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视域下哈萨克斯坦语言政策实施现状分析

2024-09-13 00:00:00柯庆梅陈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21期

摘要:语言不仅是民族文化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塑造和保护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这种作用的独特性源于当前历史和文化背景的特殊性。该研究旨在探究哈萨克斯坦的语言政策在公共关系领域的实际应用情况,并理解语言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作用,以及语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如何获得社会的认同。这一研究领域日益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探讨语言在维护国家内部政治稳定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民族文化的社会认同对所有国家而言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这种认同不仅能够使国家机构更有效地履行职能,而且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和解决民族间的重大冲突。因此,语言政策在社会公共关系中是否被广泛接受和有效实施,是评价语言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哈萨克斯坦;语言政策;公共关系;实施现状;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C95;H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7(c)-0171-05

A Survey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nguage Policy of Kazakhstan in the View of Public Relations

KE Qingmei1, CHEN Xia2

(1. Center for Kazakhstan Studies, Yili Normal University; Yining Xinjiang, 835000, China; 2. Center for Language and Culture Translation Research, Yili Normal University, Yining Xinjiang, 835000, China)

Abstract: Language, as a factor of national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plays a special role in the formation and protec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a uniqueness determined by the particularities of the curre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ituation.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Kazakhstan's language policy in public relations,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language in social public life and the social recogni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policy promotion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the focus of many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The study of language's status and role in ensuring political stability in internal national relations is also gaining attention. The social recogni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is the most important task for all countries, as it enables national institutions to function better, helps to alleviate social conflicts, and resolves major inter-ethnic disputes. The widespread acceptance and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language policy in social public relations is key to the success of the field of language policy.

Key words: Kazakhstan; Language policy; Public relations; Status of implementation; Developmental; Affec

语言政策一直是国家内部政策的有效工具,从保护语言多样性(考虑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到加强国家语言的地位,以及语言标准化和教育政策。语言政策领域涉及公开透明的政策,这些政策影响着使用哪些语言、何时使用、如何使用、由谁使用,以及与这些语言相关的价值观和权利。

在多民族国家,语言政策的研究极为重要。从一定程度上说,语言可以对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实现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1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语言政策概况

语言的使用和发展是国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政策,包括国家语言的作用,直接有助于国家安全和巩固国家地位。哈萨克语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被认为是赋予国家地位的语言,作为名副其实的民族语言,具有特殊价值。哈萨克语是生活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所有民族的纽带,也是国家所有精神财富的源泉。因此,在哈萨克斯坦语言政策中,把掌握哈萨克语、用哈萨克语进行交流和服务,作为所有公民相互自由了解、形成爱国主义意识、尊重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历史和文化的先决条件。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2020—2025年语言政策实施国家方案》中,对哈萨克斯坦语言政策做出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指出必须根据具体措施加强哈萨克语作为民族间交流语言的作用,并为国内各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发展创造条件。强调推行和谐的语言政策,旨在使哈萨克语在拉丁字母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化、发展语言资本,确保哈萨克语作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语言的全面运作,加强其作为民族间交流语言的作用,发展哈萨克斯坦公民的语言资本[1]。

哈萨克语在当地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使用变得越来越普遍,人们可以在各种场合看到和听到哈萨克语。哈萨克斯坦公民对语言的态度也发生着改变, 在各个群体中哈萨克语的熟练掌握程度和使用呈不断上升趋势。当地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掌握哈萨克语在未来将是十分必要的。在对待子女的教育方面,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愿意让后辈学习哈萨克语,并且认为熟练掌握哈萨克语可以提高其经济收入水平。

当前,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有 130 多个不同的民族和种族共存共事,其中哈萨克族和俄罗斯族占绝大多数。根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最新的全国人口普查(2021 年),哈萨克斯坦在民族、文化和宗教方面具有多样性:哈萨克族是最大的群体,占总人口的 69.1%;其他民族包括俄罗斯族(18.42%)、乌孜别克族(2.8%)、乌克兰族(2.1%)、维吾尔族(1.4%)、塔塔尔族(1.3%)和日尔曼族(1.1%),此外,还有一些较小的民族。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语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当局和政治精英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哈萨克斯坦语言政策构想》指出,“创建一个最佳的国家语言空间”的主要困难在于需要“明确界定各种语言的功能相关性”[2],哈萨克斯坦国家语言应在其中占据应有的位置。哈萨克斯坦现行的语言政策反映了该国社会人口和语言的复杂性:一方面,国家奉行哈萨克语的单一语言政策,旨在将哈萨克语确立为独立的哈萨克斯坦的国语;另一方面,哈萨克斯坦在历史上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很大一部分人群将俄语作为民族语言或第二语言。此外,英语在哈萨克斯坦社会的迅速渗透,以及政府希望哈萨克斯坦在地区和全球经济中具有竞争力的雄心壮志,也促成了多语言意识形态的产生。根据1995年《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宪法》,俄语的地位从民族间交流语言(1989年《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语言法》,1993年《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宪法》)提升为官方语言。因此,迄今为止,大多数立法文件、官方信息和表格习惯于使用俄语。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语言政策的另一个主要目标是全面发展英语并扩大其使用范围。2007 年启动的 “语言三位一体” 项目就说明了这一点。根据该项目,英语被赋予了融入世界经济语言的特殊地位。在其《2020—2025 年国家语言运作和发展规划》中,目标之一就是提高讲英语的人口比例(2021年为24%,2022年为25%,2025年为30%);提高讲三种语言(国语、俄语和英语)的人口比例(2020年为26%,2021年为 27%,2025 年为27%)。值得一提的是,哈萨克斯坦字母表正在逐步向拉丁字母表过渡。哈萨克研究人员认为,字母改革符合历史发展背景,目的是提高哈萨克斯坦的全球竞争力,加速融入全球科学、教育、技术和交流空间。哈萨克语的现代化也是释放其全部潜力的必要条件,其不仅是一种交流手段,也是精神复兴、加强民族意识的强大因素。同时,哈萨克斯坦国家语言的改革并不意味着国家语言政策的改变,多语言发展政策仍在继续。而哈萨克语的拉丁化改革,主要目的是改革哈萨克语字母表和拼写规则,从而在语言的语音和图形之间建立对应关系。哈萨克斯坦一些学者认为,在现代信息技术领域,拉丁字母是“一种全球性的实用工具,其能将国际、科学和技术词汇最佳地融到国家词汇中”。

可以说,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自宣布独立以来的语言政策,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与民族认同息息相关,特别是与建设哈萨克独立国家直接相关。笔者认为,哈萨克斯坦双语制(以及自 2007 年起正式宣布的“三语制”)的特殊性在于巩固哈萨克斯坦公民民族身份,确立哈萨克语作为唯一国语和名义民族语言的优先地位。但与此同时,保留和促进俄语作为官方语言的发展也被认为是重要的。然而,这两个目标之间的某些矛盾,以及最近的语言变革,如哈萨克语文字改革,在评估这种语言身份政策的可持续性方面造成了一定的模糊性。

2 公共关系中语言政策实施状况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历来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哈萨克语是哈萨克斯坦民族间交流的主要语言。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哈萨克语获得了国家语言的地位,而俄语则保留了官方语言的地位。随着语言政策的不断推动实施,特别是在公共关系领域,呈现出复杂且多维的特点。哈萨克语在大众传媒、教育、贸易及文化(音乐、文学、美术等)等多个社会领域的地位得到了加强,但在一些领域与俄语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近年来,哈萨克斯坦政府推行了一系列语言政策,旨在提升哈萨克语在公共关系领域的地位,同时维持俄语运用地位,并强化英语的教学与应用。

2.1 哈萨克语使用比重不断增加

不断提升哈萨克语作为国语的重要地位,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语言政策的最根本目标。通过对几类重要公共关系领域语言政策实施情况分析,哈萨克语的地位较独立之初有了极大提升,越来越多地被普通民众所重视和接受。

2.1.1 教育领域

该国内教育机构的语言政策根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宪法》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语言法》执行。通过建立适当的教育组织、班级、小组等,确保了学生用母语接受教育的权利。学前培养和教育系统的国家政策旨在确保学前儿童获得优质教育并创造平等的起步机会。对学前教育机构网络的分析表明,与2021年相比,学前教育机构增加了233个;2022年,学前教育机构总数达到 11 104个(2020年为10 650个,2021 年为10 871个),儿童人数超过965 204 人。66.9%的小学以哈萨克语授课(2020年为65%,2021年为65.5%)。7 436所小学以哈萨克斯坦国语授课,2 155 所混合小学以哈萨克语和俄语授课[3]。此外,为了掌握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语言,儿童必须在教师的帮助下掌握标准方案规定的最低词汇量。所有教育机构,无论其所有制形式如何,都要确保学生掌握哈萨克语作为国语,并根据相关教育级别的国家义务教育标准学习俄语和一门外语。

2.1.2 科技领域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每年都会采取系统措施,加强国家语言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以便在母语的基础上形成科学语言。在2018—2021 年语言学领域,在补助金和计划定向资助框架内实施了92个研究项目。其中47个为基础研究项目,45个为应用研究项目。2022年,在赠款资助框架内实施了32个语言学项目、7 个文学项目和3个语言学项目[4]。

2.1.3 大众传媒

该国内传媒为在全世界宣传哈萨克文化和民族价值观方面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大众传媒对哈萨克斯坦在世界文明中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根据《大众媒体法》(美国的唐·R·彭伯所著,2005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媒体活动以国语和其他语言进行。根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关于语言的立法,国家确保每个人在接收和传播大众媒体时使用母语的权利。为了创造必要的语言环境和充分发挥国语的作用,电视和广播频道(无论其所有制形式如何)的国语节目量不得少于其他语言节目的总量。《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电视和广播法》规定,国内电视和广播频道的电视和广播节目以哈萨克语和其他语言播出,每周哈萨克语电视和广播节目的播出量不得少于其他语言电视和广播节目的总播出量。哈萨克语报纸和杂志、电视频道、广播和互联网在现代全球化中占有特殊地位,是信息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大众传媒是形成哈萨克斯坦国家通用语言的源泉,对公众意识具有重大影响。

2.2 “三语政策”不断深入推行

“三语政策”提出以来,哈萨克斯坦国内语言环境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这一政策旨在提高哈萨克语、俄语和英语三种语言的水平,促进国家的多元化文化和国际融入。哈萨克语作为国语的地位得到加强,俄语在科技和教育等领域仍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英语作为融入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工具,其地位也日益提升。在中小学阶段,三语教育体系的推行已经被提上日程,家长和学生有权选择教学语言。英语作为哈萨克斯坦融入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工具,其发展在教育领域也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哈萨克斯坦高校的多语教育机构构成了一个独特的语言景观,反映了政治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高校多QckLxz7ehlcuQCgdYACiqJtVba7QlhGlp/9Rmhxaqhw=语教育的发展不仅体现了哈萨克斯坦对国际化的适应,也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环境。然而,这一政策的实施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教师培训不足、缺乏英语环境以及不同语言来源带来的挑战。一些人认为,由于语言的特殊性同时学习几种语言的学生可能无法用其中任何一种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即使儿童能够应付成人的学习量,也有人担心他们在用英语学习一门课程后,无法用哈萨克语准确解释这门课程;教师可能会发现工作量变得巨大,特别是在缺乏足够教学人员的情况下,这就提出了教师能否用英语向儿童解释复杂话题的问题。目前,大多数讲哈萨克语的公民居住的农村地区,三语政策如何实施成为政府面临的难题。尽管一些研究者谈到了“三语教育”的特殊益处,但这一政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大量年轻专家的培训,这一政策长期实施后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对母语兴趣的下降或多种语言专业教育成本的增加。专家认为,以前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对俄语的态度是积极的,但如今俄语在国内的状况却一下子变得有些不稳定了,教授俄语的学校和人员会越来越少,人们逐渐不说俄语,都说哈萨克语,而当他们进入大学时,他们会立即选择英语,以便毕业后找到一个较好的工作。这种状况长期持续下去,“三语政策”将变得不再平衡,此消彼长之下容易出现不可控的后果。

2.3 哈萨克语字母“拉丁化”改革争议依然存在

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历史上哈萨克语经历了多次文字改革。1929年之前,哈萨克族长期使用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1929年,随着苏联各民族文字拉丁化进程的开始,哈萨克族改用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但这种文字在拼写从俄语等语言中借入的词和术语时非常困难,因此在1940年决定停止使用,改为以西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文字[5]。随着哈萨克斯坦取得国家独立地位后,追求民族独立、增强民族认同感的愿望愈发强烈,同时也为实现哈萨克语文字信息现代化,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哈萨克语“拉丁化”改革应运而生。 但哈萨克语“拉丁化”进程中在公共社会引发了不同的观点,一部分人认为这一改革可以极大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感,有利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及哈萨克语的现代化进程,更加便于世界各地所有哈萨克族人的交流。但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哈萨克语文字“拉丁化”可能会影响本国国内文化的传承和历史记载的延续,如果改革出现意外,会使哈萨克语自身变得更加脆弱,同时也可能影响国内民族间的团结,甚至导致教育水平的下降。对哈萨克斯坦民众进行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支持这一举措的人通常认为,拉丁文字将有助于哈萨克斯坦“融入国际社会”,宣称拉丁文字课程不仅是为了改变内部的一些东西,也是为了让外部世界更加了解哈萨克斯坦。例如,对于外国人无法读懂西里尔字母的单词,拉丁字母对他们来说则更加容易了。而反对这一改革的人则表示,哈萨克语采用拉丁字母无疑会增加学习哈萨克语的难度,也会造成社会文化的脱节。还有一些人表示这个问题很模糊,也很难回答。由此可见,哈萨克斯坦的语言政策拉丁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历史背景、政治意愿、社会文化挑战及改革进程。这一改革不仅反映了哈萨克斯坦在民族认同、国家利益和国际融入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也体现了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2.4 哈萨克语与俄语地位之争依然存在

哈萨克斯坦语言地位之争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涉及民族认同、国界利益及政治因素[6]。《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宪法》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语言法》明确规定哈萨克语为国语,但围绕国语的地位和推广,哈萨克斯坦国内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争议。根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科学和高等教育部语言政策委员会的命令,于2022年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公民中进行的关于语言政策问题的调查表明,受访者和专家在语言政策的正确性问题上存在一定的意见分歧[7]。一些人认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语言状况良好,在实际生活中对哈萨克语和俄语的使用可以按需选择。另一些人指出,语言状况总体上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真正的语言需求仍然是俄语,哈萨克语只有在官方生活中才有需求[8]。还有一些受访者表示,可以说哈萨克语正在进入主导语言阶段,其他语言的影响力正在减弱。而在哈萨克斯坦司法和法律系统中,哈萨克语的地位还不够高,独立时期制定的大部分法律都是用俄语起草并翻译成哈萨克语的,翻译质量差,措辞不准确,每个文本中的术语含义不同,这也是为什么公民会去查阅俄文版法律的原因。通过调查还发现,民众在社交网络和聊天工具中俄语是一个优先选项。在聊天工具中,16.9%的受访者使用哈萨克语,30.3%的受访者只使用俄语,25.1%的受访者主要使用俄语。

2.5 语言政策不完善之处不断显现

在社会公共关系领域,与哈萨克语发展有关的问题十分紧迫。目前,根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义务教育标准,教育机构按教育水平分配了足够的课时,用于在以非哈萨克语为教学语言的学校学习国语。然而,由于教育机构的语言教学缺乏连续性,各教育阶段的毕业生只能掌握基本的国语。因此,进入大专院校的学生不得不学习语言,重复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其主要原因是哈萨克斯坦尚未形成国家语言教学的总体体系。迄今为止,尽管有 60%的大学使用国语授课,但哈萨克语教科书和教材的比例仅为30%。教师和学生不得不独立将教科书和其他高校现有文献翻译成哈萨克文并在学习过程中使用。高等院校,尤其是工程、社会科学、商业和管理领域的院校,缺少哈萨克语教科书。由于绝大多数自然和技术专业的教科书都是从俄文翻译过来的,其质量问题非常严重。因此,提高国语专业培训的质量与提高教科书的质量直接相关。在信息资源方面,从互联网资源获取哈萨克语信息的比例较低,互联网上哈萨克语内容没有在居民中、特别是在年轻一代人中形成流利使用国家语言的新趋势;在招聘执法机构、司法机构、最高司法委员会雇员、法官候选人和行政公务员时,没有要求检查其国家语言熟练程度,法庭诉讼程序有关文件使用的语言也不符合统一标准[9-10]。

3 结束语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语言政策几经变革,从独立之初在“去俄罗斯化”思潮下大力推行哈萨克语主导的语言政策,到推行哈萨克语为国语,同时维护俄语地位的语言政策,再到如今不断深入推行的“三语政策”,虽然各有不同,但其维护和发展国语主导地位,全面推行哈萨克语的目标愈发坚定。掌握哈萨克语、在生活中使用哈萨克语被越来越多的哈萨克斯坦民众所认可和接受,但包括使用俄语在内的其他语言人群依然占据一定比例,因此,在哈萨克斯坦社会关系中,语言政策推行问题复杂,无论是推行“三语政策”,还是实行哈萨克语“拉丁化”改革,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复杂的语言运用背景下,语言政策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人们逐步去接受和适应。

参考文献

[1] Провительство РК.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ая программа реализ-ации языковой политики в Республике Казахстан на 2020–2025 гг [Z]. 2019.

[2] Провительство РК.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ий план развития госуд- арства РК до 2025 года[Z]. 2018.

[3] Концепция развития языковой политики в Республике Казахстан на 2023-2029 годы [Z]. 2023.

[4] Провительство РК. Стратегия Казахстан-2050 :новыйп- олитический курс состоявшегося государства [Z]. 2012.

[5] Белоусов В Н,Григорян Э А.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в межна-циональном общении в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и стр-анах СНГ. По данным социо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х опросов 1990-1995 гг[M]. Алмата,1996.

[6] 王皓.哈萨克斯坦民族认同对语言政策制定的影响[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7]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科学与高等教育部语言政策委员会.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语言政策问题的社会学与分析研究 [Z].2022.

[8] 李发元.哈萨克斯坦的民族结构与语言状况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5):64-70.

[9] 张宁.哈萨克斯坦构建国家认同的经验[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1):171-181.

[10]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议会.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宪法[Z].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