那时候的一个个簇新的人格来,林徽因就属于这样的一类具有中国文化人格的知识分子。
而这种人格,我们不能简单地归于天资、才华与门第,也不宜归到人生阅历里面去,如果这样来谈,也能够谈论,只是谈的总不免会是一些肤浅的结论,大而无当。实际上,林徽因是把自己的心魂、自己的生命深深地扎入这个民族的文化血脉当中,从而挺立出这样了不起的人格来的。所以,前前后后的那些艰难与坚贞的岁月,以及她(与她先生一道)的学术创造力,都可以解释了——都与这些文化精神的深深根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我们也可以理解他们为什么要奋发,焚膏继晷、夜以继日地与日本学者争夺中国文化与中国学术的话语权的事情。
刚才,黄健教授还谈到一个教育的大命题,也是二十世纪初的钱学森之问,探问的是民国的这些学者究竟是如何培养、如何成就的,这个问题当有无数种解答。但是,如果需要一个从外到内,再自内而外的心灵与品格之答卷的话,我想,众人对中国文化热爱之深,再转时代危机为契机,化为创造精神蓬勃而生发的机会,这很可能也是一个不错的解答,进而能解释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岁月中,中国的文化与教育的创造力达到了一个历史性高峰。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点小小的分享。当然,我们谈她是危险的,因为既非专业,若又偏偏落在时尚,不免就成了时尚之附庸,那就更为不堪了。所以,点到即止,希望人们更能够深入研究耳。其中,若是有关键词的话,那就是六个字:“世界”“现代”与“文化”。再下一个六字结语,那就是:“生命”“性情”与“智慧”。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