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倡导教师统筹安排好学生课内与课外的阅读生活,将自由与集中、自主与安排、自能与引导、自觉与综评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习惯和能力,形成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在组织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笔者从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开始,让他们经历“自由、自主、自能、自觉”的螺旋上升的阅读过程,实现“阅读浸润心灵、读书促进成长”的课程育人目标。
如今,音、像、画等类型的阅读成了人们闲暇阅读的主要方式。小学生很难静下心来,进行静态的、无声的文字品读,收获阅读本身可以带来的快乐。我们知道,儿童早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于他们情感、心理、社会交往以及精神道德品质的成长有着很好的规范、引导、熏陶作用。因此,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纸质书刊的阅读中来。对于低中段的学生,教师主要推荐那些富有童趣的图画书,浅易的童话、儿歌、寓言、神话,将这些书置放于班级中的书架,利用阅读推荐课和晨、午、暮的闲暇时光,进行专门介绍,引导学生阅读;到了高年级,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革命传统类作品、英雄榜样事迹、文学、科普类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在朗读、讲述、编写思维导图等分享、交流类的实践活动中,感受书中美妙的世界,畅谈书给自己的成长带来的启示。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赋予学生选择图书的自由,展示阅读收获方式的自由,充分尊重他们的喜好,不仅满足了他们的阅读需求,还呵护了他们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作为学生阅读的点灯人、引路者,每一位教师都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为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做好规划,激发他们持续阅读的热情,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阅读行为。平时,笔者常常于中午的休息时间,手持名著端坐于教室讲桌前,静默无声地认真阅读,这往往比穿行于学生之间督促提醒他们阅读更加有效。
在进行课文的学习时,笔者也不忘链接与所学内容密切相关的书目,对学生的拓展阅读进行规划,让他们在良好的阅读氛围里,按照自己的阅读方式、习惯、速度,有序推进自己的整本书阅读进程。如学习《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后,笔者这样引导学生阅读《宝葫芦的秘密》整本书:“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中,宝葫芦让每个人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可是王葆得到了宝葫芦后,快乐很短暂,烦恼却不断,这是怎么回事呢?相信你读了这本书,就能找到答案了!”
在学生开启了整本书的阅读之旅后,笔者经常组织他们分享阅读的内容,交流阅读的经验。对那些在课外阅读自我规划、安排、执行方面表现好的学生,笔者不吝表扬和鼓励,给予他们满满的前行动力,让他们今后做得更好。
实践表明,只有学生自身的阅读热情和动力被激活,他们才能真正沉浸在整本书阅读活动中,在阅读、思考中获得启发,成为主动的阅读者,让阅读丰富自己的生活。教师为学生搭建阅读交流、展示、分享的平台,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主动进行阅读。同时,积极的阅读展示、分享活动还能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提升阅读水平。
一般说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记录自己的阅读进度,比如每天阅读了几页书,这是最便捷的展示、监督、促进阅读的方式。学生在自我纵向对比和与他人横向对比的过程中,主动发现自己在阅读习惯、方式、方法上的差距,并且还会努力地缩小这样的差距。
此外,在每天的语文课前几分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前一天的阅读内容进行分享、交流,鼓励他们对自己阅读的内容提出疑问。如果这段时间大家阅读的内容是自主选择的,那么,这样的阅读分享还有着“推介、吸引”的作用,让更多的人也来翻开这本书进行阅读;如果是大家正在同读一本书,那么,这样的分享会把大家带入更深入的阅读之中,获得更多的理解和感悟。
最有效的阅读分享活动,就是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呈现出来。比如,好词好句好段的摘录,撰写读书心得感悟,根据书中人物、事件绘制思维导图。
对学生整本书的阅读过程不应局限于对最后结果的评价,还应有对他们阅读态度、习惯、方法、策略的跟踪评价,这样才能让学生反思自己的阅读情况,在对照思考中主动改进,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
以《西游记》的整本书阅读为例。在阅读这本书之前,笔者即和学生一起商讨、制订了阅读计划:1.坚持每天读5页,大多时候还能多读几页;2.坚持在每页空白的地方写一到两个批注,批注的内容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3.清楚地说出师徒四人的性格特点,并能讲出自己判断的依据;4.确定一个视角,制作一张阅读主题手抄报。
以上读书计划,既是教师对学生阅读表现和阅读成果的监督考察,也是指导他们进行阅读、思考的任务支架。以这样的阅读计划作为评价学生阅读情况的标准,学生可以随时评价自己和他人的阅读表现,这就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读有方向,思有内容,做有任务。
“读一本好书,就像在和高尚的人对话”“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的意义和价值不胜枚举。在教学中,教师要以优秀的文学作品影响学生,潜移默化地教育他们去追求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语文阅读关键能力,帮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小海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