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膝关节滑膜炎作为临床常见疾病,目前西医治疗存在疾病易复发等诸多问题,中医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具有其独特优势但同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有效的减缓膝关节滑膜炎复发的频率等。通过整理分析和总结近5年来运用中医药传统治疗方法(中药内服、中医外治、针灸、推拿)联合现代医学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最新文献研究,以其为临床广大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膝关节滑膜炎;中西医治疗;药物内服;中医外治;针灸推拿
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4)08-0092-04
膝关节滑膜炎是骨伤科常见的炎症性疾病,临床以膝关节疼痛、周围肿胀、局部皮温升高,伴或不伴关节活动不利等为主要表现。本病临床诊断比较容易但病因复杂故治疗方式多样。目前西医治疗手段有关节腔注射药物、口服药物治疗、关节置换等,中医治疗手段包括中医辨证内服中药、中医外治法和针灸、手法等。随着人们对传统医学的关注度逐渐提高,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膝关节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中西医结合疗法通过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理论技术、以调节机体内环境、改善膝关节功能。基于目前现代医学对于治疗该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以弥补其不足之处,且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治疗膝关节滑膜炎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本文综述了膝关节滑膜炎的流行病学、病因、生理病理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研究概况。
1 膝关节滑膜炎流行病学
膝关节为人体活动范围较大关节之一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及负重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的退化[1]急慢性的关节损伤等多因素导致滑膜炎发病率增加,在我国膝关节滑膜炎的发病率为7.6%左右[2]其中近三分之一的患者年龄在65岁及以上[3]。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膝骨关节炎(KOA)的患病率在我国女性高于男性、西南、西北相较于东北等地区高发、农村地区比城市地区高发[4]这可能与农村地区医疗条件、健康教育有限等相关。
2 膝关节滑膜炎的中西医病因
膝关节滑膜炎在中医学中没有这个病名,就其临床表现而言其与“痹症”相似,在《素问·痹论》中:“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上古天真论》中:“肝气衰,筋不能动;肾脏衰,则齿发去,形体皆极”,古人认为膝痹的根本原因在于肝肾亏虚因此中医学认为膝关节滑膜炎的发生多是因为年老体衰、加之风、寒、湿邪侵袭导致膝部经脉气血失和,内外相合从而发病。
膝关节滑膜炎包括急性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和非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急性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多是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导致而非创伤性滑膜炎的病因诊断可以根据病史进行有针对性的相关化验检查,如血常规、类风湿因子、尿酸等。同时影像学检查对滑膜炎的病因学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但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5]。
3 膝关节滑膜炎的生理病理
膝关节在生理状态下滑膜组织分泌少量滑液为关节面及软骨提供营养和润滑作用。目前滑膜炎公认的病理改变为滑膜细胞的增生、血管的生成和炎性细胞的浸润,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神经因子和蛋白的高表达能够导致神经肽类物质在关节滑膜聚集与滑膜炎产生可能相关[6]。相关研究表明参与软骨降解的IL-1β可能由滑膜细胞产生,同时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主要发生在滑膜中的浸润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与正常患者相比,KOA患者滑膜中NLRP3的蛋白表达增加了5.4倍。KOA的滑膜炎病程往往涉及免疫细胞的参与,在激活先天免疫反应后,PRR可以识别和感知DAMPs或PAMPs,并与它们结合形成配体聚合物,可激活NF-κB信号通路,引起促炎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表达,进而导致滑膜炎[7]。KOA患者和模型大鼠滑膜中的Nrf2/HO-1信号可能是激活NLRP3炎症小体的重要途径。ROS诱导的氧化应激可能是NLRP3炎症小体激活以及随后在KOA发展中释放下游促炎因子的主要原因。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可诱导促炎细胞因子IL-1β和IL-18的分泌,导致下游炎症反应加重,加速KOA滑膜炎的发生[8]。
4 传统医学联合现代医学治疗膝关节滑膜炎
目前治疗膝骨炎指南中依旧将健康教育、物理治疗和运动康复作为基础治疗模式,具体药物治疗应该结合患者的病变严重程度、内服联合外用等个体化诊疗最大程度阻碍病情的发展降低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同时关节腔注射应当严格遵循无菌操作[9]。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新的理念不断提出,对于膝骨关节炎晚期患者行全膝关节置换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而膝关节修整术是微创治疗膝骨关节炎手术的一种方法其价格低廉临床被广泛接受[10]。祖国传统医学在治疗膝骨炎方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在国内指南中对于KOA的患者推荐全程使用针刺治疗在缓解期和康复期可同时配合推拿,药物治疗如仙林骨葆胶囊和其他外用疗法均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11]。
4.1 中药内服联合西药治疗 近年来中药因价格低廉、多途径、多靶点的特点在膝骨关节炎治疗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12],相关研究表明中药有效成分在减少炎症因子、减轻氧化应激和调节软骨细胞代谢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3]。中药内服可以减轻炎症水平改善症状和功能活动[14],李福生等[15]以加味四神煎治疗湿热阻络型膝关节非创伤性滑膜炎68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塞来西布胶囊口服)的基础上,口服加味四神煎联合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膝关节症状、中医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孟庆红等[16]以通经活络汤治疗膝关节非创伤性滑膜炎,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口服洛索洛芬钠片)的基础上给予通经活络汤治疗,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梁承伟等[17]将150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分为西药组(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中药组(消於定痛散)、联合用药组,研究结果发现联合组治疗后的WOMAC(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低于西药组和中药组,全血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低于治疗前西药组与中药组,联合组总有效率高达96.00%。
4.2 中药外治联合现代疗法 中医外治法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传统外治法通过针具、砭石、竹罐,牛角等经体表来防治疾病。《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关于外治法的论述如下:“泛指除口服药物以外施于体表或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18]。中药熏洗可以传递热能使血管平滑肌舒张,血管阻力降低加快动静脉血流,高志旭等[19]采用中药熏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仪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膝关节关节腔积液液深明显减少。郑宏鼎等[20]探究中药外敷联合冲击波对急性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患者关节液中炎症因子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中2组患者在治疗前均进行等长肌力收缩训练及等张肌力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冲击破治疗)基础上加以中药外敷,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炎症因子低于对照组,膝关节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尤璐等[21]采用中药外敷联合西医疗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炎,观察组在对照组(抽取膝关节积液、封闭疗法和抗炎止疼)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外敷,结果发现2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均比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明显,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关节僵硬、日常活动受限评分等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谢寒等[22]探究中药外敷结合玻璃酸钠治疗湿热内蕴型膝关节滑膜炎,将60位辨证为湿热内蕴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给予清热祛湿散外敷结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B组给予清热祛湿散外敷治疗,C组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结果发现A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和C组。
4.3 针灸联合西药治疗 《黄帝内经》中关于筋与膝的记载,如“足太阳之筋……斜上结于膝”“足少阳之筋……结于膝外廉”“足阳明之筋……上结于膝外廉”“足太阴之筋……络于膝内辅骨”“足少阴之筋……与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足厥阴之筋……上结内辅之下”。膝关节疾病的发生多由于经脉瘀阻、经筋“结”“聚”,而针灸治疗膝关节炎在于调节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气血、解除筋结,延缓疾病的发展[23]。郭玮[24]等在针灸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疗效的系统评价中做了描述性分析,大多研究提示针灸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同时针灸治疗在缓解疼痛和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方面比西药更有优势,针灸在减轻滑膜肿胀和促进滑膜积液吸收具有独特优势但是针灸和西药对于促进炎症因子的吸收效果是等同的,且出现不良反应较少。王笑青[25]采用微创针刀镜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滑膜炎患者100例,结果发现采用中医微创针刀镜切除早期关节炎病变的的滑膜,同时配合西药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毛思学[26]等运用透刺配合热补针法治疗风寒湿阻型膝关节滑膜炎136例,结果发现在治疗40天以后2组患者的ESR、CRP、PGE2、中医症状评分和总体评分、以及滑膜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均比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比对照组的变化要较明显。通过对膝关节滑膜炎患者疼痛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关节功能等进行分析比较发现:针灸联合西药治疗对于改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等具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4.4 手法与西药结合治疗 现代研究显示手法能促进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的循环,减轻局部组织肿胀和无菌性炎症等[27]且手法治疗安全性高,便于操作。在《膝骨关节炎中医诊疗指南(2020年版)》中对手法作了强推荐,手法尤其适用于膝骨关节炎缓解期和康复期的治疗。利国添[28]等手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炎,治疗前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健康宣教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塞来西布)的基础上接受手法调整膝关节结构干预,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双膝髌骨上缘高度差、关节肿胀程度和住院时间及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因此手法配合药物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5 小结
骨关节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影响骨骼和关节结构,导致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病的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疾病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等方面效果显著。然而由于缺乏循证医学的支持,中医药特色治疗在世界多个地区依旧面临诸多挑战[29]。尽管如此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开始关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病,使中医药特色治疗尽可能充分发挥优势。然而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疾病的临床应用存在一些限制。首先我国对骨关节病的防治重视程度不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基层医疗机构对骨关节病的健康教育也存在明显不足。其次绝大多数医疗工作者注重于糖尿病等慢性病中的管理中,对于骨关节病的治疗和教育存在明显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对骨关节病的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30]。总的来说,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病具有 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普及度。只有政府机构和医疗机构加大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投入和支持,开展对基层医疗工作者的培训和教育项目,提高他们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病的认识和技能,为骨关节病患者提供有效、安全、经济、实用的治疗方案。
[HT5"H]参考文献:
[1]贾丽芳.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研究新进展[J].北方药学,2013,10(3):49-50.
[2]杨统杰,王庆甫.内服中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21,44(4):489-494.
[3]章晓云,曾浩,孟林.膝骨关节炎疼痛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23,29(1):50-58.
[4]王弘德,李升,陈伟,等.《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年版)》膝关节骨关节炎部分的更新与解读[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9,40(9):993-995+1000.
[5]杨波.膝关节滑膜炎的病因学诊断及其意义[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1,14(5):360-364.
[6]丁呈彪,周云.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滑膜炎的发病机制及研究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51):8327-8332.
[7]Liu L,Luo P,Yang M,et al.The role of oxidative st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A comprehensive research review.Front Mol Biosci.2022,20(9):1001212.
[8]Chen Z,Zhong H,Wei J,et al.Inhibition of Nrf2/HO-1 signaling leads to increased activation of the NLRP3 inflammasome in osteoarthritis.Arthritis Res.Ther.2019,21(1),300.10.1186/s13075-019-2085-6.
[9]王弘德,李升,陈伟,等.《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18年版)》膝关节骨关节炎部分的更新与解读[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9,40(9):993-995+1000.
[10]姜锡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介入及手术治疗现状(综述)[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1,26(4):41-43.
[11]高宏伟,于东旭,韩继成,等.基于循证医学指南的膝关节骨关节炎非手术诊疗方案思考[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8(9):952-955.
[12]李远栋,王世坤,杨东元,等.淫羊藿苷防治膝骨性关节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23,54(8):2652-2658.
[13]李辉,谢兴文,赵永利,等.中药有效成分防治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草药,2022,53(23):7543-7552.
[14]曲益,龚庆,齐万里.中医辨证内服中药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研究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5(3):18-20.
[15]李福生,胡楠,胡嘉琦.四神煎治疗湿热阻络型膝关节滑膜炎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2,37(10):1783-1786.
[16]孟庆红,李东书,刘兰霞,等.通经活络汤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12):147-149.
[17]梁承伟,黄东辉,陈聪,等.消瘀定痛散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疗效研究[J].陕西中医,2022,43(12):1741-1745.
[18]刘豪华.膝关节滑膜炎中医外治疗法的研究进展[J].当代医药论丛,2022,20(18):31-34.
[19]高志旭.中药熏洗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观察[J].承德医学院学报,2021,38(3):215-217.
[20]郑宏鼎,吴景花,崔磊.中药外敷联合冲击波对急性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患者关节液中炎症因子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20,29(2):335-337.
[21]尤璐,喻勤军,张孔彬.中药外敷联合西医疗法治疗成人膝关节滑膜炎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51(11):132-135.
[22]谢寒,明荷.中药外敷结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湿热内蕴型膝关节滑膜炎临床观察[J].中国药业,2019,28(20):49-51.
[23]赵启刚,谭雪,黄艳峰,等.基于经筋理论探讨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J].中医正骨,2022,34(5):75-77.
[24]郭玮,亚妮,宗姝琪,等.针灸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疗效的系统评价[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15(1):54-58+63.
[25]王笑青,李满意,张依山,等.中医微创针刀镜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滑膜炎100例临床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0,9(1):17-20.
[26]毛思学,李祥波,石思超,等.透刺配合热补针法治疗风寒湿阻型膝关节滑膜炎疗效及对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前列腺素E2和滑膜动脉血流指数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9,41(10):1550-1555.
[27]汪云锦.活血化瘀汤结合中医推拿按摩治疗骨 伤 后 期 肢 体 肿 胀 的 疗 效 分 析[J].基 层 医 学 论 坛,2018,22(31):4477-4478.
[28]利国添.手法调整膝关节结构微絮乱治疗单侧膝关节滑膜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22,12(2):171-174.
[29]韩燕鸿,潘建科,杨伟毅,等.膝关节骨关节炎中西医结合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制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6):3293-3297.
[30]刘茜,张含之,邱梦思,等.社区骨关节炎管理现状和策略的系统综述[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5):3157-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