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是党和国家的意志,要求学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南宁市星湖小学在充分调研学生对学校美育工作及美育课程的认识与理解的基础上,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积极推进美育浸润行动,通过构建基于美育浸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五美五度”框架体系、研发“五美五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执行系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现美育在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的有机浸润。
关键词:“五美五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执行量表;评价载体;评价机制;在线评价系统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22-0029-07
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五项重点任务,其中之一是“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学校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念,完善德育评价、强化体育评价、改进美育评价、加强劳动教育评价、严格学业标准,以科学的学生评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学校美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纳入QjMIhfwvq3R3WxXH+hwHsSthZg9vR25np35EMK389NY=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从此,扭转不科学的育人导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被提上了学校的议事日程。2023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要求学校以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潜移默化地彰显育人实效,实现美育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充分发挥艺术课程在学校美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及相关学科的美育功能,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融合,深入挖掘和充分运用各学科所蕴含的品德美、社会美、科学美、健康美、勤劳美、自然美等丰富的美育资源,分学科推动制定美育教学指引[2]。从此,学校美育在“五育”并举、“五育”融合中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为了达成借美育浸润行动全面提升小学生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目标,南宁市星湖小学(以下简称星湖小学)开始探索构建基于美育浸润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依托科学的学生评价系统,引导并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一、基于美育浸润的“五美五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框架体系的构建
“五育”并举,融合育人,要求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任何一个方面的教育都应融合、渗透其他四个方面的教育,而不是将“五育”并列或者割裂开来[3]27。将美育浸润到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当中,学校必须依托自身育人环境,基于美的内在价值,将美的元素融入学校“五育”课程体系当中,以课程为载体,使德智体美劳“五育”课程实施的过程呈现出各具特点的美感[3]29。星湖小学在实施美育浸润行动的过程中,通过融合“五育”、构建“五美五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框架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与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美的分辨与鉴赏能力,培育学生充满生机的创新创造活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筑牢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的根基,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美五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框架体系中的“五美”,指的是将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的培养融入“五育”当中所形成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五个维度即“以美润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促美”“以美益劳”;“五度”则是“五美”评价维度的五个基本特点即评价的厚度、效度、力度、气度和广度。
(一)设置“以美润德”评价维度,彰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厚度
审美具有引导人们向善的德育功能,把美育融入德育,旨在让学生在认识世界时用“美”的眼光涵养审美感知,用“善”的思想滋养道德品质的成长[4]94。蔡元培先生指出:“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心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而“高尚纯洁之人格”为德育的应有之义。由此可见,美育在促进德育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滋养人的美好德行[5]。为此,星湖小学设置了“以美润德”评价维度,彰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厚度。“以美润德”评价维度重点关注学生日常行为表现中的美好行为。这些日常行为表现既包括学生日常行为习惯、言行礼仪、集体荣誉感、爱国主义教育等道德修养方面的行为表现,也包括学生文化自信等方面的行为表现,旨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涵养博大胸怀、全面提高人文修养和审美素养。与“以美润德”评价维度相对应的课程包括道德与法治课、班队会课等基础性课程,探究学堂、安全学堂、星光大课堂等发展型课程,以及始业课程、毕业课程、生命多彩四季课程等主题式课程。
(二)设置“以美启智”评价维度,彰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效度
美育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有利于激发人们的创新创造活力,进而启迪人们的智慧;智育则能够提高人们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并反过来促进美育[6]。为此,星湖小学设置了“以美启智”评价维度,彰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效度。“以美启智”评价维度一方面关注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包括是否能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有效地管理时间、主动寻求帮助等;另一方面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具备创新思维和创造活力,包括学生在艺术课程学习中能否运用新颖的创意和技巧来表现自己的审美素养,在文化课程学习中能否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提出有独创性的问题解决方案等。与“以美启智”评价维度相对应的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信息科技等基础性课程,悦读阅美、悦思悦想、越说越happy、悦创悦新等发展型课程,以及读书节、科技节、航模、机器人、英语小剧场等主题式课程。
(三)设置“以美健体”评价维度,彰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力度
体育运动既是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的有效途径。“以美健体”将健与美融合,可以实现体育运动与审美活动的有机统一[4]95。为此,星湖小学设置了“以美健体”评价维度,彰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力度。“以美健体”评价维度重点关注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各项体育运动、是否具备良好的运动技能和体能、能否在运动中展现生命活力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竞争观,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同时关注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培养学生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与“以美健体”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维度相对应的课程包括体育课、足球课、广播操、韵律操、心理健康课等基础性课程,悦动创生之板鞋、抛绣球、踢毽子、花样跳长绳等发展型课程,以及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体育节、心理健康团辅等主题式课程。
(四)设置“以美促美”评价维度,彰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气度
传统的美育更倾向于技能性教育,而真正的美育应包括对美的元认知教育,以美的元认知促进人们不断提升对美的分辨、鉴赏与创造能力,从而达到“以美促美”的目的。学校美育最基本的任务是从校园环境、教室文化、艺术活动、美育课程等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开辟出覆盖学生发展全过程的美育实践路径[3]30,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为此,星湖小学设置了涵盖不同艺术形式的“以美促美”评价维度,彰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气度。“以美促美”评价维度重点关注学生是否具备审美素养和美的创造能力:既鼓励学生在各自喜爱的艺术领域发挥特长,通过音乐、舞蹈、书画等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美、创造美;又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审美素养与人文素养外现于日常生活,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美化生活,培养生活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还重视引导学生融合音乐、舞蹈、绘画、书法、戏剧等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参与艺术活动的过程中创作出独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综合型艺术作品,培养艺术创新能力。与“以美促美”评价维度相对应的课程包括音乐、美术、书法等基础性课程,口琴、科幻画、水粉画、软笔书法、硬笔书法等发展型课程,以及舞蹈队、合唱团、啦啦操队、壮纹饰社团、国画社团、剪纸社团、艺术节等主题式课程。
(五)设置“以美益劳”评价维度,彰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广度
劳动人民在劳动中认识美、创造美,用劳动的双手创造出美好的生活。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应只是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体力劳动,使劳动教育止于出力流汗、流于简单劳动的形式,而应在美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唤醒学生劳动创造美的意识、涵养学生的劳动情感、教会学生必要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品质,使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7]。为此,星湖小学设置了“以美益劳”评价维度,以此彰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广度。“以美益劳”评价维度既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劳动中的表现,如是否主动承担家务、积极参与校内劳动等,评价学生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否具备了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品质,是否具备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又关注学生在手工、园艺等课程中的表现以及在各种劳动竞赛、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是否习得了相关的劳动技能,能否灵活运用所学技能完成劳动任务,培养创新精神和劳动创造美的能力;还关注学生在社区服务性劳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是否养成了对社区公益性劳动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等。与“以美益劳”评价维度相对应的课程包括劳动课、综合实践课等基础性课程,环境教育课、实践与探究课等发展型课程,以及研学实践等主题式课程。
二、立足全面发展的“五美五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执行系统的构建与实践
(一)构建“五美五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2021年3月,由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义务教育县域、学校、学生三个层面的质量评价分别提出了5个方面重点内容的12项关键指标以及数量不等的考查要点,从而构建起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星湖小学在开发“五美五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基于《指南》提出的“学生发展质量评价”之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5个方面重点内容的12项关键指标即理想信念、社会责任、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创新精神、学业水平、健康生活、身心素质、美育实践、感受表达、劳动习惯、社会体验等,完善了“五美五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如图1),为“以美润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促美”“以美益劳”5个评价维度总共设立了9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从而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融合暨美育浸润行动提供了可操作的教学及教学评价指引。
(二)研发“五美五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执行量表
为了便于教师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五美五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星湖小学基于“五美五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梳理了与评价维度、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相对应的评价内容、评价观测点、评价执行方式、评价年级、评价场景及评价主体,从而系统研发了《南宁市星湖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执行量表》,其中:“以美润德”评价维度包括2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8个方面评价内容、41个评价观测点;“以美启智”评价维度包括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8个方面评价内容、32个评价观测点;“以美健体”评价维度包括2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7个方面评价内容、23个评价观测点;“以美促美”评价维度包括1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8个方面评价内容、18个评价观测点;“以美益劳”评价维度包括1个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2个方面评价内容、22个评价观测点。5个维度的评价执行方式依年级不同分别设置,通常采用日评、周评、月评、学期评、活动评和AI系统评等评价方式,同时与学校少先队评星争章活动相结合。评价场景有校内活动、课堂、家庭、社会实践活动等,评价执行人包括教师、家长、学生等。
在同一个评价维度中,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内容、评价观测点等相互对应、相互支撑,其中:二级指标支撑一级指标,是一级指标的细化;评价内容支撑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是二级指标的进一步细化;评价观测点支撑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内容,是对以上三者的具体化;评价执行方式则是为评价观测点设计的评价执行路径。以“以美润德”评价执行量表(如表1,局部呈现)为例,“以美润德”评价维度的一级指标是家国美、德行美;与一级指标家国美相对应的二级指标是理想信念之美、传承文化之美、践行价值之美,与一级指标德行美相对应的二级指标是爱护环境之美、遵守规则之美、尊重生命之美、责任担当之美、言行礼仪之美;与二级指标理想信念之美相对应的评价内容包括国家认同和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国家认同和理想信念教育评价内容相对应的评价观测点包括知道我国的全称、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名字、知道我国的国土面积等,这样的评价观测点更加便于评价主体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及发展情况进行精确观察和评价;基于学生发展的阶段特点,同样的评价观测点有时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执行方式,如上面所列的评价观测点,低年级可以通过少先队入队争章活动和道德与法治课进行实时检测,中、高年级则可以通过党史知识竞赛和道德与法治课进行实时检测。这样设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执行量表,可以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更为科学且更具可操作性,更加符合学生发展的阶段特征。
(三)创新“五美五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载体及机制
1.创新“星娃”系列评价载体及其与“五美五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融合机制
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书面评价为主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必要设计一些让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可视化评价载体。为了凸显学校吉祥物“星娃”在引领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星湖小学基于“五育”融合理念,设计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星娃”系列评价载体(如图2),包括“星娃”印章、“星娃”贴纸、“星星扣子”、“星星树”、“星娃”徽章、“星娃”吉祥物等,并通过明确每一种评价载体的使用方法,相应构建起“个人—班级—学校”层层递进的争优机制。
“星娃”印章是“五美五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最基础的评价载体。在星湖小学,教师人手一枚“星娃”印章,用于日常评价学生在“以美润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促美”“以美益劳”五个维度中的具体表现。例如,学生在学校主动清扫操场并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这种行为表现符合“以美润德”评价维度的二级评价指标“爱护环境之美”的评价观测点“爱护公物、爱护花草树木,不随地乱扔垃圾,注意进行垃圾分类”的行为要求,班主任看见后要及时给予表扬,并将“星娃”印章印在该生的《星娃成长手册》(该校学生每学期人手一册)上,便于学生在后期统计自己所获得的“星娃”印章数量并进行“星娃”系列评价载体升级时使用。
“星娃”贴纸由班主任持有,并由班主任制定相应的班级评价标准。在每个学期初,星湖小学德育处将“星娃”贴纸按各班人数的5倍发放给各班班主任;再由各班班主任制定本班的“印章兑换制度”,原则上要求体现奖罚结合。通常情况下,各班的评价标准大致相同:学生每集齐10个“星娃”印章图案,便可兑换1张“星娃”贴纸。学生将得到的“星娃”贴纸贴在自己的《星娃成长手册》上,以便累计和张榜时使用。“星娃”贴纸的数量直接反映学生在“五育”中的综合表现,也可以作为班级期末评优评先,班干、队干选举的依据之一。
“星星扣子”是星湖小学用于奖励“五星”班级的评价载体,与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评价有机衔接。“五星”班级评比另设专门的评价观测点,适度衔接“五美五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以美润德”“以美启智”“以美益劳”3个维度的评价内容,并将它们纳入班级常规管理。“五星”班级评比包括微笑星评比、安静星评比、洁净星评比、守纪星评比、善学星评比5类评比活动,评价周期分为日评、周评、月评、学期评四种,以打分方式进行评价(如图3),旨在发挥班级建设对学生发展的助推作用,让学生在班集体中找到存在感、获得感、荣誉感。班级每获得一次“五星”班级,就会获得20粒“星星扣子”。每班设一个“星星扣子”储蓄罐,用于存放本班的“星星扣子”。学生每获得10张“星娃”贴纸就可以在班级兑换一粒“星星扣子”。
“星星树”是用来承载“星星扣子”的评价载体。学生每获得一粒“星星扣子”,就可以把它当作“果实”粘贴在自己的《星娃成长手册》中的“星星树”上。“星星树”用来激励学生在各方面不断努力,让“星星树”的“果实”结得更多,直观看到自己的成长。
“星娃”徽章是基于“星星扣子”的升级版评价载体。在学期末,学校会根据各班学生“星星树”上“星星扣子”数量的多少,按照全班人数的15%(四舍五入)给予学生奖励,多者胜出。
“星娃”吉祥物则是基于“星娃”徽章的升级版评价载体。在每学年结束时,学校会按照各班人数的5%(四舍五入)奖励学生“星娃”吉祥物。需要说明的是,只有先获得了1枚及以上“星娃”徽章的学生,才有可能获得“星娃”吉祥物的奖励。最后获得“星娃”吉祥物奖励的学生将由学校统一拍照,用于制作校园景观墙——“星娃”微笑墙。
2.创新少先队争章活动载体及其与“五美五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融合机制
在小学,少先队以其独特的组织形式和教育内容在学校班级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9年,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构建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少工委运用少先队特有的奖章、荣誉、服务岗位、实践体验等多种激励载体,具体化、常态化、持续化地激发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及内生动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星湖小学融合“五美五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结合“五星”班级评比活动,创建了“南宁市星湖小学少先队激励机制”(如图4),引导少先队员在红领巾奖章和“五星”班级评比之“五星”章争章活动中增强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集体荣誉感,追求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红领巾争章活动按照“定章—学章—争章—考章—颁章—护章”的流程操作,以少先队员人手一册的《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记录本》为载体,适当融合“五美五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便于每一个少先队员记录和评价各自的活动和个人发展情况。《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记录本》为不同年级的少先队员提出了不同的争章(星)要求,使他们可以对照内容要求开展自评、小组评、辅导员评、综合评(盖相应的图章)等评价活动(如表2),让队员们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自己和其他队员的差距,向优秀队员学习,追求更大的进步,不断实现阶梯式成长。
3.创建寒暑假德育活动载体与“五美五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融合机制
为了引导学生过好每一个充实且有意义的寒暑假,星湖小学组织专门人员精心设计每一个寒假、暑假的德育实践活动指导手册,结合“五美五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研制出一些学生在家便可自行完成、可以突出德育并能彰显“五育”融合特点的实践活动项目,用于开展“德育星”“智育星”“美育星”“健康星”“劳动星”学生综合素质特色评价活动。例如,2023年暑假的德育实践活动指导手册中设计的活动内容便十分丰富,如: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的,可填写《志愿者服务登记表》,获1颗“德育星”;开展红色文化传承活动的,无论是观看“少先队员暑假10课”、打卡红色地标,还是寻访党员先锋,均可获得1颗“德育星”;开展亲子阅读的,通过家长和学生相互评价,可依据阅读量的多少获得数量不等的“智育星”;开展科学观察和科学小实验活动的,每完成一项科学观察或科学小实验即可获得1颗“智育星”;开展有关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活动,每天坚持完成当天的体育锻炼目标,学生均可基于自我评价获得相应数量的“健康星”;坚持练习书法,开展制作小乐器和学唱歌曲活动,均可获得相应数量的“美育星”;完成规定的家庭劳动任务和能够进行垃圾分类的,结合家长评价和自我评价,可获得相应数量的“劳动星”。
(四)开发“五美五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线评价系统
为了使教育评价更加直观且便于各评价主体在手机端和电脑PC端实时操作评价,星湖小学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发了一个在线评价系统——“Ai成长学生发展平台”,把“五美五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内容、评价观测点及评价执行方式等进行了全面的细化、标准化,使各评价主体均可便捷地操作评价。“Ai成长学生发展平台”共设有“爱成长”“班级成长”“五育星乐园”三个评价版块。
“爱成长”版块中包含了学校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的基础信息和实时评价内容。学校制定的“五美五度”评价执行量表与“爱成长”模块相呼应,使教师可以在不同的学习和活动场景方便、灵活地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评价。如某生因为完成了预习且效果良好,教师就可以直接在系统中与该生对应的“以美启智”二级指标“学习习惯之美”给该生加上1分;又如某生在运动过程中发现有同学摔跤了及时上去帮助,教师就可以在系统中与该生对应的“以美健体”的二级指标“运动品德之美”中给学生加上1分;等等。为了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成长评价中,学校设计了5种不同颜色的带有目标导向和二维码的“五美五度”扫码评价卡,卡片正面的主体部分分别为“以美润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以美促美”“以美益劳”的字样和学校的“星娃”吉祥物图案,背面为“五美五度”评价指标中的某一个具体的二级指标字样及操作评价二维码。如学生在某个项目上表现优秀,教师可颁发一枚相应的评价卡给学生带回家,让家长扫描孩子所获二维码,传输评价数据则自动将该生所获积分累计到该生所在系统的相应项目中。教师和家长共同完成对学生评价的数据传输工作,促使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此外,系统每学期可自动生成一份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五美五度”综合评价“成长画像”(如图5),每个学生的“成长画像”仅教师、学生本人和家长可见,用于指导有关各方正确看待学生的成长过程,激励发展优势项目,督促整改表现不足的项目,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班级成长”版块以微笑星、安静星、洁净星、守纪星、善学星的“五星”班级评比项目为主要内容,用于适时在线记录教师和行政领导每天值日过程中所发现的各班即时表现,采用在线记录和扣分的方式,每周统计一次,作为“五星”班级评比的依据。如,“微笑星”评比中有一项要求是“在集体活动中,少先队员没有按要求佩戴红领巾每人次扣0.1分”,如果学生达不到要求,则照此扣分。
“五育星乐园”版块主要用于“五美五度”特色评价项目的探索,目前仅就“以美润德”的“爱护环境之美”中的“垃圾分类我能行”开展了相应的特色评价,旨在引导学生和家长在家庭开展垃圾分类和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活动,通过上传活动照片记录和评价活动情况。因涉及上传次数的问题,目前尚未全面运用。
星湖小学的在线评价系统“Ai成长学生发展平台”的开发使用,使得学校的教育管理方式开始向精细化量化管理转变,其大数据分析技术所给出的可视化周报和月报,方便学校行政领导和教师便捷地把握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在“五美五度”评价体系中的即时表现和“五育”的发展程度,从而及时发现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策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班级建设水平和学生发展水平。
综上所述,开展基于美育浸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学校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五育”并举、“五育”融合、全面实施美育浸润行动的需要。星湖小学通过调研学生对学校美育工作及美育课程的认识与理解、构建“五美五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框架体系、研发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0+N1dkg+gjtqcTXZTUze3w==及评价执行量表、创新相应的评价载体和机制、开发相应的在线评价系统,完成了对学校“五美五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并付诸实践。然而,要进一步开展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学校仍需下大力气抓实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引导学生学会开展自我评价与反思,使学生善于发现自身的闪光点,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增强全面发展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二是引导学生通过集体活动和小组合作等方式,在相互评价中学会学习、健康成长;三是注重引导教师实施多元化、个性化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特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评价中得到肯定和成长;四是强化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对学生实施评价时应以正面鼓励为主,让学生感受到成长的美好,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五是进一步强化家长评价的作用,重视学生在家庭的“五美”表现,使学生的“成长画像”更全面。此外,针对“AI成长学生发展平台”在应用中的问题,学校还应加强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2020-10-15)[2024-01-13].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010/t20201015_494794.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教体艺〔2023〕5号)[EB/OL].(2023-12-20)[2024-01-13].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01/content_6924205.htm.
[3]宁本涛,杨柳.美育建设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路径:从“五育融合”谈起[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5).
[4]宋梦园,程岭.“五育融合”视域下学校美育的实践路径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1(33).
[5]朱立元.审美具有引导人们向善的德育功能[J].福建教育,2022(39):64.
[6]何明,刘知明,徐艺.“美育+思政+创新”融合视域下高校艺术设计类课程实践路径探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5(增刊1):39-44.
[7]姜殿坤,李英翯.论新时代研究生美育的价值、内涵与形态[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3(12):27-32.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专项课题“‘育人培元’视角下南宁市星湖小学美育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践探索”(2022ZJY698)的阶段研究成果。
(责编 白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