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说文本的阅读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语文阅读视野,还能还有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不断提升。小学语文教材中体裁为小说的课文愈发增多,或是以原文呈现,或是以改编版的内容呈现,将小说文本的特征清楚地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小说文本体裁,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以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穷人》为例,从小说类文本的文学特征出发,结合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以及环境,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文本内容,在切身感知小说体裁语言风格的同时,体会其中的艺术表达特色,感悟其中的思想主旨,帮助学生掌握小说体裁的特征,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深入研读文本,明确体裁特征
针对小学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教学活动的实施和开展,教师要结合教学要求明确小说的文本特征,让学生立足小说本身去学习小说、讨论小说,从而掌握小说体裁特征,掌握小说阅读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学情,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以及思维能力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因此,对于本节课教学活动开展而言,第一个环节就是带领学生完成对小说文本的深入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小说体裁的基本要素,从而为阅读小说找准起点,为阅读能力的培养夯实基础。
为了促进小说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助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要从小说类文本的特征出发,明确教学目标,从而为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范式。针对《穷人》这篇课文,笔者立足大纲教学要求,同时对小说的文本特征展开深入分析,将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自主对文章展开阅读,完成文章当中生字、生词的识记,在此基础上对重点词汇展开分析。
2.能够对小说的主要情节进行概述,针对每个情节提炼一个关键词。
3.能够从桑娜的情绪变化认识到小说的冲突和矛盾,从而感知桑娜和渔夫身上的人性美。
(设计意图:该环节立足小说类文本特征,结合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以及环境,引导学生对文本展开阅读和鉴赏,从而感受故事情节的变化、人物形象的刻画、环境的生动描写,以此完成小说阅读范式的构建,从而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小说,能够在此基础上尝试探究小说阅读的方法。上述指向性明显的阅读目标能够促进小说教学成效的提升,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做好指引。)
(二)解析故事情节,了解文章内容
在小说类文本中情节是核心要素,作者通过情节的变化能够反映人物的成长和变化。并且,作者通过设置情节冲突,可以让读者看出人物的底色,即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以及所具有的道德品质,可以将文本中想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更好地凸显出来。针对《穷人》阅读教学活动而言,笔者在明确教学目标之后,将重点聚焦在故事情节发展上,引导学生在感受故事情节的变化中理解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变化,感知其矛盾和挣扎的心理,从而凸显主人公的人格品质。因此,在第二环节教学中,笔者主要以故事情节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展开解析。
1.完成课文内容的阅读
教师:完成文章内容的阅读,梳理文章的人物、情节,并且使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人物的出现顺序。
(设计意图:该环节一方面能够帮助学习复习之前所学的标注法,巩固阅读方法和技巧;另一方面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人物及其出场顺序进行标记,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其理解事件发生的顺序,在此基础上结合人物的出场顺序、人物的行为变化对小说的情节展开更为全面的梳理,并且知道每个情节的主要内容。如此一来,学生能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初步了解,从而为后续深度阅读活动的开展夯实基础。)
2.结合内容,展开有效提问
教师:在文章的阅读中,你认为谁是最善良的穷人?有哪些故事情节可以支持你的观点呢?
答案预设:文章中最善良的穷人是桑娜,因为她在经历内心的挣扎之后,仍然选择收养这两个孤儿,真正守住了自己善良的本心。
(设计意图:该环节以问题驱动学生将人物和事件进行有机结合,立足小说当中的人物,从情节出发,借助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情节的发展当中深入感悟人物的形象,体会主人公身上闪烁的品质。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在小说阅读中将这两个关键要素联系起来,在整理文章结构的同时,为后续对人物的深入解读做好准备。)
3.引导学生完成图式绘制
教师:从桑娜的“沉思”和“忐忑不安地想”出发,尝试完成情节图式的绘制,从而将文章情节的发展和变化更为清晰地展现出来。
(设计意图:借助情节图式的绘制,能够一改传统教学中教师讲解的方式,在更好地激发和调动学生参与兴趣的同时,让抽象的情节以更为具象的方式呈现出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还可以让学生以更为主动的姿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
通过上述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在阅读中对小说的情节展开深入解读,并且可以借助情节的变化对人物的行为以及品质展开思考。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更为深入、全面的了解,也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深度阅读的兴趣。
(三)聚焦文章人物,唤醒情感共鸣
对小说类文本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要关注人物形象的分析,引导学生对人物多个方面、多个维度展开分析,包括人物的语言、神态以及动作等,感知人物的心理变化以及性格特点,从而让学生与小说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师:在分析桑娜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答案预设:从桑娜的神态、动作、语言以及心理活动等。
(设计意图:在该环节引导学生对人物的形象图进行绘制,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对桑娜的性格以及身上的品质进行分析,认识到其身上闪现的人性之美,让小说当中的人物形象更为立体,也更为生动。)
(四)结合环境特征,实现整体感知
《穷人》这篇文章涉及很多环境方面的描写,但是深入分析可以发现,文章表面上是对环境进行描写,实际上是将环境作为载体,进一步丰富人物形象,同时烘托紧张的氛围。因此,在阅读中,教师可以立足环境描写对学生展开指导,从而引领学生对文本的内涵展开深入的品读,实现对人物形象更为全面的感知。
1.再读文章内容
教师:请大家现在继续对文章展开阅读,尤其是仔细阅读文章中的第1自然段内容,将文章中描写环境的词语以及句子进行标记,感知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之间存在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对第1自然段内容的细致品读,同时标记环境描写的内容,学生能够感知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完成对文章当中重点词语的标记。并且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深入解析,学生可以在语言品鉴中更为准确地理解人物形象。)
2.完成语句品鉴
教师:在上述阅读中,相信大家已经对文章的人物形象有了更为深入的感知。我们都知道描写有心理描写,也有环境描写。现在请大家圈画出文章对于环境描写的语句,并且思考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分析语句当中所传递出来的感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深入阅读文章之后对语句展开品鉴,让学生将重点放在对具体语句的分析上。该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从各种环境描写中感受文章中的紧张氛围,同时在环境的对比中体会穷人身上那熠熠生辉的人性品质,感受人物形象的立体感。)
3.关注文章细节,实现深度阅读
小说中有很多关于细节内容的描写,有关于环境方面的细节描写,也有关于人物心理活动方面的描写。因此,针对小说类文本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细节要素作为单独的内容,引导学生结合细节进行深度阅读,在实现对小说类文本更好阅读的同时感知其文学性。
教师:现在请大家完成下面三个任务:
(1)深入阅读文章,找出桑娜和渔夫的语言及动作细节。
(2)结合描写桑娜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语句,感受桑娜内心的矛盾、忐忑和挣扎,进而发现桑娜美好、善良的内心世界。
(3)思考细节描写对人物的形象有着怎样的作用和价值。
(设计意图:在《穷人》一文中,语言方面细节的描写将桑娜内心情感的变化清楚呈现出来,让其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同样,渔夫的一些动作细节也彰显了其内心的纠结以及挣扎。当渔夫纠结过后,立马提出要将孤儿抱过来的建议,在前后对比当中将渔夫内心的善良以及淳朴清楚彰显出来,让桑娜和渔夫身上人性的美好更为立体地展现出来。引导学生对细节展开品读,能够进一步拓展阅读深度,对其阅读能力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和价值。)
【教学总结】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工作持续不断的深入推进,语文教材内容也在不断优化。如今的小学语文教材非常注重对学生文体意识的增强。针对文体体裁不同的文章而言,无论是其写作特点还是语言特色都不尽相同,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以及学习方法的选择方面也需要各有侧重。本次教学活动立足小说类文本内容,结合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以及环境,展开小说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对小说类文本特征有着更为清楚的认知,让学生在对情节的解析中、人物的分析中以及环境的解读中实现对文章内容的深入了解,在更为深入了解小说文本类型阅读技巧和方法的同时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这对学生阅读能力、阅读素养的提升有着显著的正向价值。
【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小说体裁为主,通过多元化教学设计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掌握小说类文本的阅读方法以及技巧,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有效助推。但是,本次教学活动的开展仍然存在不足,如可以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对文章的内容展开梳理,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突出文章的重难点,使学生感悟到人物心理活动、对话和环境描写都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必要手段。再如,就小说中桑娜“忐忑不安地想”的这部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说出桑娜此刻的感受,并通过个别读、同桌读、轻声读、大声读等多种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读得有声有色,读出自己的感受来。与此同时,本课待改进的地方是应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引导学生用准确精练的语言表达。在今后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从实际学情出发,确保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结合语文教学内容采取更为多样化的方式展开教学,在构建更为高效、高质语文阅读课堂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断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临洮县洮阳镇五爱小学)
编辑: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