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基林:
兴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玉林市在弘扬和传承教育家精神方面主要做好以下三点。一是在学习教育中传承教育家精神。把教育家精神作为师德养成的重要内容,作为各级教师培训、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必修课;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教师队伍培养体系,形成上岗有承诺、行为有对照、评价有依据、培训有效果、监管有信用、优秀有表扬、违规有惩处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二是在人才培养中厚植教育家精神。加大名优教师培育力度,遴选460名优秀教师实施市级“三名”(名师、名校长、名园长)工程、卓越人才培养工程,加强玉林市教育科研人才小高地建设,以点带面,形成“领头雁阵”优势,构建完善骨干领军人才分层递进培养模式。三是在担当使命中践行教育家精神。遴选获得国家级荣誉、自治区级荣誉的教师组建教育家精神宣讲团,持续开展“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将教育家精神传递给每一名教师,引导广大教师深刻领会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做到知行合一。发挥全市约400个各级各类名师工作坊(室)的优势,通过精准帮扶、示范教学、专业指导、联合教研等方式,整体提高区域教师队伍质量。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用好用活职称评聘政策,依法保障教师工资待遇,切实减轻教师负担,为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创造安心、舒心、静心的从教环境。
南宁市良庆区冬花路小学校长陈敏: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深刻阐释,为学校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及教师专业成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以此为指导,南宁市良庆区冬花路小学启动“翠竹工程”,以培养心有大我、求是创新的教师队伍为目标,借鉴翠竹生长规律,探索“三维度三段式”教师培养模式,推行新教师亮相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组内教师研究课、专家教师领航课等观摩课制度,开展“问题导向”大单元集体教研、“双师六步”书法教学方法研究、教科书里的劳动实践、小学全科阅读校本课程建设等各项研训活动,致力于:让新教师掌握课堂教学常规,走得稳;骨干教师形成特色教学方法,走得快;专家型教师形成教学经验理论,走得好;结对教师形成发展合力,走得远。学校依托教育部新时代“双名计划”名校长工作室、自治区名校长精准帮扶团队、自治区重点建设特级教师工作坊等平台,引导更多教师用实际行动践行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培养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增长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涵养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激发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桂林市七星区卓然小学校长叶琴珍:
学校应如何培养具有教育家精神的大先生?我认为有以下路径。一是以文化人,强化价值认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教师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部分教师对教师的职业认同有所下降。基于此,学校要加强文化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做到以文化人,以德养心,培养教师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观、职业观,不断提升职业认同感、工作使命感,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想信念。二是知行合一,提升育人智慧。教育家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之一是要有躬身实践的行道精神。学校要鼓励教师不断探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找到适合的育人之道,提升育人智慧,做经师与人师的统一体。三是终身学习,形成发展自觉。教育要为时代、为社会服务,每个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不同,对教师教育的评价指标也有所不同。学校要为教师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开展从教过程性评价,进一步增强教师的内定力与内生力,促使教师形成专业发展自觉,努力成长为具有教育家精神、经师与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