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学中插入欣赏课,不仅可以让学生听懂音乐,还可以帮助学生走进音乐的世界,理解音乐本身蕴含的情感,而优质的欣赏课更是对学生音乐欣赏、评价、表现等能力的培养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音乐欣赏课的过程中,对素材的选择、作品深意的把握、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环节的衔接等都需要认真对待,以此保证音乐欣赏课的高效性。为此,笔者将以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赶花会》为例,对如何有效开展民族音乐欣赏课进行阐述。
一、研读教材,了解作品风格
小学音乐教师在欣赏课的准备环节应对教材进行充分解读,对作品风格有准确了解。《赶花会》是一首以民歌《采花》为主题的乐曲,其表现了人们在“花会”中载歌载舞的欢乐情景,极具西南地区的民间地方色彩。这首歌曲旋律流畅,饱含热情欢快、兴高采烈的情感,中间旋律舒缓,抒情又连贯。因为它是西南地区的民间音乐,所以它的旋律与《苗岭的早晨》《铃铛舞》《瑶族舞曲》都有相像之处,这便是教学中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因为《铃铛舞》正是这个学期第三单元学过的一首民间音乐。教师在学生还有印象的情况下进行复习导入,是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最直接的方式之一。教师可带领学生对《铃铛舞》进行复习演唱,引导学生回忆穿着美丽服饰的苗家小姑娘和朋友一起载歌载舞的快乐情景,欣赏课教学围绕此展开。教师接着介绍这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特色舞蹈和歌曲,通过视频的形式,将我国少数民族的风情民俗展现给学生。学生从视频里了解到每年百花盛开之时,西南地区的各族人民便不约而同地走出山寨,去往百花齐放的花会上,他们不仅可以赏花,还可以购买一些平时见不到的物品,这便是“赶花会”。通过这一环节的设立,学生不仅对作品风格有了初步把握,还对这首民间乐曲的创作背景也有了大致的了解。
除了以上列举的这几种标题性质的音乐外,《溜冰舞曲》《打字机》《水族馆》等都是小学音乐欣赏课教材中的作品。对于作品风格的把握不单体现在《赶花会》,而是应对这种标题性质的音乐欣赏风格都要进行准确把握,教师以此创设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从作品的各个方面进行感知与认知。
二、深挖作品,欣赏二度创作
通过对《赶花会》曲式结构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首ABA’的三段体,A与A’相比只少了一个尾部,除B乐段以外,其余乐段都较为类似。教师在进行作品教学时,应时刻把握细节,《赶花会》的A乐段旋律轻松活跃,其中暗藏了一个变拍,将乐段的节奏由2/4拍自然转换到3/4拍,不少教师都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接下来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这个乐段节奏的变化,为了让学生体验到曲目的特点,笔者在学生听音乐之前布置好问题,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从中感受曲目的不同之处。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只要这两个音出现便以拍两下腿的方式进行记录,借此体会三拍子的不同之处。这个环节是通过音响给予学生最直观的音乐感知,并借此对音乐中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等因素进行分析,而学生对曲目旋律的掌握则是在多样的打击乐器下完成,以此锻炼学生的听觉灵敏度,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A段旋律描述了人们陆续去往花会的热闹、欢乐情景,不论是旋律的节奏还是采用的民族乐器音色,都以轻巧、轻快为主,而人们奔于花会时的休憩情景则是通过多出来的两个音组成连贯舒缓的乐句表现出来。教师可以根据此段旋律的图形谱搭配上适合的打击乐器,借助干脆而清亮的双响筒对人们的脚步进行模仿,三拍子的末尾两音则用沙球。通过一系列极具民族特色的打击乐器与歌曲旋律的巧妙融合,锻炼了学生对音乐旋律的敏感度。
在对作品的二度创作进行赏析时,教师对作品的分析以及对作品的直观感受,都是能否上好这节欣赏课的关键之处。只有将作品研读透彻,准备充分,学生便可在教师的引导下成功走进音乐的世界,感受音乐的美妙之处。
三、仔细聆听,塑造音乐形象
教师在对《赶花会》的B乐段进行分析时,可发现该曲目为了向学生展示人们赶花会时的闲适安然、快乐恣意,在结构工整的B乐段中融入抒情静美的旋律,像极了人们情到浓时的动人歌唱。因本乐段只有40秒的时长,如果教师不加以适当引导,学生只会关注到该乐段的一个基本情绪,而无法准确把握其中的音乐形象。教师应带领学生多方位欣赏音乐,从音乐的要求、层次、梯度等进行全面的赏析,让学生真正地理解音乐和感受音乐。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B乐段时应分四次来听。第一次,听音乐本身蕴含的基本情绪;第二次,学生单独进行乐句的划分,并用小手向教师示意;第三次,感受乐段旋律的高低,并用手势表现出来;第四次,关注旋律起伏,欣赏乐句中交相呼应的特点。就像花会中年轻靓丽的少男少女交流、打趣。经过这四次不同目的的聆听,学生可以借助图谱将听出来的旋律线画出来,从整体上感受B乐段的旋律与框架,为后面的演唱做好铺垫。
我们对作品进行充分聆听后,要把握对作品中的音乐要素和作品形象。例如,轻快的乐曲一般用来表述雀跃的心情;舒慢的乐曲一般用来表述低落的心绪或是安静祥和的意境,一些力度较大的音乐作品会给听者带来一种大气、恢宏的音乐形象,而力度较小的音乐作品则会给听者带来如小桥流水一般轻盈、灵巧的感觉。因此,在小学民族音乐的欣赏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音乐作品的各种要素进行全方位聆听,这对音乐形象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趣味跟唱,把握主题旋律
小学音乐欣赏课虽然以欣赏为主,但在教学中开展适当的音乐活动也存在一定的必要性。在对作品旋律进行初步把握后,教师在欣赏课中的歌唱环节借助学生对乐曲主题的记忆进行一些简单跟唱,有锦上添花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必须控制好歌唱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当然对学生的要求也不能过高,若学生不能独立演唱,简单哼唱也可。在《赶花会》这一课中,B乐段于学生而言具有一定学习难度,其中不仅有着篇幅较长的歌唱旋律,中间音乐的旋律还高低起伏,加上跨度较大的音程和节奏变化的难点,学生学起来并不容易。教师若引导学生进行反复跟唱,那欣赏课便会变为歌唱课,不仅违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重点,教学比例也发生了改变,对学生而言,接触此类极具演唱技巧的曲目,对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也会造成一定打击。因此,当课程开展到B乐段的歌唱环节时,教师应将教学中心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在掌握旋律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自由填词演唱,不需要多么高深的词汇,反而越简单越好,越朗朗上口越好,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背唱,还能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教材中《赶花会》B乐段歌词为“花会好,花会好,人山人海真呀真热闹”,这样的歌词出现了两句,教师可鼓励学生分别以不同的旋律对这两句歌词进行演唱,这个创作环节对学生虽具有一定挑战,但自由创作的价值更高,使学生也能从中体会到与众不同的乐趣。
在小学音乐欣赏课中也可以以哼唱的形式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如在《邮递马车》和《北京喜讯到边寨》这两个作品的音乐教学中,学生有了听觉刺激便会不由自主地根据记忆中的主题旋律进行哼唱。在实际的音乐欣赏课中,教师要控制好欣赏和歌唱之间的比例,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中。
五、分段赏析,分析乐段特点
《赶花会》的第三段乐曲只比第一段乐曲多了一个小尾巴,其余都较为类似。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可适时向学生抛出问题,引发其思考。“同学们,这段旋律听起来熟不熟悉?可不可以用手势告诉老师是什么旋律呢?”教师通过言语引导激发学生的身体记忆,通过身体律动回忆起第一段的旋律,同时也对先前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回顾。通过这两段旋律的对比,教师可询问学生这两段旋律有没有不同点。学生会发现第三段旋律明显比第一段更长一点。教师可结合之前人们赶花会的热闹情景询问学生这段多出来的小尾巴有何含义,表现出什么情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感受到花会结束后人们相继离去的情景。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设置开放性问题,在乐曲的引子部分有一段特殊的旋律。教师可在学生欣赏作品时适时插入这一段旋律,让学生思考“这段旋律放在乐曲的哪一部分比较好?”这一问题的设置可帮助学生感受旋律的本质。这段旋律是由竹笛演奏,音色清脆嘹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旭日东升、万物复苏、百鸟争鸣的清晨美景。学生可由此感知整段旋律是向上的,符合人们为赶花会早起的场景。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除了《赶花会》外,还有不少篇幅较大的音乐作品,如《蓝色多瑙河》《北京喜讯到边寨》等,这些作品耗时长,每首作品都可分若干大段进行赏析,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同时还可改善学生的音乐认知能力。
六、情景表演,开设情景剧
《赶花会》描述的是西南地区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花会,花会上鸟语花香,热闹非凡,人群熙熙攘攘,大家都洋溢在节日的欢庆氛围中。歌曲的引子则对人们早起时,太阳升起后万物从睡梦中醒来,处处都是朝气蓬勃画面的描写。学生在进行A段乐曲的听赏时,可通过实践活动来感知音乐中的人们为赶花会而早起的雀跃心情,当乐曲响起时,可通过脚步的方式进行感知;然后进行B段乐曲的听赏时,这段也是赶花会的高潮部分,其中既有花会上的热闹情景,也有人们欢喜的心情;最后一段A’乐段,则是整个作品的收尾部分,描述出花会上的人们在夕阳下归家的情景。当学生能听出这些乐段的先后顺序后,教师就可安排学生进行情景剧表演。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课要求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变化,这对学生而言是静止的,因此,教师可化静为动,根据旋律的变化设置“走走停停”的游戏环节。在《赶花会》的引子部分,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其向上的旋律做出缓慢行走的动作,互相对望表现出万物复苏的喜悦之情。作品进行到A乐段,旋律变得越发舒缓柔和,教师要求学生停下脚步,做出停歇或是休息的动作,表示人们正在赶花会的路上稍作休整。到了B乐段的演唱部分,教师则要求学生进行两两对唱,以激昂欢快的歌声表现出人们在花会中欢呼雀跃的热闹场景。当作品进行到收尾部分A’乐段时,教师则要求学生慢慢走回自己的座位上,就像花会结束后人们畅意而归的情景。有了这些与乐段相对应的情景动作后,教师也可通过学生的这些外在表现及时了解本节欣赏课的效果与反馈情况。
小学教材中有不少能结合情景表演的音乐作品,如《邮递马车》和《捉迷藏》。教师可根据课堂前半部分对作品各个方面的赏析,包括音乐要素、塑造形象、情感等,为学生创设一个合适的音乐教学活动,让音乐课堂动起来,使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作品深处的含义。
本文虽以《赶花会》为例,可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材中有着诸多待欣赏的民族音乐,教师在欣赏课的各个环节都应将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围绕这一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关注音乐的本质内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从多方面对民族音乐进行感知,使学生有层次地听音乐,有深度地感受音乐,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作者单位:南京市潭桥小学)
编辑: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