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阐述中医药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价值意蕴,从资源的数字化、行为的精准化、媒介的多样化和场景的多元化等方面分析数智驱动下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机遇,并提出数智驱动下图书馆中医药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创新路径,即探索多领域跨界合作,形成多主体协同的中医药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战略联盟;利用虚拟符号及数字媒体技术,创新中医药传统文化资源的组织方式;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读者画像,构建中医药传统文化智慧阅读推广平台;融合智能媒体,打造虚实联动的线上线下中医药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渠道。
[关键词]数字技术;中医药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创新路径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党和国家延续中华文脉、传承优秀传统的重大战略举措。2021年,中央宣传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其中新增包括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等8个项目[1]。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播被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大局。2022年11月,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多部委印发的《“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强调,加大中医药文化保护传承和传播推广力度[2]。
随着数字经济的崛起,以5G、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已广泛渗透到文化、经济、社会各领域。在全民阅读领域,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催生了颠覆性的应用创新,推动了人们阅读习惯、行为和方式的转变,也带来了阅读空间、时间和媒介的全方位变革[3]。图书馆尤其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如何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提升中医药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是一项值得深思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中医药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价值意蕴
中医药传统文化内涵深厚,不仅包含中医药知识和技术,还蕴含哲学思想、文化价值等方面,体现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医学智慧。
(一)个人层面: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
一方面,中医药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不仅有助于个人了解中医药的起源、发展过程和文化内涵,提升文化修养,还能加深个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从而引导个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中医药传统文化阅读推广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的诊断、治疗、预防、养生等方面的知识并开阔视野,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到中医药的独特价值,提高人们的健康知识水平。
(二)教育层面:培养中医药人文素养,认同中医药传统文化
中医药传统文化融合哲学、文学、艺术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精华,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4],是中国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符号。中医药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医药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中医药文化的哲学思想、道德伦理和审美情趣,进而培养中医药人文素养,认同中医药传统文化。这对发展中医药事业,推动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国家层面:坚定民族医药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虽然中医药传统文化凭借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在国际舞台上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但是还存在着一些发展困境和挑战。中医药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的历史和发展过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民族医药自信[5]。此外,中医药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体现文化的魅力和精髓,中医药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也可以使世界更好地了解和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6]。
二、数智驱动下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机遇
在数智时代,科技创新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也为图书馆阅读推广带来新的机遇。
(一)资源数字化拓宽阅读边界
传统的文献资源主要以纸质形式存在,其阅读边界受到时间、空间和数量等限制。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文献资源可以以数字化形式存储、传播和阅读,这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阅读方式,增强了读者获取文献资源的便利性。数字技术也有助于文献资源更好地整合和分类,为文献资源添加了更多的多媒体内容,如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文献资源内容,丰富阅读体验,拓展理解深度。文献资源数字化还可以提供更多的交互和社交功能,为读者提供在线笔记、评论和分享等功能,让读者更方便地进行交流和讨论,有效拓宽阅读边界。
(二)行为精准化明确阅读内容
大数据可以帮助人们实现阅读行为的精准化。在网络和数字媒体平台上,图书馆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等大数据技术,根据不同年龄段、职业等读者的点击、阅读和分享行为,推断出他们的偏好和兴趣,进而为他们推荐更加符合需求的阅读内容。这种行为的精准化不仅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也有助于推广和传播优质的文化内容,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媒介多样化拓展阅读方式
数字媒介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阅读方式,使人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等工具,自由地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并参与在线讨论,增强阅读的互动性和社交性。同时,数字媒介也为阅读方式的定制化提供了可能,让人们可以自主选择字号、背景颜色、音量大小等参数,以适应个人的阅读习惯和需求。除了传统的书籍和数字媒体,还有一些其他的新兴媒介,如有声图书、虚拟现实等,这些媒介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内容,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丰富的体验。总的来说,媒介的多样化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广泛、个性化和丰富的阅读方式,让读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和偏好来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增强阅读的乐趣和效果。
(四)场景多元化丰富阅读体验
相比传统阅读,场景阅读更注重将阅读体验与特定的场景相结合,融入丰富多彩的元素,为读者提供更为生动、立体的阅读体验。在场景阅读中,读者可以身临其境地理解文本内容,并对文本内容形成深刻的记忆。数智化阅读场景的出现,使读者不再被动地接收文字信息,而可以通过交互的方式,深入了解文本内容。
三、数智驱动下图书馆中医药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创新路径
随着数智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中医药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亟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探索,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虚拟现实等,为读者提供更加深入、全面、有趣的阅读内容和体验,推动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7]。
(一)探索多领域跨界合作,形成多主体协同的中医药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战略联盟
跨界合作是图书馆中医药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重要策略之一,有助于中医药传统文化面向更广泛的读者,提高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第一,利用先进技术实现跨界应用。图书馆要将中医药经典著作、论文、临床案例等文献数字化,建立数字图书馆和数字阅读平台,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阅读方式,并开发中医药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移动应用程序,如中医药百科、中医药解读、中医药问答等,让读者在手机端就能够获取关于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知识。图书馆也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建中医药展览、互动游戏等,让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医药传统文化。图书馆还要开设中医药名家讲座,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让更多读者聆听专家学者的讲解,学习中医药传统文化知识,并运用物联网技术,建立智慧图书馆,实现自动借还书、智能导读、智能推荐等功能,提升中医药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便利性和智能化程度。
第二,统筹网络媒介实现跨界组合。图书馆要利用微信公众号,发挥其便捷性和传播速度等优势,针对中医药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制订相应的内容规划,发布中医药知识、经典著作、实用技能等相关内容,为读者提供中医药文献资源查询和借阅平台,拓展读者交流互动的渠道。图书馆也要构建中医药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专题网站和综合服务平台,包括中医药文献查询、阅读指导、专家讲座、读者评论、在线答疑等功能,不断拓展和更新内容,提高读者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并结合中医药文献数据库、阅读指南、文献分析工具和社交平台,实现在线阅读、个性化推荐、离线下载等多种功能,为读者提供更为便捷的阅读体验和服务。
第三,联合文化机构实现跨界合作。一是图书馆要与出版社合作,共同出版中医药传统文化相关的图书、期刊等出版物,扩大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二是图书馆要与新闻媒体、广告公司等机构合作,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提高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三是图书馆要与教育机构合作,在中医药专业课程中加入中医药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如经方的文化内容解读、中医药名家的故事等,让包括学生在内的读者对中医药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四是图书馆要与博物馆等机构合作,共同举办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展览、文化活动等,为中医药传统文化提供更多的展示和交流机会。五是图书馆要与文化创意机构或企业合作,开发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文化创意产品,增强中医药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多样性和时尚感。
(二)利用虚拟符号及数字媒体技术,创新中医药传统文化资源的组织方式
图书馆利用虚拟符号及数字媒体技术,可以创新中医药传统文化资源的组织方式,实现中医药传统文化资源的虚拟化、数字化、互动化和共享化,促进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8]。
第一,虚拟符号技术。图书馆要利用虚拟符号技术,将中医药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三维建模、虚拟化处理,实现中医药传统文化资源的虚拟展示,为读者提供交互式体验。例如,图书馆可以利用虚拟符号技术,将中医药配方进行三维建模,让读者通过虚拟现实设备,亲身了解和体验中医药的烹制方法和过程,实现文化互动。
第二,数字媒体技术。图书馆要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将中医药传统文化资源制作成多媒体产品,如电子书、音频、视频等,为读者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展示方式。例如,图书馆可以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制作中药材图谱的电子版,让读者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查看中药材的图片、名称、性味功效等信息,实现中医药传统文化资源的网上展览,让读者可以在线浏览、学习中医药传统文化知识。
此外,图书馆要利用中医药传统文化元素打造兼具文化内涵与趣味性的中医药传统文化内容。例如:图书馆可以将中医药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游戏,设计中医药主题的卡牌游戏、棋盘游戏等,让人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中医药传统文化知识;图书馆可以利用中医药传统文化元素设计一些精美的手工艺品,如编织草药束、制作中药包等,展示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特色。
(三)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读者画像,构建中医药传统文化智慧阅读推广平台
图书馆要通过大数据技术,整理归纳、分析总结读者信息,掌握读者阅读行为、阅读兴趣,绘制出独具个性的读者画像,对读者的阅读行为、阅读需求和阅读趋势进行预测,构建中医药传统文化智慧阅读推广平台,实现中医药传统文化阅读资源与个性化服务的精准推荐[9]。
第一,数据收集和整理。图书馆要通过数据收集和整理,了解读者的阅读偏好和需求,包括年龄、性别、地域、兴趣爱好等,为后续的推荐服务提供基础数据。第二,读者画像建立。图书馆要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建立读者画像,即将读者的各种属性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全面的读者画像。第三,阅读资源整合和优化。图书馆要整合和优化中医药传统文化相关的阅读资源,包括书籍、视频等,形成一个丰富多彩的阅读资源库。第四,个性化推荐服务。图书馆要根据读者的阅读偏好和需求,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推荐服务,包括针对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兴趣的图书推荐、视频推荐等。第五,智能搜索功能。图书馆要拓展智能搜索功能,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搜索体验,并通过搜索数据来了解读者需求和兴趣。第六,读者社区建设。图书馆要建立读者社区,便于读者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经验和提出意见,增强读者黏性,提高读者参与度。第七,数据挖掘和分析。图书馆要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不断优化个性化推荐服务,提高读者的满意度和使用体验。
实践证明,中医药传统文化智慧阅读推广平台可以更好地了解读者需求和行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推荐,吸引更多读者参与,促进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四)融合智能媒体,打造虚实联动的线上线下中医药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渠道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融合智能媒体,打造虚实联动的线上线下中医药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渠道,有助于提高读者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理解度,促进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10]。
第一,线上推广。图书馆要拓展针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线上推广渠道,让读者方便地获取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知识和信息。例如:图书馆可以开发中医药百科全书等应用程序,让读者随时随地查阅相关的中医药知识;图书馆可以建立在线教育平台,让读者学习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知识和技能;图书馆可以开设中医药传统文化在线课程,让读者随时随地学习和感受相关文化内涵;图书馆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让读者分享和交流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知识和经验;图书馆可以创建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微信公众号或者微博账号,让读者及时获取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前沿信息和知识。
第二,线下推广。图书馆要拓展中医药传统文化线下推广渠道,包括组织各类中医药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和体验活动,如举办中医药传统文化讲座、展览等,组织中药材采摘、中医针灸、中药熏蒸等,让读者亲身体验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读者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信任度。
第三,虚拟联动。图书馆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智能媒体,将线上与线下中医药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相结合,实现虚实联动,让读者身临其境地对中医药传统文化进行线上学习和交6265ff3394ff7185c8b6bbed1f765dc6流、线下参与和互动,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医药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生态圈。例如:图书馆可以通过智能媒体模拟中医药博物馆,让读者在虚拟的博物馆中了解中医药传统文化和历史;将中药材园的景象数字化并制作成虚拟景观,让读者在虚拟环境中采摘中药材,学习中药材的特点和功效;模拟中医诊所和中医药教室的场景,让读者了解中医药的诊疗方法和效果,学习中医药知识以及参与中医药实践。
四、结语
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率,丰富阅读的内容和形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增强阅读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为阅读推广提供更为精准的数据支持。具体到中医药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图书馆要发挥技术优势,让更多人感受和了解中医药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尤其中医药院校图书馆要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与政府相关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合作,共同推进数字技术在中医药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重磅|中宣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EB/OL].(2021-04-23)[2024-07-15].https://www. tcpc. org. cn/913.html.
[2]国家中医药局,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国家中医药局 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 商务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广电总局 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22-11-09)[2024-07-15].https://www. gov. cn/zhengce/zhengceku/2023-04/19/content_5752214.htm.
[3]吴丽丽.数智驱动的图书馆智慧化阅读推广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图书情报导刊,2022(05):18-22.
[4]程林顺,杨静,王艳桥.中医药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意蕴及价值拓展[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8(09):717-720.
[5]孙凌云.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推广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2(09):2-3.
[6]史智慧.阅读推广与文化传承的关系及实现路径研究:以中医药文化为例[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21(03):43-45.
[7]杨矞,张洪生.数智时代全民阅读推广效能提升策略[J].中国出版,2022(18):56-60.
[8]谢光雷,于兴尚,赵永林,等.5G时代图书馆智慧阅读推广服务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 2022(01):12-17.
[9]彭薇.基于动态精准画像的高校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刊,2020(09):25-29.
[10]吴玲,杨竹颖.基于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与实践:以贵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20(02):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