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影像视觉叙事作为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适应于数字媒体生产与传播环境,具有知识的综合性、内容的连接性、传播的辐射性等特征,适合作为美育的载体。文章基于新时代学校美育的宗旨,结合技术发展的趋势,界定影像视觉叙事的概念,依据影像视觉叙事的特征,梳理其美育价值,并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出基于影像视觉叙事的学校美育实践路径。
关键词:影像视觉叙事;学校美育;实践路径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美育视角下的影像视觉叙事”(202102166004)阶段性研究成果。
美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人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路径之一。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学校美育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新时代学校美育旨在通过丰富的艺术教育形式,培养其审美情趣和创造力,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创新能力,促进身心和谐,从而为其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网络的普及释放了视觉文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学校美育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面对技术的冲击,人何以为人?如何平衡工具理性与心灵感性的关系?如何善用科技完善自我的人格,进而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都是新时代学校美育需要思考的问题。学校美育在传承中华美育精神的基础上不仅要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加强教育的具身性与互动性,也要回应新时代精神引领,依据社会、人文发展的新态势探索创新、多元的教学模式。数智时代,人类的社会面临着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生活方式的变革。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影像媒体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影像不仅仅是一个单向传播工具,也是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在参与叙事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的媒介。在当今的媒体环境下,影像视觉叙事在创作和传播层面都有较强的可及性,适合作为学校美育的载体发挥价值。美育视角下,影像视觉叙事作为跨学科知识融合的产物,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手段,也是构成新的视觉文化生产与传播机制的重要因素,影响着美育教学的理念与方法。本文基于新时代学校美育的宗旨,结合影像视觉叙事的特征,梳理其美育价值,并提出基于影像视觉叙事的美育实践路径。
一、影像视觉叙事的特征
影像在不同领域中的定义会有所区别。在医学领域,影像指的是通过各种成像技术获得的人体内部结构的图像,用于诊断疾病、评估治疗效果。在摄影艺术中,影像指的是通过相机捕捉的图像,包括静态的照片或动态的视频,强调视觉艺术性和创意表达。在电影行业中,影像通常指的是电影中的视觉画面,是叙事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在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语境中,影像指的是数字化的图像文件。广义上的影像成像的技术和形式元素是多元的,但不论是动态还是静态的影像,都离不开视觉元素。影像视觉叙事即用影像讲故事,可以通过影像来建构内容,用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来建构意义。在数字媒体生产与传播环境中,影像作为一种叙事与传播的方式,包括摄影组照、短视频、纪录片、电影、影像装置等,且具备知识的综合性、内容的连接性、传播的辐射性等特征。
(一)影像视觉叙事知识的综合性
影像视觉叙事可以整合视觉艺术、声音艺术、文学艺术、交互设计进行文化内容的表达。视觉艺术包含构图、图形、色彩、光影等要素,声音艺术包含音乐与音效等要素,文学艺术包含叙事逻辑与修辞等要素。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媒体技术融入影像视觉叙事后,叙事的交互性引起了更多关注。数字媒体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不仅能扩大影像视觉叙事作品的传播范围,也能促进相关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对于学校美育来讲,影像视觉叙事综合了多种艺术语言知识,除了技术的拓展应用,叙事语言的探索与创新也很重要。美育教学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对作品内容的分析与主题性创作实践,增强学生对美的感知、理解与表达能力。
(二)影像视觉叙事内容的连接性
影像视觉叙事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在内容上连接城市与乡村、连接文学与艺术、连接诗与画、连接不同时代与地域的文化。数字时代,多元影像创作主体的作品不仅能体现宏大叙事,也能体现日常生活美学,可以供应丰富的美育资源。如今,基于日常生活美学的理念,在数字网络技术的支撑下,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影像视觉叙事的参与者。电影《浮生一日》就是基于YouTube视频分享平台,由全球多个国家与地区的网民共同参与,提供同一天世界上不同地域和不同时段的影像素材,再由导演整合剪辑输出的作品。这个作品在内容上连接了不同地域的、不同身份的人的日常生活,在情感上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共鸣。基于影像视觉叙事内容的连接性,学校美育可以与社会美育、学科教育等更好地融合。
(三)影像视觉叙事传播的辐射性
在胶片与电子时代,电影、电视曾经是专业或官方媒体面向大众传播内容的主要渠道,大众作为被动的接收方,在实践上的参与度较低。在数字媒体时代,互联网平台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影像制作技术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意味着人人都可能作为创作主体参与影像视觉叙事。影像视觉叙事作品的表现形式多样,已有的作品内容可拆解重组,创作主体可对其进行二次非线性编辑,这就延长了影像视觉叙事作品的传播链条。在互联网的加持下,通常一个作品可以激发更多作品的创意,从而产生由点及面的传播辐射效应。基于影像视觉叙事传播的辐射性,学校美育可以持续并多样化地扩展中华优秀文化内容传播的影响力。
二、影像视觉叙事的美育价值
影像视觉叙事作为高校美育的载体,可以通过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促进个人情感、思想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影像视觉叙事的美育价值主要体现在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增强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等三个方面。
(一)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
审美是一种涉及个人对美的感受、欣赏、评价和创造的复杂心理活动。它不仅包括对艺术作品、自然景观和设计等美的事物的感知和欣赏,还涉及到对美个人情感体验和价值评价[2]。审美鉴赏水平通常指个人对美的事物进行感知、欣赏、评价和创造的能力,不仅影响个人的艺术欣赏和创作水平,也影响其日常生活的质量和对美的感知。影像视觉叙事作品的认知、赏析与实践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审美体验过程。作品的赏析与实践对应着影像符号的解码与编码。在认知层面,学生可以基于影像视觉叙事基础知识的学习,了解影像的构成要素与传播机制。在赏析层面,学生可以通过对优秀作品的理解、分析、评价,提升自身审美鉴赏水平,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学生可以围绕某个主题的影像视觉叙事作品学习如何分析、评价作品的叙事逻辑、视听语言、美学风格等。在实践层面,学生可以结合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透过镜头发现美、捕捉美、表达美,练习对美的事物观察与感知能力,从艺术、生活、自然、社会中探寻美的意义。
(二)增强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
文化主体意识是个体或集体对自身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归属感,以及对文化传承、创新和多样性的自觉追求和责任感。它体现了人们对文化价值的自信和对文化发展的主动参与,是维护文化连续性、推动文化创新和促进文化交流融合的关键因素。2022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提出“要促进大学生自觉增强文化主体意识,强化文化担当”。影像是视觉文化的一种呈现形式,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属性。哲学家席勒认为在审美的过程中,人的思维、感觉、情感是交织在一起的[3]。影像作品通常将人文精神贯穿在故事的叙述中,通过审美的艺术形式传达情感、态度、价值观。数字时代,学校美育可以通过组织优秀的影像视觉叙事作品赏析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引发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树立文化自信,指导学生通过影像视觉叙事创作实践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三)培养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
创意表达能力是一种将创新思维、想象力、艺术技巧、沟通能力、技术应用、情感投入、批判性思维等要素进行整合运用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要求个人能够产生独特的创意,还要求能够通过各种媒介和形式,清晰、生动地传达这些创意。个体可以通过艺术学习和实践提高创意表达能力,从而在各自的领域中实现创新和卓越。影像视觉叙事是一项创造性活动,在内容上可以连接不同时空、不同领域的事物,在技术应用和表现形式上也有较大的探索空间,非常有助于挖掘学生的艺术天赋与创造力。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在项目协作的过程中比较容易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影像视觉叙事美育教学基于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可以通过组织项目实践训练学生的创意、策划、制作能力。学生可以综合影像视觉叙事相关知识与技能进行艺术化表达,协调心、脑、手之间的关系。
三、基于影像视觉叙事的美育实践路径
新时代学校美育的宗旨是立德树人、启智润心。数字技术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人才需求,高校的美育工作应积极探索创新实践的路径。据调研,学生对影像视觉叙事的学习需求普遍倾向于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发展兴趣爱好、激发自身创造力等,且希望能将审美的体验融入自己的专业学习与生活中。由此,基于影像视觉叙事的美育实践在理念上应注重具身性与互动性,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多样性与联动性,在内容上应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融合性,重视美育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一)依托文化资源,创新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2023年底,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提出学校应“把美育渗透到人才培养全过程”。
学校美育课程教学实践可以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将地方民间手工艺、民间传说、民俗节日等作为影像叙事创作的题材,将本地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等作为美育社会实践的场景,增强学生美育体验的具身性和互动性。其中专业课程以加强学生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为目标,以指导学生的项目实践为主,学生在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桌面调研与实地调研,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用影像视觉叙事的方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将所学的专业技能与知识运用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的探索过程中。通识课程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为目标,以作品赏析为主,并在传授一定的技术与审美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校园文化景观、学校周边的文化遗产与自然生态景观等组织影像创作实践,引导学生透过镜头感受与表达生活之美、自然之美以及人性之美。
(二)探索跨界联动,生成协同机制
跨界融合创新是数字时代视觉文化的特征之一。美育视角下,影像视觉叙事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具备跨界融合创新潜质。基于影像视觉叙事的美育实践可以与学科教育、德育、创新教育等相融合,围绕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乡村振兴、绿色低碳、校园文化建设等主题,组织一系列美育活动。在教学上,影像视觉叙事相关的通识课程可以与学科专业课程联动,围绕同一个主题展开教学实践,在叙事内容上形成互文关系。影像视觉叙事相关的课程教学与课外活动联动,可以为学生的社团活动、艺术展演等提供拍摄服务。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拍摄学校的招生宣传片、校庆宣传片、师生艺术展演节目等,不仅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在项目实践中得到锻炼,也可以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基于影像视觉叙事的美育实践还可以通过跨校联动形成协同发展机制,共享教育资源,共创文化内容。
(三)结合社会服务,传播文化价值
影像视觉叙事作为美育的载体,可以与社会生活产生紧密的联系,支持公共文化服务。学生通过影像视觉叙事实践,可以走出校门,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助力城市更新、社区营造、乡村振兴等。影像视觉叙事相关的课程教学可以基于校地合作,对接地方政府融媒体,发挥大学生的创意,以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创作题材,面向社会美育输出优质的数字文化传播内容。2019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通知》,明确提出,“促进教育公平,统筹整合资源,探索建立高校支持中小学体育美育协同发展机制”“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资源优势,为中小学体育美育均衡发展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引导高校师生强化服务社会意识,提升服务社会能力,以公益之心哺人育人”。针对中小学美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状况,高校教师可以依托合作企业的技术支持,指导学生以影像的形式输出公益的美育教学内容,支持偏远乡村的中小学美育。
四、结语
影像视觉叙事作为美育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具有多重的美育价值。学校美育实践通常由意义驱动和时代价值引领,在课程教学创新、跨界联动机制建设和结合社会服务等方面体现出较强的原生动力与创新活力,但后续的发展还需要相应的职能部门在资源与政策上提供支持。面对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教师需要进一步开拓跨学科视野,持续扩展与更新美育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结合研究与实践,更好地发挥影像视觉叙事的美育价值。
参考文献:
[1]郭瑾莉.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的改革理路与行动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20(12):54-56.
[2]杜卫.坚持育人导向,遵循美育特点,探索美育规律——关于当前普通艺术教育的若干观念和方法论思考[J].美术研究,2022(1):110-114.
[3]席勒.美育书简(中德双语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台文文,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讲师。
高海燕,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