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沟》,豫剧最有代表性的现代戏剧目,不论是拴保“那个前腿弓,那个后腿蹬,把脚步放稳劲儿使匀,那个草死苗好土发松,得儿哟、得儿哟土发松……”,还是银环妈“出门没有带被子,失急慌忙离开家”的经典唱段,不但全国人民耳熟能详,更远播海外,成为一代人的文化记忆。
在剧中分别塑造拴保和银环妈形象的王善朴和杨华瑞,现实生活中却是一对梨园伉俪。交流中,王善朴一开口就是浑厚的豫北乡音,杨华瑞则用带着豫南口音的普通话回应,“我老伴儿是典型的人如其名,一辈子善良朴实”。王善朴不时地告诉笔者:“我不太会讲,给你唱一段吧?”虽然是清唱,但王善朴唱腔悠扬,杨华瑞更是口齿清晰,让人很难相信两人都是近一百岁的高龄了。
豫北豫南,双向奔赴
1929年,王善朴出生在豫北濮阳清丰县。家中有四个姐姐,父亲四十八岁才有了他这个儿子。本来应该是家中宝贝的他,却没有得到太多的照顾。因家里贫穷,王善朴八岁就到火柴厂当童工,吃饭饥一顿饱一顿。当童工,不但完全不能回家,他还常常受欺负。但王善朴很有正义感,经常为了保护其他小伙伴,跟火柴厂厂长的儿子“小少爷”打架。
1939年,中原大地笼罩在抗战的烽火中。十岁的王善朴得知清丰县抗战第二剧团正在招人,便报了名。回忆起八十多年前的这段往事,王善朴说,自己最初当然是为了吃饱饭,同时也是看到了剧团的“抗战”名称,朦胧中想为抗战出一份力量。
进入戏剧科班学戏之后,王善朴开始刻苦练习文武小生,他师从陈玉才,主攻传统豫剧。十三岁时,王善朴有了登台演出的机会,他首次表演的剧目《跳花园》大受欢迎。
不料,演出成功后,王善朴却被自己的师傅们狠狠责罚。原来,当时的豫剧传统戏班,还保持“鞭子下面出人才”的观念。王善朴直言:“一个礼拜普遍得挨打一次。为啥打?师傅们怕你骄傲啊。”面对颇为严苛的科班规矩,王善朴没有打退堂鼓,他毫不后悔地说:“我自己选的路,我一定要走下去!”正是这段经历,塑造了王善朴一辈子谦虚好学的品性。“得意不忘形,受挫不气馁,人穷不丧志,时光不倾废”,这是他的人生守则。
1945年,抗战终于赢得了胜利,王善朴的人生也即将迎来重要转折。1947年,十八岁的王善朴正式加入革命队伍,进入冀鲁豫边区四分区新青年社。同年,十六岁的杨华瑞,也开始与艺术结缘。
杨华瑞,1931年生于豫东南大别山区的信阳固始县,此时正在县城念高一。不过她参演的第一部剧不是豫剧,而是现代歌剧《白毛女》。她由此受到自己语文老师许鑫祥的关注和推荐,文艺天赋初现。不久,杨华瑞遇到了自己艺术生涯的第一位“伯乐”——千里挺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由此改写了她的人生轨迹。杨华瑞说:“女战士们唱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驻扎在我的学校,我当时一下子就被她们的风采深深折服了。”所以,当部队文工团的领导问谁会唱歌时,杨华瑞勇敢地站出来,受到文工团领导的赏识。从此,每天下午4点放学后,杨华瑞就用铁皮卷成的简易喇叭跟着部队做宣传。“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杨华瑞的琅琅歌声,回荡在固始县城的大街小巷。
1948年,杨华瑞正式参加革命工作,加入了当时的潢川专区(后为信阳专区)文工团。从1949年起,她一直随着文工团下乡、走村,搞土地改革宣传。据她回忆,当时自己所在的文工团只要演戏,许多贫下中农都会特地来看。
1952年8月,河南对全省的文工团进行整编,正式成立河南省歌剧团(今河南豫剧院三团的前身)。王善朴与杨华瑞也在该年为了艺术事业双向奔赴,来到当时的河南省会开封。一个河南最北部的濮阳小伙,和一个河南最南部的信阳姑娘,就此成为在一个单位工作的战友和同事,开启了他们的世纪情缘。
台下的夫妻,台上的岳婿
1952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杨华瑞没能在国内过中秋节,而是被组织选派到抗美援朝战场,慰问志愿军战士。一个从小县城出来的姑娘,突然要到数千里外的异国去,杨华瑞心里很是忐忑。这时候,王善朴给予了她莫大的鼓励。
在前线,杨华瑞为志愿军战士们表演过很多剧目,其中有一部《王大妈要和平》广受战士们的欢迎。尽管在枪林弹雨之中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杨华瑞至今回忆起来仍然充满感恩:“我始终认为我有机会能去朝鲜前线是党对我的厚爱。出身不由己,选路在个人。我一直感恩党,按老话说,共产党是我的贵人,没有把我当外人,我们全家都是共产党员!”
从抗美援朝战场归来的杨华瑞,很快就和王善朴等同事一起,加入学习党的文艺思想的队伍。两人仍能清楚地回忆起学习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的感受,“我们是参加革命工作,不是旧社会戏子,不是单单唱戏的”,更由衷认同豫剧艺术一定要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道路。而促成两人真正走到一起的“媒人”就是豫剧。
当时,单位组织排演《小二黑结婚》,编导要求演员培养角色感情,对王善朴说:“你得把她(杨华瑞)当成你妈妈一样关心。”又对杨华瑞说:“你要把他(王善朴)当成你儿子一样照顾。”不过二十出头的两个人,开始为了艺术,培养起“母子之情”。
日积月累,虽然彼此心里都怀着朦朦胧胧的好感,但两人都没有主动捅破这层窗户纸。最终,还是王善朴鼓足勇气,向杨华瑞表明了自己的心意。杨华瑞心中欢喜,却没有答应。在那个年代,她担心自己的家庭出身,会影响王善朴的进步。
后来,王善朴主动向组织汇报了自己想跟杨华瑞处对象的想法,组织上同意他们先接触,彼此多增加了解。于是,他们便从练习业务开始,相约每天早晨在公园里练声、练功。
在一次排练过程中,天气很冷,杨华瑞看王善朴冻得瑟瑟发抖,出于关心便脱下身上的大衣让他披上。这件大衣,正是杨华瑞从抗美援朝前线穿回来的。王善朴感动不已。而这件大衣他再也没有还给杨华瑞,军大衣成了他们的“定情物”。
随着感情渐深,杨华瑞和王善朴共同成长,终于走到了一起,成为豫剧舞台上的一段佳话。
王善朴最常说的一句玩笑话,就是自己在舞台上“吃了杨华瑞一辈子亏”,演啥她都比自己长一辈。在《小二黑结婚》中,王善朴演二黑,杨华瑞演二黑妈;在《祝福》中,他们分别扮演贺老六与婆婆;在《朝阳沟》和《朝阳沟内传》中,王善朴演拴保,杨华瑞演银环妈,成了他的“丈母娘”。杨华瑞笑着告诉笔者:“我老伴儿总是演青年小生,我常演老旦,大家都说我们是‘台下的夫妻,台上的岳婿’。”
探索现代戏,开创“善调”
1956年,河南豫剧院成立,王善朴任三团副团长,与杨华瑞和其他同事一起,主攻豫剧现代戏。
在传统豫剧中,男女声同腔同调,豫剧最出名的“五大名旦”(常香玉、马金凤、阎立品、崔兰田、陈素真)都是女性戏剧表演艺术家。王善朴学习豫剧,最初也是用“小嗓子”,也就是小生的唱腔,来扮演女性角色。但他一直在思考,在新社会,解放军打仗、工人劳动、农民锄地等种种活动,其实都不适宜再用传统的女声唱腔来表现。为了开拓豫剧现代戏,他立志做“豫剧男声唱腔的试验田”。
在杨华瑞的支持下,王善朴尝试改用真嗓子唱,和许多音乐工作者做了长时间的磨合与试验。以豫剧《三哭殿》为例,他全部用自己的真声,改去了老调子。他一面向杨兰春(著名豫剧导演)、常香玉(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唐玉成(豫东“红脸王”)等豫剧名家虚心请教,一面将眼光放到了京剧、评剧乃至现代歌剧上,博采众家之长,最终开创了“善派”唱法。
如今,在豫剧传统四大调之外,“善调”已经推广开来。戏曲研究者认为,“善调”深沉细腻,朴实无华,音色清新,韵律委婉,吐字清晰,真假声结合运用自然。谈及这一重要的艺术贡献,王善朴十分谦虚地说:“说我是豫剧男声唱腔的里程碑,我不敢当,但这个唱法现在能够在全国遍地开花,我由衷感到欣慰。”
七十年前的豫剧现代戏,缺乏豫剧古装戏的传统,常常被笑称“演员不化妆,不穿衣裳(不穿戏服)”。当时,杨华瑞和王善朴表演赵树理先生的《小二黑结婚》,就常常遇到被观众鼓倒掌、喝倒彩的窘境。他们走向田间地头,无偿地给农民唱戏,才慢慢提高了观众接受度。
“我们也是先发展农村观众,后来到城市里演出,最后外省的观众都争着来看,这样才慢慢地把豫剧现代戏带起来。”王善朴回忆道。事实上,王善朴不仅是“豫剧现代戏第一小生”,也是豫剧现代戏发展的主要领导者之一,而杨华瑞则一直默默支持丈夫的豫剧改革事业。
王善朴说,当时有这样一种说法:古装戏的蟒袍能传几代,但豫剧现代戏却是一无所有。在豫剧现代戏最艰难的时期里,王善朴、杨华瑞和同事们一起,坚持一直唱响主旋律,主动学传统、学文化。杨华瑞动情地说:“豫剧现代戏一路走来不容易,可以说是在风雨当中浇灌出来的。”
作为新生的艺术形式,豫剧现代戏遭受过许多误解和质疑。一些人说他们是“给豫剧捣乱”,给他们扣上了“豫剧的叛徒”等帽子,甚至提出要“砍掉”现代戏。王善朴为剧团请来文学教授讲唐诗宋词,向马金凤等人学习传统唱腔。在探索过程中,他们也得到了夏衍、贺敬之、杨兰春等著名作家、导演的鼓励与支持,这让他们至今仍铭记于心。
1958年,豫剧现代戏《朝阳沟》正式上演。在剧中,王善朴和杨华瑞一个饰演纯朴的下乡知青代表——拴保,一个饰演泼辣蛮横的小市民形象——银环妈,二人性格迥异,表演逼真,深受观众喜爱。《朝阳沟》很快风靡全国,成为中国戏剧史上的重要红色经典。
“要坚持扛好豫剧现代戏这面红旗”是王善朴和杨华瑞的共同信念。如今,《朝阳沟》已经传承了四代演员,唱响海内外。“共产党是我的再生父母,老百姓是我的衣食爹娘,杨兰春是我的良师益友,朝阳沟是我的第二故乡,知恩当报,天经地义,永不能变!”这是王善朴的心声,也是杨华瑞的心声。
进京演出,主席接见
1958年,豫剧《朝阳沟》刚排出不久,周恩来总理就在来郑州视察期间观看了演出。对那次演出,王善朴和杨华瑞都印象深刻。当时,周总理是在返京前专门抽空来看的演出,时间紧迫,演出也作了适当压缩。结束时,周总理走上舞台和每一位演员见面。这是演员们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和总理面对面,大家的心情格外激动。“总理和我们平时从电影、电视上看到的一样,浓眉大眼,特别和蔼慈祥,说话风趣幽默,没有一点架子。”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善朴仍然激动不已。周总理在赞扬该剧大胆创新的同时,还以戏剧行家的眼光,提出了一些意见。“总理特别懂戏”是杨华瑞和王善朴的一致印象。
当时文化部为“多演现代戏,推广现代戏”,自1958年6月起举行了为期约一个月的戏曲表现现代生活座谈会,同时组织全国有现代戏经验的戏曲剧团在京联合公演。1958年夏,王善朴和杨华瑞进京参加了全国现代戏题材会演。1963年冬,两人参演的《朝阳沟》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影片一经上映立即轰动全国,其拷贝发行量位居当年第一。京剧、评剧、吕剧等各大剧种纷纷移植、演出该剧。
作为《朝阳沟》的重要主演,杨华瑞和王善朴至今最津津乐道的是六十年前进京给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演出的那场。
1964年元旦,对王善朴和杨华瑞来说是个终生难忘的日子。本在北京为广大市民演出的他们,这天早上突然接到通知,让暂时停止演出。大家议论纷纷,谁也不清楚有什么安排。午饭后,他们心怀忐忑地登上了一辆大巴。下午4点钟左右,车辆驶入中南海的西北门。大家下车抬头一看,发现竟然到了中南海的怀仁堂。此时,他们已经大致猜到,肯定会有中央领导同志来观看演出。
下车后,众人一如往常,开始准备演出。王善朴说:“高兴是高兴,但都在心里边,还是安安生生地化装。”突然,杨华瑞从后台听到礼堂的掌声特别响。等到上台,大家才知道:原来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了!
杨华瑞回忆道:“毛主席看我们演出的时候,大家都特别紧张,尤其是我,因为银环妈这个角色有个一蹦三尺高的情节,平时导演杨兰春总会说我跳得不够高。结果那次见到了毛主席,我太激动了,跳得估计有五尺高!”
全场戏,王善朴和杨华瑞本来担心中央领导同志们听不清楚河南话,“实际上咱们河南话好懂,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很懂豫剧艺术”,连银环妈跟二婶的“城里人咋啦,我跟你说话了?毛主席都看起我们山里人!”的争吵台词,毛主席都记住了。王善朴清晰地记得,演出结束后,毛主席亲切地握着自己的手,说“祝贺你们演出成功”。
后来,国务院负责接待的同志告诉他们:“今晚,毛主席用稿费请你们吃饭!”这一顿四菜一汤的饭,让王善朴和杨华瑞十分难忘。杨华瑞说:“别看我演的角色小,但我感到了毛主席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我很自豪。”
过了三天,毛主席还通过文化部领导给杨华瑞提出表演的建议:银环妈蹦得太高,蹦得太高就无法回到朝阳沟落户了。不过,这不是政治问题,是艺术问题。可改,可不改。事后,杨兰春导演说:“既然不是政治问题,可改,可不改,那么,我们就不改。”于是,银环妈的“这一蹦”就被保留下来。主席的这一段“趣评”,让杨华瑞记忆犹新。
“感谢群众,感谢生活”
在舞台上饰演刀子嘴、泼辣无比的“银环妈”的杨华瑞,生活中其实非常和善。为了演出银环妈的刁蛮和凶狠劲儿,她走街串巷,特别注意观察街头做小买卖的妇女。因为这些底层的劳苦大众,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斤斤计较,通常吵起架来特别凶。一次,杨华瑞看到河南剧院门口有个摆摊老太太和一个卖茶叶蛋的小姑娘吵架,终于学到了吵架应该如何暴跳如雷。从生活经验中得来的表演艺术,在演出中得到了充分实践。
演现代戏,当然离不开现代生活。王善朴和杨华瑞常年坚持到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河南林县(今河南林州)去感受生活。为什么要开凿红旗渠?王善朴和杨华瑞听说,一家刚娶了儿媳妇,儿媳妇很勤谨,当时林县缺水,一家人用一盆水,老公公跑了十几里地去担水,儿媳妇到村口迎接,刚接过担子,不小心被石头绊倒,一担水洒了个精光,儿媳妇很内疚,竟然因此上吊自杀了。这件事对他们的触动很大。所以,每当在戏里唱起《朝阳沟》中“坚决在农村干他一百年”这句唱词的时候,王善朴就很激动:“我觉得这种感情很对头,感谢群众,感谢生活。”
王善朴对豫剧艺术的热忱,还体现在他的“增重”和“减肥”上。一次,戏剧电影《刘胡兰》开拍,王善朴饰演一位解放军连长。当时,他的体形瘦弱,不符合角色的要求。在物质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团领导安排专人给他改善伙食。他还向医生请教如何使身体快速强壮起来,并积极训练。几十天过去了,他一下增了三十多斤,终于达到了形体的要求。不久后,长春电影制片厂要拍摄《朝阳沟》,导演见此时的王善朴身材比较胖,担心与剧中的形象不符,又让王善朴减肥。为了把戏演好,王善朴节制饮食,加大运动量,每天练功练得大汗淋漓。没有运动器械,王善朴就自己爬楼梯,一口气爬几百阶,坚持了好几个月,体重终于又降了回来。
老骥伏枥,再谱新篇
1979年的一天,王善朴突然两眼一黑,摔倒在省文联机关的门前,幸好被同事救起,送到医院后被诊断为高血压、脑血栓。虽经紧急抢救保住了生命,但身体一侧瘫痪,他只能躺在床上。杨华瑞担心老伴儿的身体,也怕他的艺术生命就此终结。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治疗,王善朴的病情有所好qZuvt+SxxHor2Nq/tKLB5w==转,回家继续休养。由于儿女都在外地工作,照顾王善朴的重担就全部落在杨华瑞的身上。为了加强康复锻炼,杨华瑞每天都搀扶着王善朴一圈又一圈地走路,循序渐进,由最初的每天三圈增至一天走上二三十圈。两人相互扶持,风雨无阻,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1986年,王善朴正式离休。不过,忙惯了的王善朴闲不住,为了豫剧艺术后继有人,他很快应家乡清丰县戏校之邀,出任校长并亲自授课教徒,培养出了大批优秀学员。杨华瑞则一如既往地支持王善朴的教育事业。
不幸的是,数年后,王善朴再次患上偏瘫。不少人认为,他今后将不得不与轮椅为伍。但老伴儿杨华瑞的鼓励,让王善朴在身患脑血栓、偏瘫之后仍坚持演出,要“让拴保的形象回来”“舞台就是战场,真倒在舞台上,那是死得其所!”
很快,杨华瑞和王善朴联袂演出了《朝阳沟内传》,并连演一百零六场,夫妻俩焕发了第二次艺术生命。
在与两位老人的交流中,他们谈及最多的是豫剧艺术,是“感恩”。耄耋之年的他们,感念毛主席、周总理对《朝阳沟》的关怀;感念夏衍、贺敬之对豫剧的建议;感念杨兰春的编导和豫剧现代戏同人的配合。王善朴说:“知恩当报,生命不息,我奋斗不止。”
2022年9月16日,濮阳市清丰县举行了王善朴艺术馆开馆典礼,杨华瑞和王善朴共同出席。“俺俩可以说是七十多年没有离开过豫剧一天,所有戏都没离开过。”杨华瑞朴实而坚定的话语,令人动容。
王善朴告诉笔者,老伴儿杨华瑞是“闪光的绿叶、观众的朋友、善朴的恩人”;杨华瑞则说:“我不能拉他后腿,我是小螺丝,甘做绿叶。”这对梨园伉俪的相濡以沫之情,溢于言表。采访末尾,王善朴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深情地朗诵起自己填的词——《浪淘沙——贺豫剧三团七十华诞》:
九曲黄河边,豫剧三团。
朝阳沟拴住银环,
上山下山唱不完。
久演不衰数十年,
主席接见。
峥嵘几多年,岁月荏苒。
荷花湖畔香魂现,
醒了香香放环环。
天籁之音绕梁旋,
又出新篇。
迈步再向前,远景无限。
贴近百姓天地宽,
焦裕禄精神代代传。
功在当代立千年,
再看三团。
老家黄河沿,大河安澜。
抗美援朝称英雄,
奋斗小康是模范。
新征程出新走在前,
大河安澜。
2024年,已是王善朴和杨华瑞相识、致力豫剧现代戏的第七十二个年头。这首词,不只是王善朴这位老团长对豫剧三团和豫剧现代戏的祝福,更是王善朴和杨华瑞对自己近百岁人生的回望,是他们心声的表达。豫剧艺术,早已内化到两人的生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