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人才队伍职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2024-09-11 00:00:00温庆辉于淼郭述金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4期

摘要:科技期刊作为传播科研成果和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在科学界和学术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旨在深入探究科技期刊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动向,并分析职业竞争力提升策略,以期为科技期刊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梳理科技期刊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发现,当前期刊人才队伍组成虽然呈现多元化趋势,但仍面临人才供需不平衡、人才流失留存、人才缺乏多样化和技术变革挑战等问题。为揭示职业竞争力对科技期刊的价值和影响,对职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进行探讨发现,专业知识与技能、创新能力和学术洞察力、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等要素是构成科技期刊人才职业竞争力的核心。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科技期刊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动向,包括数字化、数据分析等技术与工具的应用、国际化视野与行业合作、多元化人才选拔和评价机制、个性化培训和发展计划等。这些新动向为科技期刊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针对如何提升职业竞争力,文章提出编辑部应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学习和发展专业技能、资深编辑“传帮带”等策略,旨在通过优化人才管理、提升专业技能和丰富传承经验,全面提升科技期刊人才的职业竞争力。研究旨在为科技期刊人才队伍建设提供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导,为科技期刊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文章认为,未来可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深化对科技期刊人才队伍建设的认识和理解,推动科技期刊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科技期刊;人才队伍建设;新动向;职业竞争力;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4-0204-04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19年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科研任务项目“信息中心科技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提升策略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NMPAICKY01

随着科学研究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期刊的内容、形态、生产流程、出版模式、传播方式、服务水平都发生了深刻变化[1]。科技期刊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能够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职业竞争力是指个人在职场上相对于其他竞争者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使其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职业竞争力对于个人和期刊都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升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还能提供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和创新观点,使科技期刊从容应对行业的发展变化和各种挑战,具备持续竞争优势。

一、科技期刊人才队伍建设现状

(一)人才队伍组成现状

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发展的推动下,科技期刊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整体呈现出细分化、多元化、国际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2]。目前,科技期刊人才队伍主要有三个特点。首先,学术背景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科技期刊人才队伍通常由拥有相关学科背景的人才组成,如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其次,跨学科人才成为主流。随着学科交叉融合程度的加深,拥有多学科背景的人才对于期刊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复合型人才成为必需。科技期刊需要具备出版、审稿、编辑、数据分析等专业技能的人才,以保证期刊的学术质量和运营效率。

(二)人才队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人才供需不平衡,面临人才流失、留存问题

科技期刊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人才供需不平衡。一方面,随着科技期刊数量的增加,需要吸纳更多具有深厚学科背景和掌握专业编辑技能的编辑、评审专家等专业人才来维护期刊的运营和质量;另一方面,尽管科技期刊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迫切,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投入,很多科技期刊面临人才流失和留存等难题,陷入人才供给不足的困境。

2.缺乏多样化的人才,面临技术变革挑战

科技期刊行业正面临技术变革和数字化转型的挑战。科技期刊工作者须具备综合性的技能和知识,包括学术写作、编辑、数据分析、科学传播等。然而,现有的科技期刊人才往往知识结构过于单一,在处理交叉学科和跨领域的论文时面临很大困难,这不利于提升期刊适应技术发展和新兴科学领域要求的能力。

二、职业竞争力对科技期刊的价值和影响

职业竞争力一般指个人在职场具有的有竞争力的知识、技能等能力的总和[3],是个体在职业生涯中获得竞争优势并取得成功的能力,是在现代职业环境中取得突出成就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科技期刊而言,职业竞争力主要取决于编辑、审稿专家、作者等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优秀的编辑、审稿专家和作者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丰富的实践经验等,能为科技期刊提供高质量的稿件和专业的学术支持,进而提升科技期刊的整体质量和影响力[4]。具备较强职业竞争力的期刊人才往往能在科技期刊领域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扎实掌握编辑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为作者发表高质量的研究论文提供帮助。期刊出版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学术洞察力可以为科技期刊带来新颖的观点和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期刊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吸引更多高水平的投稿和读者,推动学术研究进步和发展。

三、科技期刊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动向

(一)数字化、数据分析等技术与工具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应用先进技术与工具可以提升编辑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科技期刊可以探索并应用各种数字化编辑工具和平台,如在线稿件管理系统、自动化审稿系统和在线排版工具等。数字化编辑工具还可以支持多媒体内容的创作和发布,使科技期刊更具吸引力和交互性[5]。通过数字化出版,可以打造更好的科技创新发展基础,发掘更多思维活跃、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6]。可以应用数据分析技术,深入分析审稿过程、期刊影响力、作者群体、读者行为等方面的数据,为优化调整期刊的发展策略、稿件选择和提升读者体验提供依据。

(二)国际化视野与行业合作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技期刊要具备国际化视野与合作网络,以维持竞争力与创新力。学术期刊要根据国际出版要求和标准来加强人才储备,这对编辑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即编辑不仅要拥有扎实的出版专业知识、较强的编辑加工能力,还要具有国际化视野[7]。同时,建立学术共同体,与科技期刊、研究机构、高校合作,共享资源,开展联合学术交流,吸引国内外人才,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多元化人才选拔和评价机制

多元化人才选拔和评价机制是科技期刊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提高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多元化、创新型编辑出版人才是科技期刊走向市场的前提条件[8]。科技期刊要综合考虑综合素质评估、科研项目管理能力等因素,以全面衡量人才的潜力和专业能力。这需要设置更加灵活、个性化的招聘和评价机制,以吸引和挖掘不同领域和背景的人才。科技期刊应充分利用多元化的人才选拔和评价机制,以引进具备全面素质和能力的人才,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挑战。

(四)个性化培训和发展计划

专业发展是编辑个体的关键任务之一[9]。了解人才个体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培训途径,鼓励学习和创新是科技期刊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动向。科技期刊应通过定期的员工评估和反馈机制,了解人才培训需求和发展目标,根据个体差异编制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同时,科技期刊应鼓励人才主动学习和创新,提供学术研究支持、科研项目支持和技术创新平台,激发人才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四、提升职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一)编辑部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

出版部门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是提升科技期刊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如建立专业化分工、标准化工作流程、KPI考核制度与OKR管理体系,建设团队协作平台,以实现编辑部高效运营[10]。也可以借助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推行绩效考核制度,提升工作质量。还可以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共同应对行业挑战。编辑应通过持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了解最新的科技趋势、学术标准和出版规范,提高专业素养和工作效率。

(二)提升出版专业知识与技能

科技期刊要适应媒体融合出版态势,期刊出版人员必须扎实掌握专业知识,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这也是期刊出版人员的立身之本[11]。期刊出版人员只有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来提升专业知识,积极了解学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掌握先进的编辑技术和方法,才能不断提高自己在特定领域的专业水平,从而提升职业竞争力。期刊出版人员可通过参与行业协会、学术会议等与同行交流、分享经验和学习实践,更新知识和技能,以全面提升专业能力、策划能力、沟通能力、研究能力等综合能力。

(三)培养创新能力和学术洞察力

培养创新能力需要期刊编辑团队具备前瞻性思维,勇于尝试新的编辑理念和方法,不断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出版模式。通过引入新的技术手段、优化出版流程、创新栏目设置等方式,学术期刊的创新水平可以得到明显提升,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和丰富的学术资源。不断开拓思维和探索新的研究领域,可为科技期刊贡献具有创新性和学术深度的论文,提升职业竞争力。有必要基于超学科主张的“联系的、跨界的思维”以及“开放学科边界”的思路,通过跨学科合作的方式培养出版人才[12]。

(四)提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现代科技期刊领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软技能,其对推动期刊稳步发展、提升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注重培养期刊出版人员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学习如何与他人合作,通过共享资源、相互学习和协同工作,共同完成出版任务。此外,较强的沟通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期刊出版人员要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13]。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可以通过参与团队项目、组织学术讨论和交流活动、提升演讲和写作技巧来实现。

(五)资深编辑“传帮带”

在长期的编辑实践中,资深编辑往往高度关注学科发展趋势,追踪科研前沿,并且常年接触专家和作者、读者群,拥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敏锐的学术判断力、较高的专业知识素养和较强的反应协调能力。在日常工作中,资深编辑的“传帮带”能够促进青年编辑成长[14]。资深编辑对青年编辑的“传帮带”,包括帮助编制培训计划、定位职业发展、带入编辑出版行业和学科专业行业、指导日常工作等方面[15]。

五、结语

随着科技期刊行业的快速发展,人才队伍建设与职业竞争力提升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科技期刊人才队伍组成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就尤其需要关注职业竞争力对科技期刊的价值与影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科技期刊人才队伍建设展现出新的动向。

数字化、数据分析等技术与工具的应用为期刊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国际化视野与行业合作拓宽了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渠道,多元化人才选拔和评价机制、个性化培训和发展计划则为人才成长提供了更多可能。

为提升科技期刊人才的职业竞争力,建议编辑部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强出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学术洞察力,提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并充分发挥资深编辑的“传帮带”作用。实施这些策略有助于优化人才管理模式、提升专业技能和丰富传承经验,进而提升科技期刊人才的职业竞争力。展望未来,科技期刊评价将更侧重学术共同体意见,关注学术质量、工作成效和社会贡献,与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契合。

综上所述,科技期刊人才队伍建设与职业竞争力提升相辅相成,科技期刊人才队伍建设需要顺应这一趋势,强化人才储备,以适应科技发展需求,推动期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秦明阳,王超,邓履翔,等.中国特色科技期刊评价体系的特征、探索与建议[J].编辑学报,2023,36(6):598-604.

[2] 王妮,蒋永忠.出版深度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人才队伍的建设研究[J].传播与版权,2023(19):71-74.

[3] 荆郭霞.职业竞争力视角下的民办高校管理类专业经济法课程人才培养机制[J].教育教学研究,2024,27(5):222-225.

[4] 秦明阳,何运斌,陈灿华,等.中国特色的一流高校学报与“双一流”建设的融合发展:以《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为例[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2,33(9):1253.

[5] 谢文亮,孙涛,翟欣,等.科技期刊新媒体编辑职业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3,34(2):203-211.

[6] 陈钢.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策略分析[J].中国报业,2018,43(20):95-96.

[7] 路可如.新时代提升我国学术期刊国际话语权研究[J].今传媒,2023,31(3):7-10.

[8] 李充.论多元化、创新型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J].宁夏电力,2015(4):64-68.

[9] 李伟. 2016—2022年中国科技期刊编辑继续教育培训的特征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3,34(5):647-652.

[10] 刘静雅,刘惠琴.科技期刊青年编辑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发展建议[J].天津科技,2024,51(1):52-54.

[11] 李慧娟.试论全媒体时代地方图书编辑融合出版技能提升[J].中国出版,2023(11):66-69.

[12] 郑东方,周安平.超学科视域下我国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前瞻[J].出版发行研究,2023(9):14-21.

[13] 韩向娣,陈秀,妍闫珺.科技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的协同发展研究[J].编辑学报,2023,35(6):605-609.

[14] 严秀丽,林静,院金谒.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培养途径[J].科技传播,2021,13(17):31-33.

[15] 于荣利.科技期刊资深编辑“传帮带”助力青年编辑成长的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31(9):1023-1027.

作者简介 温庆辉,编辑,研究方向:编辑出版。于淼,副编审,研究方向:编辑出版。郭述金,编辑,编辑部主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