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

2024-09-02 00:00张小红
新课程·上旬 2024年19期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教授学生基础文化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文化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阅读教学中的渗透,利用其内涵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塑造学生的良好道德品格,使学生从中汲取力量,在文化的熏陶下健康茁壮成长。以“中华传统节日”的教学为例,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巧妙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

一、阅读滋养心灵,提升文学素养

阅读不仅能获取知识,还能滋养心灵,让人在文字的海洋中尽情想象与徜徉。通过阅读,学生能“看到”不同的文化与风景,也能感受到不同的情感与思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入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学习能力。

在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搜集一系列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文章以供学生阅读。教师需要在教学开始阶段以阅读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以便让学生更好地在阅读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习能力。

教学片段: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一个非常有趣的主题——中华传统节日。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每个节日背后都有深厚的文化意义和美丽的传说。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节日的秘密吧!

教师:在开始之前,我想问问大家,你们都知道哪些中华传统节日呢?

学生:我知道春节!春节时,我们会放鞭炮、吃饺子,还能收到压岁钱!

学生:还有中秋节,我们可以吃月饼、赏月!

教师:你们真棒!那接下来,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希望大家能够想象自己就在那个节日的现场,感受那种氛围。读完之后,我们可以一起分享你们从文章中了解到的有趣故事或者新知识,好不好?

学生:好!

教师: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吧!记得,阅读不仅仅是看字,更要理解和感受文章中的内容和情感。大家开始阅读吧!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与节日相关的文章,如《年的故事》《粽子飘香》等。学生在阅读中了解、认识传统节日。)

教师:现在,谁愿意来分享一下自己从文章中了解到的有趣内容呢?

学生:我读到端午节的时候,知道了屈原的故事,原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都是为了纪念他。

教师:很好!屈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故事不仅仅告诉我们端午节的由来,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他同学还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我读到春节的部分,知道了“年”的传说。原来“年”是一种怪兽,人们用鞭炮和红色的对联来驱赶它。

教师:非常棒!这些传统习俗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意义。通过阅读,我们不仅了解了节日的由来,还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希望大家能够继续保持这种阅读热情,去探索更多的文化知识。

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储备更多文化知识,也能让学生提升文学素养。学生可以在阅读中了解更多修辞与写作手法,也能在阅读中体会情感与思想的正确表达。教师需要通过阅读教学构建系统的语文教学体系,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知识,在阅读中获得成长。

二、挖掘潜藏文化,激发探索兴趣

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潜藏的文化元素,并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教学活动,学习更多文化知识,增强语文学习能力。

在“中华传统节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材中关于传统节日的信息挖掘出来,运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关于节日的视频,给学生营造立体化的学习氛围,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代入感,也进一步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片段:

教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关于端午节的习俗吗?

学生:记得!端午节要吃粽子、赛龙舟!

教师:非常好!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呢?它们又有哪些特别的习俗呢?

学生:我知道春节!春节要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还要拜年。

教师:很好,春节的确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那么,除了春节,还有哪位同学能分享一个你知道的节日?

学生:清明节!清明节要扫墓、祭祖,还会踏青。

教师:清明节是个表达我们对先辈思念之情的节日。那么,有没有同学知道重阳节呢?

学生:知道!重阳节时,大家要登高望远、赏菊花、吃重阳糕。

教师:没错!重阳节也叫老人节,是老人的节日。今天,我们将通过几首古诗更深入地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首先,我们来看《元日》这首诗,它描写的是哪个节日呢?

学生:春节!

教师:是的,这首诗描绘了春节的喜庆景象。大家想象一下,当爆竹声声响起,旧的一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到来了,那是一个怎样的场景呢?(多媒体播放与春节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春节的氛围。)

教师:接下来,我们看《清明》这首诗。清明节是一个怎样的节日呢?

学生:清明节是祭祖的节日,要去扫墓。

教师:很好。那么,在清明节这一天,大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是喜悦的,还是沉重的?

(引导学生感受诗中表达的情感,体会清明节的意义。)

教师:最后,我们来看《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大家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节日吗?

学生:重阳节!

教师:对,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对远方兄弟的思念之情。那么,在重阳节这一天,除了登高望远、赏菊花、吃重阳糕,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想法,进一步理解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挖掘教材中潜藏的传统文化知识展开教学,能够让学生更有学习、探索的动力与兴趣。教师将传统文化与教学内容进行结合,既能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文化素养,又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养成积极探索的习惯,这对学生将来的学习、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传承文化内涵,培养道德品格

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其间产生了许多优秀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语文知识进行紧密结合,可以成为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格的标杆与明灯。

在“中华传统节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节日习俗,讲述节日背后的故事以及所蕴含的情感与思想。教师也可以借助传统节日,给学生讲述礼仪与规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教学片段:

教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已经了解了许多关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知识。接下来,我们将更深入地探讨这些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它们对我们道德品格的培养有何重要意义。

学生:节日和文化品格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问得好!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道德教育意义。比如,春节,它不仅仅是一个庆祝新年的节日,更体现了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大家在春节期间有没有注意到我们要给长辈拜年,这体现了什么文化习俗呢?

学生:尊敬长辈!

教师:没错!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那么,清明节呢?我们为什么要去祭祖扫墓?

学生:为了缅怀先人,表达对他们的思念和尊敬。

教师:很好!清明节不仅是对逝去亲人的怀念,更是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这告诉我们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再来说说端午节。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赛龙舟呢?

学生:因为屈原!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吃粽子和赛龙舟都是为了防止鱼虾伤害屈原的身体。

教师:非常棒!端午节的习俗不仅是对屈原的纪念,更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爱国情怀和团结精神。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下,这些传统节日对我们个人道德品格的培养有哪些启示呢?

学生:我觉得这些节日告诉我们要尊敬长辈、铭记历史,还要有爱国的精神。

学生:还有团结和互助精神,如端午节赛龙舟就需要大家齐心协力。

教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传统节日不仅是我们对文化的传承,更是我们道德品格培养的宝贵资源。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些传统节日,从中汲取文化的营养,培养自己的道德品格,成为有文化底蕴和道德修养的新时代好少年!

讲述传统节日中承载的道德思想不仅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学习印象,还能创造更加具有文化氛围的教学环境,可以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不断学习成长,形成正确的“三观”。

四、实践开阔思维,提高综合能力

长久的教学实践证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的有效教学手段,因此,教师需要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设计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以此来丰富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在教学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时,教师可以借助不同地区节日的传统元素,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或利用民间传统工艺开展多种实践活动,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也能让课堂的教学氛围更加活跃,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片段:

教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中华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今天,我们就来开展一次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实践活动。

教师:首先,我想先了解一下,你们知道不同地区的节日传统元素有哪些不同吗?比如,我们刚刚提到的中秋节,南方和北方在吃月饼上有没有什么不同的习俗?

学生:我知道!南方喜欢吃咸味的月饼,而北方喜欢吃甜味的月饼。

教师:非常好!说明了不同地区对同一节日的庆祝方式可能有所不同。接下来,大家根据兴趣和特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一个节日,并结合某一地区的传统元素设计一项实践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践活动。)

教师:我看到大家都很积极,那么哪个小组先来分享一下你们的设计呢?

学生小组代表:我们小组选择了春节。我们打算制作一些传统的剪纸窗花,来装饰我们的教室,营造春节的喜庆氛围。

教师:这个主意很不错!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手工艺,能够很好地体现春节的文化内涵。那么,在制作过程中,你们需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小组代表:我们需注意剪纸的图案要寓意吉祥,如“福”字、鲤鱼跃龙门等。

教师:很好!除了剪纸,你们还可以考虑其他与春节相关的传统元素,如春联、年画等。接下来,哪个小组愿意分享?

(其他小组依次分享,教师给予点评和建议。)

教师:看来大家都准备得很充分,那么接下来,就请大家开始动手实践吧!记住,在实践过程中,大家不仅要注重成果,更要注重过程,通过实践来开阔思维,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学生开始实践活动,教师观察记录学生的实践表现,为学生提供指导、帮助。)

教师:今天的实践活动非常成功,大家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华,还深入了解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希望大家能够继续保持这种探索和实践的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学习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文化内涵,还能提高语文阅读的整体质量。在实践中,学生可以开阔思维、提升能力,教师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从而保障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五、科技发挥优势,拓宽视野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融合与应用不仅给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也让教学更加立体、生动,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专注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在“中华传统节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网络中收集与节日相关的图片、视频、动画、音频等多种教学资源,并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动画,用“虚拟人物”带领学生领略不同的节日特色,学习多种传统文化知识。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开阔学生眼界,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探索习惯。

教学片段: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开启一场特别的传统文化之旅。老师已经为大家准备了一系列与“中华传统节日”相关的动画视频,里面有一个可爱的“虚拟人物”——年年,它会带领我们一起领略不同节日的魅力。准备好了吗?

学生:准备好了!

教师:首先,我们先来跟随年年走进春节的喜庆氛围。请大家认真观看,看看春节有哪些特别的习俗和文化内涵。

(播放春节动画视频,学生观看。)

教师:同学们,看完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我觉得春节好热闹啊!家家户户都贴春联、放鞭炮,有些地方还有舞龙、舞狮的表演,真的太有年味了!

教师:是的,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象征着团圆和新的开始。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年年一起走进下一个节日——清明节。

(播放清明节动画视频,学生观看。)

教师:清明节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学生:清明节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我们要缅怀先人,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教师:很好!清明节是一个充满敬意的节日,它教会我们要尊重历史和先人。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端午节。

(播放端午节动画视频,学生观看。)

教师: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

学生:端午节我们要吃粽子、赛龙舟,还要挂艾叶和菖蒲,这些都是为了纪念屈原。

教师:非常棒!端午节是一个富有文化意义的节日。最后,让我们跟随年年一起走进中秋节。

(播放中秋节动画视频,学生观看。)

教师:看完了这段视频,谁来说说中秋节有哪些特别的习俗和情感呢?

学生:中秋节我们要赏月、吃月饼,还有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感觉特别温馨和幸福。

教师:说得真好!中秋节是一个团圆和感恩的节日,它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通过这些动画视频,我们不仅学习了不同节日的习俗和文化内涵,还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使语文阅读课堂更生动自然。教师需创新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助力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教师不仅要利用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更要借助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这样才能实现教育培养的最终目标,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并且借助教学道具和教学资源开展丰富的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让语文教学更加生动、立体,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综合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麻沙中心小学)

编辑: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