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
本文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一课教学为例,通过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引导学生回顾如何把握记叙文的主要内容,即关注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分析文本中角色及角色之间的关系,在分析老麻雀的英勇无畏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猎狗的进攻与退缩”部分,并进行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作者的写作方法,并齐读,感受母爱的伟大。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并概括《麻雀》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学生能够分析文中的角色及其之间的关系。
3.学生能够学习并掌握作者通过连续动作、细节描写等手法展现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方式
1.通过自主阅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角色及其关系。
3.通过对比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母爱力量。
4.通过分析写作手法,让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5.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概括《麻雀》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析老麻雀的英勇无畏和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深入分析文中的角色及角色之间的关系,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并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以便运用到以后的阅读和写作中去。
五、教学过程
(一)预习测试,夯实基础
老师:同学们,我们正式上课前先检查一下预习作业。
(教师先出示第一组词语)
老师:哪位同学能够准确地读出?
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接着出示第二组、第三组词语,同学们回答得都非常好。
老师:大家预习得很到位,值得表扬。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预习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便更好地把握教学节奏和教学内容。)
(二)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昨天预习的词语都出自课文《麻雀》一文。
(此时教师出示教学课件)
老师:在正式学习前,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刚结束的第四单元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我们如何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麻雀》这篇记叙文学习中?
生1:第四单元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记叙文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把握这三要素,才能更加清晰地了解《麻雀》一文讲述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之前学习的内容,引出新课的学习重点,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自主阅读,把握主旨
老师:现在我们一起学习《麻雀》一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将一件事情讲清楚的。
老师:同学们,先自主阅读课文并思考: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学生开始阅读课文。
学生1:课文写了猎狗发现一只小麻雀,想要吃掉它,然后老麻雀飞下来保护小麻雀,最后猎狗被吓退了。
老师:通常情况下我们为了将事件讲清楚,需要明确文中有多少个角色,这些角色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2:文章介绍了一只小麻雀从窝里掉下来,被作者的猎狗发现,想要攻击它,此时一只老麻雀飞下来,站在小麻雀的面前,试图用身躯保护小麻雀,作者被老麻雀所表现出的母爱感动,带着猎狗离开了。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理解文本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主旨和写作顺序,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做铺垫。)
(四)角色剖析,理清关系
老师:学生2将故事中的角色以及角色关系说得非常清楚,现在我们齐读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齐读)
老师:刚才同学们所读的内容就是本文的主旨,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判断出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其起因、经过和结果分别是怎样的呢?
学生3:起因是小麻雀从窝里掉下来,被猎狗发现;经过是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与猎狗对峙;结果是猎狗被吓退,作者带着猎狗离开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课件,总结课文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老师: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这篇文章的来龙去脉,在后续的写作中,我们要注意这三要素。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文章中的角色及其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五)探究写法,学习技巧
老师:根据刚才所学,我们知道一件事情需要按照起因、经过和结果的发展顺序进行描述,接下来我们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老师出示课后习题二,并带领学生齐读。
老师:课文是怎样把老麻雀的无畏、猎狗的攻击与退缩写清楚的?找出相关段落读一读。
(学生找到表现“老麻雀无畏”的段落进行阅读和思考)
老师: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你们的想法。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互动。
老师:好了,时间到。现在有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分享你们的讨论结果呢?
学生1(代表小组发言):我们发现,作者描述老麻雀无畏时,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先写猎狗逼近,老麻雀奋不顾身地飞下来落在猎狗面前,接着写老麻雀掩护小麻雀,最后写老麻雀不为自己的安全着想,由此表现出这是一种强大的力量驱使着老麻雀这么做。
老师:文章作者的确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老麻雀的无畏,那其他小组还有没有新的发现?
学生2(代表小组发言):我们发现,作者通过描写老麻雀的表现来展示它的无畏,如“挓挲着羽毛”“绝望地尖叫”“浑身发抖”和“发出嘶哑的声音”,这些看似与它飞身保护小麻雀的勇敢相矛盾的表现,实际上更真实地反衬出老麻雀的无畏。
老师:你们小组切入角度非常好,作者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出老麻雀的无畏精神,通过具体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刻画老麻雀,表现出其特有的性格与情感。
老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分析了老麻雀的英勇无畏,现在我们对刚才分析内容进行小结。
老师:作者写老麻雀的英勇无畏时,按照一定顺序进行,通过描述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自己想到的,清楚地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老师板书: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老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主学习,分析“猎狗的进攻与退缩”这一部分,看看作者是如何描述“猎狗的进攻与退缩”的。
学生开始自主学习。
老师:请大家先找到描述猎狗进攻与退缩的相关句子,读一读,并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找到相关句子并阅读。
学生1:我发现作者通过描述猎狗连续的动作,把猎狗准备进攻时的样子写得很清楚,如“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老师:你找到了作者的细节描写,作者通过连续的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出猎狗攻击的过程。
(板书:连续的动作)
老师:现在,我们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感受其中蕴含的力量。老师邀请一名女同学读“小麻雀”的部分,一位男同学读“猎狗”的部分,其他同学读“老麻雀”的句子。
学生进行对比朗读。
老师:在朗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猎狗的庞大、小麻雀的弱小,以及老麻雀的无助。但即使这样,一种强大的力量还是使老麻雀飞了下来,这种“强大的力量”指什么?
学生2:这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母亲对孩子强烈的爱。
老师:正确!是母爱让老麻雀勇敢地面对强大的猎狗,保护自己的孩子。
老师:现在我们总结刚才的分析内容,思考一下作者是如何进行表达和写作的。
学生: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同时还可以运用连续的动作描写来使内容更生动。
(设计意图:通过探讨作者的写作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六)感悟情感,拓展延伸
老师: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屠格涅夫《猎人笔记》中的这段话,感受母爱的伟大力量。
(学生齐读)
老师:同学们读完这段话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吗?
学生1:“我想,爱比死,比死的恐怖更强大”,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一只老麻雀却展现出了伟大的母爱,这种力量让我倍感震撼。
(课堂结束)
老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麻雀》这篇课文,通过深入剖析,我们不仅理解了文章的内容,还领悟到了母爱的伟大,希望大家能够将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以后的阅读和写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下课!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感悟文章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能力。同时,通过拓展延伸,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反思
《麻雀》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强调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深入理解记叙文撰写的要素,体会文本中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描述展现人物特点或事件情节,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如预习检查、内容回顾、自主阅读、小组合作讨论等,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与分析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观察到班中的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对课文内容、课文分析产生了浓厚的自主阅读和学习兴趣。尤其在小组合作讨论环节,学生能够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互启发,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写作方法总结环节,学生对记叙文的写作技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但仔细回顾教学内容,笔者发现仍有一部分需要改进,如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部分学生对老麻雀勇敢行为背后的母爱情感理解不够深刻,这就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建立与文本的情感联系。在写作技巧的应用上,尽管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写作方法,但在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时仍不够熟练,这就导致自己的作文水平未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这就要求我在后续教学设计中增加应用或者互动的环节,帮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
编辑:孙守春
新课程·上旬2024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