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做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

2024-09-13 00:00:00闫琦
共产党员·上 2024年9期
关键词:斗争总书记现代化

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系,也是价值所在。当干部就要干事,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年轻干部“要自觉做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锐意改革创新,敢于善于斗争,愿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中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这一重要指示,既是对年轻干部的殷殷嘱托,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明确要求,为我们在工作中勇于担当作为、顽强拼搏进取、尽快提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本领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锐意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越是伟大的事业,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锐意改革创新,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敢于在没有路的地方开辟出路来。

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重要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以伟大的历史主动、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改革实现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历史性转变,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目标、重大原则,重点部署了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不错失机遇、把握引领时代潮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等根本的东西绝对不能动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六个坚持”的原则和“七个聚焦”的改革目标,“六个坚持”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七个聚焦”即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六个坚持”和“七个聚焦”,指明了守正创新的基本要求,彰显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落实好“六个坚持”和“七个聚焦”,必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得以持续提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要重视谋划,更要抓好落实。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切忌搞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之所以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以更加强烈的历史担当,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不断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践中创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辉煌。

敢于善于斗争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在斗争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斗争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要有不信邪、不怕鬼、不当软骨头的风骨、气节、胆魄”。

明确斗争方向,增强政治敏锐性。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斗争,而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各种风险我们都要防控,但重点要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

坚定担当责任,增强斗争勇气。斗争须走出“舒适圈”,敢于直面困难、攻坚克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面对艰难险阻,党员干部尤其是青年干部要有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的冲劲,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唯有如此,才能在担当和斗争中挺身而出、勇往直前,开创新局面、打开新天地。

砥砺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新中国成立75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辉煌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在这份漂亮的答卷面前,我们完全有理由自豪和自信,但不能骄傲自满,沾沾自喜,更不能意志松懈、止步不前。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社会治理还有诸多弱项。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任何贪图享受、消极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为都是错误的,得“软骨病”、患“恐惧症”更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坚定敢于迎难而上的斗争意志,弘扬“舍我其谁”的斗争精神,越是面对困难,越要坚定信心,越是面临挑战,越要激扬斗志,才能征服险峰、闯过险滩。

加强斗争历练、提升斗争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斗争是一门艺术,要善于斗争。在各种重大斗争中,我们要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战略定力相统一、坚持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坚持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升见微知著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洞察先机、趋利避害。要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实践充分证明,只要牵住 “牛鼻子”,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就一定能以重点带动全局,在斗争中牢牢掌握主动权。

勇于破解难题

" 一百多年来,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了光辉历史,也必然能依靠斗争赢得美好未来。今天,像革命战争年代那种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少了,但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正展现在我们面前。从国际形势来看,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时有抬头,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粮食安全、网络安全、人口问题等全球性问题加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我国面临更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和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也面临着重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收入分配等民生问题依然存在不少短板;环境污染防治、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任务依然艰巨;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公共安全治理、社会治理依然任重道远;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依然面临不少顽固性问题;等等。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重大难题和各种风险挑战,唯有主动迎战、坚决斗争,才能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只有不断增强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才能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的矛盾风险挑战的准备,做好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社会上、外交上、军事上各种斗争的准备。”全党都需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永葆敢于战胜任何困难而不为任何困难所压倒、敢于同任何强大敌人作斗争而不为任何强大敌人所吓阻的志气、骨气、底气,永远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奋进新征程、创造新业绩。

"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革命先烈相比,我们的担当和斗争无非是多做一些工作,多解决一些棘手问题,多得罪几个人。把这些想开了,我们还有什么可畏难的,有什么不敢担当的?!”不论在哪个岗位、扮演什么角色,担任什么职务,党员干部都必须增强为党和人民担苦担难担重担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扛重活、打硬仗,到基层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在摸爬滚打中磨出一副宽肩膀、铁肩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愿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指的就是干事创业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只要我们有“愿挑最重的担子”的决心、“能啃最硬的骨头”的本领、“善接烫手的山芋”的方法,就一定能在层层历练中强壮筋骨,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猜你喜欢
斗争总书记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商周刊(2018年22期)2018-11-02 06:05:38
习总书记“下团组”
当代陕西(2018年6期)2018-05-22 03:03:13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黄河之声(2018年6期)2018-05-18 00:47:57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总书记的告诚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 04:00:35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上海金属(2014年4期)2014-12-15 10:40:43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军事历史(1998年6期)1998-08-21 03: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