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崛起,历经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并成为世界前列的经济体,但是成绩背后所隐藏的问题也同样需要引起注意,其中值得关注的一项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区域经济发展正在遭遇一些“卡脖子”问题,在此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数字金融的独特优势,则成为破解区域经济发展难题的关键点。数字金融的优势在于客户分布范围更广泛、成本与传统金融相比更低,这使得数字金融能够更好地为中小微企业、低收入群体提供更符合其自身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更重要的是,数字金融还能全面激发市场创新活力,从而为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进而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数字金融;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区域异质性;改革开放
中图分类号:F8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08(b)--04
数字金融近些年来在我国的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正在逐渐成长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助推器。数字金融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覆盖面广、成本低,这点是传统普惠金融所欠缺的,二是能够以信息科技、大数据为基础,为客户创新性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立足客户的不同需要创建有针对性的产品体系,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精准性。
1 数字金融界说
数字金融从本质上来说是金融,是以普惠金融为基础、以数字科技为手段发展而来,因此在阐述数字金融的概念时必然要先深入分析普惠金融[1]。普惠金融这一说法是在2005年被正式提出的,其主要内容是金融可在能够承受的成本范围内克服各种金融排斥,满足各类不同客户群体的金融需求。普惠金融之所以在“金融”前面加“普惠”二字,就是因为不论不同群体的收入如何都应该充分享受合理的金融服务,享受各种金融产品带来的差异化利益。更重要的是,普惠金融在为不同的人群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时,还能从根本上激发其积极性,促使其更加努力工作,形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普惠金融虽然能够对传统金融体系下的金融排斥问题稍微有所缓解,但是受限于物理网点、地理位置等多种客观因素,真正性的普惠金融难以全面推进,偏远地区甚至一些发达地区的中小微企业仍难以享受到金融普惠的扶持和帮助。
数字金融的优势所包含的面非常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1)数字金融的基础是互联网、大数据等相关信息科技,因此不需要建设太多实体金融网点,便可以便捷地为信息滞后、收入较低的群体提供其所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2)数字金融改变了传统普惠金融的服务方式,只需手机或电脑即可操作完成,操作简便、使用门槛低,用户只需通过互联网在家可以完成所需的金融服务,减少了跑去实体金融网点的时间及排队等待的时间;(3)信息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推动着金融服务的创新发展,促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多样化发展,如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等各种线上支付方式,以及蚂蚁花呗等多元化的信贷服务,能够满足各类群体的金融需求。
2 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异质性的成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走上了发展快车道,迅速崛起,其成绩有目共睹,引发世人关注。但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目前正在日益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其中比较显著的一点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我国东中西部各地区之间的差距日益突出,甚至成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绊脚石[2]。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情况来看,东部沿海地区持续保持一贯的快速发展,导致沿海地区与内陆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成为影响我国整体发展的恶性循环。总的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位居首位,中部内陆地区次之,西部处于最低水平,其中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其根本原因是东部地区的区位优势、政策自由度较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资金相对比较充裕,最终导致东部地区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慢慢将中西部地区甩在了身后。经济特区、自由贸易港等自由度较高的宽松经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东南沿海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尽管中西部地区拥有较强的发展优势,但是由于产业结构、发展模式等还停留在既往的粗放式阶段,没有跟上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脚步,甚至有的还成为影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阻碍。近些年来的实践证明,经济的快速发展绝对不能以牺牲环境、破坏生态为代价,先污染再治理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的提质增效、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早已成为摆在每个人眼前的迫切问题,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才能推动我国经济在整体上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综合近些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经济形势相对稳定,发展状态良好,但其中所隐藏的一些新问题也需引起关注:一是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存在明显差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因为本身经济基础较好,因此在区域政策实施后经济得到高质量发展,而黑吉辽及西部地区因为资源、历史积淀等方面的因素,发展质量整体比东部地区落后,有数据显示,我国北方地区的经济总量2019年比2012年下降了7.5%,这种占比的下降其实是北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东部地区相比较慢所导致的[3]。二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两极分化。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新兴重点战略产业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等经济基础雄厚的一线城市,同时这些新兴产业像一股强大的漩涡一样,将相关高水平人才吸引过来,进而形成非常明显的产业集聚优势,为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南京、武汉、杭州等大城市正在逐步形成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正在快速而稳步地崛起。三是一些区域的经济发展存在困难。像西北、东北等省份的发展处于滞后状态,产生这个困境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西北出现这个局面是因为自然条件相对艰苦、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而东北地区则是因为传统的重工业和制造业缺乏发展后劲所造成的,这些地区的区域发展困境又导致人才流失、常住人口下降,尤其是以年轻人为主,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重了这些地区的发展困难。
3 数字金融对经济发展质量影响的区域异质性分析
3.1 数字金融能够促进金融供给体系优化
数字金融作为新兴产业,能够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能够加快技术创新速度,从整体上优化供给侧体系的结构[4]。第一,数字金融能够通过资金流向来引导企业加大创新力度。数字金融通过为创新研发提供更广阔的融资空间的方式,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信息使用成本,解决各种信息不对称问题,并能够将掌握小规模资金的投资者,吸引到宏大的资金供给系统中来,缓解融资在各种限定条件中的约束力,增加资金供给总量。第二,数字金融是信息科技广泛应用的结果,从根本上来说属于金融模式的一种,兼具技术性与金融性两方面的优势,其创新性目前为止无可比拟,是用高新技术为传统产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能够更快地促进金融产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同时,信息科技、互联网思维在金融产业中的融合运用,对于提高金融产业效率、推动金融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具有非常强大的作用,尤其是数字化技术能够有效助力金融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金融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能够加快形成金融产业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加强网络经济效应,并在此基础上优化金融产业的产业结构,形成金融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3.2 数字金融能够释放更广阔的金融需求
数字金融的基础是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这种数字化的手段必然能够全方位提高支付的便捷性,甚至能够促进居民的财富积累,进而促进金融需求的广泛释放。一是数字金融通过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非常便利的支付方式,来促进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二是数字金融在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能够通过为农村居民提供工作岗位的方式,来增加农民收入,或者是通过一些手续简单、数额相对较小的信贷,来推进家庭创业模式的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同时,数字金融为广大人民带来了广泛的技术福利,其便捷性、高效性,都是传统金融所不可比拟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刺激了金融消费潜力,消费者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更合适的投资方式,这也推动着需求层面的结构优化。
3.3 数字金融能够促进经济运行更加稳定、安全
数字金融能够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确保我国经济的整体稳定、安全运行。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区域经济不协调、城乡不均衡等,之所以出现这个局面与传统金融系统的效率较低关系密切[5]。数字金融兴起以来,很好地解决了原来的抵押物换信贷等问题,适度缓解了金融资源流动过程中遭遇的各种约束问题,全面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加强了对中西部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倾向性,弱势群体正式成为金融业务的重点服务对象,真正将金融服务落实到“最后一公里”。数字金融能够提高风险识别能力,为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保驾护航。金融风险是市场经济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数字金融将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高新技术引入金融行业,促使相关金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更全面、更深入、更及时,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将金融风险控制在限定范围内,降低各种风险的发生率,维持经济、金融市场的全面稳定,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4 数字金融改善经济发展区域异质性的策略
4.1 不同区域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
鉴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差异性,当前数字金融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必然也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因此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数字金融发展战略时要因地制宜,以差异化为前提,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6]。区域经济的特点是空间集聚性非常显著,共性大,因此针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的不同,现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如下:东部地区应继续发挥现有的资源、人才及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下大力气推进研发进程,以人才吸纳、培育为杠杆,将人力资本的促进作用转变成长期的、持续的发展推动器和红利;中部地区应以中部崛起战略为基点,全面吸收发达地区经验,以提升科技水平、提高创新能力为关键环节,尽快掌握核心技术,改变现有的“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困境,为追上发达地区而持续发力;西部地区应以“一带一路”的实施为契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便利程度,加强道路交通网络建设,联通其他地区的各种资源,为西部地区的发展创造各种高效条件。当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应紧跟“一带一路”建设的步伐,抓住机遇挺进相关优质工作岗位,为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的提高,而持续不断努力。同时,中西部地区还应全面加强政府干预,加大公共财政支出,为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做好顶层设计。此外,各地区更重要的是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予以细化,但不可教条化。
4.2 多层次发展数字金融
数字金融处于金融领域发展的前沿阵地,尽管优势比较明显,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其发展中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为了更充分地发挥数字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应该从如下几个层次来发展数字金融:一是扩大数字金融覆盖范围,使其能够为不同层次的客户群体提供相应的产品和服务[7]。加强与数字金融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互联网的覆盖范围,使中西部地区的更多人能够用得上互联网和数字通信设施。建立系统、科学的金融征信机制,统一征信标准,将中西部地区的弱势群体的信息收集到全国个人征信系统中,完善区域征信体系,实现征信信息的对称、精准化。二是采取切实措施提高群众的数字金融素养。发达地区人们相对来说文化水平较高,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因此与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相比较而言,对于数字金融的了解程度、接受程度都较高,因此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加强对于数字金融的宣传,通过举办讲座、举行展览、邀请专家解疑答惑等方式来推广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更新观念,提高水平,使其能够更加轻松地得到相关金融服务的支持,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强大助力。三是,加强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度,创建多元化产品,更好地为不同群体服务。加快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的创新过程,持续推进创新过程,将数字金融的吸引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及时转变广大群众对于数字金融的认知,将不敢用、不想用改变为积极使用,同时加强监管,坚决打击金融诈骗,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安全、可靠、放心的金融环境。综上可见,数字金融的发展,需从多个层次上加以推进,转变数字金融的虹吸效应,实现其根本性的辐射效应,各地区形成发展合力,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4.3 打破数字金融的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的产生正是因为对于网络技术、信息的掌握、应用程度不同而导致的两极分化,打破数据鸿沟对于更充分地发挥数字金融的作用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当前应从如下两点予以考虑:一是提高互联网普及率,让更多人掌握充分的金融信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能够降低三个区域之间的信息差距,从根本上解决数字鸿沟问题。为此政府应加大通信技术、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财政投入,特别是拓展通信设施的覆盖面,使各个群体都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取趋于平等的信息,打破之前的数据鸿沟。二是降低数字金融使用门槛,使更多人参与到数字金融体系中来。互联网金融公司需逐渐降低金融产品使用门槛,将人性化、简单化设计贯穿到金融产品设计的每个环节,对于一些特殊群体,比如残障人、老年人以及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都应采用特殊的软件和程序,来提高此类人群使用互联网金融的频率。金融公司需加强金融知识的科普宣传,定期举行预防金融诈骗的专题知识讲座,做到风险早披露、早预防,使人们安心、更信任地使用数字金融。消费者个人也需通过参加互联网培训、数字金融专题讲座等,全面提高个人金融素养。
4.4 因地制宜优化要素资源配置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各地区应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区域发展特点,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为数字金融的发展创造条件。政府部门应减少对市场的硬性干预,采取措施推进资源配置市场化,深入剖析究竟该如何改进资本与劳动力的不匹配之处,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政策[8]。数字金融在向各区域提供金融服务时还应采取不同的模式和方法,这是由各区域的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所决定的。东部和中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比较雄厚,相应的人才水平、管理水平等都较高,因此在这两个区域大力发展数字金融必然能够为经济发展带来最大效益。但是西部地区则与东中部地区不同,其经济相对落后,数字金融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往往会造成一部分金融资源的浪费,因此数字金融不但要适度,还要立足当地实际采U5AaAgIbjHygg0k4I4lomA==取不同的措施。针对西部地区的劳动力过剩现象,可通过短期聘用制度来缓解这个问题,而对于一些中小城市的劳动力过剩问题,可通过大力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既解决了劳动力问题,也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4.5 培育地区新经济增长点
尽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总体上处于上行状态,但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态势等都存在较大差异,西部地区与东北地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因此这些地区应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资源、资本、人力等要素的高效流动来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第一,提高市场有效需求。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收入水平,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房等保障设施建设力度,降低城镇居民住房投入和压力,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消费力。第二,提高财政扶持力度,加快新兴产业发展速度。不论西部地区还是东北地区,长期以来经济的发展都是依靠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因此当前要大力支持新兴产业在这些地区的发展,以信息科技、生物科技为主要技术发展方向,推动这两个地区经济的高质量、稳定发展。第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科技创新力度。政府采取财政扶持、优惠政策等切实措施,预防科技创新风险、降低科技创新成本,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市场氛围。技术、产品的创新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数字化转型,全面发挥数字科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5 结语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期,同时由于近几年新冠疫情的冲击,经济出现了下行态势。更重要的是,区域经济由于资源、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异产生了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现在已然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绊脚石。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当前应以信息科技、互联网等的广泛应用为契机,以数字金融为破解经济发展困境的突破口,加强中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加快数字金融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潘方卉.数字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双向赋能还是单向驱动: 基于时空交互视角[J].金融发展研究,2024(3):108-109.
许冰.数字金融、人力资本投资与实体经济发展[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4(2):122-123.
杨洋.云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 基于数字化金融技术创新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24(2):120-121.
张高明.数字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效应与机制研究: 基于双创驱动视角[J].经济问题,2024(1):115-116.
韩珣.数字金融如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J].金融监管研究,2024(1):125-126.
金祥义.数字金融发展促进了企业国际化水平提升吗?[J].世界经济研究,2024(1):116-117.
伍艳.数字金融促进农村共同富裕: 作用机理与经验证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1):110-111.
赵丽.数字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综述[J].财会月刊,2024(1):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