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种深入心灵的活动,它不仅仅是眼睛看到文字的过程,更是大脑思考、心灵理解和消化的过程。受认知特点限制,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入眼多、入心少。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让文章入心的办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提出了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的要求。批注式阅读就是一种用心阅读的方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理解文章的内容,还要对文章进行主动的思考和分析,并用文字或符号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标注在文章中,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因此,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让阅读成为一种更加深入、丰富、愉悦的心灵活动。
阅读教学分为整体感知、局部研读、拓展内化三个环节。批注式阅读分为基础层、深入层、创新层三个层次。教师在指导学生批注方法时可以将三者有机结合,即抓住阅读教学的三个环节,层层深入设置学习任务,指导学生批注的方法和技巧,让阅读和批注相得益彰,也让学生在阅读时动眼、动脑、动手,达到用心阅读的目的。
一、整体阅读,学习圈点勾画基础层批注
▲学习任务一:我是发现小能手
师:你一定能发现课文中有许多生字、生词、重要句子以及事件中的要素或者有疑问的地方,请你用圈、点或者直线、曲线、括号等把它们标注出来,然后根据圈点出的信息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整体感知是阅读教学的第一步,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文本的内容、主旨和结构。在实施这一步骤时,教师可以用学习任务一逐步指导学生掌握圈点勾画批注法,使学生学会在阅读时进行标记,快速、有效地提取关键信息,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一)确定圈点勾画的内容
1.圈点关键字词
在阅读过程中,用圈或点标记出关键字词,包括生字、生词、主题词,记叙文中的人名、地名、日期等。它们是文章的核心内容,或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重要线索。如四年级上册《牛和鹅》一课中,“捶”“吁”等12个生字,以及“怕”“不怕”等表示“我”对鹅态度的词语都要圈出来。
2.勾画重要句子
用线、箭头、括号等勾画出重要句子或段落,如主题句、转折句、议论句、抒情句等。如《牛和鹅》一课中,“我们看到鹅,那就完全两样了”,这句话是一个过渡句,结束上一段我们欺负牛的记叙,引出下一段我们怕鹅的描写。所以要把这个句子画出来,旁边标注“过渡句”或者“承上启下”都可。
3.标注有疑问的地方
阅读中,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汇、句子或段落,可以用符号勾画出来,并在旁边留下问题或注释。这有助于后续查阅资料、请教他人,或是研读课文时更快地找到问题所在。如《牛和鹅》第1自然段中“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一句,这里可以指导学生标注问号,提示对这句话的疑惑。
(二)确定圈点勾画符号
在指导学生圈点勾画批注文章时,教师要教学生使用符号标记。选择一套符号系统来标记不同类型的关键字词。例如,可以使用圆圈(○)来标记主题词,星号(*)来标记核心概念,下划线(__)来标记专业术语,方框(□)来标记人名,三角形(▲)来标记地名,波浪线(■)来标记日期等。当然,也可以用不同颜色来标注,如红色标注生字、绿色标注关键词等。总之,学生需要建立一套自己的符号系统,每个符号代表固定的意义。这样在阅读过程中,一旦遇到关键字、词、句,学生就立即使用相应的符号进行标记,快速、简洁又有规律。
二、局部研读,学习赏析点评深入层批注
▲学习任务二:我是赏析小达人
师:这篇文章写得可真生动,每一个字句都仿佛跃然纸上,让人仿佛置身其中。这样的佳作,真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仔细研读、认真赏析。快拿起笔,跟着老师学习赏析点评式批注,让我们都来争做赏析小达人吧!
局部研读是阅读教学的第二个环节。随着阅读的深入,学生要对文本中的特定字词、句子或段落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理解。批注也随之进入深层阶段,即赏析点评式批注。学生要针对文本内容、语言、写法、主旨等进行赏析、评价、质疑。这种批注需要在简单标注的基础上,加上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的批注不仅体现了读者的个体差异和独特视角,还促进了读者与文本的深入对话,是学生的一个深层次的心理活动。教师可结合学习任务二逐步引领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一)教师示范批注
赏析点评式批注相对较难,教师要为学生示范批注。如研读《牛和鹅》时,教师可以把第5自然段课文利用多媒体呈现出来。然后一边引领学生深度赏析语段,一边为学生示范批注。用红色笔圈出表现我们和鹅心理的词语“害怕”和“神气”,再用蓝色笔圈出具体表现“害怕”和“神气”的词语,最后在逐词分析过程中顺势在词语旁写上自己的理解。如在“贴”旁边写上“小心翼翼、极力躲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遇到对句子的赏析。句子的赏析需要写的文字较多,学生写起来会感到吃力。这时教师要教给学生赏析的模板。比如,赏析比喻句时,可以给出模板: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的+(特征),抒发了(表达了)作者的(什么)之情。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批注时有框架可依。(下面教师示范批注图例,见图1)
(二)学生实践批注
教师示范后,需要立即布置学生尝试对另一个段落进行批注。这样能够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批注方法。《牛和鹅》一课教学中,教师示范了第5自然段的批注后,可以布置学生研读第6自然段并进行批注的任务。俗话说,看花容易绣花难。看似简单的学习任务,对于四年级的初学者来说还是很难的。他们在实践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如遗漏关键词句、批注错误、解读不够深刻等。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进行巡查,发现问题,随时给出一些提示和引导,帮助学生逐渐掌握批注的技巧。
(三)教师点评批注
在学生批注过程中,教师要观察学生的批注,并当场给予点评。这种方式能够直接与学生互动,及时反馈他们的表现。点评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指导,即具体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避免使用模糊或笼统的词语。例如,“你的批注在理解课文主旨方面做得很好,但在语言表达上还需要加强。”教师要注重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即使学生的批注存在不足,教师也要以正面的方式提出,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教师点评不仅要指出学生的问题,还要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或方法。例如,“你可以在批注时多关注一些细节描写,这样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学生练习批注结束后,教师还要选取一些优秀的批注作品在班级进行展示。这不仅可以激励被展示的学生,还能为其他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
三、内化阅读,学习联想仿写创新层批注
▲学习任务三:我是创新小牛人
师:前两个批注的任务你们完成得很好呢!接下来,让我们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一起来学习仿写式批注和联想式批注吧,争做一个创新小牛人。
拓展内化是阅读教学的拔高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教给学生批注的第三层次,即创新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提出新颖的观点、见解或解决方案,从而实现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文本进行创造性解读。这一阶段最常用的是联想式批注和仿写式批注。
(一)联想式批注
联想式批注是将所读内容与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等联系起来,产生新的思考和见解,并将其记录在文本旁边的批注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文本,同时促进个体用心思考。如由课文《牛和鹅》中“我们怕鹅”这一情节,学生可以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历——可能害怕某种小动物,遇到它们时害怕得狼狈不堪的表现,回忆后整理出来,写在课文对应情节的旁边。这样学生更能够理解课文中我们的“怕”。有的学生写道:“我怕小狗,每次看见小狗,我都远远地躲开,如果和小狗打个照面,我会死死拽住大人的手,眼睛紧紧地盯着小狗,身体不由自主地躲藏在大人的身后。”小作者借助联想式批注生动地写出了自己怕狗的表现,实现了课文与自己的关联,达到了用心阅读的目的。联想式批注是一种主观性较强的阅读方法,每个人的联想和批注都可能不同。因此,在进行联想式批注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感受和思考,同时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接受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二)仿写式批注
仿写式批注是一种综合仿写和批注的阅读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并通过模仿文本的写作风格和技巧来进行批注,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鉴赏。在仿写式批注中,学生首先需要在深度阅读和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选择文本中的某个有代表性、有特色的段落或句子,尝试在保持原文的基本框架下模仿其写作风格和写作技巧,创作出一个类似的句子或段落,然后将仿写的句子或段落作为批注,添加到原文的相应位置,以便在后续阅读时回顾和对比。如学习《牛和鹅》一课时,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模仿“我们欺负牛”或者“我们怕鹅”的语段尝试写作并作为批注。
在指导学生完成争做创新小牛人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指引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批注。第一,可结合课文情境进行批注。如在描述牛和鹅相遇、互动的情节中加入学生的想象,为这些场景添加批注,描述它们可能的对话、心理活动或者动作,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第二,可针对角色批注,如选择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如牛、鹅、“我”等),从该角色的角度出发,为其添加批注,表达该角色的感受、想法或者对事件的看法。第三,可结合主题批注,如结合课文内容,思考《牛和鹅》想要传达的主题或道理,为相关段落添加批注,阐述你的理解。
结合三个学习任务,教师引领学生在阅读的三个不同阶段学习不同层次的批注方法。把阅读和批注有机融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让阅读入心的技巧。批注的过程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思考和努力。无论是简单的画线、圈点,还是深入的分析、评价,都是学生积极参与、用心思考的表现。这样的阅读方式才能真正达到入心的效果,让学生真正理解和吸收文本中的信息,构建与文本的深度联系,使他们的阅读更具深度和广度。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掌握批注的方法,鼓励他们用心去读、去思、去写,让他们的阅读之旅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中心学校)
编辑:常超波
新课程·上旬2024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