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向模式下小学数学跨学科教学的策略

2024-09-18 00:00陈洁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1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强调了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性,旨在借助跨学科教学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是对学生思维的教育,在小学数学中实施跨学科教学,也应以思维能力培养为主线,促使学生形成跨学科的思考模式,掌握跨学科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问题导学能够增强教学的思维性,促进跨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基于此,下面以“时间在哪里”的跨学科学习为例进行说明。

一、创设生动情境,引起问题思考

数学知识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的深度学习带来了阻碍。借助问题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教师:大家回想一下运动会上的情境,在我们进行100米、50米赛跑的时候,会使用什么单位来表示比赛选手的成绩?为什么要使用这个单位?

学生:谁跑的长度长,谁就获胜啊!

学生:不对,大家都是要跑50米或者100米,跑的长度是一样的。这里应该用时间来表示成绩才是最好的!

教师:为什么要使用时间单位来表示我们的成绩呢?

学生:在跑的距离一样时,谁用的时间最短,就可以说明谁的速度最快了。

教师:非常好,在进行跑步比赛的时候,针对具体的场景,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时间单位来进行度量。

运动会是学生十分喜爱的一个场景,借助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对运动会的探索,让学生发现时间的应用价值,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认识时间的意义,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关于时间的成语或俗语有很多,“一寸光阴一寸金”“分秒必争”“一刻千金”等,那么,在1分钟之内,我们可以做些什么?1秒钟又可以用来做什么?1个小时呢?

学生:1个小时可以让我们把作业写完!

学生:1秒钟的时间太短了,什么都做不了吧!

……

教师: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到底有什么作用呢?刚才有学生提到,1秒钟的时间太短了,什么也做不了,真的是这样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时间的秘密,了解时间究竟可以用来做什么吧!

(设计意图:借助问题来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积极思考不同时间单位所表示的长短,促使学生初步形成时间的量感。从三个时间单位的角度展开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把握小时、分钟、秒三者之间的区别,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获得发展。)

二、揭示学习主题,增强问题意识

在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懂得自己要学习什么,产生如何去学习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借助刚才的讨论,我们对“时间是什么”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我们都知道,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么,我们怎样才可以了解时间的流逝情况呢?

学生:(指着教室内的钟表)可以使用钟表上的指针来确定时间。

教师:怎样确定呢?

学生:在钟面上,长的针是分针,短的针是时针,当时针指着12的时候,就代表是12点。

教师:那么时间的流动是怎么表示出来的?

学生:可以通过时针、分针、秒针的运动看出来,秒针每动一次,就代表时间过去了1秒。

教师: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学生:时针一天会走12次。

学生:不对,一天有24个小时,时针会走24次。

学生:可是钟表上只有12个格啊!

学生:这是因为时针一天会走两圈。

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对这个道理表示不理解。于是,教师展示了一段动画,让学生在动画的帮助下快速了解一天内时针走过的格子,知道分针、时针、秒针的转动都是循环往复的。

教师使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段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古代人们是如何展开计时的。借助对视频的分析,学生认识到古代的时候是没有钟表这种计时工具的,人们为了了解时间的流逝,发明了很多有趣的工具,如漏刻、浑天仪、日晷等,这些工具都可以帮助人们计算时间。古人还想到了利用太阳落下的位置来判断时刻的方法。在学生体会到了古人的智慧之后,教师现场为学生展示一个沙漏,让学生猜一猜这个沙漏可以计算多少时间,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对这些趣味性的计时工具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教师:经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时针、分针、秒针的奥秘。那么对于时间的单位,大家都有哪些认识呢?

学生:时间单位一共有3个,分别是小时、分钟和秒。

学生:我还知道这三个单位之间的关系,1个小时有60分钟,1分钟有60秒。

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三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的印象。

教师: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时间怎么表示及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现在,回到我们一开始提出来的问题:1分钟可以做什么?1小时可以做什么?1秒钟又可以做什么?

(设计意图:借助对钟表的探索,让学生在拨动指针、观察钟表构成等活动中了解时间的奥秘,带给学生更加深刻的印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三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量感。)

三、开展互动活动,促进问题探究

新课标下的教学要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在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借助问题增强学生的交流互动,引发学生对跨学科知识的思考,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

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资料,如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司马光珍惜时间的故事,让学生对故事展开分析。随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说一说在看完这些故事之后产生了什么感受。

教师: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觉得时间过得快,有的时候又会觉得时间过得慢?

学生:在看电视的时候,我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一个小时很快就结束了,但是在写作业的时候,时间就会变得很慢。

学生:我也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

学生:我觉得这和我们的感受有很大的关系,当我们觉得开心的时候,就不会在意时间的流动了,因此,时间很快就会过去,但是当我们感到不开心的时候,就会一直想着时间怎么还不过去,时间就会变得很慢。

这番话引起了其他同学的讨论。很多学生也认为自己的感受和时间的快慢有很大的联系。

教师:在刚才的故事中,我们也了解了一些与时间有关的秘密,那么你们觉得,我们应该怎样来对待自己的时间?

学生:我原本认为学习是一件很无趣的事情,但是司马光却可以专注在学习上,仿佛怎么学都学不够,要是我也能够喜欢上学习,时间是不是就不会那么难熬了?

学生:我觉得,只要是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时间都会很快过去,不仅仅是学习。

……

教师:大家的想法都非常好。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不论我们愿不愿意,时间都会不断地流逝,所以我们要学习鲁迅和司马光等人的品格,珍惜我们的时间,将我们的时间花费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教师:大家还知道哪些与珍惜时间有关的小故事?也可以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一说珍惜时间的方法。

学生:我知道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也是讲一个人努力读书的事情。他的做法也是在珍惜时间。

学生:我经常见到妈妈同时在做好几件事情,比如在烧水的时候切菜,在洗衣服的时候收拾家,等等。这样做,是不是也是在节约时间?

教师:没错,将事情安排妥当,当然可以帮助我们节约时间!

教师:刚才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1个小时、1分钟、1秒钟可以用来做什么?有的同学表示1分钟或者1秒钟太短了,没有什么考虑的必要性,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实际试试看,1秒钟和1分钟是不是真的没什么讨论的价值!

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在1分钟内写一写字,解决一个计算题,在1秒钟内完成一次拍手,观察一些图画上的细节。经过一番体验,学生认识到1分钟、1秒钟看似很短,但是只要应用妥当,一样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设计意图:采取阅读故事、实践体验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展开交流互动,能够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本次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让学生可以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收获生活能力的提升。这一互动活动的展开,能够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索中受到启发,体会到珍惜时间的必要性。)

四、搭建知识结构,激活反思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对学生认知规律的了解设计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发学生对知识之间关联的思考,促使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框架,对如何解决跨学科问题有更好的认识。

教师:在本次的学习中,我们都掌握了哪些知识?学习到了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我知道了小时、分钟和秒这三个时间单位,还知道了这三个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1分钟等于60秒,1小时等于60分钟。

学生:我还知道了怎么去观察时间的流动,当我们想要知道时间过去了多少,或者现在是什么时间,就可以去观察时钟,通过观察时针、分针的位置,就可以看出来了。

……

教师:大家说得都很好,我们知道了时间怎么来表示,也懂得了怎么来观察时间。刚才也有同学提到,我们应当珍惜时间。那么,具体可以怎么做呢?你们有什么好方法来珍惜时间?

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展开交流讨论。

学生:我平时在写作业的时候经常会拖沓,作业总是无法按时完成。今后我可以给自己定一个闹钟,在闹钟没响的时候绝不去做其他的事情,这样就可以保证自己按时完成作业了。

学生:但是你怎么确定闹钟响的时间?

学生:我可以对自己过去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统计,了解自己需要花多少时间来写作业,这样就可以定好闹钟了!

教师:这是一个好方法,通过约束自己,让自己在对的时间内专注在对的事情上,这样就可以保证时间不被浪费了!

教师:大家还想到了哪些珍惜时间的好方法?

……

教师:大家的想法都很好。课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制订适合的珍惜时间的计划,把自己的想法落到实处。

(设计意图:在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搭建知识框架,让学生将知识、思想、方法等零散的信息整合在一起,进而对跨学科主题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让学生的跨学科问题解决能力获得更好的发展。)

五、借助问题手段,促进能力活化

在跨学科教学中,借助问题导向引导学生展开对认知的迁移,可以让学生获得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加深学生对跨学科知识的理解。

教师:借助这次“时间在哪里”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我们学习了很多有关于时间的知识。现在,让我们来共同解决下面的问题,进一步体验时间的魅力吧!

问题1:我的1分钟大挑战

在一分钟的时间里面,我可以写出来( )个字;可以读出来( )段文章;可以完成( )道口算题;我的脉搏跳动了( )下。

问题2:我的1分钟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我在做以下事情的时候经常会花费1分钟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3:我在日常生活中做过的珍惜时间的事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4:我对于这节课的总结:

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完成上述问题,介绍自己对1分钟的看法。

在学生解决了问题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成果展示的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上述问题的看法。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时间的意义。

(设计意图:在本次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思想观念上的变化以及对相关知识的获得,还要重视学生在能力上的发展,让学生真正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去优化自己的生活方式。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相关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结合过程评价,促进自主质疑

教学评价在学生的学习中起到了激励、引导、反馈等作用。在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使用问题导向的方式引导学生反思,让学生对如何学习、怎样运用知识形成更加完整的认识。

教师: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掌握了哪些新知识?知道了哪些道理?对于这节课的知识,你还存在哪些困惑?将自己的想法都分享出来吧!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

教师引导:所谓珍惜时间,实际上是指我们将时间花费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去行动。大家还可以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更多的观察,仔细思考珍惜时间的更多意思。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进行全面的观察以及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出发对学生展开评价。

(设计意图:本次教学实现了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的有效融合,通过教师的提问引起学生反思,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现阶段的不足展开分析,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七、教学反思

(一)关注个性差异,实现因材施教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本次教学中,教师基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来采取适合的教学措施,让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针对性的引导。如有的学生对于小时、分钟等基本知识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这个时候,教师要注重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引导,让学生更好地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而有的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比较弱,不能很好地理解基础知识。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则要放慢脚步,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理解,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获得不断的提升,等等。

(二)增强问题的开放性,促进积极参与

问题导向下的跨学科教学要具有开放性,让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到跨学科学习中,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分析。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正确理解学生的思维发展需求,设置多样化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发散性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真正获得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借助问题导向展开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如何运用知识去解决跨学科问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本文以“时间在哪里”跨学科活动为例,探讨了如何在跨学科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交流互动等。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的参与程度,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思维、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使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提高核心素养,进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常州市冠英小学)

编辑: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