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淮河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独特性和丰富性也为人们认识古代文明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研究对象。淮河文化研究为淮河文化创新发展、创造性转化贡献智慧,是淮河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全面考察淮河文化的研究脉络有利于明晰淮河文化研究的起源、进展与热点。文章以CNKI收录的期刊文献为分析数据,运用CiteSpace可视化技术对1949—2024年淮河文化研究的年度载文量、核心作者、研究机构与关键词时间线、突现词进行网络特征分析,厘清淮河文化研究的发展脉络、研究基础和整体环境,呈现该领域研究的议题变迁和发展路径。研究结果显示:淮河文化研究呈现出较强的阶段性特征,发文量逐年增加,正处于深入发展时期;淮河文化的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高校,长期致力于该领域的学术机构和学者较少,学术话语影响力较弱,核心研究队伍有待形成;淮河文化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淮河文化资源的挖掘、传承及史料勘正等方面,研究热点具有很强的政策关切性。基于相关研究,文章提出淮河文化传播亟须拓展主体范围、提升内容品质、革新方式、探寻文化元素、建立长效机制等建议,以期更广泛、更鲜活、更生动地讲好淮河文化故事。
关键词:淮河文化;知识图谱;CiteSpace;研究趋势;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4-0054-0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度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文化符号、阈限与跨媒介叙事:淮河文化创新传播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AHSKY2021D97
作为安徽的四大文化之一,淮河文化历史悠久、魅力十足,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反映了安徽文明的发展和演变[1]。国内学界对淮河文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淮河文化的时代价值被强调,此类研究的文献数量、研究视角与研究内容开始增多 [2]。本文采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选取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语料来源,全面考察1949—2024年学界研究淮河文化的客观状况,以期为推动淮河文化传播提供新的思路。
考虑到数据收集的范围与精准度,经过多次检索和分析,在知网官网的高级检索功能模式下,以“主题:淮河文化(精确)”或“篇名:淮河文化(精确)”或“关键词:淮河文化(精确)”为检索条件,检索时间不限,期刊来源类别不限,共检索到与淮河文化相关的记录383条。人工剔除重复、与主题相关性较弱的内容,共得到1949—2024年研究淮河文化的有效文献336篇。
本文借助CiteSpace软件,在知网系统中对1949—2024年国内学界关于淮河文化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和分析,系统考察淮河文化研究的历史演进过程及热点变化特征,以揭示此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
(一)发文量分布
通过分析1949—2024年检索到的期刊文献总量及年度发文量变化,发现淮河文化研究呈现出较强的阶段性特点[3]:第一阶段,1987—2005年为研究起步期,这段时间成果数量较少,共发文10篇,年均发文量不足1篇;第二阶段,2005—2012年为逐渐发展期,共发文36篇,年均发文量为5篇;第三阶段,2012—2019年为快速增长期,7年共发文88篇,年均发文量12.57篇;第四阶段,2020年以后进入火热提升期,截至文献检索日共发文51篇,年均发文量12.75篇。
2019年12月,由光明日报社、安徽省委宣传部主办的首届淮河文化论坛召开,学界围绕“淮河文化的时代价值”进行深入研讨,淮河文化研究领域的成果大幅增加,这说明淮河文化研究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及政府文化政策具有较强的互动性[4]。
(二)发文作者分析
淮河文化研究的核心作者群分布及学术研究作者合作程度,是判断该领域研究力量和研究全貌的重要指标,通过CiteSpace软件对样本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淮河文化研究作者222位,节点间的连线数为68,密度为0.0028,表明淮河文化研究的作者群体分布较为分散,且合作程度相对较低。
通常情况下,某个研究领域存在部分核心作者,他们既是该领域研究文献产生的核心动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领域的研究导向和趋势。根据普赖斯定律,M为所要求核心作者最低发文数,计算得出M=1.67,即发文数高于或等于该值(取整数为2)的作者可视为淮河文化研究的核心作者,共计38人,合计发文91篇。当核心作者的发文数量占该领域总发文量的50%时,可以证明存在核心作者群[5]。在本研究中,38位核心作者的发文总数并没有达到总发文量的半数,因此尚未形成明确的核心作者群,核心作者数和单一作者发文数仍需提升,核心研究队伍有待形成。
(三)发文期刊分析
1949—2024年,涉及淮河文化研究的期刊文献共几十种,对发文量进行统计,排名前六的期刊分别是《蚌埠学院学报》《阜阳师范大学学报》《学术界》《淮南师范学院学报》《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与《新闻世界》。对比这六种期刊发现:第一,发文量较多的期刊以各大学的学报为主,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有待进一步提升;第二,淮河流经省域是研究淮河文化的主要力量,形成了浓厚的淮河文化研究氛围。
(四)关键词分析
文献关键词共现与聚类分析有助于梳理文献之间的关系,可以集中展示淮河文化研究的丰富度和研究热点,以及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
1.关键词共现分析
我国淮河文化研究关键词共现网络共有234个节点,连线数E=271,密度为0.0099,研究中“淮河文化”与“淮河流域”这两个关键词的中心性最强(见图1),但它们作为相对宏观的概念,并不能具体展示淮河文化研究的实质内容,且研究视角不够扩展,没有形成文献计量学意义上的研究热点[6]。不过,图谱中存在不少以淮河文化为核心再进行的主题扩散的学术研究,说明本领域研究过程中存在研究热点的转化现象[7],这拓展了未来淮河文化的研究厚度。
2.关键词突现分析
借助CiteSpace对文献样本在不同时间区间内出现频率激增的关键词进行跟踪分析,能够识别出代表不同时期研究前沿的若干名词,突变强度越大,则代表此研究议题在特定时间段内出现的次数越多,加粗线段所占据的位置越来越多,则表明该议题研究的持续时间越久[8]。图2展示了淮河文化在不同时间段的研究热点与突现强度。从时间维度来看,“刻划符号”“双墩遗址”“历史文化”“县域经济”这四个关键词的突现出现在淮河文化研究的第二阶段(2005—2012年),说明早期的淮河文化研究以史料考证为主;在淮河文化研究的第三阶段(2012—2019年),由于研究热度飙升,研究内容开始发散,“中华文化”“传统音乐”“创新设计”等关键词逐渐突现,说明学界的研究开始从大切口“中华文化”转向小切口“传统音乐”,以求实现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9]。从突变强度上看,“文化”(强度=1.7)“淮河文化”(强度=1.74)“淮河”(强度=2.5)三个关键词的突变强度最高,这与检索方式有关,也说明其受到学界的重视,是未来淮河文化研究的主要方向。
区域文化是区域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如何通过思路革新和技术创新将文化研究和研究成果的传承转化有机融合,成为淮河文化研究应当重点探索的领域和方向。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以中国知网(CNKI)文献总库1949—2024年刊发的期刊为样本,对淮河文化传播进行整体把握。
(一)拓展传播主体范围
淮河文化研究相较于其他相关学科方向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少,在研究体系上,由于尚未形成该领域研究的学术共同体,研究的数量和深度均未满足对这一领域的全面理解和把握,研究整体存在碎片化现象。因此,要强化学者、科研机构、高校等科研力量在该领域的学术交流合作,定期开展学术论坛,加强学术共同体建设,以不同历史时期为时间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从点、线、面拓展淮河文化研究核心概念的边界,拓展淮河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10]。
(二)革新传播方式
淮河文化研究所关注的议题范围较窄,未来可以尝试从更广泛的视角探讨淮河文化的创新发展与创造性转化。一方面可以从媒介形态与传播视角,将淮河文化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相连接,在技术赋能下系统研究淮河文化数字化传播的现实逻辑和实践路径[11];另一方面,可以与淮河流域地区政府、文化宣传等部门合作,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优化淮河文化遗产、文化产品等的传承体验[12],并关照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广播影视业、工艺美术业、文化休闲业、文化创意业、文化演艺业、新媒体产业、节庆会展业等,创新淮河文化传承利用[13]。
(三)建立淮河文化传播的长效机制
淮河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是一个多维度的复杂系统,它涵盖历史、地理、民俗、艺术等多个领域,淮河文化的传播需要久久为功,不能竭泽而渔。因此,要建立淮河文化传播的长效机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建立研究机构、完善研究设施等措施,将淮河文化纳入教育体系,为淮河文化传播提供稳定的支持和保障[14]。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将淮河文化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同时,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15],向世界讲好淮河文化故事,汲取国际先进经验,推动淮河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淮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淮河流域居民多年来生产生活的精神寄托,具有极大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价值。为大力弘扬淮河文化所蕴含的生态伦理、哲学思想,要深入挖掘淮河文化的时代价值,讲好淮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切实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淮河文化。此外,在拓展淮河文化相关概念理解的基础上,要充分挖掘其多元性、依存性、兼容性和开放性,提升淮河文化研究层次和传播动力。
参考文献:
[1] 陈德琥.淮河文化的主体文化特质[J].学术界,2022(11):106-108.
[2] 胡焕龙.淮河文化精神结构与历史蜕变考察[J].学术界,2021(2):16-31.
[3] 毛现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黄河文化研究的知识图谱演进考察:基于CNKI期刊文献的计量分析[J].新闻爱好者,2024(3):34-37.
[4] 张元圆.红色文化研究的热点、演进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3(3):84-92.
[5] 吕改凤. 2000—2020年黄河文化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1):108-112.
[6] 王文锋,方慧. 2003—2021年国内生态文化传播研究综述: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的分析[J].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2023(1):135-148.
[7] 董洁芳,邓椿,王丽芳. 1992—2020年中国黄河文化研究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J].运城学院学报,2021(6):55-62.
[8] 晋克俭,王珩.近十年中国文化传播的热点主题与研究前沿:基于CNKI数据库文献计量的知识图谱分析[J].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21(1):160-168.
[9] 绳会敏,周英姿.淮河文化在报纸报道中的呈现情况分析[J].阜阳师范大学学报,2021(5):12-18.
[10] 陈兵,徐志武,钱惠敏.淮河文化在安徽新型主流媒体中的传播策略研究[J].新闻世界,2021(2):87-92.
[11] 吴丹.元宇宙赋能淮河文化创新传播前瞻[J].新楚文化,2023(28):76-78.
[12] 张淑芳.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仪式化传播机制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21(2):194-200.
[13] 张峰峰.从礼仪到象征:阈限理论在西方学界的学术发展路径[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1(1):80-87.
[14] 刘晓丹.数字媒体语境下的媒介符号传播导向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7(3):52.
[15] 杨懿.符号学视域下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基于贵州茶的观察[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11):60-63.
作者简介 胡成龙,研究方向:文化传播。陈雨璇,副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