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第四学段的学生在表达交流方面要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一直以来,一线教师较多关注随文写作和单元写作教学指导,而忽略了对考场作文的讲评,错失了学生作文拔节的良好契机。
严春艳老师的这节期中考试作文讲评课,以情境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对考场作文进行评价与鉴赏、反思与修改,循序渐进地掌握多种写作方法;通过反思交流、品评对话和修改展示等活动,潜移默化地拓展了学生的写作思维,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创设情境,以任务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真实的写作教学情境、适切的驱动任务的创设要紧密联系现实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这不仅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入写作状态,更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思维活力。
这节课,严老师创设了真实的学习生活情境:睢宁二中八(3)班要完善主题为“‘我’也可以闪闪发光”的期中考试优秀作文展评小报。这样的情境要求学生聚焦优秀作文,通过评价习得方法,确立升格文章的要点,最终完成小报。严老师主要设计了三项驱动任务:试题回放,寻找“闪光”密码;小试牛刀,打开“闪光”宝盒;点石成金,开启“闪光”旅程。这三个真实而富有意义的任务,驱动学生的语言实践,让写作从“要我写”走向了“我要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学生的写作技法也悄然升格。
二、原题重审,以反思探寻作文升格微点
考场作文是限时写作,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要求完成一篇合乎标准的作文,审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受心理压力、时间紧张等因素影响,审题环节难以做到全面高质。如何增强学生考场作文的审题意识,提升审题能力?严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很好的做法:从试题回放入手,让学生反思,提出新的理解。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了剖析,通过讨论,找到作文升格的“微点”,如语言、选材、立意、主题、结构等;教师也鼓励学生,即便在短时间内难以面面俱到,但只要有这种写好的意识并为之努力,作文就会变得越来越好。简言之,严老师立足学生主体,从重审原题、反思习作、探寻升格方法入手,使学生审题立意更明确,语言表达更精练,文章结构更精巧,在提升了审题意识的同时,也提升了写作思维。
三、提供引导,以支架辅助学生作文升格
新课标中的“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要求教师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支架,激发学生的情感,把学生的思维带到更深、更广的领域。这节课中,严老师三次提供了支架。其一,接收支架——帮助学生收集写作素材,提炼写作技法。这主要体现在课堂伊始的名言展示环节,以及给学生下发考场佳作。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学生积累素材,拓展作文升格的视界,借鉴并提炼作文升格的方法。其二,转换支架——帮助学生将所获得的内容加以转化。大家细读这篇实录就会发现,在“小试牛刀,打开‘闪光’宝盒”这一环节中,严老师让学生自选角度,对四篇佳作进行修改,学生多利用接收支架中习得的方法,转换并落实了局部升格。其三,产品支架——帮助学生将所理解、创造的内容顺利呈现。在“点石成金,开启‘闪光’旅程” 环节中,严老师让学生结合从修改他人的作文中获得的经验与方法,再次认真修改自己的期中考试作文,并提出具体要求:“1.列出修改方向;2.修改作文的开头;3.找出文中你最得意的一个句子或一处描写。”这一环节的意义不可小觑。因为对于八年级学生而言,想要通过一节课就能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升格,并非易事。严老师关注到这个问题,条理明晰地给出了修改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原作新改,将学生所创造的内容顺利展示出来。在引导学生修改的同时,她请学生找出自己作文中“最得意的句子或一处描写”进行分享,关注了学生写作自信心的树立,使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也切合了本节课的主题——“‘我’也可以闪闪发光”。
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且循环往复的过程。作为学生作文水平的阶段性“汇报”,考场作文既集中体现了学生较为真实的写作能力,也突出反映了学生的写作问题。受课堂时间和学生接受能力的限制,教师在备课时不能急于求成,要选取问题较为突出的点集中突破,使课堂更聚焦。这样,学生修改会更有方向,思维会更“闪光”。
(点评人为江苏省盐城市教学能手,盐城市亭湖区教师发展中心初中语文研训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