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思维定式,实现深度学习

2024-09-02 00:00王平
新课程·上旬 2024年19期

通过学习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学生对“平均分”已经具备一定认知经验和知识储备,并学会用表内除法解答“平均分”问题。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继续深化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解决平均分若干个物体正好分完的情况。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能通过“平均分”将物体正好分完,有时还会剩下一部分物体不够“正好分完”,剩下的这部分就是数学概念“余数”的生活化展现。为了帮助学生将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建立链接,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58页例题1呈现了生活中常见的“摆小棒”的真实情境,先引导学生摆一摆“正好分完”和“有剩余”的情况,所有的小棒正好摆完和有剩余,摆成若干个三角形。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完成操作,既锻炼他们的小组合作能力,又有利于他们相互交流,同时,使学生切身感受经过“平均分”之后,有时“正好分完”,有时会有剩余。第59页例题2,通过改变被除数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余数不同的除法算式,根据有剩余的几种情况,列出除法算式。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和列式计算,突破“正好分完”的思维定式,深化对“余数”概念的认识,进而实现深度学习。

一、教学目标

1.完整经历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操作活动,并能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算式,主动将有余数除法和生活原型建立联系,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内涵;并能准确读写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2.在列出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观察每道算式的除数和余数,总结余数小于除数的规律。

3.小组合作、完成“摆一摆”,讨论交流形成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实现深度学习。

二、教学准备

长度、粗细均匀的小木棒若干份,小正方形纸片若干份。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真实情境,引出新授知识

1.链接生活经验,调取已有知识

谈话导入:同学们,老师这里有9根小木棒,如果要将这些小棒摆成三角形,我们可以怎么摆?请先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一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动手摆小棒,教师给予必要指导。

学生展示操作成果(见图1)。

摆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9根小棒摆出三角形的个数就是9÷3=3(个)。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学习了本册教材的第二单元“表内乘法(一)”,对“平均分”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基于以上认知基础,教师调取了能够除尽的除法的知识经验,为引出有剩余的状况做好了铺垫。]

2.打破思维定式,引出新知学习

继续谈话引导:将9根小棒平均分,摆成三角形,每个图形用3根小棒,正好拼成3个三角形,但是老师这里有10根小棒,那么可以摆成几个三角形呢?

引导:10根小棒,摆1个三角形用3根,你会怎样摆呢?请同学们动手摆一摆,看看会出现什么结果。

摆完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的摆法。在摆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有疑惑,预设以下引导:

思路一:

提出问题:说出你摆小棒的过程。(10根小棒,摆1个三角形用3根,可以摆出3个三角形,还剩1根小棒。)

思路二:

提出问题:你是按上面的思路分的吗?

再追问:同学们如果遇到上面的情况,你还会取出其中的3根再摆出1个三角形吗?

3.辨析对比,体会差异

对比:请同学们对比以上两种思路,你从中有什么感悟?

教师总结:在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学习中,我们明白了什么是“平均分”,也就是将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每份都相等,而且是正好分完,没有剩余;但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平均分”,是分完以后还有剩余。我们怎样用算式来表示平均分以后有剩余的情况?这就是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设计意图: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因为认知水平的局限带来许多学习障碍,正常的思维活动也会“断层”。本节课新授知识出现了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容易导致学生思维断层。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基于学生真实的认知水平,在思维断层的连接点提出问题,并分两种情况讨论,也是为后续的“余数要比除数小”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动手实践,探究有余数除法

1.初步感知“平均分”的不同情况

提出问题:10根小棒,用小棒摆出三角形,同学们展示了两种思路,请大家重新回顾自己的思路,并拿出准备好的小棒动手摆一摆,并填写记录单上的内容。

记录单:10根小棒,用小棒摆出三角形,可以摆成( )个三角形,剩余( )根小棒。

学生汇报操作结论,并利用投屏动态展示摆小棒的过程,同时填写表1。

2.练习书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教师引导:如表1所示,当摆完3个三角形后,仍然有剩余,但不能再继续摆,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请同学们尝试列出除法算式,学生列算式。

学生汇报列出的算式。

10÷3=3(个)……1(根)。

理解算式含义:同学们观察算式,3个指的是什么?1根指的是什么?

强调:当我们平均分若干物体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而且也能够用除法算式表示,列出的除法算式就是有余数的除法。以上面的例题为例,“1”根中的“1”就是余数,表示摆完三角形后,还剩下1根小棒。

布置任务:读出上面的除法算式,同桌相互提问,说出除法算式每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通过放手让学生亲自摆一摆,切身感受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并尝试列出除法算式,为学生创造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创造,有利于突破“凡是除法就是平均正好分完”的思维定式,具身认识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3.进一步深化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引导学生思考:根据你列出的除法算式,能不能完整地说一说算式的含义?(10表示10根小棒,除数3表示摆1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商3表示摆出了3个三角形,余数1表示剩下1根小棒。)

进一步深化认识:我们手中有10根小棒,如果换成正方形,也会有剩余,那么应该怎样列出除法算式呢?请同学们尝试列出算式,并说出各部分的含义。

(三)依托实例,理解余数小于除数

1.圈出分组,填写结果

有11个菠萝,每5个装一篮,能够装 篮,还剩下 个。

列出算式:11÷5=2(篮)……1(个)

学生先按照题目要求分组,并圈出来,再在横线上填空,并列出算式。

2.拓展实例,列出列式

引导思考:在上面的例题中,同学们通过圈一圈得出11个菠萝,每5个装一篮,能够装2篮,还剩1个。如果菠萝总数是12个,还可以像上面这样装吗?根据你的理解列出算式。

指名让学生圈出装法,再独立列出算式,小组交流平均分的思考过程。

深化提问:如果将菠萝数增加到13个,还是5个装一篮,该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列出算式,讨论交流。

继续深入探讨:依次增加菠萝的数量,当菠萝数是15个时,还是5个装一篮,又该怎样列式呢?

预设学生列出的算式可能有两种:

第一种:15÷5=3(篮)

第二种:15÷5=2(篮)……5(个)

引导思考:两种算式哪一种才是正确的呢?说说你的理由。

根据学生的汇报结果,出示图5。

教师强调:一共有15个菠萝,每5个装一篮,装满2篮以后,还剩下5个菠萝,正好可以装1篮,因此,根据圈出的结果可以用算式“15÷5=3(篮)”来表示,也就是说,第二种列式是错误的。

讨论交流:如果按照上面的规律依次增加菠萝个数,还是按每5个装一篮,菠萝的个数变成16、17、18的时候,应当怎样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学生思考,并口头回答思考结果。

3.总结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

多媒体展示算式:

10÷5=2(篮)

11÷5=2(篮)……1(个)

12÷5=2(篮)……2(个)

13÷5=2(篮)……3(个)

14÷5=2(篮)……4(个)

15÷5=3(篮)

16÷5=3(篮)……1(个)

17÷5=3(篮)……2(个)

18÷5=3(篮)……3(个)

对比辨析:对比辨析上面的算式,观察算式中的除数和余数,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总结规律,汇报交流。根据讨论结果在圆圈内填写大于或小于号。

余数○除数。

(设计意图:余数小于除数,是一系列数学算式总结的知识规律,也是最终探讨的结果。学生动手实践,持续深入操作每一个环节,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总结余数小于除数的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用动态化方式思考问题,助力学生深度学习。)

4.巩固拓展,运用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相关知识了吗?接下来我想考考大家。

出示题目:假如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8,余数会有多少个,它们分别是几。

学生将解题思路面向全班阐述,教师聆听后进行点评。

(四)趣味游戏,合理划分

假如在小组比赛中,你所在的小组获得了第一名,老师拿出一把铅笔作为奖励,要求组长为每个人分得相同数量的铅笔,如果你是组长该怎样分呢?(教师提示:将小棒假想为铅笔。)

学生先清点手中“铅笔”的数量,发现总共有19支,本组共有6位成员,如何做才能确保每个人所分的数量一样呢?他们做了以下测算。

19÷6=3(支)……1(支)

14÷6=2(支)……2(支)

15÷6=2(支)……3(支)

16÷6=2(支)……4(支)

17÷6=2(支)……5(支)

所以,最合理的分配方法应该是每位成员分得3支铅笔,然后将剩下的一支铅笔还给老师。

教师总结:如果能学会合理分配,那么小组中的所有成员都没有怨言,还会尽可能减少退还的数量,所以我们必须学好“有余数的除法”。

(五)关联生活,启发思考

教师导入视频:同学们都来参加小明的生日会,爸爸拿出蛋糕招待大家,请问:要怎样分配这块蛋糕才能确保每个人都能吃到,而且不会产生浪费?

学生清点视频中的人数,发现:此次总共有12人参加生日会,但是这12个人中有不喜欢吃甜食的,也有特别喜欢的。这该怎样操作呢?学生积极地与伙伴展开讨论。

经过认真分析,大家认为可以按照这种方法分蛋糕。总人数为12,那么可以先将蛋糕切成12个等份,喜欢吃甜食的先统一领取相同的等份,不喜欢吃甜食的则可以自行选择少吃或不吃,最后将剩下来的蛋糕再平均分成若干等份,由喜欢吃甜食的人自行挑选,这块大蛋糕就能得到合理分配了。

学生在完整阐述自己的思路后,用手中的小棒作为“蛋糕”开展游戏,教师认真观察、指导。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实例分析、操作环节,让学生将所学内容与生活相互关联。另外,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操作有助于提升学习趣味性,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其中,有助于知识的迁移与灵活运用。)

(六)总结收获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1: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最小的余数是1。

学生2: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可以分四步走: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学生认真总结的同时教师聆听,并及时进行点拨:

有余数的除法:

意义:平均分一些物体时会有剩余。

余数的特点:①最小的余数是1。

②余数应小于除数,大于0,否则等式不成立。

四、教学总结

深度学习是一个主动探索、发现的过程。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创设了用小棒摆三角形的生活情境,使学生用外显方式展示思维过程,在借助直观手段的基础上,列出算式“10÷3=3(个)……1(根)”,突破正好分完的定式,重现聚焦“平均分”,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认识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进一步拓展平均分的含义。

在此基础上,教师将学生讨论的两种思路展示出来,加深他们对平均分后有剩余情况的理解,使学生主动建构有余数除法。教师借助丰富的表征手段,将动手操作、语言表达、数学思考有机结合,助力他们体悟算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进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在总结余数小于除数知识点环节,教师既让学生认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内涵,又让学生用外显化方式体验主动思考的过程,总结实际问题中蕴含的数学规律,发展理性精神。结合“圈菠萝”实际问题,感悟“每5个菠萝装一篮,当遇到有余数的情况时,余数一定比除数小”,通过一系列算式,建构数学模型;当学生圈出每一组菠萝,剩下的菠萝数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寻找规律,经历完整的数学思考。

在整节课教学中,学生操作活动是系统化的,能够将直观经验转化为理性认识,突破旧知识的思维局限,促进深度学习自然发生。

(作者单位:山东省郓城县随官屯镇元庙集小学)

编辑:张俐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