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石与南京

2024-09-19 00:00:00孙守让
名人传记 2024年9期

胡小石(1888—1962),名光炜,号倩尹,又号夏庐,斋名愿夏庐,晚号沙公,是著名文史大家,东南学术的代表人物之一。胡小石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在文学研究方面,他以楚辞、杜诗见长;在甲骨文、古文字音韵、古物的鉴别方面,他也有精深的研究。同时,他还是一位著名书法家,在诗歌创作方面也卓有成就,有《愿夏庐诗词钞》传世。

胡小石原籍为浙江嘉兴,但是他和南京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有着不解之缘。他出生在南京,一生中大部分时间也都生活和工作在南京,南京城的山川形胜与其生命中的繁华与寥落构成了一幅苍茫的人生画卷……

沪宁向学,请益名师

胡小石的父亲胡季石是晚清的一位举人,早年曾拜著名学者、扬州学派后起人物刘熙载为师,后在南京候补(获得授官资格后,听候任用),胡家因此举家迁居南京。父亲求学名门,慎思明辨,笃行致远。深厚的家学渊源,对胡小石影响甚巨。

胡小石从小在父亲的引导下学习,五岁时,父亲开始给他授课,十岁时,父亲要求他诵读收集了丰富的古代词汇的《尔雅》,他因此养成了喜欢读书、认真练字的习惯。1898年,胡季石逝世,家中顿时陷入困境,孤儿寡母靠少量房租和母亲从事络丝(纺线)赚取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艰难困苦的环境锻炼了胡小石坚强不屈的性格,他读书练字,努力不辍。

1902年,两江总督张之洞在南京创办三江师范学堂。四年后,教育家李瑞清担任这所学校的监督(校长),并将学校易名为两江优级师范学堂。任期内,李瑞清广建校舍,延聘名师,大力改革,使两江师范成为东南著名学府。他还开全国高等教育之先河,开设“图画手工科”,并发挥自己作为书法家的特长,亲自执教书法。1906年9月,胡小石考入两江优级师范学堂预科,次年2月插班进入农博分类科就读。

一次,学校测试学生,年轻的胡小石文章写得不错,得到李瑞清的赏识。于是,他将胡小石罗致门下,悉心加以指导和培养,胡小石的学养和书艺因此不断精进,提高很快。1910年,胡小石从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毕业,留校任附中教员。李瑞清还介绍胡小石向当时著名的“同光体”诗人陈三立学习写诗,胡小石从习唐人七绝入手,而后兼习诗词各体,在诗词写作和研究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停办,李瑞清退居上海,以出售自己的书画为生。他多次推荐胡小石到有关学校工作,胡小石因此辗转在江苏第四师范、湖南长沙明德中学、江苏第一女子师范、上海仓圣明智大学等处教书。1918年1月,应李瑞清之召,胡小石来到其创办的私塾任教,讲授经学、小学与诗文。这所私塾是李瑞清专门为自己的子侄开设的,胡小石在这里工作,既可以谋生,又可以跟随李瑞清学习。与此同时,胡小石还经常向当时旅居上海的硕学大儒如王国维、沈曾植、郑文焯等人请教,书艺及学问特别是在文字学、金石学方面,大有长进。胡小石曾说,他在沪期间,朝夕和李先生在一起,耳濡目染,不时请益,这是他一生中收获最大的时期。

1920年9月,李瑞清在上海逝世。临终之前,他跟家人交代要“归葬金陵”,胡小石与李瑞清的同乡挚友曾农髯遵照其遗嘱,将其遗体运回南京,安葬在城郊牛首山的雪梅岭。他们在墓周围栽种了数百株梅花,并修筑多间房舍,取名为“玉梅花庵”(李瑞清号梅庵)。

坐帐南京,栽培英才

此后,胡小石曾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西北大学等处任教,但最终他还是回到了南京。

1924年9月,胡小石担任金陵大学国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次年兼任国立东南大学教授及文理科长,1927年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原国立东南大学,次年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中文研究室主任,同时兼任金陵大学教职。他一生最宝贵的年华都奉献给了在南京办学的金陵大学、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和后来的南京大学。

在金陵大学任职期间,胡小石在将军巷31号修筑小楼一栋,并取名为“愿夏庐”。楼前是一口池塘,环绕池塘的是郁郁葱葱的杨柳,环境幽静,景色优美。小楼的第一层为全家日常生活和接待访客的地方;第二层为胡小石的卧室,床对面的几案之上堆放着大量的文献典籍,还有一张大桌子,那是胡小石挥毫作书的地方;第三层是藏书之处。胡小石藏书很多,他经常徜徉在书海之中,自得其乐。他的学生也可以在三楼随意取书阅读,从书本中寻找和体验做学问的乐趣。然而,这座典雅的小楼后来在日军的轰炸中被毁,胡小石愤怒、伤感不已。

其实,胡小石原本是学生物学的,但是由于他古代文化学术修养深厚,在大学任教的课程是古代文学、金石学、书法等。胡小石不仅学问广博精深,对工作兢兢业业,同时也非常爱护学生,无论在何处教书,他都是学生们非常欢迎的老师。20世纪40年代初,胡小石被遴选为当时学界为数不多的“部聘教授”,可谓实至名归。

胡小石的学生中,后来成为著名学者的有王季思、吴白匋、程千帆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胡小石在金陵大学任教时,学生中有十二位美丽的女子,大家雅称她们为“金陵十二钗”,其中曾昭燏、沈祖棻和游寿是最出色的,被称为“金陵三钗”。

1928年,游寿考入中央大学中文系。当时的中央大学中文系大师云集。游寿上课的时候特别留意老师们的板书,她认为黄侃先生的板书有俊爽之气,胡小石先生的板书更是豪迈俊逸,以至于大家都舍不得擦掉胡先生写在黑板上的粉笔字。1934年,游寿考入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其时,胡小石也被聘为国学研究班的兼职教授,并在金陵大学首开“书学史”课程。游寿跟随胡小石学习书法,对大量的金文拓片和汉碑精心临摹,悉心领会,奠定了她日后成为我国20世纪著名女书法家的坚实的基础。游寿擅长篆书、隶书,其书法博取众家之长,形成刚柔合一的独特风格,被赞为“存秦风汉骨之神,露古雅苍健朴拙”。

曾昭燏是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的大弟曾国潢的曾孙女。1929年,曾昭燏考取中央大学外文系,后因为仰慕胡小石的学问和才华,从外文系转入中文系学习。1934年,她也考进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跟随胡小石研究金石、书法、历史、考古、音韵等学问,她的很多学习时间都是在老师的“愿夏庐”书房里度过的。20世纪50年代,曾昭燏任南京博物院院长,其间,她聘请老师胡小石担任博物院顾问。胡小石为南京博物院的考古发掘、文物鉴定等工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沈祖棻也是1934年考入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的。她特别喜欢胡小石先生的“唐人七绝诗论”课。胡小石钟情于研究唐人七绝,也喜欢写作七绝,在其《愿夏庐诗词钞》中,七绝占全部诗歌创作的一半以上。受到熏陶,沈祖棻在诗词创作、教学与研究方面成绩斐然,被誉为“当代李清照”。沈祖棻毕业后在金陵大学、武汉大学和华西大学等学校开过唐人七绝诗课程。沈祖棻去世后,她的丈夫、文学教授程千帆将其讲义加工整理成《唐人七绝诗浅释》一书出版。该书与胡小石的《唐人七绝诗论》体例基本一致,其中既有对胡先生的传承,也有沈祖棻自己的创造。和老师胡小石一样,沈祖棻不仅对七绝诗有深度研究,七绝诗创作也出手不凡。

厌恶社会黑暗,追求光明未来

1937年,中央大学迁往重庆办学,胡小石除短期在云南大学任教外,长期在重庆任教。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胡小石随中央大学回迁南京。起初,一家人住在学校提供的宿舍里。数年后,他们搬到了天竺路21号胡小石新购置的房产中居住。这是一座两层小楼,还有地下室,胡小石将其命名为“蜩庐”。他曾为这座楼写过一首题为《蜩庐》的诗:“愿夏伤高足此生,淹留蟋蟀笑无成。挑灯往事纷如叶,一夜溪桥雨打声。”蜩即是蝉,在夏天经常长鸣不已。所谓“蜩庐”,其实和“愿夏庐”的命意并无二致,却更具有形象感,更富有诗的情韵。

胡小石对建都南京的国民政府和蒋介石非常厌恶。1946年秋天,蒋介石六十大寿,有好事者派人与胡小石接洽,许以重金,希望他为蒋介石写一篇寿文——其一因为胡小石是名满天下的“部聘教授”;其二因为胡小石无党无派,又是著名书法家。请他写寿文,既有文气、名声,又确具“民意”。结果胡小石一口回绝:“我只会给死人写祭文,不会给活人写寿文。”

说到这里,不由得令人联想到2012年南京大学为庆祝建校一百一十周年而排演的话剧《蒋公的面子》。当年在南京大学流传过一个段子,1943年春节,兼任中央大学校长的蒋介石邀请中文系三位教授赴宴,他们却不顾及蒋的面子,拒绝赴宴。南京大学戏剧影视艺术系学生温方伊据此创作话剧《蒋公的面子》,获得巨大成功。剧中的三位教授是时任道、夏小山和卞从周,其中有两位的人物原型能够坐实,他们是陈中凡和胡小石。陈中凡是古典文学专家,政治上偏左,反对蒋介石的专制政治,追求人格独立,在剧中的对应角色是时任道;胡小石则终日沉浸在学术研究之中,心无旁骛,不问政治,生活中的他却是一位美食家,在剧中对应的角色是夏小山。剧中夏小山有几句台词:“蒋公若是以行政院长之名请我,我还愿意给他这个面子;可他以校长之名请我,我既不承认他是校长,又怎会去赴他的宴?”这几句台词在表现夏小山性格特征的同时,折射出了胡小石的凛然风骨和孤高性情。

1948年底淮海战役结束后,国民政府命令中央大学南迁。胡小石与中央大学农学院教授梁希等人组织护校活动,抵制国民政府迁校。1949年1月,胡小石被推选为中大校务维持委员会常务委员。4月1日,南京大专院校举行“争生存,求和平”游行请愿活动,有一万多名学生参加,胡小石乘吉普车跟在游行队伍之后,对学生的正义行为表示支持,同时也对学生加以保护。8月8日,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952年,金陵大学部分学科并入南京大学),胡小石仍然担任文学院院长。同时,他积极配合共产党领导下的南京市政府的工作,兼任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南京博物院顾问,并加入南京市文联,1950年还当选为南京市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新中国成立后,胡小石信心百倍,积极投身于新的生活和工作。20世纪50年代,胡小石已经年逾花甲,但仍然坚守岗位,勤奋工作。他为本科生开设选修课“楚辞专论”,其学生、后来成为南京大学教授的吴翠芬评价说:“他以史学家的卓识、经学家的谨严、文学家的别具会心,给我们生动刻画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心路历程。”

1961年5月,为迎接南京大学五十周年诞辰,胡小石以七十三岁高龄完成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次讲座,讲座的内容是向学生们介绍杜甫的诗作《北征》和《羌村三首》。胡小石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和各种考证材料分析这几首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既严谨实在,又激情澎湃,可谓发前人所未发,言他人所未言,受到学生的热情追捧。讲座结束后,校长郭影秋讲话,对胡小石的人格和学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要求各位老师和同学像胡先生那样热爱新生活,做老实人,研究精深的学问。

热爱南京文化,情牵大鼓艺人

胡小石对南京的历史文化、人情风物极为熟悉。他热爱南京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树叶,认为南京的每一幢建筑、每一处风景无不是一首诗,无不显露出特有的文化风味和情调。曾昭燏在《忆胡小石师》一文中有这样的描述:“师虽年老,而性耽山水如少年时。逢春秋佳日,常邀弟子二三人出游,余多随侍。相与攀牛首,陟栖霞,探石头城之故迹,揽莫愁湖之胜景。尝于夏日荷花开时,天才微明,即往玄武湖,载一叶扁舟,破迷茫之晨雾,摇入荷花深处,轻风拂面,幽香沁人,以为斯乐南面不易。”

在胡小石的《愿夏庐诗词钞》中,有许多以南京的风景名胜作为题目的诗篇,如《莫愁湖》《燕子矶榴花》《北湖》等,而这些名胜中最令他难以忘怀的,是南京的玄武湖。玄武湖是风景园林,也是历来的文人墨客聚会之地。胡小石创作了不少描写玄武湖美景的诗篇,如《杨柳枝》其二云:“嫩翠青黄欲化烟,赤阑桥外水连天。”写玄武湖湖边的杨柳如轻烟般袅娜,在水面的映衬下更显得婀娜多姿。《忆北湖》:“陌上千花烂漫开,流莺叹我不归来。迎船春水浓于酒,飘絮何人劝覆杯?”描写的是一幅阳光灿烂、鲜花盛开、流莺婉转、春水盈盈的生动景象,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形象明艳,秀美可人。

胡小石还非常喜爱南京美食,常常与同事、学生相约,去城南城北几个老字号菜馆品尝美味佳肴,或者去清凉山扫叶楼品茗喝茶。胡小石和好友胡翔冬教授非常钟情一家叫“马祥兴”的餐馆。这家餐馆的老板用鸡肝、虾仁等原料创作了一道非常特别的豆腐菜,两位胡先生吃后连连称赞。不久,这道菜声名大振,远近皆知,食客们不辞路途遥远,时常三五人结伴出城,专为品尝两位胡先生吃过的豆腐菜。“胡先生豆腐”一时暴得大名,成为一道人们耳熟能详的金陵名菜。

学生吴翠芬曾撰文道:“小石师给我们传授知识,是没有‘课堂’界限的,一遇有机会,他就兴致勃勃地带我们去接触外面的精彩世界。或是看戏曲演出,或是去踏访古迹,或是一边品尝传统佳肴,一边谈今论古,使我们不断地开拓了知识领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术素养……这令其他专业的研究生羡慕不已。”

昆曲产生于江南,是一门地地道道的南国戏曲艺术,在国内外影响巨大。胡小石非常热爱昆曲。抗战时期,苏州昆剧班到南京演出,戏票很难卖出去,胡小石为了支持昆剧演出,每场必到,而且和黄侃合买数十张戏票,请学生来看戏。20世纪50年代,苏州昆剧院演出的昆剧《十五贯》轰动京城。胡小石不仅鼓励学生观看昆剧,参与他们的讨论,还亲自带领学生去观看苏州昆剧院演出的《游园惊梦》。在胡小石的熏陶下,当时很多学生都爱上了昆曲。

董莲枝是南京的一位民间艺人,她十九岁时从济南来到南京,在南京夫子庙演出梨花大鼓,受到文人学士的追捧。董莲枝虽然长得不是很漂亮,但是技艺很高。她的代表作《剑阁闻铃》(简称《闻铃》《霖铃》《淋铃》)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其演唱沉郁低回,曾经风靡南京城。那时,胡小石往往上午上课,下午到夫子庙淘书,然后去欣赏董莲枝的梨花大鼓,与董莲枝建立了深厚的交情。

抗战全面爆发后,董莲枝不得不辗转到武汉、重庆和昆明等地演出,胡小石也随中央大学西迁,经过武汉等地最后来到重庆。他曾于辗转途中邂逅董莲枝,并观看她的梨花大鼓演出。胡小石作有《自昆明返渝州,朋好置酒相劳,座中有董莲枝鼓词,感为短韵,并赠董娘四首》,其三为:“听汝秦淮碧,听汝汉水秋,听汝巴峡雨,四座皆白头。”这组诗作于1940年2月,胡小石从昆明回到重庆后不久。彼时,胡小石应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之邀,于1939年8月至1940年2月兼任云南大学教授。“碧”“秋”“雨”三字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在南京、武汉、重庆听董莲枝演唱时自然环境与政治气候的不同,最后一句更是极力渲染了那个动乱年代普遍具有的悲凉气氛,这也是董莲枝的梨花大鼓演唱特别感人的时代因素。

据曾昭燏《忆胡小石师》记载,董莲枝的儿子从西南联大毕业后找到了能够养活自己和母亲的工作,董莲枝便放弃了自己的职业,到昆明和儿子一起生活。胡小石曾经对曾昭燏说,董莲枝放弃自己的职业,一身技艺没有传承下去,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但是作为她个人,能够在儿子身边颐养天年,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抗战胜利回到南京后,胡小石对董莲枝仍然念念不忘,他多么希望当年夫子庙奇芳阁的情景能够重现啊!1960年的一天,胡小石重返夫子庙。旧地重游,不见当年的董莲枝,他心情惆怅不已,写下一首怀念董莲枝的七绝:“小鼓双铧夙定场,烽烟飘泊向蛮荒。《淋铃》一曲肠堪断,何处天涯问董娘?”

董莲枝的大鼓有人听,无论是在平静如水的岁月,还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胡小石情有所寄,无论是在躲避战火的路途中,还是在紧张工作后的休闲时刻。大学教授与民间艺人在南京美丽相遇,碰撞出惺惺相惜的缱绻情感,这是艺术的幸事,更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幸事——尽管盛景不再,但是美好的往事仍然值得人们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