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花帖》笔法、章法与意趣的考究

2024-09-21 00:00姚艺涵
美与时代·下 2024年8期

摘 要:《韭花帖》是唐末五代书法家杨凝式创作的经典行书作品之一,有“天下第五行书”的美誉,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称得上是一件极有影响力的书法作品。本文通过对《韭花帖》笔法、章法与意趣的分析,来阐述《韭花帖》的历史影响和价值。

关键词:韭花帖;笔法;章法;意趣;影响

一、《韭花帖》概述以及取法渊源

(一)《韭花帖》概述

《韭花帖》是唐末五代书法家杨凝式的一件经典行书书帖,被称为“天下第五行书”。杨凝式是处于唐宋之间的书家,他的书法具有创新之处,他在继承唐代崇尚法度传统的基础上,开创了宋代尚意的新风格,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其书法师法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书家的楷书,同时学习张旭、怀素的草书用笔,吸收各书家的风格。杨凝式尤其喜爱魏晋王羲之与王献之的书法,取法二王的书法神韵,在汲取大量优秀的文化滋养之后,创作出属于自己风格的作品。杨凝式传世作品不多,《韭花帖》就是他的最经典的作品之一。苏轼亦曾经评价杨凝式道:“自颜、柳殁没,笔法衰绝,加之唐末丧乱,人物凋落磨灭,五代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馀,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1]28黄庭坚评价道:“杨少师书,无一字不造微入妙,当与吴生(吴道子)画为洛中二绝。”他认为杨凝式的书法十分精妙,堪称一绝,又言:“鲁公书今人随俗多尊尚之,少师书口称善而腹非也。欲深晓杨氏书,当如九方皋相马,遗其玄黄牝牡乃得之。”[2]可见杨凝式十分欣赏颜真卿的书法。

《韭花帖》书写的是杨凝式午睡之后十分饥饿,正好友人送来韭花美食,所以他灵机一动就写下了经典的书作,全文抒发了书家愉悦的心情,字态书写得自然生动,结构稳健,章法灵动,颇有《兰亭序》的韵味,用笔秀丽不呆滞。清代曾协均对杨凝式的《韭花帖》的评价:“山谷题杨少师云:‘俗书喜作南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地杨风子,下笔却到乌丝栏。’盖作其楷法直接右军也。韭花帖乃宣和秘殿物。观其真迹,始知纵逸雄强之妙,晋人矩度犹存。山谷比之散僧入圣,非虚论也。”[1]28可见杨凝式吸收了二王一派秀妍之风,对唐代颜柳书法风格的继承,对宋代书法影响至深。

(二)《韭花帖》的取法渊源

杨凝式在创作《韭花帖》的过程是对前人书法元素的继承,从而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去。《韭花帖》的取法渊源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对前贤书法的学习和吸收,王羲之行书《兰亭序》影响最大,《韭花帖》之所以被称为“天下第五行书”,是因为其中自然流畅、婉转秀逸的书写风格和字与字之间笔墨关系的布局处理与王羲之《兰亭序》的书风有相通之处,后人称赞《韭花帖》尽得王羲之风韵,吸取了王右军书法的“妍美”,整篇作品呈现出秀逸婉约的审美特质,足以看出杨少师对王羲之书法的深刻领悟和思考,这也是对传统书风的继承。虽然只有短短的七行,但杨少师吸取王羲之行书的妍丽和遒逸的书风特点,融入了简约空灵的元素,从而对《韭花帖》有了崭新的书法启示。

第二方面的取法则是传统意义上的笔法要素的构成——“内擫”与“外拓”笔法的运用,这两种笔法来自于“二王”.元代袁裒在《总论书家》中谈道:“右军用笔内擫而收敛,故森严而有法度;大令用笔外拓而开廓,故散朗而多姿。”《韭花帖》中这两种笔法是十分常见的,如“輖”“饥”“肌”“腹”的“月”字旁和“几”字旁都是“内擫”与“外拓”两种笔法的应用,前者是将笔画向内书写,后者是向外拓开,实质是用笔方式的不同,这使得《韭花帖》整体更加灵活,结构端庄稳健,点画生动,不显得呆滞。

第三方面是杨凝式的个人情感的抒发,这与当时书家书写的精神状态和心境有关。友人的热情馈赠带给他极大的满足感和喜悦情绪,心情一定是十分舒畅的,随意书写的洒脱比刻意而为更加打动人心,自然的书写状态、熟练的用笔技巧加之达观的禅宗心态的抒发,更使得这篇佳作被后人推崇。

二、《韭花帖》基本笔法的构成要素

《韭花帖》典型地借鉴了欧阳询的楷书用笔,或圆或方,用笔十分讲究,中锋用笔,变化生动灵活,线条饱满稳健,笔法精微。如第一个字“昼”(如图1)字,横画都是中锋入笔,气势上扬,笔画与笔画之间有紧密的关联,丝丝入扣,汲取了二王的精华。行笔轻重缓急,如“寝”(如图2)的宝盖头的横折和下面的竖画稳健有力,最后的“又”字舒缓开阔;如“猥”字的捺画由细到粗,笔锋猛然下压,又迅速提起,用笔敛锋入纸,顿挫明显,含蓄内敛,点画收放自然,与《兰亭序》的神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虽然寥寥数字,但用笔虚实相宜,神完气备。

(一)横画

《韭花帖》中横画的形态不一,长短结合,如“昼”字的几个横画,第一个横画是长横,中锋起笔,两边粗中间细,起笔露锋,轻抬笔,方向向右抬笔回锋;如“兴”(如图3)字的长横和“昼”字的长横有异曲同工之妙。横画的起收笔变化也十分丰富,如“昼”(如图1)字的长短横的起收笔的形态不尽相同,如长横的起笔是侧切笔,收笔圆润,第二个短横直接中锋入笔,第四个和最后一个短横收笔较为方正;又如“甚”(如图4)的两个长横的起收笔用笔也不同,第一个长横起笔为中锋,笔锋顺势而入,收笔为方笔,棱角分明,第二个长横的起笔随着上一笔的笔锋逆锋切笔而入,收笔尖刀状,变化十分丰富。其次,横画的粗细有致,如“兴”(如图3)字的长横两头粗中间细;如“其”(如图5)字的第一个长横的粗细一致,第二个长横两头粗中间细,书家十分细致地书写出横画的丰富的形态。

(二)竖画

竖画的形态有垂露竖和悬针竖两种,《韭花帖》中大部分是垂露竖,或笨拙或灵巧,如“伏”(如图6)字竖画的起笔较轻,收笔较重,整体呈现出上细下粗的形态;如“惟”(如图7)字竖画逆锋起笔,起笔较重,收笔较轻,粗细无明显变化;“韭”(如图8)字的两个竖画的变化十分巧妙,左边的竖画顺势切笔而行,起笔较重,收笔处笔锋向上挑起接下一笔,右边的竖画相比左边的竖画更细,粗细变化不明显;“修”(如图9)字的两个竖画粗细变化更加明显,左边的竖画笨拙但不失灵气,变化由粗到细,右边的竖画爽劲干脆。以上是垂露竖的表现。其次是悬针竖,悬针竖在《韭花帖》中出现较少,如落款中的“十”(如图10)字的竖画,逆锋起笔,调整笔锋,顺势而行笔,轻抬笔锋,圆中有方。

(三)撇画

撇画就如横画一样,有长短之分,撇画爽劲利落,如“秋”(如图11)字的长撇逆锋起笔,较细长,十分锋利,收笔处笔锋挑起,顺势接下一笔,与左边的禾字部首的短撇的方向不一致;“铭”(如图12)字和“助”(如图13)字的长撇,起笔较重,行笔都为中锋,厚重饱满。有些撇画写法就如竖画一般,如“腹”字和“肌”字的月字旁将撇画变化成竖画的形态,十分微妙。短撇与长撇有着相似的语言表达,如“忽”(如图14)字的两个小短撇,一个出锋一个未出锋,笔画短促有力。

(四)捺画

在《韭花帖》中有两种捺画的写法:一是斜捺,如“寝”“猥”“秋”“察”字等,一波三折,轻挑出锋,平衡了整个字的中心。二是平捺,如“之”(如图15)“逞”(如图16)字的捺画取势比较平静安稳。

(五)点画

《韭花帖》中点的形态不一,用笔也不同,如“谓”(如图17)字的点画起笔露锋,向右下行笔,运笔由轻到重,收笔处回锋挑出笔锋出尖,笔画圆润饱满;“寝”(如图2)字的点画比较方正锋利,与“谓”字的点一样,不同的是棱角分明,比较方正;“蒙”(如图18)字的点画的行书,第一个点向右下斜切顺势挑锋,连接第二笔向左下撇出,点画的写法或楷或行,神韵十足。

三、“散点式”章法的合理运用

《韭花帖》的章法疏朗简淡,整体上字距和行距比较大,在历代的经典作品中有着独特的风格,视觉上呈现出一种疏密结合的效果。《韭花帖》采用了“散点式”章法,使得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十分疏朗,字周围的布白空间大,字与字直接的牵丝连带比较小,但行气不散。这种“散点式”章法来源于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和汉代隶书的疏朗的布局排列,可见杨凝式对传统书法的审美认知更加包容,该帖行与行之间呈现分散的分布特点,帖中的字的大小均匀,没有过于突出的大小字的跳跃,使得作品呈现出平和安静、空灵雅致的文人书卷气。董其昌对《韭花帖》评价道:“少师《韭花帖》,略带行体,萧散有致,比少师他书欹侧取态者有殊。然欹侧取态,故是少师佳处。”其中就提到了《韭花帖》的萧散简淡的章法。

图19 《韭花帖》(纸本),罗振玉藏本,26cm×28cm

从整篇作品(如图19)来看,两边的布白比较大,上下天地十分紧密,字与字之间的松散关系有微妙的变化。比如第一行的“昼”“寝”“乍”“兴”的字与字之间关系紧密,字在整篇字帖中也偏大,第二行从“简”“翰”“猥”“赐”相比较第一行字距拉大,与第一行形成左松右紧的形势,第二行的“当”“一”“叶”之间拉开字距,“叶”与“报”之间距离缩小,与上面几个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报”“助”“状”“陈”字作变小处理,也是对作品章法的巧妙处理。第三行的字距与第二行有相同之处。行与行之间的变化也有许多巧妙的地方,前四行行距比较紧凑均匀,从第四行到第七行拉开行距,形成鲜明对比,“惟”与“鉴”之间突然拉开距离,“七月十一日”与第六行拉开距离,表明落款与正文分开。《韭花帖》的书写状态紧密和松散相结合,呈现出一种“散点式”的章法,这种疏朗的章法影响着后人对书法的审美思想,在中国书法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价值,散发出一种淡淡的文人书卷气息。

四、《韭花帖》的意趣之美

书法中的意趣是书法家精神风格和独特个性的展现,书家意趣的展现也受其性格和社会风气的影响。苏轼曾这样论述自己的书法观:“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他在《评草书》中论述道:“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可见苏轼对书法意趣的推崇。杨凝式的《韭花帖》也贯穿着书家的自然情感和意趣的表达,这样的意趣之美体现在情感表达、章法结构、笔墨关系等诸多方面。

(一)情感表达的自然意趣

《书史》中评价此帖为“凝式书天真烂熳”。作品中萧散简淡的章法处理、行楷书灵巧的用笔、雅致的文人书卷气息的表达无一不是杨凝式自然意趣的情感抒发,这也是对他内心的本质追求。王羲之在《书论》中写道:“每作一字,须用数种意:或横画似八分,而发如篆籀;或竖牵如深林之乔木,而屈折如钢钩;或上尖如枯杆,或下细如针芒;或转侧之势似飞鸟空坠,或棱侧之形如流水激来。”[3]意思是写字时有自然的气韵,按照自然规律的方式书写。蔡邕在《九势》中指出:“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他认为书法的形体来源于自然,自然生则万物生,这正是书法的自然美,与杨凝式追寻自然的书学思想相契合

东汉书法家崔瑗也有类似的评语:“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副轨。”这是讲书法创作时要有自然的意趣和个人情感的自我表达。《韭花帖》的自然之趣体现在书家书写状态的自然性,能够合理表达韭花馈赠的喜悦之情,字里行间透着一种禅宗自然的意境,这与书家所提倡的禅宗思想也是分不开的。

(二)布局排列的笔墨意趣

《韭花帖》在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有一种独特的表达,简约的布局安排以及空间笔墨关系的处理也增加了书法作品的墨韵意趣。在笔法上,内擫和外拓笔法的融入使得字形有各种各样的姿态;直线和曲线的自由配合,使我们体会到字体的美感;粗壮有力的笔画之间时而插入纤细又挺拔的笔画,粗细得当,使得笔画与笔画之间产生一种相得益彰的意趣。章法上的布白处理也增加了行与行之间的疏密关系的协调,纵横之间别有一番气韵,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拉大空间的“散点式”布局,像星星般散落在天空,通过笔法技巧将线条呼应起来,使得整篇作品的气韵十分和谐,这是杨凝式当时食韭花愉悦心情的自然表达。纵观 《韭花帖》的书写状态,墨色的浓淡、枯润也产生了丰富的变化,枯润对比明显,前半部分墨色较为凝重,后半部分较为枯涩,书写自然流畅,增加了笔墨的书写意味。作品中字距拉大,整体连带较少,书写中方笔的转折有唐楷的严谨,看似字与字之间的关系疏散,实则在整体中书写节奏也有快与慢的变化,整体也就和谐统一起来。这也充分展现了杨凝式的文人修养与审美意趣。

五、《韭花帖》的重要影响与艺术价值

(一)《韭花帖》对后世书家书风的重要意义

杨凝式的《韭花帖》作为历代书家临摹的经典,对后世书家书风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是对宋代书家特别是“宋四家”的影响颇深,“宋四家”提倡“尚意”的艺术思想与杨凝式的《韭花帖》的创作思想有相同之处。“尚意”是宋代书家推崇的核心思想,强调个人情感、意趣的自然表达,书法创作中追求创新和个性的表达,力求在形式上不泥古。而杨凝式《韭花帖》在创作过程中也是追求一种章法上的新意,突破了传统的束缚,注重情感表达和自然的意趣,从而推动了宋代书法“尚意”艺术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其次是对明代书法家董其昌的影响。《韭花帖》的章法排列、用笔、结构等方面对董其昌的书法创作风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董其昌的很多行书作品章法布局受到《韭花帖》的启示,章法疏朗有致,字距和行距拉开处理,呈现出“疏可走马”的效果,使作品融入一种自然的禅意之趣。同时,在笔墨处理方面,董其昌在《韭花帖》中也吸取了不少精华,他用淡墨书写,书风有“平淡天真”之称,整幅作品清雅脱俗、秀逸灵动,禅意十足。可见《韭花帖》所体现出的自然的精神意蕴和文化气息也感染到后世书家,成为历代书家临摹的经典之作。

(二)《韭花帖》对笔者书法实践的启示

通过对《韭花帖》的笔法、章法和意趣的研究分析,笔者在书法实践中有很多体会。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临摹,笔者得到以下实践感悟:首先在毛笔的选择上,根据《韭花帖》行楷书的书写状态,应选用兼毫毛笔。由于作品偏于行楷书,可选用半生熟或者熟纸来书写。在书写时注意方圆兼备,在起笔与收笔处要有丰富的变化,对《韭花帖》的内擫和外拓笔法的运用多加实践,从而在创作中熟练运用。其次,是对《韭花帖》用墨的学习,墨色枯润和浓淡相协调,清雅自然,观此帖感受到一种浓浓的文人书卷气。虽然与书家创作的年代相距甚远,但通过对《韭花帖》的创作技法分析,可以在其中借鉴到书家的笔墨技巧,所传达出来的人文情怀和精神意蕴深深感染着我。在临摹阶段,笔者将单字放大书写,注意每一笔画的起、收笔以及字势的变化,每写完一遍就要进行修正。通过这种方式以此来观察此帖的每个字的笔法与结构。在对单字的笔法和结体熟记于心之后,还可以整体地临习一遍,把握《韭花帖》的整体风貌。掌握了临摹的技巧,在创作中就会胸有成竹。

通过对《韭花帖》的学习与研究,笔者在书法实践过程中有更多的收获,提高了我对传统书法的审美认识,这也激发了笔者的创作灵感,对自己的创作风格上有了新的理解和体会。

参考文献:

[1]张璞.风流飘逸——杨凝式《韭花帖》艺术简析[J].新美域,2023(7):28-30.

[2]包文运.晚唐五代时期的书风及其影响:以杨凝式为例[J].艺术百家,2014(4):242-243.

[3]孟德乡.中国古代书法理论中比拟现象的阐释[J].语文学刊,2012(1):88-91.

作者简介:姚艺涵,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方向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