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污染加剧等严峻问题,已成为全人类亟需共同关注并合力解决的重要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为此,2020年我国正式提出“双碳”目标——2030年力争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当前我国为实现这一目标所作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就,已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与高度评价。为了加快我国“双碳”进程,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大力发展碳金融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碳金融是伴随气候问题被广为关注的金融业的后起之秀,其具体的市场价值、发展模式等还需要不断地深入挖掘,但不可否认的是,碳金融对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本文深入研究碳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模式、途径及影响,对于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碳金融;产业结构升级;绿色发展;碳达峰;碳中和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08(b)--04
近些年来,气候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碳金融也快速发展起来。碳金融所涉及的领域是相当广泛的,对于各个领域的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也不尽相同,而当前一些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实现碳达峰这一发展目标,其中产业机构升级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因此,当前我国碳金融的发展应紧紧抓住绿色产业发展的大机遇,厘清发展碳金融与产业结构升级两者之间的作用模式,深入研究碳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这些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深远影响。
1 碳金融和产业结构升级界说
1.1 碳金融
碳金融最早起源于《京都议定书》等两个国际公约,最初是为了以金融为协调工具来改善温室气体排放、缓解环境恶化等相关环境问题。但是当前学术界对于碳金融并未形成公认的一致性概念,国际上普遍认为碳金融存在广义概念和狭义概念两种,其中广义的是指一切能够促进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皆可归入碳金融的范畴;而狭义的碳金融则仅仅是指那些在碳交易平台上所进行的碳排放权交易类的金融活动[1]。碳交易市场主要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两类,其中确定碳排放权配额和碳信用的市场是一级市场,而与碳排放相关的交易流转市场,包括碳资产、碳金融相关衍生品等的交易流转,皆隶属于二级市场。碳金融的流转交易市场的交易主体是银行、企业两个方面,不存在个人性投资,这是碳金融市场与股票等其他金融市场的最大不同点。此外,碳信用、碳基金等各类金融衍生产品、服务等都属于碳金融,并且股票类的低碳、节能环保板块等也属于广义碳金融。
1.2 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各产业之中及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具体包括产业布局的不合理之处,影响各产业协调发展的问题等,加强制度创新,推进生产方式变革,最终实现各产业的协同联动,推动产业结构完成升级改造。
1.2.1 产业结构高级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最根本的是产业及产业结构的发展质量的稳中有升,这是全社会技术水平的总体全面提升的表现,也是各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提高在总产业结构中占比的一个过程[2]。产业结构要想实现高级化,其关键点和最根本的就是加快技术进步,这其中包含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碳金融的快速发展推动着更多企业加入减排发展的队伍中来,而这些企业的转型就要求全面提升技术,加强对高新技术的应用;二是加大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力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降低各种风险,一方面是碳金融的发展必然能够将大量资金引向碳排放量低的产业,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相关低碳技术研发的资金链断裂风险,另一方面是碳金融的发展必然是以碳金融工具种类更加丰富为基础的,因此各类碳减排企业可以通过碳期货、碳期权等相关金融产品来缓和低碳技术研究的相关风险,这实际上也在无形之中提高了碳减排企业对于低碳技术进行研发的动力。综上可见,碳金融的发展必然能够促使低碳技术研发与低碳企业发展建立良性循环。
1.2.2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各产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顺畅,并且产业之间的联系高效、紧密。要想达成这个局面,就必须全面完善产业资源分配结构和模式,实现资源分配的均衡性、有效性,确保各产业之间信息传导的精准性和详实性,从而切实提高各产业的生产效率。由此可见,产业结构合理化实际上是资源配置效率合理化,进而是市场信息传递的高效化和流畅化[3]。碳金融的快速发展推动着碳金融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日趋完善,同时影响着市场价格制定机制的逐步科学化,碳金融产品的实际成交价格与实际价值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两者越来越靠近。正因如此,低排碳企业对于生产和投资决策的制定成功率越来越高,同时银行也能够根据市场发展走向及时调整利率,来引导消费者加入低碳产品的购买中来,进一步促使企业全面开展低碳生产,最终引领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
2 碳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2.1 技术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技术创新能够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这是因为技术不但能够提升生产水平,还能够通过改进生产方式来降低成本,从而全面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碳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来源于技术创新,主要作用机制是:碳金融的快速发展推动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一路快速发展,这实际上是在引导着环保、高新等产业的发展,那些抢先一步开展技术创新的企业必然能够获得市场发展先机,就有可能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头羊,成为勇立市场发展潮头的胜利者[4]。当企业接收到这个信号时,必然能够产生极大的动力,在技术创新领域做出新成绩。这其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根据我国政府的相关碳排放标准和要求,企业的碳排放量如不符合这些标准,不以提升技术水平来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那么需要接受相应的处罚及购买适量的碳排放交易额度,这都会极大增加企业的成本,而变相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增加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阻碍,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二是企业如果能够大力研发低碳技术,就必然能够发展成为行业领头人,进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甚至可能会因为技术的外溢性而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2.2 碳金融市场能够引导低碳消费
低碳消费从本质上来说更注重消费过程及消费品的低碳性,是以低碳为最终目标而产生的各种消费行为,包括出行、食物等日常用品和行为,都是以低碳为标准。碳金融之所以能够对产业结构调整产生影响,正因为是以低碳消费为主流,具体是通过调整利率等方法来引导人们建立低碳消费的习惯[5]。一是通过利率来调整消费市场,即给予低碳产品相对低一些的利率,而对于高碳产品则给予高利率,从而降低低碳产品的市场价格,使更多的消费者选择低碳产品,比如当前我国金融机构向新能源汽车贷款所提供的利率优惠是传统汽车所没有的。二是通过借贷额度来调整消费品市场,即给予低碳产品生产企业的信用额度要高于高碳产品生产企业。此外,广大消费者的低碳消费也能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首先这是因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以消费者的消费为主要方向和最终目标,因此如果消费者能够以购买低碳产品为主,尽量减少购买高碳产品,那么企业必然会及时转变生产方向,将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作为发展方向。同时,消费者可减少日常对高碳产品的使用,比如以户外跑步代替室内跑步机跑步,以步行或骑行代替开车等,都是行之有效的低碳行为。其次是公众的低碳消费行为能够间接促进低碳减排企业的发展,以倒逼法来引导企业制定适合低碳市场的发展战略,这是因为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方向就是企业生产的最好引领者。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时刻将低碳排放作为最高标准,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生产环保产品作为企业生产转型方向。更重要的是,低碳消费还能够为消费者自身创造更好的生态环境,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程。比如当前我国一些地区所采取的“低碳社区”建设,就是通过太阳能发电取代了一部分传统照明设施,通过加装保温层等来提高室内温度,减少对供暖燃料的使用量,这些举措能够行之有效地提高低碳消费的数量,为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创造条件。
2.3 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
外商直接投资(FDI)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产业结构,影响技术、人力等相关方面的生产要素的流动[6]。这其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FDI 推动着我国逐渐加入全球产业链,为了更快地在全球竞争中站稳脚跟,我国企业必须做出相应调整,这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强大推动力;二是为了跟上世界其他国家掌握先进技术和生产方法的企业的发展步伐,我国企业必须尽快改进生产技术,通过更先进的生产模式降低生产成本。碳排放权通过市场进行交易,也能够引导外商投资的方向,进而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这主要是因为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方向时必然会着眼长远,将低碳产业作为主要投资方向,同时降低对于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企业的投资。碳金融借助外商投资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杠杆,主要通过如下渠道产生影响:碳金融的快速、高质量发展必然会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日趋完善,进而推进与环境污染相关的治理标准的完善与升级,持续不断地加强对企业排污行为的监督和管理,促使碳配额分配方式的改进,增强相关政策工具的效用,使碳交易市场的覆盖范围能够相应地覆盖越来越多企业,甚至将其拓展到一些符合标准的非工业部门,为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如果上述措施能够真正被贯彻落实,那么一方面那些不符合我国碳排放标准的外商直接投资必然会被直接拒之国门之外,另一方面具有环保、高新特质的外商直接投资必然会在我国形成集聚效应,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环境问题的改善提供强大的资金动力。
2.4 资金杠杆助力产业低碳化转型
金融机构的投资方向和资金流向,是企业发展的强有力指挥棒,必然能够在无形中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助力,能够同时为“三高”产业的发展建设障碍物,并引导其逐渐向环保方向转型[7]。碳金融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资金这个强有力的杠杆来实现,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两个阶段:一是资金形成阶段。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低碳企业也不例外,充足而稳定的资金是低碳企业健康、顺畅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对科技依赖度高而对资源依赖度低的低碳企业的发展,金融机构必须想方设法广泛吸纳资金,并将这些资金形成集聚效应,集中优势资金投资于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的低碳企业,从而为低碳企业的稳健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实际上当前碳金融正是通过利率、信贷等为杠杆来调节货币金融政策,形成强大的资金“蓄水池”,进而更好地为低碳企业做好资金服务工作。二是通过资金的流向来限制“三高”企业的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更加严格的投资标准,从源头上掐断“三高”企业的资金来源,限制技术水平低、耗能严重产业的发展,并促使其加快转型速度,促进该类企业走上低碳型发展道路。银行等金融机构可通过“加杠杆”等模式,即设置专门性的贷款政策,降低低碳型企业的贷款利率,从而为低碳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对低碳企业所进行的技术性创新予以最大程度上的支持,鼓励低碳企业持续不断地提高生产技术,激励低碳企业以更加高效的方式使用各类资源,促进低碳企业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做出更大的贡献。
3 碳金融发展助力产业结构升级的策略
3.1 碳金融发展层面
3.1.1 加快碳交易市场建设
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碳交易市场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是市场交易的主体。与欧美等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低碳银行起步晚、发展速度慢,关于碳金融的理论研究不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8]。为了更好地弥补不足,当前我国金融机构应采取切实措施培养专业型人才,努力研发与碳金融相关的创新性产品,想方设法为低碳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低碳金融服务,同时还需不断充实证券市场中关于低碳板块的相关内容,促使低碳板块尽快实现标准化运营,从而为低碳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金融保障。同时,在制定西部、东北地区发展战略中,应加快出台与碳金融相关的支持性政策,从上层建筑方面为我国落后地区碳金融的提速发展做好政策性支持。
3.1.2 完善碳金融制度法规建设
当前,我国碳交易市场起步晚、发展时间短,还存在信息不对称等各种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9]。因此,加强与碳金融市场信息披露相关的制度的建设工作,建设高效、精准的信息共享平台,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交易主体的各种道德风险问题,为碳金融交易活动的安全、顺畅开展创造有利条件。持续不断地加强碳金融市场的配额分配制度建设,为分配问题提供专业化程度高、技术水平先进的市场化机制,促使碳交易价格趋向合理化,能够在最佳水平上反映碳交易产品的价值,充分发挥价格信号的引导性作用,引领更多企业向低碳型发展方向转变。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区块链、大数据等快速发展的信息科技,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严惩各种扰乱市场行为,用健全的制度、法规为碳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3.1.3 培养碳金融专业人才
纵观当前我国碳金融业务,产品以绿色信贷、发行低碳信用卡等为主,形态相对简单,亟须全面提高产品创新能力[10]。更重要的是,我国各地区发展存在不均衡情况,且东西部水平差距较大,因此各地区碳金融的发展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区域性发展水平的差异和特点来组建人才队伍,尤其是西部偏远地区与东北地区,当前应立足自身需要一方面积极吸纳人才,为解决人才匮乏问题而不断努力,另一方面国家也应为这些地区的发展从政策上提供一定力度的支持,加大人才建设投入,增加相应岗位,使人才不但能够走进来,还要真正留下来。东部沿海地区及中部相对发达地区,则应全面提升人才综合素养,为碳金融持续发挥活动做好人才建设和储备工作。
3.2 产业结构升级层面
3.2.1 促进产业绿色化转型
当前,绿色发展是我国各产业发展的主旋律,产业的绿色化转型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绿色化发展,是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效益为主要发展方向,是要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资源的作用来赢得最佳的经济成效。因此,当前我国应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解决技术方面的各种“卡脖子”问题,实现对核心技术的全面掌握,加大相关方面和相关地区的技术性创新的投入,促使企业加快绿色化转型的步伐和进程,为我国产业结构的全面转型提供坚实的产业性基础。
3.2.2 推动产业内部多元化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各产业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各产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合理、健康,才能为产业的快速发挥助力。同时,我国三大产业之间一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各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意义重大。在当前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第三产业正在快速崛起,必须积极推进第一、第二产业,加快信息技术在这两个产业中的应用,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三个产业之间的平衡发展。
3.3 碳金融与产业结构升级互动层面
3.3.1 优化能源产业结构,促进碳金融发展
稀缺资源正是因其稀缺性才导致价格昂贵,且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我国应提高稀缺资源配置的合理性,通过限制排放量高的省份的稀缺资源配额来引导其产业结构转型。全面贯彻节能理念,加快节能设备升级改造,推进清洁再生能源的研发力度,支持各地区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来代替不可再生资源,降低能源消耗,为我国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树立明确的目标。
3.3.2 加强碳金融产品与产业转型升级的联系,催生新兴绿色产业
碳金融最初的目标是为了解决各种大气问题,且保护环境事关每个人,而积极发展绿色产业,正是为了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因此这两者从根本目标上来说是完全一致的,找到碳金融与产业发展的契合点,以绿色产业的发展来推动碳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发展,用碳金融的发展来为绿色产/qEbZKl7eplDyZq3t24RoF3nAN1/sIuwb7SlzbMSfPo=业的发展提供雄厚的资金条件,建立和谐、健康的相互促进发展的关系,是当前我国一段时期内的发展重心。
3.3.3 加强低碳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
加强技术创新力度,以技术的发展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目前,我国可从如下两个方面来促进低碳技术的发展:一是通过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两个方面的优惠政策来加快技术研发的进程。只要企业能够积极主动地开展低碳技术的相关研发工作,就向其提供相应的双重优惠政策。同时,根据企业开展低碳技术研发的情况,实施差异性优惠政策,加大对技术水平高、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大的企业的支持力度。但是,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应注意加强对政策实施成效的跟进和监管,并及时调整不合理之处。二是推动建立控排企业的技术合作,各控排企业之间可以建立技术研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可以通过与相关高校加强技术研发合作,为核心技术的攻克形成强大的合力。
4 结语
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低碳经济正在逐步成为全世界经济的主流,日益引起广泛关注。因此,我国应充分发挥金融的强大导向性作用,促进碳金融的发展,为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碳金融能够以资金为杠杆,促进企业的技术性创新,引导消费者使用低碳产品,从而推动低碳产业逐步取代碳排放量高的产业,最终实现产业结构的绿色转型,为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齐岳.中国地区碳金融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软科学,2024(2):120-121.
刘洋.数字普惠金融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J].中国商论,2024(2):115-119.
朱民.“双碳”目标下金融进入零碳金融时代[J].新金融,2023(9): 125-126.
巫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与产业结构升级: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24(2):115-116.
喻开志.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J].财经科学,2024(2):101-102.
毛艳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以我国三大城市群为例[J].城市问题,2024(1):127-128.
张芳.数字普惠金融、产业结构升级与共同富裕[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4(1):126-127.
曹雪彦.创新要素协同、产业结构升级与共同富裕[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4(1):118-119.
陈然.省际边界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 以淮海经济区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4(4):125-126.
卢艺文.共同富裕背景下流通产业结构升级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关系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4(4):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