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经济新闻深度报道为对象,分析经济新闻深度报道在平台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发现经济新闻深度报道虽然已初步完成平台化转型,正积极创新报道形式,调整生产模式与盈利模式,但在流量裹挟、碎片化阅读兴起、受众注意力分散等的影响下,深度报道的“深”已然失去既有竞争力。
文章认为,经济新闻深度报道应具备产品意识,持续深耕内容,塑造品牌特色,挖掘有价值的新闻题材;既要传承深度报道属性,也要把握平台化转型趋势,适应多元发展需求,重建人才队伍,创新报道形式,优化运营模式。
关键词:经济新闻;深度报道;平台化;碎片化阅读;转型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4-0113-05
深度报道概念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指对新闻事实认识、理解、分析的深度。面对竞争激烈的媒体环境、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受众日益丰富的信息需求,深度报道应运而生。
深度报道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独立文本的深度报道,如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预测性报道;一种是非独立文本的深度报道,如某些跟踪报道和系列报道[1]。
从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再到2021年“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各主流媒体纷纷推动移动化建设,传媒业正加速进入数字化时代,经历平台化转型。
截至2023年底,人民网PC端、移动端各平台直接用户总数达8.9亿,新华社客户端下载量已达4.4亿,思辨色彩强烈、观点创新的经济新闻深度报道迎来黄金时代。但随着媒介技术的升级、社会环境的变化,北京青年报、华商报等大批媒体的深度报道部解散,深度报道面临调查记者人才流失[2]、读者流失、影响力下降等危机。
从媒介发展史来分析,深度报道的式微只是时代阶段性的走向,当传统媒体与新技术不断磨合,适应平台化趋势后,深度报道将以新的形式展现。在各类深度报道中,经济新闻深度报道的表现最突出抢眼[3]。经济新闻是围绕人类经济活动,对经济政策、现象等进行报道的一种新闻内容分类[4]。
当前,经济新闻深度报道如何把握报道之“深”,同时适应平台化转型、碎片化阅读、注意力分散等问题,是亟待攻克的难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2014年是媒体融合的关键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移动优先成为共识,用户意识深入人心,爆款产品层出不穷。随后,各主流媒体纷纷推动移动媒体建设,“报网端微屏”也一一打通[5]。
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9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7.5%[6],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已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主流媒体平台化经历了三个阶段,首0da06af0ef72e823f95e7c16eae181bf先是创建“两微一端”的媒体矩阵,其次是建设平台型媒体,最后是打造自主可控的平台[7]。喻国明教授首次在文章中引进并介绍了“平台型”媒体概念。他认为,“平台型媒体为未来传媒转型发展的主流模式,开放、连接、激活、整合和服务是其本质特征”[8]。平台化是当前所有传统媒体的共同取向,经济新闻也不例外。
何塞·范·迪克将平台视为微观系统,其在《连接:社交媒体批评史》中提出多层模型,分别从两个层次剖析个体平台(微系统),即作为技术文化建构和社会经济结构,这两个层次都聚焦三个构成要素或行动者:将平台视为技术文化建构,密切分析技术、用户和内容;从社会经济结构属性,仔细审视平台所有权、管理和商业模式。经济新闻深度报道在走向平台化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维持既有的事业性质、企业管理属性;另一方面,从平台角度分析,传媒产业应加强作为技术文化建构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平台化转型。
21世纪经济报道平台化转型推出21财经App、财新网推出财新App、经济观察报推出经观App,背后折射出平台化转型大趋势下,经济新闻深度报道的探索与尝试。各类经济新闻媒体已基本完成平台化转型,打造“两微一端”媒体矩阵,建设平台型媒体,打造自主可控的媒体平台。
经济新闻深度报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经济信息需要深度解读;其次,宏观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受众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最后,在传媒行业竞争加剧的环境下,经济类媒体想要胜出,必须深耕深度报道。
(一)坚持专业理念
首先,避免被流量裹挟,增强社会责任感。当前正处于罗萨描绘的加速社会,读者的注意力分散,碎片化阅读成为常态,流量争夺战持久进行。经济新闻深度报道既需要抢占新闻时效性,又需要权衡新闻价值,还需要考虑媒体机构盈利。虽然面临多重难题,但这并不意味着经济新闻深度报道要放弃既有的职业道德,向流量妥协,而是应比以往更加谨慎,更加主动地承担起媒体机构应尽的社会责任,用具有时代引领性的深度报道满足大众对深度经济类新闻的需求。
其次,平台化转型趋势下,坚守新闻记者的主体性,挖掘具有现实价值的深度报道题材。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智能生成报道为行业带来巨大变革。经济类报道有其专业属性,除机器智能分析数据外,要察觉更细微的变动,依托人(记者、编辑)的感知。数据背后反映的现实问题是机器无法识别的,需要社会化的人结合社会现实理智分析。
最后,专业并不意味着报道形式的一成不变,而是其背后整套生产逻辑的坚守。在平台化趋势下,深度报道在表现形式上或以H5图文展示,或以短视频展示等。报道的外在表现形式灵活多变,但其核心内容的生成一定是采用严谨的信息采集手段、信源追踪,基于人的理智、辩证分析得出。
(二)牢牢把握报道之深
深度报道经历了从“深度”到“碎度”再到“深度”的持续坚守。
早期,受限于读者的碎片化阅读习惯以及来自新媒体的竞争压力,专业媒体并没有找准自身的竞争亮点,深度报道一度在新闻报道中走向式微,从“深度”走向“碎度”。
在媒体融合、平台化转型趋势下,传媒产业的商业逻辑发生转变,媒体机构意识到深度报道是专业媒体立足于复杂竞争环境中的得力助手,经济新闻报道重新回归“深度”。
经济新闻深度报道之“深”,是基于“5W”拓展延伸。立足此时,追溯过往,延伸未来;立足现场,分析关联,组合信息;立足事实,多方权衡,追踪探索;立足此事,搜集信息,报道细节;立足原因,多元视角,层层挖掘;立足价值,注重结果,预测未来。
从内容上而言,是鞭辟入里、由浅入深,从微观事件拓展至宏观视野,从而预测整个经济走向;又或是由表及里,从日常生活中挖掘小题材,层层递进,分析其背后折射的经济问题。
(三)勇担媒体职责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承担着上传下达与社会预警的重要功能。经济新闻深度报道更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经济新闻深度报道通过梳理经济事件的现状,剖析经济事件背后的原因,分析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而预测后续发展,通过行业政策解读、专业人士访谈等提出解决方案。
深度报道自发端之初便承担着特殊的社会职责,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发挥独特的作用。深度报道应廓清事件脉络、解析事件缘由、剖析事件影响、回应事件解决方案,肩负起为大众解读政经民生的重责。
另外,深度报道更是重建网络秩序的切口。当“浅阅读”成为现象,情绪走在事实前面,“后真相”成为常态,立足事实、理智分析的深度报道尤为珍贵[9]。
(一)新媒体环境与媒体融合趋势下,报道形式上的创新
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面临来自新媒体崛起与碎片化阅读的双重冲击,既需要保持深度报道之“深”,又需要适应读者“微”阅读习惯。传统媒体深度报道正经历读者锐减、影响力下降和经营状况不佳的窘境,但深度报道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功能和体现传统媒体实力的价值犹在。
传统媒体转型紧跟新媒体发展形势,不断拓展新媒体平台,入驻微博、微信、哔哩哔哩等社交媒体平台,且积极开发新闻客户端。
新闻客户端依托功能日益完善、普及程度高且便捷的智能手机作为传播媒介,在电子阅读趋势下,凭借平台海量、及时的新闻信息,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新闻客户端成为目前传统媒体转型的主要方向,也是当今社会人们获取、分享和交流新闻信息的重要平台。
区别于传统的图文类深度报道,经济类深度报道在数字化、智能化背景下,辅以数字技术动态解析经济现象。
例如,《数说春运》解读春运背后的社会经济问题,以动态的数据走势图更清晰、更直接地向读者展示经济问题,介绍通俗易懂的经济信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新闻独有的理解门槛。
(二)数字技术与平台逻辑驱动新闻传媒业转型升级
处于平台化转型中的媒体机构,需要掌握微妙的平衡关系,既要拥抱有别于传统媒体的话语逻辑与传播方式,适应社交媒体背景下与读者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系[10],不断提高自身的影响力;也要严格要求记者嵌入社交媒体平台,明晰大众需求,保持判断力和洞察力,以理性逻辑、辩证思维谨慎选题,深度挖掘。
在智能技术的加持下,信息收集与数据分析变得更为高效、便捷,智能技术将助力经济新闻深度报道以更快的速度和更深入的视角展开报道[11]。
平台逻辑下,经济新闻深度报道生产模式、盈利模式也在转型。传统媒体发展深度报道必须重新构建人才队伍、精选独特的报道角度、尝试多种付费模式、丰富传播形式[12]。媒体工作者要用优质的深度报道内容积累文化资本,进而吸引经济资本,实现经济效益,达成何塞·范·迪克所说的社会经济效益。
例如,电影《我不是药神》改编自真实案例,今日说法《救命的假药》视频深度报道原型人物陆勇,《智族GQ》深度报道《印度仿制药代购第一人陆勇的红与黑》。诸如财新传媒以会员订阅的方式解锁深度报道内容,也是实现商业逻辑转型的途径。
(一)深耕内容,塑造品牌特色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传统媒体需要树立产品意识,将生产的经济新闻深度报道视为产品运营。想要在具有多种选择的内容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经济新闻深度报道就要立足核心产品,深耕内容,积极打造品牌特色,挖掘优质内容以突出品牌特色,辅以技术加强互动,创新用户体验以推动品质升级。
首先,敏锐挖掘报道题材。在流量冲击下,新闻媒体易受到舆论话题影响选取报道题材,同质化题材会导致报道失去新意,令读者陷入阅读疲劳之中,进而丧失对报道的深度阅读欲望。媒体应基于理性判断选题,选取与大众联系紧密的议题。
其次,精选报道角度。立足热点议题,全面剖析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例如2023年硅谷银行倒闭案,应从监管机构应对问题、硅谷银行危机、区域性银行危机等多元视角切入分析,剖析经济事件背后的原因,并正向舒缓大众的恐慌心理。
再次,打造独特的产品风格。当新闻成为产品,视觉占据上风,新闻报道形式的重要性就会日益凸显。结合报道主题,创新设计独特的报道风格,形成自身属性,可以强化读者对媒体的认知。风格内化为产品的一部分,也是产品的代表,从而助力新闻报道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最后,创新报道手法。迈克尔·舒德森提出新闻业有两种模式:信息模式和故事模式。深度报道扎根于信息,重视事实基础;故事手法则生动描述晦涩事件,引人思考[13]。应以内容为核心,创新报道形式。一是创新话语模式,适应多平台读者的阅读习惯,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晦涩难懂的经济事件;二是创新表达手法,运用动态可视化手法展现事件走向,剖析事件背后的原因。
(二)整合资源,优化商业结构
与其他新闻体裁相比,制作经济新闻深度报道耗费的时间与精力更多,但面临投入与产出失衡的尴尬局面[14]。深度报道自诞生之初便是纸媒为与电视新闻抗衡而另辟蹊径的产物,其落点于深度挖掘表层信息,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走势,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调研取证。传统媒体在经营管理中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导致出现工作效率低、内部资源缺乏深度整合、盈利模式不清晰等问题[15]。
首先,随着新闻内容的产品化生产、品牌化打造,当代媒体人需要完成向“经理人”定位的转变,从重视媒体内容生产转向重视媒体运营,需要在内容生产时重点考虑受众群体、产品内涵、应用场景、感官体验等元素[16]。
其次,传统媒体需要整合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和制度资本,方能在数字化移动时代实现突破,适应平台化发展。平台化时代,传统媒体的内容话语权分散,经济市场不景气,既有的盈利板块多依托广告业务,受互联网冲击较大。垂直细分领域有大量的服务空间,除广告之外,仍有大量的商业模式有待挖掘。
资源整合对处于平台化转型关键期的媒体而言至关重要。媒体产业自负盈亏,当读者市场式微、盈利有限、产业无法有效运转时,只有优化商业结构,调整盈利模式,方能促进传媒产业业态良性发展,记者不为流量裹挟而失去职业操守,不为现实局限而丧失职业热情。
(三)重建队伍,培养全能人才
深度报道的记者编辑除了要具备扎实的新闻采写能力,还要掌握大视听时代的新型传播模式和各类传播技术[17]。
当下,传统新闻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危机,传媒产业走向式微,大批媒体解散深度报道部门,需要重建队伍。应培养适应时代、掌握技术的新闻从业人员,要求其既能秉持新闻操守,立足事实,挖掘题材,深入分析,又能跟上形势,创新报道模式,适应多平台读者风格,在语言风格、报道形式上别出心裁。
读者与新闻媒体平台之间相辅相成。一方面,读者需求随着媒体平台化转型而提升;另一方面,读者的新需求倒逼媒体平台积极提升定位,创新报道。人机协作已成为常态,平台化时代的深度报道记者需要始终践行“四力”,擅于驾驭技术为内容服务,创作出优质的深度报道作品。
平台化时代,传媒业应具备产品思维,将媒介当作产品运营,找准目标受众,了解目标受众真正的需求,然后结合数字化手段增强产品交互体验感,强化互动。
传媒业需要突破过去仅仅对受众价值和广告收益的追求,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出发,制定合理有效的发展策略。调整内部资源、接入外部资源、进行战略结盟,获取协同价值;立足深度和权威报道,通过提供稀缺优质内容产品,赢得受众和市场。
新闻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新闻客户端开启由“量”到“质”的转型。坚持“深度报道、内容制胜”有利于保持和巩固媒体特色,以理性、辩证、预测立足市场。无论平台化形式多么丰富,只有内容产品具有鲜明的不可复制性,传播的内容才能真正触达和覆盖目标受众。
参考文献:
[1] 丁柏铨.深度报道:概念辨析及深度探源[J].新闻记者,2014(10):73-78.
[2] 张志安,曹艳辉.新媒体环境下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变化报告[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11):27-33.
[3] 李道荣.经济新闻深度报道的深度特征[J].传媒观察,2004(11):37-38.
[4] 伍欣.我国报纸媒体开展经济报道的变迁、特征与问题分析[J].传媒,2023(7):29-31.
[5] 黄小希,史竞男,王琦.守正创新 有“融”乃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媒体融合发展成就综述[J].新闻战线,2019(2):8-10.
[6]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4-03-22.
[7] 詹新惠.新型传播平台与主流媒体平台化之路[J].青年记者,2023(7):9-11.
[8] 喻国明.互联网是一种“高维”媒介:兼论“平台型媒体”是未来媒介发展的主流模式[J].新闻与写作,2015(2):41-44.
[9] 曾祥敏,王俐然,潘九鸣.融媒体交互可视化深度报道研究:兼论深度报道与碎片信息的对立统一[J].新闻与写作,2018(10):35-43.
[10] 傅一卿.全媒体时代深度报道的价值回归[J].青年记者,2021(9):53-54.
[11] 徐笛,周旦烨,周鑫雨.从报道“事件”到报道“本质”:智能技术重塑深度报道[J].新闻春秋,2021(5):17-23.
[12] 史安斌,朱泓宇.平台化时代传统媒体机构如何“做新闻”:挑战与对策[J].青年记者,2022(9):89-93.
[13] 陈力丹.深度报道“深”在哪儿?[J].新闻与写作,2004(4):10-11,17.
[14] 吴甜.碎片化阅读时代深度报道的困境与突围[J].出版广角,2022(14):78-81.
[15] 廖秉宜,谢雪婷.平台型智能媒体建设的核心问题与创新路径[J].中国编辑,2020(5):68-73.
[16] 李晓寅.智媒时代媒体价值再开发的着力点[J].青年记者,2020(33):55-56.
[17] 张劲雨,高昕.浅析大视听时代深度报道的新路径[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3(10):58-61.
作者简介 王童,研究方向:视听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