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是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品格、良好习惯和健康个性等心理品质方面的要求和培养。作为班主任,更要在班级管理中通过语文教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健康、茁壮成长。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一)结合语文教学目标,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就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思想认识。教师的教育思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至关重要。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思维,与时俱进,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语文教学的目标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新课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目标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大领域的不同学段中都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如第二学段的课程目标中,阅读与鉴赏领域提出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表达与交流领域提出要“乐于用口头、书面的方式与人交流沟通,愿意与他人分享,增强表达的自信心”。这就要求在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中有机渗透心理教育,而不是脱离教学,外在地强加某一目标。
四年级下册《巨人的花园》改编自《自私的巨人》,故事本身就贯穿着巨人“自私、冷酷”这一线索。课文前后对比鲜明:当巨人孤独、寂寞、冷酷时,即使是春天花园里也依旧寒风凛冽、冰雪覆盖;当巨人醒悟并接纳了孩子们,把花园与孩子们分享后,花园重新变回鲜花盛开、生机勃勃。基于此,本课教学目标的设定必然有一条是感受“宽容,给予是一种快乐”。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质疑“巨人为什么这样自私、冷酷”,学生积极思考并展开讨论。我相机出示了巨人离家七年拜访朋友,并把他所有想说的话都对朋友讲了一遍的情节。孩子们听后瞬间陷入了沉思,随后才纷纷举手发表看法:一定是巨人太孤独了,所以他的心变冷了;说不定巨人太缺朋友,所以导致他不会交朋友;巨人还没有学会与人分享……
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我又引导学生一起想象孩子们和巨人一起在花园中玩耍的情景。在孩子们的想象与表达中,巨人不仅与孩子们分享了美丽的花园,更分享了自己的一切。孩子们在巨人肩膀上攀爬,在巨人胳膊上荡秋千,在巨人胡子里捉迷藏……
“宽容,给予是一种快乐”。这一教学目标达成的过程,既是对单元语文要素“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的细化,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时机。尤其是结合教学目标自然而然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更易于让学生接受。
(二)通过情境创设,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心理环境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开展生命教育,增强学生尊重生命和珍爱生命的意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亦强调: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良好的心理环境对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平等、民主、亲切、信任、热情的态度对待学生,教师的语言应生动、形象、幽默、充满激情。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有很多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内容,如《荷花》《美丽的小兴安岭》《麻雀》《黄继光》等。从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等方面分别指向生命的长度、宽度与高度,最终指向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
我在教学《麻雀》时,设计了“捕捉生活中那动人的一瞬”的情境任务。学生通过读、画找到了描写老麻雀的句子,圈出令自己感动的印象深刻的词语,并互相交流感受。学生通过自读、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读懂了老麻雀为救小麻雀不怕牺牲自己生命的英勇无畏,感受了母爱的伟大,更体会到生命的可贵。
在进行习作教学“我的‘自画像’”时,我先以有趣的谜语带学生走进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更是巧借镜子为道具,让孩子们照一照,找准自己的特点说一说。互评阶段,孩子们重新组合小组,共同修改习作。愉悦的氛围,自信的表达,伙伴的鼓励,让孩子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
(三)创造教育契机,灵活选择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我们常说:教无定法。同样,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没有固定方法。从教学设计取向看,在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为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可以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也可以加强心理训练;从渗透形式上看,可以有分散式与集中式、集体式与个别式、讨论式与写作式等方法。
教育的契机需要语文教师提前构思与搭建,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合理选择教育的方法。再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一课时,出于对孩子们可能受到一些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场景的影响的担忧,在读到巨人立起的布告牌“禁止入内,违者重惩”时,我引导孩子们想象可能是怎样的重惩。当时有一个孩子说:“把入内者踩死!”另一个孩子即刻附和:“对,巨人那么大,那么强壮,用两根手指就能把小孩子捏死。”我没有立即指责这两个学生,而是先肯定了他们俩的想象符合此时巨人的冷酷与自私的特点。然后我从童话这一主题出发,让孩子们思考几个问题:“童话一般是什么人读?童话故事里除了极其坏的恶龙、妖怪等,把谁处死的情节常见吗?你希望读到怎样的童话?”听到这样的提问,孩子们自动要求修改刚才的说法,变成“巨人吹了一口气,变成一阵风,把孩子们吹到了围墙外面”。我提问的原因是——千万不能让爱读童话的孩子们从小学习暴力和血腥的内容!于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就这样伴随着对童话故事的想象被我把握住了。
(四)留心课堂生成,把握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
语文课堂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不能全靠教师提前预设。有时候,课堂上随机的生成,同样会帮我们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
还以习作教学“我的‘自画像’”为例。学生以镜子为道具,找准自己的外貌特点之后,有互相交流的环节。学生小任说道:“你们看,全班谁最丑?当然是我!三角小眼,大厚嘴唇,皮肤跟矿上产的煤炭一个样!”他短短的发言,语言幽默,特点突出,引得同学拍手大笑。这是一个阳光开朗的小男生,爱运动,爱劳动。他的发言,深深吸引了我。班上同学不是个个都相貌堂堂,那些对自己外貌长相不太自信的同学,不一定都能如小任同学一样,以幽默自嘲的语气来讲述自己的特点,甚至他们会自卑地刻意回避一些方面。
师:小任同学,你的发言真有趣。你喜欢这样的自己吗?
小任:喜欢啊!我长得像我妈妈,就是没有妈妈皮肤白。我妈能干又善良,我愿意长得像我妈。
师:你的话太暖心了,我要替你妈妈抱抱你!(走上前拥抱孩子)听你这么一说,我一下子想到我自己。其实我的眼睛也不大,个头也不高,但是完全没有影响我每天开开心心地和你们一起学习。
师:还有谁可以像小任同学一样大胆地介绍自己?
生1:我长得很胖,脑袋圆,肚子圆,体重都快一百三了!但是别看我胖,我也壮啊!开学搬新书,挪动大讲桌,我都是种DxkhD9NMUonU2qymX1zqQnpUPML4yrvU83a8zKf4VGA=子选手,连我爷爷买的二十斤的大米都是我一口气扛上楼的!
生2:我是班级路队里最前面的一员,从一年级到现在都是。以前我特别在意别人老把我当成低年级的小同学,不过,现在听了小任那么一说,我觉得我矮,站路队最前面也不错呢!我能指挥大家的站位,还能用标准的广播操动作给大家作示范,真开心!
……
教师很好地把握住课堂,随机生成教育点并智慧地切入心理健康教育中。这样的操作看似不着痕迹,实则需要教师以生为本,灵活机智。
二、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落实心理健康教育
(一)上好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
班会主题要基于学生的成长需求,对班会背景的阐述清晰明了,符合学生实际;能做到立足学生现实,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可行性。尤其是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目的的主题班会,更要做足准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四年级学生相较于低年级小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压力、交友压力。本学期,在对孩子们进行观察了解的基础上,我设计了“烦恼不见了”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班会之前,我在教室内放置了一个自制的“烦恼箱”,用一周的时间来收集学生的真实烦恼。学生的倾诉纸条可以署名,也可以匿名。因为本班师生相处的氛围一直较为融洽,所以孩子们特别愿意参与这次活动。
学业的负担和焦虑;二孩家庭大孩被冷落的伤心;朋友间得不到信任的难过;失去宠物后的自责……内容既有统一性,又有独特性;既有来自家庭的烦恼,又有来自学习的压力。
严格来说,孩子们的倾诉,并不一定都是烦恼的范畴,但是这样一个表达方式,为他们提供了宣泄情绪的机会。
在班会课上,我们以“当老师的回信助手,为同伴消除烦恼支招”为活动情境,从游戏引入,又旁观了虚拟的学习伙伴的解除烦恼的故事,再落脚到我们自己的烦恼上。大家一起出谋划策、商讨妙招。
表演环节中,孩子们扮演“烦恼”“开心”“小李”等角色。在夸张的表情动作中感受烦恼的危害,在童真又不失真诚的对话中,提出消除烦恼的妙招。在此基础上,我以提前录制视频的方式请本班的校外辅导员参与到课堂中,为大家献上良策,排忧解难。
“烦恼不见了”主题班会目的不在于消除每一个孩子的烦恼,而在于让他们知道:有情绪是正常的,我们可以用很多方法来消除烦恼。这个主题班会是孩子们抒发消极情绪,让内心更加阳光灿烂的平台。
作为小学班主任,在处理班级日常事务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充分准备、精心策划,上好每一节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
(二)关注个体情绪,适时进行疏导
上学期,在学校大队委大队长的竞选中,我班曹某和王某两位同学落选了。这两个孩子学习成绩优秀,体育成绩突出,还在班内担任了班干部。看着整日没有了笑脸的两个孩子,我把他们叫到了一个空教室谈心。教室里紧密排列了几条长凳,有时我中午会在上面躺一会儿。看他们不时瞧一眼那几条凳子,我随口问他们:“你们说这是什么?”他们说:“凳子。”我说“再看看”。好久后,曹某说是大队委的标志。我觉得很意外,也很有趣,就因为并列的几条长凳和大队委胳膊上佩戴的“三道杠”相似。
然后我和他们谈了好一会儿。他们能把并起来的凳子看成大队委标志,说明这几天关于竞选大队委成员这件事一直在他们脑子里、心里,都走火入魔了。我对他们说,其实,他们现在想进大队委,除了想让自己的优秀得到认可,还有点觉得大队委成员很威风。他们俩听完后都笑了,曹某还不好意思地说:“我的确是看他们天天不用喊报告就能进咱们教室来检查,有点羡慕了。”
我给他们讲,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大队委的成员认真负责,是发挥了它原本的作用。但是大队委同学利用特权不穿校服、不系红领巾等,就是坏的示范,不是威风。当大队委成员是有成就感,但是当不上大队委成员,也不代表自己就不优秀。就像普普通通的凳子,如果它愿意发挥作用的话,聚在一起就变成了老师的床,这甚至超越了它原本的功能和价值。
随后,我也让他们说了自己经历这件事后的收获和感想,其实是想让他们自我催眠一下,不要那么失落。两个孩子看着我的“床”,又不约而同地表达出要在现在的岗位上继续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的想法。他们都说得特别好,我很感动。一次谈话,驱散了孩子心中的雾霾,找到了更好的努力方向。
(三)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班主任应合理引导家长树立科学养育观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尊重孩子心理发展规律;倡导家长将培育健康人格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用充满爱的亲子关系为孩子描绘一生发展的底色。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难免会遇到学生之间发生摩擦引发家长不满的时候。一次,我班学生高某某因小白鞋被同学故意踩脏,其家长愤怒地在班级群里表达了不满。面对这种事情,我作为班主任,在群内及时进行了回应,并借机对家长进行了一次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谈心。关于高某某家长说到的问题,作为班主任我也作了简单的回应。
以下是对当时聊天内容的部分摘录:
若有其事,这是我们教师在学校教育当中工作不到位造成的。虽然想对某某家长致一声歉,但是转念一想,她的本意是引发大家思考,而不是因为孩子被踩脏了一双小白鞋就让谁低头认错,万一我那样说了,倒失去了本次交流的意义了……
事情也许有其他可能性。
第一,使坏的孩子确有其人。
事情发生后,受害的孩子该怎么办呢?就是第一时间要告知老师!我们有过许多次安全教育、防校园暴力等教育,一再告知孩子们遇到这种事情一定告诉老师或家长。若将这件事告知了老师,老师定不会坐视不理。
事情发生后,使坏的孩子及家长该怎么办?
一要主动反思,深刻认识自己的错误,诚恳道歉,保证以后绝不再犯。二要跟进相关的家庭教育。家长应该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反思这个问题,不纵容不包庇,多想办法加以正确引导。因为我确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长为内心阳光、积极向上的人。
第二,使坏的孩子不一定是一个人。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的孩子也是女孩,也喜欢穿新鞋子,但是新鞋子刚穿上的第一周她绝对不快乐。因为越是喜欢的新鞋子,她越在意,越怕人踩;越是怕人踩,越是感觉被踩得多。这是我作为一个女生家长的经验。因此,不只要劝某某妈妈一人,更要提醒每位家长,遇事要冷静,要先考虑如何引导自己的孩子学会消除负面情绪。若孩子心理的阳光败给了一双小白鞋、一支荧光笔……那我们的损失就不只是一双鞋、一支笔,而是孩子的未来!
我及时与家长沟通,以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角度给出家长建议,家长心悦诚服。这样不仅很好地化解了此次矛盾,还引起了更多家长对孩子们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四)团结校内力量,共同守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班主任是学生在校期间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应该做任课教师之间的桥梁,共同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应密切与任课教师的联系,共享学生身心发展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交流应对措施,共同研究并落实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及行动方案。
班级教研是我们学校长期以来坚持得特别好的一项举措。以班级为单位,所有任课教师参与,研讨内容不作预设,研讨时间必须保证,且有一项长期保留的项目——共享班级学生在校动态。在我班任课教师的一次研讨中,作为语文老师,我提出了赵某某同学的问题:上课极易走神,回答问题吞吞吐吐。但是在数学老师的观察中,这个孩子最近的确容易上课走神,不过该生数学成绩较好,完成练习题的速度较快。
我们一起纵向对比了上学期到本学期这个孩子的变化,又横向对比了在不同学科学习中的不同表现,一致认为一定是有什么近期发生的事情,导致了孩子的异常表现。大家达成共识:课上、课下多留心观察,多督促提醒,给予适时的关怀,并从家校联系中找到原因对症下药。后来,通过家访以及与孩子的谈心,得知孩子妈妈怀了二胎,孩子暂时不太能接受这件事情,上课时老想着妈妈肚子里的小宝宝。找到原因后,我们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入手,及时疏导孩子。现在,赵某某同学不仅能专心于学习,更是在各科老师的关心下,积极回答问题,超前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有了非常大的转变。
班主任除与任课教师紧密联系外,还应该在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联系学校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或分管领导,向其传递一手信息和资料,为后续的干预工作打下基础。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无论是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还是班级管理的角度,教师都理应责无旁贷地分担这一重任,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作者单位:山西省阳泉市郊区育才小学)
编辑:蔚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