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高校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娱乐休闲的重要平台。然而,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和开放性也带来了信息传播失真等问题,这要求高校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网络行为规范和网络素养。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覆盖多所高校的学生,旨在收集关于学生网络行为和网络素养现状的广泛数据。同时,选择部分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以获取更细致、更深入的信息,理解他们对网络行为规范和网络素养的认知与态度。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高校学生对网络行为规范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网络言论不慎、转发信息不加核实等。此外,学生的网络素养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在面对网络信息时缺乏批判性思维和辨识能力。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具体的培育路径:首先,高校应加强网络行为规范教育,通过课堂教学、讲座、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其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包括信息筛选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网络安全意识;最后,高校须构建一个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正面的网络行为示范,同时加强对学生网络行为的监督与引导。文章旨在揭示高校学生网络行为规范和网络素养现状,为高校加强网络舆情协同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生;网络行为;网络素养;网络舆情;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4-0071-06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湖南省社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危机管理视阈下高校网络舆情协同治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B15
在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已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交的重要平台。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也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机遇。然而,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如无节制的网络言论、网络欺诈、信息泄露等问题时有发生。因此,建立良好的网络行为规范,提升高校学生的网络素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摇篮,肩负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网络行为观和提升网络素养的重任。网络行为规范不仅关乎个人的道德修养,还是维护网络空间健康有序的重要保障。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识别网络风险,保护个人隐私,也能够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信息筛选能力。因此,教师要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全面了解高校学生的网络行为现状,为高校制定更加有效的网络行为规范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指明方向,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
(一)网络行为的内涵
网络行为就是个体或群体在网络空间中的一切活动,包括浏览网页、搜索信息、发布言论、进行社交互动、网络游戏、网络购物等。网络行为不再仅是简单的线上活动,而是个体或群体在网络环境中思想、情感和态度的体现。网络行为往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社会责任感。网络行为具有匿名性、即时性、互动性等特点,这使网络行为更加复杂多变,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网络暴力、网络欺诈等。因此,规范网络行为,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对于维护网络空间健康有序至关重要[1]。
(二)网络素养的内涵
网络素养,又称数字素养或信息素养,是指个体在网络环境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以及创造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包括对网络技术的熟练掌握,还包括对网络信息的批判思考和网络行为道德规范。网络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不仅是一种技术能力,还是一种综合素养[2]。具体来说,网络素养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信息创造能力和道德规范意识。网络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个体在网络环境中的表现和发展。一个具备较高网络素养的人,不仅能够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还能够在网络空间发挥积极作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一)有利于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网络是现代社交的重要场所,其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规范高校学生的网络行为,不仅有助于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还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网络行为规范教育,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在网络空间的言行举止同样须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从而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不参与网络暴力,维护网络环境的清朗。同时,规范的网络行为还能有效减少网络欺诈和网络犯罪的发生。高校学生在使用网络时,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防范意识,因此往往容易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加强网络行为规范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使他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3]。
(二)有利于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
在信息化社会,网络素养已成为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培养高校学生的网络素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求,提高其在未来职场中的竞争力。网络素养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评价、信息传播等多种能力,通过网络素养培养,可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够从海量的网络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对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价值进行评估,并合理、合法地传播信息。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术研究、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还能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明智、安全地使用网络资源。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校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网络行为规范与素养培养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网络行为规范教育,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同时,培养网络素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信息时能够保持头脑清醒,作出明智的判断和选择。
此外,网络行为规范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在网络环境中,学生要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或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这种能力不仅对学生个人的成长有益,还对他们未来在职场上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4]。
(四)有利于预防学生沉迷网络
随着网络游戏的兴起和社交媒体的普及,高校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网络诱惑。部分学生由于缺乏自控能力,容易沉迷网络,严重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因此,对高校学生进行网络行为规范与素养培养是预防沉迷网络、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举措。通过网络行为规范教育,学生可以认识到过度使用网络的危害,学会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避免沉迷于虚拟世界。同时,培养网络素养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网络带来的挑战和压力[5]。
(五)有利于把握高校网络舆情特点
高校网络舆情的产生以互联网为基本立足点,以公众态度、观点、意见的集中表达为表征。为有效应对舆情,让舆情“为我所用”,首先要做的便是了解和把握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主体的单一性。当代大学生和网络媒介就突发事件产生共振,既能给突发事件的网络传播增加不确定性,又能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创造条件。第二,传播的迅捷性。一旦突发事件“上了网”,就有可能在极短时间内被传播到更多网络终端。在这极短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以大学生为主要参与群体的网民会出现“信任心理异化”,如果不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不仅会削弱他们追求事实真相的热情和激情,还会导致他们怀疑主流价值观。第三,影响的广泛性。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极快,带动搜索量、浏览量高速增长,这反过来会让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在热搜中进一步靠前,继而吸引更多人关注。第四,内容的非理性。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心智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的时期,对高校突发事件的认知并不全面,可以说“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容易被“带节奏”。
(一)网络行为规范引导网络素养提升
高校网络行为规范不仅是一系列行为准则,还是对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和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在网络环境中应该如何行事、哪些行为是合适的、哪些行为是不被接受的。高校网络行为规范中通常包含不发布虚假信息、不侵犯他人隐私、不参与网络欺凌等内容,学生在遵守这些规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会正确使用网络资源,还能养成尊重他人、维护网络秩序的良好习惯。这些习惯的形成,正是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的重要体现[6]。
(二)网络行为规范执行促进网络素养实践
网络行为规范不是空谈,而是需要学生通过实践去体会和理解。高校在推行网络行为规范时,通常会举办一系列实践活动,如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网络文明宣传周等。这些活动能为学生提供将规范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深刻理解和体验网络行为规范的重要性。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网络行为规范的认识和理解,还能在实际操作中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7]。例如,在参与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学习网络安全相关知识,提升在网络环境中的自我保护能力。这种能力正是网络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网络素养促进学生自觉遵守网络行为规范
学生的网络素养直接影响着他们对网络行为规范的理解和执行能力。具备较高网络素养的学生,通常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网络行为规范的重要性,从而更加自觉地遵守这些规范。他们不仅能够在网络环境中保持自律,还能积极影响周围的同学,形成良好的网络使用氛围。
(四)网络素养助力网络行为规范创新完善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环境的变化,高校网络行为规范也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具备较高网络素养的学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他们可以凭借对网络环境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规范的完善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例如,高校在更新网络行为规范时,可以邀请具备较高网络素养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学生代表参与到讨论和制定过程中,他们能够提出更加贴近学生实际需求的建议,使规范更加科学合理、易于执行。
(一)设置网络行为课程,普及规范网络教育
设置网络行为课程,目的在于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网络行为规范,明确网络环境中的权利与义务,培养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教师应遵循“知识传授+实践应用”的理念进行课程设计,既要注重网络行为规范的理论知识传授,又要强化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网络行为规范的理解和应用[8]。课程内容应涵盖网络道德、网络安全、网络法律等多个方面。
首先,教师要通过讲解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其次,教师应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包括个人信息保护、防范网络诈骗等,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最后,教师应普及网络法律法规,让学生明确网络行为的法律边界,增强法律意识。为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视频、动画等,使抽象的网络行为规范知识更加直观易懂。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包括书面测试、实践操作考核以及学生的自我反思报告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集体讲解[9]。此外,还应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鼓励学生提出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优化和完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二)采用多元培育手段,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
首先,高校可以通过举办网络文化节、网络安全知识竞赛、网络创意作品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他们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加强对网络行为规范和网络素养的认识。其次,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平台,定期发布关于网络行为规范和网络素养的教育内容,包括网络热点事件分析、网络安全小贴士、网络道德小故事等,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和网络素养知识。再次,高校可以选拔一批网络素养高、责任心强的教师或学生担任网络导师,为其他学生提供网络行为规范和网络素养方面的指导和帮助[10]。网络导师可以通过线上咨询、线下讲座、工作坊等多种形式与学生互动,解答他们在使用网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最后,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同建立网络素养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实习、项目合作等活动,让他们在真实工作环境中亲身体验和实践网络行为规范和网络素养的要求。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1]。
此外,为了更好地评估学生的网络素养水平,高校可以构建一套科学的网络素养评价体系,包括网络知识掌握程度、网络信息处理能力、网络安全防范能力等多个方面,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在网络素养方面的不足,并实施有针对性的辅导[12]。
(三)营造健康的网络氛围,树立正向的文化观
数字化时代,网络已成为高校学生学习、交流和娱乐的重要平台。为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高校不仅要关注网络行为规范的制定与执行,还要营造健康的网络氛围,树立正向的文化观。
首先,高校应着手打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清除网络上低俗、暴力、虚假等不良信息,通过技术手段和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校园网络环境的纯净[13]。同时,高校可以设立网络举报机制,鼓励学生积极举报网络违规行为,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清朗。其次,高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行业领袖等在网络平台上举办讲座或分享会,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再次,高校可以定期组织网络文化活动,如网络征文比赛、网络摄影大赛、网络文化节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网络文化素养[14]。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网络世界的美,培养他们的网络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最后,学校应积极开设网络道德教育课程、举办相关讲座和研讨会等,增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将网络道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为进一步明确高校学生网络行为准则,高校可以与学生共同制定网络文明公约,通过签订和执行这一公约,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共同打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15]。
(四)家校协同规范治理,监督学生的网络行为
家庭和学校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引导学生规范上网,家校双方应紧密合作,共同监督学生的网络行为。
首先,高校应与学生家长建立长期、稳定的沟通机制,通过定期的家长会、家访、网络平台交流等,让家长了解学校在网络行为规范和网络素养培育方面的措施和要求。同时,家长可以向学校反馈学生在家中的网络行为表现,以便学校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网络使用习惯和需求。其次,家校双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共同制订监督计划,规定学生上网的时间、内容等,确保学生在健康、合理的范围内使用网络资源。同时,家长和学校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避免因过度监管而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16]。为更好地监督学生的网络行为,家长应具备一定的网络素养。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家长学校、提供网络素养培训课程等方式,帮助家长提升网络知识和技能。最后,为激励学生自觉遵守网络行为规范,家校双方可以共同设立奖励机制,对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通过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规范上网的习惯。随着网络环境的变化和学生成长的需求,家校双方要持续关注学校的网络舆情,确保学生在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中成长。
(五)把握舆情演化过程,提升有效研判能力
高校网络舆情经过新媒体对信息的细化和叠加,引发校内和校外、线上和线下、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协同作用,最终形成舆情几何数量级的倍增效应。按照斯蒂文·芬克的危机生命周期理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危机发展可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萌发期。在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萌芽期,主要呈现出内容多元、信源隐匿和渠道不明等特征,如果高校的防范意识缺失、治理不到位,就会出现“小事化大,大事上网”的情况,并在大学生的“推动”下,舆情引爆并迅速在网络上爆发。第二,爆发期。网络舆情极速扩散,出现内容裂变、效果难以控制的情况。尤其在越来越多网络用户全程、全息、全效参与其中后,网络舆情会进一步扩散,原本小范围、小群体的舆情,会演变为大范围、大规模的舆情。第三,扩散和处理期。网络舆情和受众、受众和受众之间,以及受众和舆情管理者之间的互动性更强,也极易形成更加庞大且复杂的“舆论旋涡”,造成的社会影响也更大。第四,后续期。伴随越来越多的客观评价、理性思考,舆情管理者也会以通报、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回应社会关切。
(六)弘扬先进的网络文化,有效引导网络舆情
在处置高校网络舆情的过程中,为让经过严格审核的官方信息具有权威性和真实性,需要借助多种媒体加强对舆情的正面引导。第一,在学校和社会层面做好社会管理和危机预警工作,通过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最大限度避免突发事件,将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第二,加强社会和高校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同步引导和监管,建立事后评估体系和日常监管体系,准确把握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未来定向,尤其要反思和吸取工作中的失误和教训,让高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第三,建立一支高水平、关心时事、了解学生需求的网络育人队伍,实时关注舆论走向,以正确的价值观开展全新的议程设置和价值引导,引导网络舆情正向发展。融媒体时代,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是使用网络的主要群体,高校突发事件爆发后,大学生势必成为主要参与者。因此,为了将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产生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高校、家庭与社会各界要在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中聚焦“育新人”、突出“网特色”、汇聚“年轻态”、传递“正能量”。
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是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需要。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提升学生网络素养的重任。高校应建立课程有体系可循、制度有规范可依、队伍有力量可用的协同型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长效机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持续、良性延伸,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环境的日益复杂,高校应继续深化网络行为规范与网络素养教育,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培养出更多具备较高网络素养、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为网络舆情的协同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飞.实现高校网络育人质量提升的五维路径[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4,43(3):5-10.
[2] 缪晨熙.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提升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3):71-74.
[3] 梁秀.网络舆情视域下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4,37(3):59-60,63.
[4] 张旖旎.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网络素养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J].新闻传播,2023(22):42-44.
[5] 高倪思娃.高校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路径探析[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11):10-12.
[6] 仁增曲珍.“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网络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发展探析[J].中国新通信,2023,25(21):198-200.
[7] 冯程程.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及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3,25(21):141-143,152.
[8] 许栋,郭馨.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新时代高校网络育人路径研究[J].大学教育,2023(21):121-123,127.
[9] 张颖.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安全教育现状与路径[J].信息系统工程,2023(8):161-164.
[10] 李耀军.大学生网络素养存在问题及提升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3,9(15):128-131.
[11] 于铭,马金玉,刘晟.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研究[J].吉林教育,2023(20):3-5.
[12] 彭雅婷,阳晗,林子涵.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网络素养教育现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7(17):135-140.
[13] 彭扬.高校学生网络行为规范体系建设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3(11):62-66.
[14] 高亚南,张博洋.高校大学生网络教育与管理现状及对策[J].青春岁月,2012(14):143.
[15] 张景胜.基于和谐理念的高校学生网络失范行为防范体系的构建[J].教育探索,2011(5):99-101.
[16] 王照华.试论网络社会中大学生自律精神的培养[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3.
作者简介 李洪雄,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网络舆情。李洁,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网络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