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美育实践路径

2024-09-04 00:00:00董志勇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4年9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课文

美育,即美感教育,是通过美的感知和体验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随着我国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渐深化,小学语文美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美育有助于学生感受到文章的氛围美、人物的形象美、环境的自然美和语言的节奏美。其中,教材的插图可以通过学生的视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一、教师是插图的筛选者

美育能够帮助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美。这种能力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生活质量,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审美素养。此外,美育通过美的熏陶,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体验中受到道德和情感的教育,陶冶情操。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插图选择和使用方面。教师是美育实践的筛选者和引导者,通过精心挑选的插图,教师可以生动形象地传达美的理念和审美价值。适宜的插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情趣,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有选择地讲解插图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插图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插图是如何呈现故事情节的、插图的内容有哪些元素。教师作为插图的筛选者,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与语文课文内涵相符的图画作品,从而提升他们的图文想象能力。在美育课堂交流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插图美在哪里,又是怎样把课文之美呈现出来的。另外,教师可以提问:“插图中蕴含了怎样的文化含义?”教师筛选的插图中蕴含的文化元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同中华文化,尊重和欣赏其他文化,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例如,在教学《乡下人家》一课时,教材的插图是水彩的,教师可以额外选择一幅中国传统水墨画风格的插图。学生欣赏这样的插图,不仅能感受到故事的氛围,还能体验中国水墨画的艺术魅力。在教学西方儿童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选择色彩鲜艳、线条简洁的现代插画艺术作品,以此呈现《巨人的花园》的情境,丰富学生的审美素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在教学《海的女儿》这样的外国文学作品时,还可以选择不同版本的插图,如欧洲传统版和现代改编版,让学生了解同一故事在不同美术技法下的表现方式、文学氛围、艺术特点。

二、教师是插图的解读者

在美育实践中,教师不仅是插图的筛选者,更是插图的解读者,承担着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美的重要责任。这种解读不局限于图像的表面信息,更注重其内在美学价值的挖掘和呈现,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和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通过教师的解读,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插图中的艺术技巧、风格特征和创作者的情感表达,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艺术素养。

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让学生自己观察插图。不容忽视的是,教师阐释插图的操作意义深远。“从画面构图来看……从画中角色的神态来看……从画面对故事情节和氛围的呈现来看……”通过教师的阐释,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插图的美与含义。插图作为视觉艺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教师的解读,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美的认知和感受,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文化素养。教师对插图的阐释还能促进学生的情感共鸣,增强他们对课文情节和人物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牛郎织女》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的故事发生环境、人物,或者牛郎织女的外貌、表情和动作,进一步讨论织女的内心美是如何在插图中呈现出来的。作为插图的解读者,教师应深入了解插图的背景和内涵,准确解读插图传达的美学和文化信息。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插图的细节。

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对插图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插图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师利用插图引导学生互动

美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其次,美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作为互动者,教师利用插图与学生进行多样化的互动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审美体验和艺术创作,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美。这种互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还能增强他们的审美判断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实现美育的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贯彻美育理念,积极设计互动活动,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绘画创作等,鼓励学生参与到插图的解读中,激发学生对美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促进他们积极思考美学话题,提高审美素养。

比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组扮演小女孩和路人,模拟故事情节进行对话。通过这样的互动活动,学生不仅能加深对课文故事内容的理解,还能体验到角色的情感和心理活动。教师利用插图引导学生互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很好地锻炼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另一个互动实践路径是插图创作和思维导图绘制,这也是一种有效的互动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进行创作,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教师引导和协调,学生参与绘制和讨论插图的互动活动,能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插图进行绘画创作,或制作思维导图,让学生描绘自己心中的小蝌蚪找妈妈的情景,并分享他们的创作思路。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还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上述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插图中的细节,分享各自的观察所得;分角色扮演插图中的人物,通过表演加深对课文情节和人物情感的理解;根据自己对插图的观察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绘制新的插图。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还能锻炼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总之,教师选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后海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 11:22:11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2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美育教师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都市丽人(2015年4期)2015-03-20 13: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