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学习方式。项目式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法,又是一种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探究复杂的现实问题,并能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利用这种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学生可以对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
在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时,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核心思想和教学内容开展专题研究,引导学生自主或合作地进行课题研究。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能够通过积极学习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形成良好的素养。通过与同学合作、交流,学生能够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识,提升应用能力和协作能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下面以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的第3课“弘扬优秀家风”教学为例,探究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有效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的路径。
一、项目式学习的优势
在当前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的背景下,项目式学习的应用显得尤为必要。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模式导致教学存在目标狭隘化、模式单一化、知识碎片化、思维浅表化、学生被动化以及评价孤立化等问题。项目式学习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弊端,促进学科育人目标的实现。
首先,项目式学习强调解决真实的、有价值的问题,能够帮助学生经历深入关注、深刻体验学习的历程,从而克服课堂学习的枯燥性和单一性。通过参与项目探究,学生不仅可以深入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还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项目式学习在实践中能有效地弥补“课程目标过窄”的缺陷。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重视知识的灌输和解题技巧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问题中获取知识、获取技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提高综合能力。
最后,项目式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在项目探索中,学生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去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提高思维层次和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项目式学习对实现“以人为本”教学目的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弘扬优秀家风”课程概述
“弘扬优秀家风”是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中的第3课,涵盖了两个主要话题:“探寻优秀家风”和“优秀家风代代传”。第一个话题着重帮助学生认识家风及其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了解我国不同时代的家风及其影响,以及优秀家风与传统美德的关系,强调优秀家风对国家发展、民族进步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第二个话题则引导学生从个人成长和社会风气形成两个角度理解优秀家风的作用,教会学生从小事做起,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这两个话题旨在帮助学生从认知和实践两个层面认识和传承优秀家风。
学生在五年级已经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格言警句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优秀家风文化,如《朱子家训》、诸葛亮的《诫子书》等也有所涉猎,尤其是那些阅读量较多的学生,对此了解更多。然而,大多数学生仍然只是将这些知识视作学习的一部分,从语文学习或阅读理解的角度来认识,而未能深刻理解优秀家风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风气的意义。调查显示,虽然大多数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能够遵守家规家训,但对于家风对自身成长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却不能全面理解。因此,本课程的教学需要从更全面、更深入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和思考家风的传承。从学生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弘扬优秀家风不仅是一种学习,更是对健全人格的塑造。在理解我国不同时期优秀家风深刻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宣传和践行优秀家风,学生将能够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其对社会风气的形成也有着积极的影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依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道家风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是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家庭文化,主要表现为家族代代恪守的家训家规。
2.了解《朱子家训》的主要内容,知道《朱子家训》是将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中很多内容对今天的家庭教育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知道我国古代有极为丰富的家训家规,其中很多被广为传播,并且对后人的思想和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4.探寻优秀家风,懂得正是这些优秀家风铸就了我们伟大的民族之魂,并体会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三、项目式学习在“弘扬优秀家风”一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理清教学理念
在以项目为基础的德育中,明晰德育理念是十分必要的。清晰的教学思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促进他们的深层学习,同时能有效地训练他们的问题求解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在教学之前,教师要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使学生清楚自己在项目式学习中需要完成的任务,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家风是一种由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是长期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家庭文化,是德育与法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家风”的内涵与意义进行反思与探索。
在对家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
1.你知道什么是家训家规吗?
2.你认为这些家训家规有何意义?
3.你准备怎么去实践好的家训家规?
通过上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家训家规在个体、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的功能进行了探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选择身边的好家风和历史上有名的家训。确定了课题以后,教师要根据自己的探究方向确定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网络搜集、阅读大量的书籍等。课程问题是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关键。好的课程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探索目的和思考过程,从而使项目式学习更具针对性、更有效。借由课程问题导向,引导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进行深层次的认识,并能训练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体协作精神,以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比如,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次家风展示,让教师、同学了解家风的优良传统与传承价值。通过此课程,学生不但能认识到家风对人们思想和生活的重要影响和对团体工作的重要性,而且能训练组织活动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设计学习方案
在以项目式学习为基础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设情境是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真实、感性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在这节课中,教师可以带着学生深入探讨家风在“大家族时代”和“小家庭时代”的变化。学生在参评“好家风——最美家庭”的情境中,联系实际生活,体会传统家风在当代的传承和演变,认识到家庭文化对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并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扬优秀家风,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样的情境创设,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程度和投入感,又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让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教师利用情境展开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家风文化的同时,体会到传播优秀家风就是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引领良好社会风气,建设家庭文明新风尚。比如,针对“优秀家风代代传”一框的学习,教师可以以“弘扬优良家庭美德”为主题展开教学。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校园文化节,让学生以家庭美德为主题来进行表演。学生还可以制作家风展板,演绎家风故事。通过这种活动,学生既能体会到优秀家风对个人、家庭、社会的正面作用,又能亲自参加示范、演出,加深对家风的认识与了解。
将学生真实的生活经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也是创设语境的一个重要途径。开展家访活动,可以使学生对家庭的家风及传承方法有更深层次的认识。透过家访,学生能切身感受到家风的韵味,更能体会到家族传承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比如,学生可选取自己熟知的家庭走访,了解其家风传承模式,或选取社区、学校等典型家庭走访,对其家风与传承进行深度剖析。通过这种形式,学生既能体会到家庭文化的真实与丰富,又能在实践中体会到家庭文化的内涵与意义。
在创设情境语境的基础上,教师要制订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案,为学生成功开展活动提供坚实的保证。学生拟定的调查方案,应由目标、思路、过程三个部分组成。教学目标作为学生探索活动的终极目标,必须有一个清晰、具体的计划,才能起到引导作用。思路是指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所遵循的总的思想,它要求明确,便于学生明确研究的要点与方法。过程是指学生探索过程中的特定环节。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必须细化、再细化环节。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案可以帮助学员明确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知识要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情景再现,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历相融合,为学生创造真实、感性的学习环境,可以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助力。
(三)小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在项目式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合作,共同进行研究。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培养学生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做好整体计划,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和同伴一起制订具体的计划,在合作探索中相互帮助、相互理解,才能把项目做好。从“社会”与“个人”两个维度,探究家训家规对个体与社会所产生的作用。这意味着,要完成这个任务,学生需要在小组内合理分工,各自完成自己负责的部分。在刚刚尝试制订项目计划时,学生可能无法设计出周全的项目计划,如可能会忘记分配采访环节的职责。因此,在学生分工之后,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分工情况,并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修改、完善。此外,为了弄清楚家风对个人的影响,学生可能会向全班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需要明确谁负责设计调查问卷、谁负责发放调查问卷、谁负责回收调查问卷、谁负责分析调查问卷。在此基础上,学生要对问卷进行设计、发放、回收、分析,以达到合理分配的目的。在掌握了学生所要采取的调查方法和任务分配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各项任务的难度进行评价,然后按照作业的难度进行分配。在项目式教学中,合理地划分小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项目式学习效率。在这种项目式学习中,学生要主动探索,合作交流。这既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有关的知识,又能让他们了解家风的意义,认同良好家风,并愿意践行良好家风,还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在学生进行协作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使学生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对所学的内容有更深的了解,同时在实际操作中不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四)对教学结果进行全面的评估
项目式学习结束之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介绍,并进行专题评价、专题研讨等,以增进学生间的沟通与协作,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展示学习结果时,学生要对自己的探索过程进行思考,对所学到的知识与技巧进行思考,这样才能综合评价项目式学习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课堂内容,对不同的课堂表现形式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学生完成了“弘扬优秀家风”一课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此次项目式学习的过程进行描述、分析和评价。同时,让学生反思自己在专题学习中所获得的灵感与领悟,并与他人共享。如对“家训的功能”的研究,可采用个案分析等方法,并展示本组的研究结果。在学生展示了探究结果之后,教师可以让他们重新审视课本上有关家风的内容,从而更好地了解家训家规。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在每一组汇报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让他们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评估准则来进行小组间的互评,并对他们的语言逻辑与行为加以综合评定。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相互评价,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通过对学习结果的展示与综合评估,学生能够对探究活动的全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并能对所学知识及学习方式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总结。这种评价既能提升学生的成绩,又能增进学生间的沟通与协作,并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与思考能力。
四、总结与反思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项目式学习,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通过本次课的教学,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首先,项目式学习能够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在“弘扬优秀家风”一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实际调查、案例分析和互动活动等多种形式,深入探讨家风的意义和传承方式。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其次,项目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技巧。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合作,明确各自的职责。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例如,在研究“家风的约束作用”时,学生需要自己设计调查问卷、布置调查任务、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从而使综合素质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弘扬优秀家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学以致用。他们通过家访和社会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了各类家庭的家风特点和传承方式,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了家风的作用和意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支持至关重要。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设计合理的主题任务,跟踪和评估学生的学习进程,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例如,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配任务等,制订详细的调查计划,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最后,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平衡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有些学生可能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完成这个课题,而有些则是被动地学习。这些学生不会主动地参与到课程的研究过程中,而是等待其他学生研究完成后,被动地参与课程活动。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相互协作,一起进步。
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运用项目式学习法,并结合“弘扬优秀家风”一课进行了个案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通过调查研究、案例分析及小组活动,学生加深了对家族文化内涵及传承方式的理解,并借此学习到了丰富的知识,培养了团队合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弘扬优秀家风”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理论性,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对道德和法治知识的理解和感受。
(作者单位:贵州省桐梓县花秋镇天生桥小学)
编辑: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