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本着力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2024-09-14 00:00:00王金华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4年8期
关键词:桃核贾平凹桃树

【教学目标】

1.了解一棵小桃树的生长过程,感知它成长的艰难。

2.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及所采用的写作技法。

3.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勇于与困难做斗争的品格。

【教学实录】

一、“梦想”导入,总起全文

师:今天与同学们聊聊梦想。人人都有梦想,只要梦想闪光,你前行的步履就会坚实而轻盈。大自然有梦想吗?沙漠的梦想是绿洲,雄鹰的梦想是蓝天。一颗桃核是如何实现它的梦想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看看小小的桃核是如何实现它的梦想的。

二、任务驱动,分析课文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预习知道,这棵小桃树是奶奶给的“仙桃”的桃核长出来的。桃核被“我”种在哪里了?

生:墙角。

师:对一粒种子来说,墙角意味着什么?

生:没有阳光,环境恶劣。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再次走进课文,找出桃核经历艰难、实现梦想的段落,说说桃核为了实现梦想是怎么做的。

任务一:桃核为了实现梦想是怎么做的?找出相关语句,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关键词,体会作者对桃核的情感。

生:“拱”可以看出桃核为了钻出地面,费了很大的力气,过程艰难。“竟”写出了桃核带给“我”的冲击:它的生命力太顽强了!

生:“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桃核惹人爱怜的样子。为了实现梦想,桃核与恶劣的现实作顽强的斗争,战胜了恶劣的环境,钻出了地面,看到了光明。

生:作者对桃核的情感是佩服、爱怜。

任务二:小桃树为了实现梦想又是怎么做的?找出相关语句,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关键词,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情感。(同桌互相讨论展示。)

生:它长得很慢,一个春天,才长上二尺来高,样子也极猥琐。

生:它竟然还在长着,弯弯的身子,努力撑着的枝条,已经有院墙高了。

生:如今,它开了花,虽然长得弱小,骨朵儿也不见繁,一夜之间,花竟全开了呢。

生: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挣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

师:通过同学们的汇报,我们从“猥琐”“撑”“竟”“俯下”“挣扎”等词语中体会到了小桃树面对困境时的不屈不挠,与命运作顽强抗争的韧性与坚持,也体会到了作者对小桃树的情感——同情、赞叹、心疼、充满希望。作者为什么对它有如此深的情感?

生:小桃树蓄着我的梦。

师:是的,它是“我”的梦的精灵。

三、比较阅读,体会主旨

任务三:请同学们从文中寻找“我”追梦的历程。(小组合作展示。)

生:“我”出生在偏僻落后的山村,离家进城读书,感到自己渺小,但想干一番事业。长大成人后,方知人世复杂,感到自己太幼稚、太天真了,脾性也一天一天地坏了,心境也似乎是垂垂暮老。

师:文中“我”的追梦历程介绍得比较少,我们需要其他材料来支撑。

屏显:

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初中后,便又开始了更孤独更困顿更枯燥的生活……班里的干部子弟皆高傲,在衣着上、吃食上以及大大小小的文体之类的事情上,用一种鄙夷的目光视我……且他们因我孱弱,打篮球从不给我传球,拔河从不让我入伙……那时候,操场的一角呆坐着一个羞怯怯的见人走来又慌乱瞧一窝蚂蚁运行的孩子,那就是我。

——贾平凹《自传——在乡间的十九年》

贾平凹,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第九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浮躁》获第八届美孚飞马文学奖铜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秦腔》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师:从以上补充材料中,大家发现了什么?

生:作者为了追寻梦想,遇到了很多困难,但百折不挠,终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生:“我”的经历和小桃树的追梦历程特别相似,可以说小桃树就是“我”,“我”就是小桃树。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

师: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好几篇文章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大家读后仿佛能在山川溪流间听见回荡的心声,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作者托小桃树想表达什么?

生:历经磨难,永不放弃,不屈不挠,才能实现梦想。

四、读写结合,提升素养

任务四:请同学们以“小桃树的追梦”与“‘我’的追梦”为主题来完成诗作《为了梦想》。(小组内交流展示。)

为了梦想

为了梦想

桃核在黑暗中蛰伏

等待光明

为了梦想

桃核挤破脑袋

拱出了地面

为了梦想

桃树

为了梦想

为了梦想

我们

师:老师希望大家心存梦想,只争朝夕,居高不傲,低处不怨。因为小桃树与贾平凹先生,以及许多为梦想而奋斗的人告诉我们:历经磨难的坚持,百折不挠的奋斗,才能圆梦。加油,少年,为了我们伟大的梦想!

【教学反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教学提示强调,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本节课的任务一与任务二让学生通过品味关键字词了解小桃树的生长过程,感知其艰难的生命历程,从而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佩服、爱怜、同情、赞叹、心疼、充满希望等情感。“作者为什么对它有如此深的情感?”“小桃树蓄着我的梦。”笔者此时因势利导,让学生找出作者的追梦历程,学生们就自然地解决了任务三。补充介绍作者的相关材料,更有利于学生全方位了解“我”的追梦历程,从而体会小桃树就是“我”、“我”就是小桃树的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课堂中不一定非要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才能解决问题,不着痕迹地引导也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者托“小桃树”到底要表达什么“志”?学生很自然地得出“历经磨难,永不放弃,不屈不挠,才能实现梦想”这一主旨。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让他们在学习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任务四的设计让学生用另一种方式进行文本理解与表达,既锻炼了文本理解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写作能力,还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耐挫品格的养成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值得深思的是,笔者率先提出“梦想”一词,并以此为主线贯穿课堂,是否先入为主,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教学中又该如何找好准确的切入点?笔者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优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富民路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桃核贾平凹桃树
落叶
捉鱼摸鳖的人
意林彩版(2022年2期)2022-05-03 10:25:08
河边的桃树
小主人报(2022年5期)2022-04-01 01:12:02
桃树秋管 来年丰收
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 06:05:34
桃树咋样冬剪好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借”来的成功
手中的桃核
西安这座城
西部大开发(2018年5期)2018-07-03 01:46:38
月迹
桃核
安徽文学(2017年3期)2017-03-27 16: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