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2024-09-13 00:00:00孙宏波
共产党员·上 2024年9期
关键词:科技园科技成果辽宁

科技成果转化是连接创新和产业的重要桥梁,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近年来,辽宁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在成果供给、服务转化、政策激励等方面同步发力,进一步整合要素资源,畅通转化渠道,提供全周期服务,促进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在辽宁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前不久,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辽宁省科技厅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情况,东北科技大市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辽宁精细化工产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坚持需求导向 加强成果供给

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是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辽宁省科技资源丰富,创新实力雄厚,近年来重大科技成果层出不穷。

为有效促进科技成果在省内转化应用,今年以来,辽宁省科技厅面向全省高校院所广泛征集科技成果,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全省科技成果库。同时,组织力量赴各地各单位深入调研,共收集梳理104家高校院所科研单位的高质量、高成熟度可转化科技成果4016项。目前,这些科技成果已在东北科技大市场网站发布,还将在今年各类成果转化撮合对接会上推广,对于签订技术合同并成功转化的,将给予一定的奖励性后补助支持。2024年,力争推动4000项以上科技成果在省内转化,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突破57%。

强化中试验证 打通关键环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辽宁省聚焦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发展需求,在全省布局了省级中试基地36家,累计投入省级财政资金超1亿元,重点强化中试基地公共服务能力。目前,全省中试基地共有中试场地166万平方米,各类设备仪器超1万台(套),集聚专职中试服务人员近2000人。

作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盘锦市政府共建“市场化运作”“轻资产+基金”模式的新型科技成果转化机构,辽宁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完成千吨级甲基丙酸甲酯中试并实现总投资21亿元的产业化项目落地盘锦,走通了中试促进成果转化的道路。三年来,该中试基地紧盯中试项目技术来源,打造“立足盘锦、面向辽宁、辐射东北、服务全国”的公共性精细化工中试服务平台,希望将“中试—产业化”打造成新的产业,推动形成产业集群。当前已实现产业化项目7个,正在中试和在建项目8个,储备项目11个。

构建服务体系 加快成果落地

全流程服务体系是加快科技成果落地的重要保障。辽宁省围绕科技企业“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不同发展需求,搭建了实验室、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区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平台载体。截至目前,全省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638家,其中,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21家,辽宁实验室4家;省级及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06家,技术转移人才2900余人;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66家;省级及以上大学科技园16家,其中,国家级大学科技园7家;省级以上高新区19家,其中国家级8家。

作为辽宁省科技创新服务的重要抓手之一,东北科技大市场以“公益+市场化”的服务模式为引领,秉承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持续完善“成果转化+技术交易+科技金融+人才支撑+成果产业化+创新服务”的全要素、全过程、全链条的创新生态体系,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目前,东北科技大市场可提供四大类13项精准服务方案。

提供政策保障 营造良好生态

近年来,辽宁省持续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法治保障、工作机制、政策激励等方面多端发力。

在法治保障方面,辽宁省在全国率先出台《辽宁省科技创新条例》,其中设置了“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专章,明确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国有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等有关内容。

在工作机制方面,辽宁省将建立重大科技成果定期发布制度,向社会宣传推介辽宁重大基础研究成果、技术攻关成果和落地转化成果;建立科技成果对接机制,通过“揭榜挂帅”科技攻关、千人进千企、企业和高校院所“双进入”等系列活动,推动科技与产业“双螺旋”发展。

在政策激励方面,对运行成效好、有中试平台建设需求的中试基地给予相应资金支持;对绩效评价优秀的省级及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科技服务机构,给予资金支持;对企业吸纳转化的成果转化项目,择优给予最高200万元的奖励性后补助支持。联合银行机构、省产业投资基金、保险、担保机构等载体,加快政银担等联动,创新辽科贷、积分制等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目前已形成100余项金融产品,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是一个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相结合,以任务带学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所。研究所聚焦国家能源安全和实施“双碳”战略的目标,围绕辽宁传统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能源产业的培育需求,构建各方要素齐备的科技成果转化新生态,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在辽转化落地。2023年,研究所科技成果在辽转移转化合同额达3.2亿元,同比增长225%。

下一步,辽宁省将加快集聚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提高科技资源供给与市场需求匹配效率,加强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建设“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常态化发布科技成果和企业需求。促进科技成果熟化,聚焦精细化工、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推进中试基地建设,实现重点产业全覆盖。提高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载体专业化服务能力,让更多科技苗企业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科技园科技成果辽宁
辽宁之光
新少年(2022年3期)2022-03-17 07:06:38
南师大玄武科技园“图书馆”
现代装饰(2021年1期)2021-03-29 07:08:04
读辽宁 爱辽宁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商周刊(2019年1期)2019-01-31 02:36:24
辽宁舰
学与玩(2018年5期)2019-01-21 02:13:08
迈向“两聚一高”——苏州国际科技园
第二届“华师科技园杯”优秀学术论文2016年12月评选结果
戏剧之家(2017年1期)2017-02-05 15:12:04
浦江高科技园信息化建设探讨
01海上辽宁
今日辽宁(2015年11期)2015-04-13 05:35:46
科技成果
航天器工程(2014年6期)2014-03-11 16: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