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老师应该结合当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内容采取多种不同的方式。在以问题为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逐步发现语文阅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能够实现对学生思维的开发,也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此,本文以小学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节课为例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分析,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相应的阅读技巧。
在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传统的单向传授模式过于注重内容的灌输,缺少互动和自主性。以问题为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展,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向策略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首先,教师设计有趣且与阅读材料紧密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为主,并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在阅读之前,教师引导学生预习,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相关的问题可以作为课堂讨论的起点,也可以作为阅读理解的指导。其次,创建小组合作环境。在小组内,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激发更多的思维火花,同时,小组合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当阅读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反思和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不仅可以巩固阅读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最后,建立奖励机制,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和讨论,教师可以建立一定的奖励机制,如优秀读者奖、最佳提问奖等。由此可见,在以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预习与提问、鼓励小组合作以及建立奖励机制等,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一课教学前,教师可以提出:看到标题,猜一猜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通过这个问题,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开始猜测可能的原因,如老屋下面有坚固的地基、老屋的建造材料特别耐用、老屋有特殊的支撑结构等。这种猜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还为他们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提供了动力。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问:“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会是怎样的一座老屋?让学生举手回答。学生可能会描述各种不同特点的老屋,如“一座非常古老的石屋”“一座有着厚重木门的木屋”“一座墙壁上爬满藤蔓的屋子”等。无论学生怎样描述,都可以反映他们对老屋特性的独特理解,这些理解都会成为他们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基础。这个提问环节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文中的主题和情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其想要了解“不会倒”的老屋到底是什么样,使他们更加投入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出示老屋挂图,并且提问:“和大家预测的一样吗?哪些差不多?哪些不一样?”在提问中,学生通过思考和回答进行头脑风暴,激发学习热情。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讲述一些自己见到过的“老屋”,这些“老屋”都有什么特点,随后再以教材中的故事为基础,让学生提问,并借助问题促进学生深入地阅读和了解文章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教师提出“老屋”的特点时,学生纷纷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回答“老屋”的特点是时间久、比较破旧、住的人少。而当教师提出“老屋”为什么要倒下时,学生天马行空地想象,如“老屋”时间太久了,不能住人,需要重新盖房子,又或者“老屋”的木头和墙面有裂纹,可能会塌陷而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等。如教师在借助问题引导学生剖析该课文表达的情感时,可以提出当我们读到老母鸡请求“老屋”不要倒下时,你们猜“老屋”会不会感到厌烦,如果换作是你们,会不会觉得很麻烦。又如当读到小蜘蛛请求“老屋”不要倒下时,“老屋”会不会同意小蜘蛛的请求?故事中,“老屋”帮助了很多动物,这种助“人”为乐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经常见到?基于问题引导,给予学生不同的思考方向,这对学生后续的学习起到了有效的激发,能够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以提问为导向,激发学生合作的探究欲
提问是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的有效手段,尤其在合作探究学习中,提问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促进团队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启发性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并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索答案。对于问题的设置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又不至于让学生感到沮丧,从而使他们保持探究的兴趣。同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合作探究。在小组内,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通过讨论和交流达到更深入的理解。在合作探究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反馈和分享,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向全班展示小组的探究成果,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探究欲。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为学生营造安全、积极、鼓励探究的课堂氛围,及时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探究兴趣。
例如,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一课的授课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学生人数在4~6人为宜。随后在每个小组中选出一名学生作为小组组长,组长的人选应该以语文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为主,然后再由小组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环节,这些问题尽可能以适合学生探究为主,让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探究,从而达到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并共同解决问题的目的。如在第一个小故事小猫和老屋的对话中,为什么老屋同意了小猫的请求?这对老屋来说有什么好处?在文章的这些自然段讲解中,教师向学生提出具有探究性意义的问题,如“老屋明明已经很老了,也快要倒下了,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老屋没有倒下去?是小猫,老母鸡,还是小蜘蛛?”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探讨并展示。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通过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帮助学生明确问题的关键点,促进他们的思考。最后,各小组可以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分享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对答案的探索过程。通过合作研究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学生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意义,体验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另外,还可以在小组中展开续写合作预测。老屋正津津有味地听着小蜘蛛的故事,这时,从远处走来一只可爱的小动物。教师出示“熊宝宝”形象。
1.引导学生预测:
师:熊宝宝会寻求什么帮助呢?老屋又会怎么办?结局是什么呢?
2.出示小组自学要求:
(1)根据前面学到的部分,从内容、旁批、情节等方面,结合生活实际大胆预测。
(2)完成“预测依据表”(表略)。
(3)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展示成果。
3.出示原文“熊宝宝”片段:
师:和你预测的内容一致吗?你觉得哪个更有趣?
在小组讨论和展示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启发和补充,进一步完善自己的预测。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意义,以及如何进行合理的预测。通过小组合作预测的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同时,学生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意义,体验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三、以评价为导向,提升阅读教学水平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可以提供反馈、指导教学方向,并激励学生进一步提升学习水平,在阅读教学中,以评价为导向的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教学水平。在阅读教学之前,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并制订相应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应该具体、可衡量,并与学生的阅读技能紧密相关。在评价学生阅读能力时,除过传统的笔试和阅读理解题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口头报告、小组讨论、阅读日志、读书笔记等多种评价方式来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和阅读策略等。除了结果性评价外,教师应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观察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策略、参与度等,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此外,教师需要为学生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阅读任务,如阅读长篇文章、理解复杂文本等,这些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促使学生不断提高阅读水平。通过以评价为导向的阅读教学策略,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激励学生不断提高阅读技能和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为学生的终身阅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节课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老屋总也倒不了”的原因,教师可以开展这样的阅读教学。首先,教师让学生以正确、流利的方式朗读这篇文章,从而使学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精准的把握,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出相应的问题,如“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到最老的屋子,从建造结束到现在已经有多少年了?谁能给我们讲一讲?”这样的问题可以调动学生课程的参与积极性。其次,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探究教材内容,并在学生进行探究前提出引导性问题,如文章的描述方式有哪些?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让学生通过阅读探究《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一课内容后,对整篇文章的描写手法、修辞语句等方面展开评价。而学生在自评结束后,还可以与小组成员进行互评。以评价为导向的语文教学方式,能够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探究的能力,这对学生后续进行语文阅读有着良好的效果。最后,教师为学生布置多样性的课堂作业,这种课后作业以问题评价为主,在问题评价为导向的作业布置中,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如“你家的老屋和课本上所说的老屋有什么区别?两种不同的老屋哪个不容易倒?”“通过对课本内容的阅读,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评价自己家里的老屋,对比不同屋子的差异性。”基于这种多样化的课后作业问题评价完成方式,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也能使学生在问题思考的驱动下积极探索学习,从而有利于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以此提升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
四、总结
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节而言,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感悟能力,并在后续的阅读中丰富自身的阅读体验,提高阅读能力。同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够在学生的不断思考和创新中优化课堂教学,以此促进语文课程的进一步发展,也能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以及语文综合素养,这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高新区河山实验学校)
编辑:曾彦慧
新课程·上旬2024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