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天府文化的国际传播路径研究

2024-09-11 00:00:00杨茜李玲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4期

摘要:天府文化作为成都打造“三城三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引领未来文化发展的重要理念之一,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鲜明的地域特色、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包容开放的精神,为成都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天府文化的国际传播迎来新的机遇。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呈现出多样性、个性化、交互性、即时性和全球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为天府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文章分析天府文化国际传播面临的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文化输出能力不足、文化自信和自觉性不强、文化产权保护和文化安全等多方面的挑战,这些挑战不仅源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与自身的文化传播策略和实践有关。文章从媒介选择、内容传播和传播效果等方面探讨天府文化国际传播的路径,提出国际传播对策。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文化产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从而使天府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文章旨在为天府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交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天府文化;国际传播;路径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4-0031-05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ac96feaab6d282c043c90d10dd8fd4705d7a10e4c7d89e61ff7c923493182c2a——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研究中心课题项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应用型大学创新性人才的全球胜任力提升战略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YSC22B003;2024年度四川省景观与游憩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YQ2024007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新媒体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文化传播进入全新的时代。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讲好成都故事,让世界看到新形势下新天府的新风采,是展示中国形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新媒体时代,天府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丰富的历史内涵、独特的文化符号和热情豪放的民风,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弘扬天府文化不仅能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还能促进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交流。然而,随着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和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天府文化的国际传播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

新的传播形态不断涌现,如何适应传播生态的变化,更好地把握新媒体时代天府文化国际传播路径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可以提升天府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而且对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媒体时代文化传播的特点

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文化传播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当前的文化传播以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为载体,具有多样性、个性化、交互性、即时性、全球性等特点,对传统的文化传播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以文字为主的传播方式,文字、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形式整合在一起,大大丰富了文化传播的形式[2]。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获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涵盖艺术、文学、历史、科学等各个领域。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当代文化,都可以通过新媒体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此外,新媒体平台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利用大数据分析和用户画像等技术手段,平台可以精准识别目标用户,并向他们推送符合其兴趣的相关内容[3]。这种个性化的传播模式使文化传播更加贴近用户,大大提升了用户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另外,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播呈现出交互性特点,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用户可以与内容创作者、其他用户进行实时互动和交流,如发表评论、分享观点、参与讨论,形成多向、多元的传播网络。这种交互性的传播模式促进了文化内容的共享和传播,加深了用户对文化的理解。同时,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实现了文化信息的即时传播,从而引发社会关注和讨论。这种即时性的传播模式灵活且迅速,能提高文化传播的效率。互联网的全球化特性使文化传播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文化内容可以跨越国界,实现全球化传播。这种全球化的传播模式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二、天府文化国际传播面临的挑战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府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四川的代表性文化。其源自古蜀文明,经过与多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逐渐形成独具地域特色和文化魅力的文化形态。天府文化是历史文化变迁的重要见证[4],然而其在国际传播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既来自外部环境的变化,也源于天府文化本身的国际传播特点和传播局限性。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历史传统和价值观念不同,天府文化在国际传播中需要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以免引起文化冲突或误解。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尤为重要,使用目标文化的语境、词汇和语气,有助于在跨文化传播中更好地与目标受众建立沟通桥梁,减少信息失真的风险[5]。例如,某些天府文化中的象征物或传统习俗,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可能会被理解为与其价值观不符或带有负面意义,因此在国际传播中需要进行适当的解释和调整。

语言差异也是天府文化国际传播面临的一大挑战。尽管天府文化底蕴深厚,但受限于语言和表达方式,其精髓和精神很难完整地传达给国际受众。例如,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诗词歌赋等具有深刻内涵的天府文化作品,其妙处很难在翻译过程中完全保留,导致国际受众对其感受和理解存在偏差,影响了文化传播的效果。

尽管如此,天府文化还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全球视野、国家立场、成都表达”为原则,积极承担起中国文化传承、发展、创新,并走向国际文化前沿的重要使命。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借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势头,加快推进成都成为世界文化名城的进程[6]。

同时,天府文化国际传播也面临文化输出能力不足的挑战。天府文化源自古蜀文化,融汇了中原文化以及其他多种地方文化,逐步形成了以成都为核心的西蜀文化体系[7]。虽然天府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内涵,但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其往往受制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和文化产品创新能力不足。四川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拥有成熟的市场运作机制和强大的文化品牌影响力。而四川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人才短缺等,天府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衡量一个时代的文化成就,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反映城市进步、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要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深度挖掘古蜀文明遗存和人文历史掌故的独特人文魅力,注重天府文化符号元素在城市空间中的创意融入,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城市形态相融共生、和谐共存。”[8]由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和创新能力不足,天府文化产品在市场推广和销售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往往缺乏与时代潮流和国际市场需求相匹配的新型产品,这制约了其在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

另外,天府文化国际传播面临着文化自信和自觉的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竞争日益激烈,文化自信和自觉成为国际传播的重要因素。天府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播需要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上。只有在文化自信的指引下,天府文化才能在国际传播中保持独特魅力,在国际文化舞台上树立积极形象。同时,天府文化国际传播还需要具备自觉性,即对自身文化特点和传播目标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输出和传播需要具备清晰的定位和目标。天府文化在国际传播中需要自觉把握传播策略和手段,灵活运用各种传播渠道和方式,以更加开放、包容、有活力的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天府文化国际传播还面临着文化产权保护和文化安全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文化产品数字化趋势渐强,文化产权保护成为国际传播中的重要问题。天府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产权面临着盗版、侵权等威胁,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文化产权保护意识,确保天府文化的合法权益和传播安全。

三、天府文化国际传播路径

首先,媒介选择是天府文化国际传播的关键路径之一。在新媒体时代,媒介选择对文化传播效果至关重要。天府文化可以通过多种媒介进行国际传播,其中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杂志等,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仍是人们获取信息和文化的重要渠道。同时,新兴媒体如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在国际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除了直接传递新闻信息外,更多软性植入的媒体产品或事件往往能产生更广泛的影响[9]。这些新媒体平台具有全球覆盖的特点,可以实现即时传播和互动交流,为天府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例如,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利用最新的裸眼3D技术,成功将过去6座祭祀坑的发掘场景搬进了展厅,实现了“昨日重现”。利用数字技术,名为“万物有灵的三星堆和金沙古蜀文明数字艺术展”的全球巡展成功登陆法国巴黎,向海外观众展示了古蜀文明的瑰丽辉煌[10]。因此,天府文化国际传播应当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两种渠道,以优化传播效果。

其次,内容传播是天府文化国际传播的核心环节。内容传播需要结合天府文化的特点和外国受众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内容形式和内容主题进行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将天府文化的历史韵味与时代表征同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让人们在‘接地气’的文化传播中产生代入感,推动天府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扩大天府文化的国际影响力。”[11]应当挖掘天府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特色,突出其历史底蕴、文化传统、艺术表现等方面的优45bc8f0287cc96387f4bdacaa86071f0势。同时,天府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结合当代社会热点和国际话题,引入现代元素和跨文化元素,提升自身吸引力和影响力。例如,可以将天府文化与当代艺术、科技创新等领域结合起来,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此外,天府文化国际传播还应注重内容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应用不同形式和载体,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和喜好,增强传播效果。

最后,传播效果是衡量天府文化国际传播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评估传播效果需要综合考虑传播内容的受欢迎程度、传播范围以及国际受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等。在网红经济盛行的当下,深入挖掘天府文化与大众文化消费需求相契合的内容,以及探索新的天府文化传播途径显得尤为重要[12]。

可以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实时监测和分析传播效果,了解受众的反馈和喜好,及时调整和优化传播策略。还可以加强与外部文化组织和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借助其资源和平台,提升天府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借助数字技术和新媒体平台传播优势,将中华文化中包容共生、天下大同等深刻思想和价值体系转化为生动的中国故事、天府故事,助推中华文化、天府文化向全球传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表达。通过提升天府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曝光度,加深国际受众对天府文化的认知和理解[13]。

四、天府文化国际传播对策

加强天府文化国际传播,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策略和手段,以提升国际影响力。当今社会,各国现实国情虽存在一定差异,但彼此之间的交流互鉴始终焕发着新的活力,彰显了命运相连、求同存异的历史潮流。从历史的文化交流互鉴来看,文化认同扮演着关键角色,而文明对话则不可或缺[14]。

一方面,建立多层次的国际传播平台是推动天府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官方网站、文化交流平台以及开通社交媒体账号等多种传播渠道,天府文化可以实现信息的多渠道传播,拓展国际传播的覆盖面和受众群体。官方网站是展示天府文化的官方平台,可以发布文化活动、传播文化资讯和提供文化资源,为国际受众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天府文化的窗口。社交媒体账号如微博、微信、Facebook、Twitter等则是与外国受众进行互动和交流的重要渠道,通过发布具有吸引力的内容和积极与受众互动,提升天府文化在外国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曝光度和关注度。

另一方面,文化产品是天府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天府文化应结合当代艺术热点、创新科技等,打造具有时代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品,以吸引更多外国受众。例如,可以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将传统的天府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具有视觉冲击力和互动性的文化产品。这样的产品不仅能够吸引外国受众,还能够增强天府文化的时代感和国际吸引力。文化创意产业是近十年全球经济中最富创造力的产业之一,对实现城市的转型发展和创新驱动尤为重要[15]。可以考虑不同受众的需求和喜好,推出适合不同人群的文化产品。例如,可以开发适合儿童、青少年、成人等不同年龄段受众的文化产品,涵盖传统文化教育、游戏娱乐、艺术创作等方面,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文化需求,拓展天府文化的国际受众群体,将天府文化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实现文化产品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此外,通过举办国际化的线上线下活动,扩大天府文化的影响力。在新媒体时代,线上活动的组织更加便捷,覆盖范围也更加广泛。可以定期举办以天府文化为主题的线上文化节、博览会和论坛,邀请全球文化团体和学者参与。例如,通过Zoom、Teams等视频会议平台,组织天府文化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和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中外文化深度交流。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广线下活动,举办国际文化论坛、文化节、艺术展览等活动,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界代表和专家前来感受天府文化。同时积极加强与国际知名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的合作,通过与BBC、CNN等国际主流媒体合作,推出系列天府文化专题节目,通过全球化的平台展示天府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与YouTube、Netflix等新媒体平台合作,制作天府文化的纪录片和影视作品,利用这些平台强大的影响力和广泛的用户基础,扩大天府文化的国际传播范围。

最后,举办国际文化创意大赛,邀请全球创意人士参与,通过新媒体平台展示优秀作品,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天府文化。通过设立文化基金和奖项,鼓励全球艺术家、作家和电影制片人创作以天府文化为主题的作品。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天府文化的国际传播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多样性和互动性。应通过建立多渠道传播平台、制作高质量多媒体内容、举办国际化活动、加强国际媒体合作和支持文化创作等方式,提升天府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了解天府文化。

五、结语

新媒体新技术的发展为天府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平台的广泛应用,使天府文化得以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传播至全球,极大地拓展了国际传播的覆盖范围和受众群体。不同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传播网络。文化产品创新和优化是天府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支撑,通过打造具有创新性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天府文化可以获得更多外国受众的关注和喜爱。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和合作项目是推动天府文化国际传播的有效途径,其不仅可以促进天府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还可以使天府文化在国际舞台上树立良好形象,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总而言之,充分应用新媒体新技术、优化传播路径、创新文化产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推动天府文化在国际舞台上更好传播,有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怀新.讲好成都故事展示新时代新天府新形象[N].成都日报,2018-12-06(03).

[2] 陈叙.新媒体时代成都城市形象传播的思考[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22(4):3-9.

[3] 曹安逸.数字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J].文化产业,2024(10):16-18.

[4] 马静.新时代背景下的天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路径[J].文化产业,2022(5):16-20.

[5] 汪妍佳.新媒体语境下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的研究[J].采写编,2024(4):81-83.

[6] 范锐平.弘扬中华文明 发展天府文化 建设独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J].先锋,2018(9):4-9.

[7] 贾佳.新时代成都天府文化的视觉叙述路径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66-69.

[8] 何一民.从多元走向一体化进程的样本:“秦并巴蜀”的历史意义[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1):43-53.

[9] 成都高新区党群工作部.打造天府文化品牌的国际传播路径[J].先锋,2019(6):64-66.

[10] 吴晓铃.擦亮巴蜀文化名片 展示“天府之国”深厚底蕴[N].四川日报,2023-11-14(09).

[11] 蔡尚伟,杜嘉译.生活美学视域下的天府文化及其传播策略[J].新闻世界,2023(12):111-114.

[12] 刘泽祯,何毓婷,孟芸.网红经济背景下天府文化的传播和价值探究[J].现代商业,2019(30):33-34.

[13] 杨飞.媒介变迁视阈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向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57-61.

[14] 杨玉华,罗静.试论天府文化与海外文化的交流互鉴[J].中外文化与文论,2021(7):43-59.

[15] 李建.天府文化背景下双流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探析[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8(4):1-4.

作者简介 杨茜,副教授,成都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研究方向:跨文化交流、国际教育、英美文化。李玲,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学、跨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