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辽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对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新时代新征程,辽宁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通过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对外开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有更大的担当和作为。
拓展改革新领域
进一步推进辽宁高质量对外开放
全面深化改革是辽宁实现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必由之路。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辽宁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深化改革,努力拓展开放新空间,让中国式现代化行得更远、走得更稳。
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以系统观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确保在经济、民生、文化、生态、法治等领域的改革与对外开放相辅相成,形成合力。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辽宁依托深厚的工业基础,通过技术创新驱动、统筹推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等措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打造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民生领域改革是对外开放的软实力保障,全省通过深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改革,提高了民生保障水平。文化领域的开放是走向世界的桥梁,辽宁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构建起了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生态领域的改革是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前提,辽宁通过严格的环保政策和绿色技术创新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创建,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共进。法治建设是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可靠保障,通过制定《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辽宁打造更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吸引更多外资企业来辽驻辽,促进高质量对外开放。
由此可见,全面深化改革是辽宁实现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必由之路。辽宁需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将各方面改革紧密结合,谱写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
优化区域新布局
进一步推进辽宁高质量对外开放
结合当前省情实际,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构筑 “一南一北”对外开放新格局,战略意义显得尤为重要。未来,我省优化南北开放布局,市场前景广阔、突破空间巨大。“一南”即转身向南、向海实施重点突破。辽宁应重点转身向南、向海,把沿海经济带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优先区域实施突破。加快推进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对内可整合沿海六市资源,实施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对外可借助“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推进与日韩经济合作,实现多边合作。这样既能有效配置沿海区域市场资源,充分吸纳相关优质要素集聚,又能迅速抢抓市场先机,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从辽宁对外开放现实环境看,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向南开放优势更为明显,更容易率先实现重点突破。“一北”即抢抓远东地区市场开发建设机遇。受俄乌冲突局势影响,远东地区开发是俄罗斯目前优先发展战略方向。俄方愿意加强对远东地区的投资,并提出能源、交通、采掘等一系列多领域发展规划。我省应充分利用地缘优势,一旦远东地区窗口打开,就能按照预定方案迅速抢占开发先机。因此,辽宁要为进一步扩大对俄外贸出口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在远东打造中俄合作的桥头堡和枢纽站,把我省出口商品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共建“一带一路”的国家及地区。
实施重点新突破
进一步推进辽宁高质量对外开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辽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指明了方向。新时代,我省完全有能力通过实施重点领域高质量对外开放的新突破,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中有更大担当和作为。
加深与“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往来。近年来,辽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各领域交流往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我省已完善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一个以沈阳为枢纽,海陆联运、贯穿南北、横跨亚欧的物流网络正在形成。未来,辽宁将大力提升港口枢纽能力,争创国家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推进中欧班列大连沿海集结中心项目建设。建设中国(辽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海关查验信息推送系统,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提升一体化全程物流服务能力。
发挥省内国家自贸区试验田作用。辽宁自贸区面积现有119.89平方公里,涵盖三个片区,其中大连片区59.96平方公里、沈阳片区29.97平方公里、营口片区29.96平方公里。多年来,辽宁自贸试验区累计注册资本突破2万亿元,充分发挥了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未来,我省要进一步提升自贸试验区的开放引领作用,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日、韩、俄等国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等产业在自贸试验区内集聚发展。
畅通RCEP国际贸易新渠道。自RCEP正式生效以来,辽宁充分利用关税优惠、贸易便利化等政策红利,推进落实RCEP工作取得成效。不仅开通大连港首条直达悉尼、墨尔本和布里斯班等地重点港口的直航航线,而且首趟中老铁路(沈阳—万象)国际货运列车开行,也开辟了东北地区与东盟国家间高效的国际物流新通道。下一步,我省要充分发挥港口和产业优势,深化与RCEP国家及东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助推我省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全省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日趋优化的营商环境,正不断助力提升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我省还要继续加大提升营商软环境力度,以吸引更多民营企业和资本、外国企业和资本进入辽宁市场。政府和职能部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建立诚信、服务型政府,建立一整套对外来投资者服务体系,及时解决其子女就学、家属就医等配套服务问题,为其营造良好的投资和生活环境。
大连外国语大学作为东北地区公立性外国语大学,拥有丰富的语言文化资源和国际交流平台。学校将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本领的复合型、国际型、应用型人才,特别是着力培养“多语种+外经外贸、外交外事、涉外法治、区域国别、文化传播、人工智能、国际中文教育”等七大领域高水平多语种复合型人才;进一步发挥语言优势,利用好中国东北亚语言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对外开放战略,为辽宁实现高质量对外开放提供更多语言服务和研究成果,为东北全面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大连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