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群设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4-09-18 00:00陈月娥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1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到,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在课程实施上包含三个阶段,分别为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本文以《观潮》为例,对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展开探索,以促成学生“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能力的提升。

一、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了解汉字构字组词的特点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指向“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是语文课程教学的基础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分析、整理的过程,学生能够发现汉字构字组词的特点。

(一)独立识字,理解课程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使学生基于自主阅读课文的过程理解其内容。《观潮》中设计任务群,教师可聚焦课文中的重难点字词,让学生先通过自主阅读与生字词的识读,形成对课程内容的初步了解,并有效把握生字词。

小学四年级学生已经能够自主阅读课文。当然,在阅读中,大家也不免遇到不认识的字词。为了让学生基于独立识字的过程理解课程内容,我安排了以下学习任务群。

1.读一读,找出你遇到的不认识的字词。

2.查一查,在书中标出不认识的字词的读音。

3.写一写,简单列出课文内容的框架。

依托以上任务群的设计,学生首先能够意识到此次课程内容的学习需要自己阅读,在阅读中找出不认识的字词,通过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句的方式完成独立识字的过程,并理解课程内容。于是,在具体实施阶段,我发现在有了任务目标之后,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高,都乐于展开自主性阅读。我在观察中发现,有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标记出不认识的字词,最后再进行查阅。但也有学生每每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就会立刻查阅。虽然大家所选择的方式不一样,但都完成了对任务的探索。在引导学生进行任务反馈时,有学生介绍了自己的阅读过程,表示:“我读的时候不认识‘堤’‘震’‘霎’这些字,但是我知道它们大概什么意思。”于是,我便趁机与该生互动,问道:“所以你接下来是怎么做的?”学生答道:“我先读完了,知道课文讲的是钱塘江大潮,然后才去查的生字,最后又读了一遍。”之后,他还展示了自己画的框架,呈现出观潮的三个重要阶段。显然,学习任务群的应用,不仅使学生聚焦于识字,还使学生顺利理解了课程内容,且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

(二)梳理字形,把握构字特点

汉字有自己的构字特点,通过对字形的梳理、字音的辨析,学生能够了解汉字的规律,继而提高对汉字的记忆效果。在《观潮》的教学中,教师可聚焦关键字的构字特点设计任务群,针对性落实对构字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对汉字有更全面的认识。

在学生完成独立识字之后,我接着便将重点放在学生对构字特点的把握上。在低年级阶段的识字教学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过构字特点,但记忆不够深刻,且理解程度较浅。因此,我基于“构字特点”的主题,设计学习任务群:

1.结合课文以及生字表,找出独体字和合体字。

2.尝试理解独体字和合体字的意思。

3.合体字还能进一步区分吗?举出一些较为经典的例子。

在顺利投放学习任务群之后,学生迅速行动起来,开始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自己的理解展开对任务的探索。以上任务内容具有衔接性,学生可以依序展开思考与探索。比如,在课堂中进行巡视的时候,我与一位学生互动,让他说说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该学生说道:“大、余、天这类字是独体字,屹、顿、浩、崩、观这类字是合体字。”结合任务,我随之让该生说说自己对独体字和合体字的理解,他表示:“我觉得独体字不能拆开,合体字是由两个或者更多部位组成的字。”在听完后,我也对此表示了认可。在第三项任务的探索中,我一方面邀请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一方面呈现对合体字的分组,向学生介绍了什么是形声字和会意字,并让大家对生字进行划分,由此使学生基于对本课生字词的分析过程进一步把握了汉字的构字特点。

(三)组词练习,丰富知识储备

组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能够锻炼学生对字词把握的敏感度,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观潮》中依托任务群展开组词练习,能够强化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这对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和习作水平都可以产生积极作用。

在基础知识的探索与把握中,我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到组词上,这也是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的重要过程。对此,我围绕“我来组词,我来造句”的主题,设计以下学习任务群。

1.围绕课文生字词,给每个字组两个词。

2.从所组的词中找到三个词语,写出合适的句子。

3.从所写句子中选择其一,进行小段落写作。

从以上学习任务群的内容来看,学生不仅要完成最简单的组词,更要在组词之后进行句子以及段落的写作。同时,任务的完成是有顺序的,先完成第一个,才能完成第二个,最后完成第三个。但是,因为三者之间有一个“选择”的过程,所以学生也不用将自己卡死在某一个环节,而是可以进行适当的跳过,转而完成剩余的内容。在任务探索阶段,大家似乎想比一比谁最快完成任务,积极性都非常高。我看到有学生飞快完成组词练习,循序推进对其他任务进行探索。也有学生在组词上卡住了,一直焦头烂额,还翻起了词典。但也有学生寻找自己熟悉的词语,跳过困难的部分,在完成最后的任务后又返回到第一项任务,进行组词的思考与查阅。学生思维方式不同,所选择的方法也有所差异。但无论过程如何,学生都完成了组词练习,还经历了写句子、段落的过程,既丰富了自身知识储备,又提高了习作水平。

二、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形成良好的语言感知能力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除了关注学生对基础文字知识的把握之外,还重视对学生良好语感的培养。因此,教师在依托任务群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给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的机会。

(一)贴近生活,调动个人经验

语文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贴近学生生活进行任务群的设计,指向对学生个人经验的调动,引领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语言表达上。《观潮》中任务群的设计,教师可创设直观情境,使学生从生活认知出发,展开对课程知识的探索,并进行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正式对课文知识展开探索的阶段,我着眼于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先将重点放在了对学生个人经验的调动上。为达成这一目标,我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进行任务群的设计与投放,主要内容如下。

1.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亲眼见过钱塘江大潮,或者其他大潮?

2.仔细回想,你有没有在电视或者手机上看到过大潮?

3.你想再次看一看吗?

通过以上学习任务群的明确,学生的注意力开始转移到不同的方向。见证过大潮的学生,能够调动已有经验,想起大潮的壮观。未能亲眼见过大潮的学生,则可以想到自己在电视上看过的画面,或者经由图片、视频的播放联想到相似的画面。在这一基础上,学生的个人经验和积极性便能够得到调动。以此为基础,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完课文后,表达自己对钱塘江大潮的感受。比如,一位学生在读完后表示:“我见过大潮!非常壮观,我都有点儿害怕了!”该生回答之后,便陆陆续续有人表达自己的看法。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观潮的经历。于是,我便大屏幕呈现钱塘江大潮的图片与视频资源,将学生置于特定情境之下,使学生形成了更加直观、真实的感受。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邀请不同学生进行表达,并结合原文句子,将图与文结合到一起,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二)语言积累,形成良好语感

语感的培养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学生深入对语言材料的分析过程,获取积极经验。在《观潮》的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任务群,指向学生对课文语言材料的搜集与整理,并安排语言应用任务,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语言积累在学生语感培养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学习任务群。

1.找出课文中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句子,分析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2.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钱塘江大潮的?从哪里能够表现出来?

3.仿写自己最喜欢的句子,体会课文在语言表达上的妙处。

以上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一方面聚焦学生对课文语言知识的整理,另一方面指向课文内容的描写顺序,能够使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把握课程重点知识。此阶段,有学生提到“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霎时,潮头奔腾西去……”等句子,呈现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有学生提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等描写钱塘江大潮形成、消失顺序的句子,表示课文是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进行描写的。经过对句子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过程,学生首先完成了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并意识到作者所写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还用到了各种各样的描写手法。在接下来的仿写练习中,学生能够进一步将所积累的语言进行内化,这对于学生形成良好语感,并有效提高语言敏感度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三)吟咏朗诵,进行语感训练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为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教师要重视语感训练的落实,引领学生进行吟咏朗诵,深入感受语言的魅力。《观潮》是一篇优秀的写景文章,刻画了钱塘江大潮的雄奇壮观,所以教师可设计任务群,引领学生用语言呈现其特色,锻炼语感。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语感,我还十分重视对学生的语言训练。此阶段,我将重点放在了学生对课文的吟咏朗诵上,并对学生进行分组,设计了以下学习任务群。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标出诵读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2.你最喜欢吟咏哪些句子,为什么?

3.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朗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4.小组展开讨论,说一说应该怎样对句子进行吟咏朗诵。

《观潮》这篇课文中有很多优美的句子,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吟咏朗诵这些句子,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语言经验,感受到句子中的意境,进入钱塘江大潮的情境之中,并逐渐借助吟诵展现其雄奇与壮阔,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在学生进行语感练习之后,我让学生选出小组代表上台进行吟咏朗诵,接着鼓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这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表达的机会,创造了良好的互动学习环境,使学生经由此过程进一步形成了良好的语言感知能力。

三、基础型学习任务群——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的应用,应重视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规范的掌握,以奠定学生语文基础,强化学生对汉字文化内涵的感受。

(一)品词析句,规范书面用语

语文教材所收录的优秀文章中有很多鉴赏性较强的词句。对这些词句的品析,能够起到规范书面用语,强化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效果。《观潮》教学中,教师可依托任务群引领学生品词析句,并由此建立阅读与习作之间的联系,规范学生的用语。

对语文课程知识的探索,我在引领学生关注其内容与语言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规范的掌握。为此,我从具体句子入手,带领学生展开对词句的分析,遂设计以下学习任务群。

1.《观潮》第一句“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说明了什么?

3.文中是怎样描写“潮来时”的,说明了什么?

4.如果你们是观潮人之一,会怎样描写观潮?尝试写出句子,并与周围人交换品析。

以上学习任务群中,前两项内容直接指向学生对具体句子的品析,第三项内容要求学生在主动搜集、整理后再进行分析,第四项内容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想象自己在特定情境下进行场面的描写,再互相进行品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品词析句的机会,知道如何将眼睛所看到的景象转化为文字,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此阶段,有学生回答:“第一句说明了钱塘江大潮非常有名。”有学生在第二项任务中提到:“说明等待钱塘江大潮的人心情非常急切。”在接下来的任务探索中,我给了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大家先聚焦潮来时的句子,再进行句子的分析。这一阶段,就有学生提到“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这句话描述了潮水的形状。除此之外,还有学生提到了表示潮水声音的句子,总结出“闷雷”“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等内容。在经过对最后一项任务的写作以及品析之后,学生对书面用语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广泛阅读,获取语言经验

语言经验的获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针对性展开语言材料的收集。《观潮》的教学中,教师可进行阅读延伸,并鼓励和引领学生展开广泛的阅读,再依托任务群引领学生展开阅读探索,使学生在获取语言经验的同时规范语言文字运用。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取语言经验,我认为需要为学生提供广泛阅读的机会。对此,我引入课外阅读文本《钱塘江观潮》《钱塘湖》,将它们与《观潮》组成群文,并设计以下学习任务群。

1.运用《观潮》的阅读方法,展开对《钱塘江观潮》《钱塘湖》两篇课外文本的阅读。

2.从三篇文章中找出对“观潮”的描写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

3.标记《钱塘江观潮》《钱塘湖》两篇文本中你喜欢的词语、句子,与周围同学进行赏析。

依托以上学习任务群,学生能够获得广泛阅读的机会,找到相同主题下文本间的联系,并聚焦语言描写,了解不同人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和优势。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后,我便邀请不同学生回答问题,积极促成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使学生思维经历碰撞与融合的过程,进一步把握语言运用规范,充分发挥以读促写的优势,这对于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语言实践,强化表达能力

语文课程教学中,为强化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规范的掌握,教师要重视语言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和文字应用的机会。《观潮》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任务群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

语言实践是强化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规范的关键,也是帮助学生有效内化知识的关键。此阶段,我结合课程内容开展“景物描写我在行”的语言实践活动,并设计以下学习任务群。

1.想一想,你印象中最深刻的景象是什么?

2.写一写,运用在课文中所学习的语言描写方法进行景物的描写。

3.说一说,将自己所写内容以语言形式表达出来。

基于以上任务群的探索过程,学生首先能够调动自身已有的知识储备,聚焦自己感兴趣且记忆深刻的景象。写作的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并促使学生将《观潮》以及群文阅读中所获取的语言经验运用其中。最后阶段的语言表达,则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语言运用的规范性,使学生表达能力得到提升。有学生提到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景象是“雨中的小树”,在描绘这棵小树的时候还学习了《观潮》的描写方式,写了下雨前刮风时候小树的样子、雨中小树的样子、雨后小树的样子,十分形象地呈现了小树的坚强和勇敢。

综上所述,任务群设计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课程知识的探索中,教师应加强对任务群的理解和设计,围绕特定学习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由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杨时小学)

编辑: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