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习任务群的构建策略

2024-09-04 00:00:00涂卫国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4年9期
关键词:新课标文本教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务是最好的抓手。新课标首次提出了语文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标为指导,结合学生实际,根据课堂教学需要,有针对性地构建学习任务群,在避免课堂教学碎片化的同时,也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助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围绕学习内容,精心设计任务

1.结合学习主题,精心设计任务。在同一单元中,虽然单元要素是一致的,但是不同板块的教学侧重点不同。针对学习任务群的构建,教师要站在整个单元的高度进行优化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内化与运用语文要素。比如,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其中的语文要素为“试着用批注的方式阅读”。教师根据不同文本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情,设计学习任务,帮助学生理解、巩固、运用批注阅读技巧。针对《牛和鹅》一课,教师可以设计学习任务:从不同角度进行批注;针对《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一课,教师可以设计学习任务:围绕不理解的内容进行批注;针对《陀螺》一课,教师可以设计学习任务:围绕体会最深、理解最深刻的句子进行批注。课文不同,学习任务的侧重点也不同,但是目的一样,都是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2.结合学习活动,精心设计任务。新课标提出构建学习任务群,意在通过串联多个任务,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比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的第四小节,教师在传统教学中都是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可以将分散的学习任务进行整合:“这一段话围绕哪一句话进行描写的?分别写了哪些内容?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带着情感朗读这一段话,深切体会这种表达的好处。”这种化零为整的学习任务群,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引导他们围绕语文要素进行思考,帮助他们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结合学习情境,精心设计任务。针对“情境”一词,新课标一共提到数十次,由此可见创设学习情境的重要性。教师要结合学习情境,有针对性地设计学习任务,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中的插图创设学习情境,设计学习任务:书中一共有多少幅插图?插图中主要有哪些内容?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插图中葫芦掉落的原因是什么?你对葫芦的主人有什么好的建议……教师借助学习情境设计的学习任务,不仅可以给学生营造一种“真实”的学习状态,而且还能丰富课堂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落实单元要素。

二、围绕不同层面,精心设计任务

根据学习内容与呈现方式,新课标将学习任务群分为三个层面,即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这三个层面优化设计学习任务。

1.设计基础型学习任务。基础型学习任务侧重于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目的是通过相应的语用环境,引导学生丰富语言文字体验。比如,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荷花》一课,教师可以设计基础型学习任务:阅读第二小节,圈画“挨挨挤挤”“饱胀”“冒”等词语;重点理解“挨挨挤挤”一词,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它的意思;思考“冒”字可以换成什么词语,进行比较分析,说说“冒”字好在哪里;结合插图说说“饱胀”一词的意思,等等。这些学习任务都是围绕字词语句等基础内容进行设计的,旨在帮助学生梳理文本内容,进行语言积累。

2.设计发展型学习任务。顾名思义,发展型学习任务重在“发展”,是建立在基础型学习任务基础之上的,重在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内化迁移,提高语言表达技巧。比如,教学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一课,教师可以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这一角度,设计学习任务: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作者是如何刻画四季之美的?同桌交流,分别圈出静态与动态描写的句子;参照课文中动静结合的描写技巧进行迁移运用,写一写自己熟悉的景点。

3.设计拓展型学习任务。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借助语文实践活动,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比如,教学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一课,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以及神话的特点,设计学习任务:将牛郎织女的故事讲给父母听;结合课文内容,绘制连环画;编排课本剧进行排演;举行神话故事分享会,讲一讲自己熟悉的神话故事,等等。这样的学习任务,较好地延伸了语文课堂学习,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结合典型学习,精心设计任务

1.结合典型内容,优化设计任务。典型内容主要是指文本中的核心内容。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聚焦典型内容,优化设计学习任务。比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珍珠鸟》一课,典型内容为2—14自然段,主要描写了珍珠鸟对“我”逐步亲近的过程。教师可以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自由朗读2—14自然段,圈画出“我”精心照顾珍珠鸟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继续圈画出珍珠鸟对“我”逐步亲近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受;说说“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中心句的内涵。教师聚焦典型内容,优化设计学习任务,能够紧扣文本重点,围绕单元要素进行精准发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结合典型过程,优化设计任务。典型过程主要是指文本写作思路,包括课堂中的教学流程,以及学生学习的思考过程。教师围绕典型过程设计学习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落实语文要素。比如,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夜间飞行的秘密》一课,针对“蝙蝠探路”这一典型过程,教师可以结合三次实验设计学习任务:认真阅读课文,思考科学家的三次实验方法、结果以及结论,将这些内容填写在表格中;结合三次实验,思考蝙蝠是怎样借助嘴与耳朵探路的,借助示意图进行呈现;思考飞机与蝙蝠两者飞行的关系;说说还有哪些科学发明与动物之间有联系。借助一系列的学习任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结合典型方法,优化设计任务。典型方法,既包括单元导读中提出的语文要素,也包括教学中涉及的学习方法。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语文要素,根据文本内容,优化设计学习任务,帮助学生从中掌握学习技巧。比如,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一课,其中的语文要素是“能够根据文本学习目的选择阅读方法”,教师可以设计学习任务:针对《竹节人》一课,你从中学习了哪些阅读方法?针对《宇宙生命之谜》一课,你打算采用哪些阅读方法阅读课文?这样的学习任务,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教师要与时俱进,根据新课标的精神,结合学生实际,围绕课堂教学需要,优化设计学习任务,在积极构建学习任务群的同时,助推课堂生成精彩,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简介: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第七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新课标文本教材
教材精读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趣味(语文)(2021年10期)2021-12-28 09:34:35
教材精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 02:20:53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