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民间传统项目的融入与优化

2024-09-12 00:00:00钱旺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4年7期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民间传统项目,不仅能丰富学生的体育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还有利于能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师,要发掘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资源,优化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学练方式,引导学生对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学练进行展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体育学习力提升、核心素养发展视角,不断优化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教学,充分发挥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育人功能,彰显其育人价值。

[关键词]民间体育;学练内容;学练方式;学练差异;学练样态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开辟新的体育运动项目,还应该引入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去丰富学生的体育学习,同时让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民间体育运动项目具有娱乐性、民俗性、健体性、节庆性等特质。这些民间体育运动项目不仅有趣味,能激发学生的体育学练兴趣、调动学生的体育学练积极性,而且能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思维、丰富学生的体育运动认知。民间体育运动项目具有易教、易学、易赛等特质。将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引入体育课堂教学,一方面能丰富学生的体育运动生活,另一方面有助于拓展学生的体育视界,让学生认识到、触摸到中华传统民间体育文化、精神等。

一、发掘资源,丰富体育学练内容

将民间传统项目引入体育教学中,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发掘资源、素材,为丰富学生的体育学习奠定基础。民间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内容、类型、形式等都是十分丰富的,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掘、搜集、遴选。只有民间传统项目丰富了,学生的体育学习才会更加丰富,学生的体育课余生活才会更加的丰富多彩。民间体育运动项目,既可以作为学生体育学练的引子,作为学生体育热身的载体,同时也可以作为学生体育学练的正式学习内容。

舞龙灯、舞狮子、跳橡皮筋、跳格子、跳竹竿、珍珠球、蹴球、抢花炮等,都是民间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这些项目,有些可以作为室外体育运动的项目,有些可以作为室内的体育娱乐项目。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民间传统项目展开学练,而且可以将项目与项目进行整合,创编新的具有综合性学练的项目。如,滚铁环就可以和跳橡皮筋等项目整合起来。同时,教师还可以使民间传统项目与现代体育学练项目结合起来,如,将跳绳与跳橡皮筋整合起来、将抢花炮与赛跑游戏结合起来。通过运动项目之间的整合,让学生的体育学练内容更加丰富、体育学练形式更为多样。在体育教学中,不仅教师可以引入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而且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深入生活实践中,去发掘相关的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通过引导学生发掘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体验到中华传统文化、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有学生介绍了自己爷爷奶奶的“五禽戏”运动;有学生介绍了自己邻居家的“双人打手背”运动,等等。发掘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资源,能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练的积极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于互联网、大数据,向学生介绍、展示各式各样的民间传统运动项目,从而引导学生在课堂、课间、课后积极学练,不断丰富学生的体育业余生活。

发掘传统的民间体育运动项目资源,教师可以直接引入,也可以引导学生搜集,还可以引导学生对现有的运动项目进行再加工、再建构。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育人功能,彰显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育人价值。将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与学生的体育学练融合起来,使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具有竞技性、趣味性、操作性,能体现体育运动的拼搏精神,从而培育学生对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认同感,增进学生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学练自信。

二、整合改良,优化体育学练方式

民间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都有固定的运动方式。作为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直接学习传统的民间体育运动项目的运动方式,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思维、催生学生的体育想象,让学生对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整合、改良、创新,从而不断优化学生的体育运动学练方式。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学练方式“改头换面”,不仅能丰富学生的体育学练,而且能发掘学生的体育运动创新力、实践力。

在体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进行改编、创编,不仅要根据体育教学目标等展开,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具体学情。只有这样,才能使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改编、创编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如,民间有一种体育运动项目叫做“撞拐子”(斗鸡)游戏,不仅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同时还能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体能。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运动方式去展开,即让学生用手抓住自己一条腿的脚踝,用另一条腿单独支撑自己的身子,然后用自己的膝盖去攻击他人。如果在撞击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单腿支撑,则获胜;如果学生的一条腿支撑不住,另一条腿着地,就失败。也可以对这样的体育运动过程进行改编、创编,如可以让学生组合学练,即让学生一只手拉住自己的脚踝,另一只手牵着别人的手;学生在斗鸡的过程中换一次脚。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往往有一些经典性的活动、运动、游戏规则。整合改良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方式,可以从改变游戏活动的规则开始。作为教师,要积极改编、创编学生的活动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热情。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丰富评价方式、修改评价方式,如每一次将对手击败可以得到2分、犯规倒扣1分,改为每一次将对手击败可以得到3分、犯规倒扣1分等。通过对运动范式、学练方式、评价方式、游戏规则等的丰富变化,让民间传统的体育运动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练方式的丰富、创造,要以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力、发展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为标准、宗旨。

民间体育运动项目是丰富的,民间体育运动项目的运动方式也是丰富的。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民间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并对民间体育运动项目展开创新性的实践。作为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具体学情,采用适合的方式,让学生对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进行“改头换面”。如此,点燃学生对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学练兴趣。对学生体育民间传统项目学练方式的变革,要始终坚持以育人为导向。要通过对民间体育运动项目活动方式的改良,增强学生对民间体育运动项目的体认。要通过对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变革,让体育教学从知识本位、技能本位走向素养本位。

三、多元学练,关照体育学练差异

将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引入体育教学中,不是让教师采用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要求教师将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特质与学生的具体学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展开有针对性、层次性的实践。很多教师,在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教学中,往往就是“一引了之”,对学生采用普遍化、统一化、标准化的教学,忽略了学生客观存在的具体学情差异,导致有的学生对相关体育运动项目感兴趣,而有的学生则对相关体育运动项目提不起兴趣,甚至会对相关项目的学练产生反感,产生厌恶情绪。作为教师,在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中,要积极倾听学生的心声,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需求,引导学生展开差异性、多元性的学练。这样的一种差异性、多元性的学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多元性的学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兴趣、爱好的驱使下,对相关的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内容、素材、资源等进行自主选择,从而让学生的体育学习从统一走向多元、从共性走向个性。多元学练,就是要让学生的体育运动内容多元化、运动方式多元化、运动标准多元化、运动评价多元化等。通过多元化学练,进一步蓄积学生的体育学练兴趣,开发学生的体育学练创造性潜能。如,投掷类体育运动教学,对学生的臂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作为教师,笔者根据投掷类体育运动项目的特质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众多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中如“扔沙包”“扳手腕”“抖空竹”“打陀螺”等进行选择。在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多元化学练中,笔者发现了学生选择项目的性别化差异、体能化差异等。如,很多女生选择了“扔沙包”,很多男生选择了“掰手腕”;一些沉静的学生选择了“抖空竹”,而一些调皮的学生则选择了“飞盘”“打陀螺”等活动。作为教师,要尊重、呵护学生对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并对学生的体育学练进行引导,促进学生体育素养在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学习中能得到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打造体育运动的平台,赋予学生充分的体育运动机会,使学生在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学练中获得积极的成长。

让学生在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中展开多元化的学习,还要求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要提出不同的有针对性的体育学练要求;对于同一体育运动项目,由于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体育运动能力等现实差异,教师的评价也应当“多一把尺子”,设置不同的目标,提出不同的要求。只有评价标准多元化,才能让评价有效,才能让教师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教学“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四、滚动展示,刷新体育学练样态

将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引入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求教师跟进学生的体育学练,对学生的体育学练作出适当、适恰、适切的点拨、启发、指导。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打造学生运动项目展示平台,让学生对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学练情况进行展示。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借助相关的技术手段,将学生的体育学练展示进行录制、传播,便于学生反思、审视自己的学练,便于学生之间交流,便于学生向老师反馈自己的学练等。滚动性的展示,是一种才能型、轮流型的展示,让学生的学练状态得到关注,让学生的本质力量得到充分的展现。

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每一项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育人功能,彰显每一项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育人价值。如“顶拐”“拔河”等相关的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上肢、下肢力量;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跳皮筋”“竹竿舞”等,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等。在引导学生体育学练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关注项目的健体性,同时又要关注项目的娱乐性。要通过引导学生滚动展示,对学生的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学练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学练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练过程中始终全身心投入。在教学中,教师要与家长对话,携手共建聚合力,共筑传承民间传统体育运动文化的梦想。如,在“舞龙灯”这一民间文化体育运动项目开展实践中,笔者就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策略,一方面邀请民间的舞龙灯能手、艺人、市舞龙灯协会秘书长等到学校向学生传授舞龙灯的文化,市文化馆的舞龙灯剧团成员向学生展示舞龙灯,对班级舞龙灯小组成员进行指导,从而丰富学生对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认知,丰富学生对舞龙灯文化的认知;另一方面每年都会在相关的喜庆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等让学生家长走进学校,和舞龙灯小组成员一起进行舞龙灯表演实践。如此,不仅能宣传相关的节日文化、龙文化,而且能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将舞龙灯专业团队的表演与舞龙灯小组中的学生表演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学生对舞龙灯这一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展示水平,同时夯实了学生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

滚动展示是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重要展示方式。它不同于传统的抽签式展示、个别化展示,而是一种全纳、全面的展示。滚动展示不是让某一项目团队进行展示,而是让全体项目团队共同参与。同时,滚动展示也不是让项目团队中的某几个成员进行展示,而是让项目团队中的全体成员进行展示。滚动展示具有全体性、全面性、全程性和全阶性。通过滚动展示,不断提升学生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的学练水平,提升学生的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学练质量、品质。

将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融入、渗透进学校体育教学中,不仅能丰富学生的体育学练内容、资源,而且能优化学生的体育学练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精神教育。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搜集、发掘相关的资源,优化学练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体育学练展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让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发挥育人功能、作用。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需要教师不断开展教学探索、创新。作为教师,要从学生的体育学习力提升、体育核心素养发展的视角出发,不断优化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教学。实践证明,应用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来提升学生的体育学力、发展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是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的!

参考文献:

[1]李军,刘世磊.“教会、勤练、常赛”的生成背景、基本内涵与实践审思[J].体育学刊,2022,29(6):134-139.

[2]毛振明.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实现“教会、勤练、常赛”:对《〈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要点归纳与解读[J].中国学校体育,2021,40(8):3.

(责任编辑: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