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

2024-09-18 00:00陈连海
新课程·上旬 2024年21期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数学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提升的关键能力,它集中体现了数学课程的目标。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为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本文以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为例,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开展小学数学教育研究。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形成过程,学会平分物体和图形,学会使用分数表示方法;学会分数的读法、写法;掌握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学会分母是10以内的分数加减计算。

2.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观察、猜测、实验、分析与同学间的交流等环节,提高他们的数学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模型素养。

3.创设贴近日常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策略

1.以生活为基础创设情境。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食物分配、计量等,引入分数概念,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组织折纸、分割蛋糕模型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

3.设计变式,拓展内容,帮助学生更灵活地学习知识。教师对学生已经掌握的题目进行变形,提升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4.设计实例,增强学生对分数的感知程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计贴近生活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分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在课堂中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归纳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出需学新问题

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弱,活泼好动。教师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活色彩浓厚的真实情境,让教学内容更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贴近学生生活,这样才能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比如:

以“认识几分之一和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教学内容为例:

情境一:“认识二分之一”活动问题情境创设。

第一,以教师组织学生春游为例,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

1.老师手里有四个苹果,要分给两个小朋友,应该怎么分呢?

2.老师手里有一个蛋糕,要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个人分多少?

根据第一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平均分”;再引导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一人一半”。

第二,教师继续提问:“一人一半”怎么用数学符号表示呢?可让学生先尝试独立表示,再随机挑选学生展示他们心中表达“一人一半”的数学符号,并询问原因。

第三,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分数产生”的视频,让学生观看前人探索分数的过程,亲自感受分数的来源与产生过程,更好地理解分数形式。

第四,教师带领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

读法:二分之一;写法:先写短横线,即分数线;横线下为分母,代表将整体分成了几份;横线上为分子,写作1,表示1份。

情境二:“认识几分之一”课堂内容导入。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有个班级的学生正在为六一儿童节设计班报(向学生展示均分为不同区域的班报图片)。教师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谁来回答一下,从这张图片中,你能看到哪些分数?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蓝色部分在黑板中占多少?

教师通过创设学生可接触到的问题情境,提升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将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知识融合学习,符合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

(二)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加深新学知识印象

学生只有掌握了最基础的知识,才能为后续学习更高难度的知识奠定坚实基础。因此,除了理论知识教学外,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参与动手操作,通过组织具体的实验活动,加深学生对新学知识的印象。

教师可以组织“认识几分之一”和”“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的活动:

活动二:认识“几分之一”活动设计

3717aac0443adbb2ecdfa13f01884e13 活动三: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活动设计

(三)设计变式与拓展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灵活性

教师在设计变式与拓展训练时,需要注意不同的角度、情形、层次变化,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学习思路,节省课堂时间,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采取下列变式拓展活动:

(四)概括分数学习方法,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数学最终的目的是为生活服务,教师需科学引导学生根据已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强化数学知识的生活化作用。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模型素养,找到新的解决方法和规律。

比如,在“认识几分之一”和“比较几分之一大小”内容教学中,教师应先带领学生概括已学过的分数知识,为后续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纸上画一画,再回答问题。

案例二: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一尺之棰,日取一半,万世不竭”的智慧。

教师选择的生活化问题中,设计第一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基于学过的分数知识,帮助李大爷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第二个问题是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图片中的分数情况,认识到在这个图片中永远都不会被涂完,感受数学学科的神奇和古人的智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开展交流总结,升华师生感情

课堂教学末尾环节,教师需要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提供机会,可以引导学生总结新知识,让他们感悟在探究活动中掌握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科学态度。学生可以以更多角度感受数学文化对他们的影响,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通过师生、生生沟通交流,可以培养师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总结活动课以下列方式开展,如:

教学内容结束之前,教师提问:大家与同桌交流一下,今天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呢?

四、教学反思

在立足核心素养设计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具体数学教学案例中,我主要有以下三点收获:

第一,应增强直观教学,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难度。在教学中可设置具体案例,如折纸等,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分数的特点,降低他们理解分数的难度。

第二,应考虑小学生的年龄与认知特点。在选取案例时,内容应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范畴,如新课导入中,如何分苹果和蛋糕等。还有知识应用环节,选择的土地农作物种植面积占比等问题,都与学生的生活相关。

第三,应有效落实实践活动。教师应积极开展和落实各项教学动手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交流。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多样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认知能力。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时期小学数学改革的关键要求,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以核心素养为基础。本文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从核心素养培养角度出发,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方法等,最后总结教学方案实施中取得的经验,希望能为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第一中学)

编辑:赵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