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营商环境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2024-09-12 00:00:00黄昭莹杨文华卢柳匣
中国商论 2024年16期

摘 要:提高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对我国国际竞争力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部分国家对我国采取技术封锁、技术壁垒或其他政治经济手段以遏制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使得我国高技术产品发展面临一定挑战。数字营商环境作为科技创新的基础为高技术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本文分析我国各省数字营商环境水平及其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我国30个省份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构建数字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其次实证分析数字营商环境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如下:数字营商环境方面,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得分较高、内陆地区得分较低、但部分临海地区发展潜力大;数字营商环境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总体上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对于沿海省份而言,该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数字营商环境;熵值法;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08(b)--04

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实力、产业发展布局以及经济发展效率的重要指标(潘康等,2023)。提升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对新发展格局下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蔡中华等,2023)。但从2013年起,美国发起“337调查”,我国高技术产业成为美国对华技术遏制的主要领域,产业出口面临严峻挑战(李文霞等,2023)。数字经济可为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提供新机遇(任建华等,2024)。因此,本文研究数字营商环境能否促进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升具有现实意义。

1 文献回顾

高技术产品是指研发投入大、产品附加值高、国际市场前景良好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其主流评价指标包括:贸易竞争力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张乐萍等,2013;郭梦迪等,2018)。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可分为两类,一类以波特的钻石模型为理论基础,包括创新水平(Huarnga等,2015)、研发投入(Karahano,2015)、产业聚集(Leyronas,2012)、外商直接投资(傅素英,2010)等。另一类则结合高技术产业特征,选取关键性变量进行研究,如对外开放度(冯德连等,2017)、金融发展水平等(杨丹丹等,2023)。传统的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在企业经营周期内面临的所有外部环境(曹健等,2023),其中就包括以上影响因素。

数字经济发展打破企业经营的时空阻隔,深刻改变及影响企业运行的所有外部营商环境(孙源等,2021)。数字营商环境是利用数字赋能传统营商环境(周伟,2022),既包括利用数字技术改造提升传统营商环境,又包括面向和适应数字经济市场主体创新发展需要的新型营商环境(殷利梅,2021)。 根据现有相关国际评价体系可归纳出数字经济营商环境的关键构成有数字基础设施、创新环境、竞争与消费者保护环境、数据与安全环境以及监管与服务环境(马源等,2020)。因此,数字营商环境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可能存在影响。但现有研究两者关系文章不足,有必要对两者关系进行研究。

2 数字营商环境水平测度

2.1 指标体系内容及指标说明

本文借鉴徐浩等(2022)、马晓瑞等(2021)与赵红梅等(2022)研究,将数字营商环境分为5个一级指标,在每个一级指标下各设3个二级指标,共15个指标衡量。经评估和调整,具体见图1。

(1)其中数字基础设施是市场主体运行的数字支撑基础,只有数字基础设施达到一定规模或质量水平,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数字技术如大数据、区块链等才能得到有力支撑。因此采用每百人使用计算机数、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与移动电话普及率衡量。(2)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政府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作用愈发凸显,政府可在资金支持、财税政策与在线服务方面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分别采用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总体指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科学技术支出占比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所得税税收衡量。(3)创新环境是企业做大做强,不断获得竞争优势及长期存续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采用科学技术市场成交额占比、创新能力指数与三种专利授权数衡量。(4)人才是企业运行的必须要素,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对数字化人才需求更高。高等教育及以上毕业生人数、私营单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工作人员平均工资与工作人员数占比衡量。(5)市场环境是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好的市场环境有利于资源流动与优化配置。因此,本文采用电子商务销售额、外商直接投资额与人均GDP衡量。

2.2 数字营商环境水平测度

本文参考马晓瑞等(2021)文章,采用熵值法对2015—2022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市场环境(28.47%)与创新环境(26.32%)在数字营商环境中占比最大,其次是数字化人才供给和政府监督与服务,分别为19.09%与17.40%,数字基础设施影响最小(8.72%)。

确认权重后,对各省数字营商环境水平进行计算。结果可知,各省7年间数字营商环境均总体呈上升趋势,这与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情况相符。临海发达地区北京市、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上海市与浙江省的数字营商环境水平远高于其他省份,这可能与沿海开放优势与政策优势有关。内陆省份如甘肃、青海、新疆、云南等地受限与地理位置及基础设施情况,数字营商环境较差。此外,海南省、天津市,安徽省数字营商环境提升程度最大,说明其数字营商环境发展潜力及势头好。

2.3 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在线服务水平来源于《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创新能力指数来源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人力水平变量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对于部分缺失值,本文采用插值法与移动平均法进行对比填充。

3 数字营商环境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结合现有文献基础,本文对所需变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回归分析检验数字营商环境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

3.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结合波特的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借鉴杨丹丹等(2023)与冯德连等(2017)文章,选用人力资本(R&D人员全时当量)、相关与支撑产业(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需求条件作为控制变量。其中,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用竞争优势指数衡量。以上变量中i代表不同省份,t代表不同年份。

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数据,除数字营商环境外,其他变量数据均可通过《中国统计年鉴》查询或数据整理得到。

3.2 基础回归

为分析数字营商环境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设计模型如下公式:

TCit=α0+α1BEit+α2RDTit+α3PGDPit+α4FDLit+μit+δi+δt

其中,α0为常数项,α1,α2,α3,α4为待定系数,μit为误差项,δi与δt分别指个体固定与时间固定效应。

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可知,无论是否考虑控制变量,数字营商环境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拟合优度方面,考虑控制变量的模型拟合结果更佳,因此考虑加入人力资本(RDT)、需求条件(PGDP)与相关和支撑产业(FDL)作为控制变量。通过观察VIF值可知模型不存在严重多重共线性问题,回归结果合理。由表1可知,从全国范围看,数字营商环境对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有正向影响,即良好的数字营商环境有利于提升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

3.3 进一步回归

由上述分析可知,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数字营商环境相差较大。此外,沿海地区有地理位置优势,更利于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但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高技术产品进口需求也较大,且非沿海省份也存在高技术产品生产大省,如北京市与安徽省。因此,不同地区数字营商环境作用于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可能不同,有必要进行异质性分析。分样本回归中显著回归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当仅固定时间效应时,数字营商环境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均不显著。此外,当个体与时间双固定时,仅非沿海地区的数字营商环境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有显著促进作用。

当考虑省份是否沿海时,数字营商环境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发生了变化。其中,沿海地区数字营商环境对出口竞争力影响不显著,非沿海地区数字营商环境影响方向不变。观察单个固定效应回归结果可知,沿海与非沿海省份个体间差异对总体回归结果影响较大,这可能与个体间差异较大有关。根据《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标报告(2023)》,沿海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差距较大,内陆省份间也存在较大差异。此外,部分地区如上海和北京数字营商环境水平高,但其高技术产品进口需求大,出口竞争力为负值,进而也会影响总体回归结果,导致影响不显著。

综上可知,数字营商环境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有显著促进作用。各省份间由于发展差异大,且数字营商环境发展较好地区往往高技术产品进口需求较大,沿海省份数字营商环境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不显著,而对于非沿海省份数据,该影响仍显著存在。

3.4 模型检验

当数据为非平稳数据时可能产生伪回归问题。因此需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判断数据是否平稳,若为非平稳数据但同阶差分平稳时,则需对数据进行协整检验。

本文采用HT检验对所有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除TC变量外,其余变量均存在单位根。因此,本文对所有变量进行一阶差分并将差分后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所有变量均检验通过,即变量均为同阶差分平稳数据。于是进行协整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即存在“伪回归”可能性较小,因此回归结果可靠。

4 结语

本文对我国除港澳台与西藏外30个省份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数字营商环境水平及其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结论如下:

(1)虽然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高,但省份间数字营商环境水平差别较大:沿海经济繁荣地区如上海市、广东省、浙江省数字营商环境水平高且竞争力较强;内陆欠发展地区如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等数字营商环境较差;而部分沿海或濒临沿海地区如海南省、天津市、安徽省等地区虽然数字营商环境水平不高但发展潜力大。

(2)从全国范围看,数字营商环境对各省份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沿海省份数字营商环境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不显著,非沿海省份数字营商环境影响显著且为正。这可能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高技术产品进口需求大有关。此外,省份间个体差异大也会影响回归的显著性。

5 建议

本部分根据指标体系得分情况与实证回归结果提出相应建议。

为提高各省数字营商环境水平,应重点关注市场环境与创新环境的改善。如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以吸引更多外商直接投资;通过相关政策制定支持电子商务发展以增加电子商务销售额;政府部门应注重对创新活动的支持,提高科学技术市场成交额在GDP中所占比重,并鼓励专利设计与申请授权。

在注重数字营商环境水平整体提升的同时,应关注各省分间发展差异。沿海省份地理位置及经济基础、基础设施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可鼓励沿海地区对非沿海地区进行一对一扶持与资金经验传授。此外,应注重非沿海地区数字化人才供给与政府监督服务水平的发展,提升其软实力以缩小沿海与非沿海地区的差距,协调区域发展。

参考文献

Huarng K H, Yu T H K, Lai W. Innovation and diffusion of high-tech products, services, and system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15, 68(11): 2223-2226.

Karahan Ö. Intensity of business enterprise R&D expenditure and high-tech specification in European manufacturing Sector[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5, 195: 806-813.

LEYRONAS C L c.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cluster firms;the priority of regional network position over extra-regional networks:a study of a French high-tech cluster[J]. Entrepreneurship&Regional Development,2012,24(5):457-473.

蔡中华,何浩东,罗新宇.新发展格局下知识产权与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J].科研管理,2023,44(8):152-161.

蔡中华,何浩东,罗新宇.新发展格局下知识产权与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J].科研管理,2023,44(8):152-161.

曹健,谭佳璐,舒伟.营商环境研究述评与展望[J].财会月刊,2023,44(18):153-160.

冯德连,边英姿.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外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与提升对策[J].华东经济管理,2017,31(11):71-77.

傅素英.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特征及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3(4):92-96.

郭梦迪,郭江,卫平.技术创新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8,20(3):21-29.

李文霞,金缀桥.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质量升级[J].宏观经济研究,2023(6):56-71.

马晓瑞,畅红琴.营商环境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定性比较分析[J].管理现代化,2021,41(4):51-54.

马源,高太山.数字经济营商环境:国际指标框架及政策指向[J].发展研究,2020(11):45-50.

潘康,何枫,刘荣.高技术产业集聚促进出口产品升级了吗: 基于技术创新和对外开放的视角[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8(2):28-39.

任建华,赵雅菲.数字经济对高技术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机制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0(1): 30-40.

孙莉莉,李锋.我国数字营商环境建设论略: 突出问题与优化措施[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116-124.

徐浩,祝志勇,张皓成,等.中国数字营商环境评价的理论逻辑、比较分析及政策建议[J].经济学家,2022(12):106-115.

杨丹丹,罗锋.广东省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3,43(7):51-61.

张乐萍,莫燕,张晓晓.浙江省高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与比较[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10):84-86+91.

赵红梅,王文华.数字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测评[J].统计与决策,2022,38(23):28-33.

周伟.数据赋能:数字营商环境建设的理论逻辑与优化路径[J].求实,2022(4):30-4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