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在符合现代标准的城市公共文化和古典的文化传统之间寻找平衡,守正创新中建构城市公共文化,建构新的城市公共文化成为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命题之一。书香中国作为众多探寻模式的一种,正在中国的许多大小城市中推广开来。本文立足于书香中国建设实践,从东西方阅读文化及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古代耕读传统、现代阅读推广活动等对城市公共文化产生的影响,论证书香中国成为城市公共文化象征的可能性及未来建构方向,以期推进中国城市公共文化的发展与建构。
关键词:书香中国 全民阅读 城市公共文化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经济水平的迅速提升,以及城市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共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此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注度逐年提高。同时,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对新时代城市公共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化于城市公共文化,才能使中华文化在守正创新中不断发展。通过全民阅读战略的实施,阅读推广理念的倡导,书香中国这一国家文化战略正在不同城市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逐渐成为城市公共文化的一种重要象征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构方向。
书香中国的提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与201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642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6436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1]出现这样的人口分布趋势并不突然,早在2012年出版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迈向城市时代的绿色繁荣》中就指出,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1.27%,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结束了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开始进入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2]。尽管在这一系列数据中,许多常住人口并未拥有城市户口,不能算作是户籍意义上的城市居民,但他们实实在在地参与到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城市的文化在人的联结和流动中建构起来。
曼纽尔·卡斯特尔(Manuel Castells)在《城市的意识形态》中提及“‘城市文化’正如它所表现的那样,既不是一个概念也不是一种理论。严格地说,它是一个神话,因为它在意识形态层面详细地叙述了人类的历史”[3]。传统的城市文化往往是在历史的沉淀中形成的,尤其是涉及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传统城市文化,更具有一种神话般的不可否定和更改的特性。相比较而言,现代城市的公共文化更依赖于主动建构。
作为国家文化战略,书香中国频频出现在公共文化视野中,2021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将其归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中。在此影响下,书香城市、书香校园、书香社区等文化名词也不断出现,“以书香中国建设促进文化强国建设”成为目标。书香中国最初是由出版界作为一种国家人文繁荣发展的愿景在21世纪初提出的,2003年编辑张国岚从华文出版的角度,将“华文出版的未来”与“书香中国的缔造”结合起来,提到了书香中国所应具备的特征,认为“书香中国”应该是“兼具古典与现代之美,既不失国际之风范,又独具传统之韵致”。[4]从公共文化服务的角度而提出建设书香中国,离不开政府对于全民阅读的倡导。在2006年,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文,发出《关于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倡议书》,成为早期开展全民阅读的纲领性文件之一。之所以强调政府的作用,是因为在这之前,文化学者们所畅想的书香中国,是一种关于公共文化生活的想象。在政府的倡导下,这一想象有了更具象化的存在,具体表现为各地的阅读类文化活动走进了人们的日常公共文化生活中。各地区更在每年的4月23日(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这一天举办“读书日”活动、“读书节”活动,通过读书分享、好书推荐、作家讲座等方式开展活动,以学校为代表的教育机构、以出版社为代表的出版机构、以图书馆为代表的公共文化机构成为举办这些阅读活动的主体,阅读成为城市的一种基层文化。如深圳市自2000年起举办城市读书月活动,迄今已举办24届,并在2013年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彰,被授予“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伴随着地方群体阅读文化活动的开展,中央政府也不断强化阅读在公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自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了“倡导全民阅读”,至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我国已经连续11年将倡导全民阅读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同时,2022年4月23日,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北京开幕,全民阅读大会由政府主导,出版发行单位、社会组织代表、专家学者、作家、读者代表等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通过集体阅读及其互动讨论等具体形式进行倡导,营造全社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书香中国建设已构成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维度。
书香的历史:从古典人文传统到现代人文理想
从书香中国的发展概况中可以明晰地看到,书香中国建设是一场自上而下发展起来的公共文化活动,这也决定了它是以城市为中心所开展的公共文化活动。城市人口的增加,乡村人口的减少,虽然数据的增减呈现是简单的,但落实到每一个个体,却不仅仅是从乡村到城市这样简单。这些新的城市居民并不天然就是城市居民,他们虽然身在城市之中,乡土文化在他们身上的烙印却不会简单地消逝。倡导书香城市建设的贵州作家姚晓英便发出这样的疑问:“假如乡土不再生长文化,土地如何歌唱?乡愁何处安居?心灵如何停靠?”[5]以书香慰藉城市中栖息之人的灵魂,看上去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诗性色彩,是海德格尔所提倡“诗意的栖居”在现代城市化推进中的大胆尝试。然而,深入探究会发现,书香中国这样的尝试并非空想而来的,而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和悠远的文化传统,这一点,可以通过追溯中国阅读的历史来进行确认。如果说乡土中国是从中国的基层文化中去发掘特有的体系,那么,书香中国便是用一种结合古典传统和现代人文理想需要去创造的基层文化体系。这种书香文化正在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为桥梁,渗入城市形象、城市空间等方方面面,并逐步传播至乡村。山区学校中的图书角或是乡村地区拔地而起的乡村文化地标“农家书屋”见证着这一传播过程。但纵观阅读资源供给和公共服务的完善程度,城市目前仍然处于中心,这也是本文所探讨的重点。
中国古代“耕读传家”传统影响下的书香中国建设。中国古代素有“诗书继世”“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这种带有书香气息的传统往往以家训、族训的方式在宗族间传递,有着深厚的乡土中国烙印。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大家族都将重视阅读写进家训之中。比如中国近现代史上出过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物理学家钱学森、力学家钱伟长、学者钱锺书、历史学家钱穆、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等名人,被民间誉为“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的钱家,其家族的《钱氏家训》中对子孙后代有着明确的要求,即“子孙虽愚,诗书须读”。书香文化往往同读书出仕、光宗耀祖的家族文化紧密相连,是在个体和家族小团体中发生的。书香中国建设则从整体性的角度去培养一种新的阅读文化传统。在西方文化影响下建立起来的现代城市向来公私分明,“城市的冷漠和不确定之感改变了公共领域特性,鼓励人们退回到家庭、密友所形成的私人领域中”,“公共领域成为一种与他人交往中的慎重的非个人化、无倾向性和理性的空间”。书香中国的提出能够使得个体的个人化阅读和公共空间的公共阅读之间得以平衡。著名学者、阅读推广人朱永新的一个观点得到广泛推崇,即“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6]。当个人精神与民族精神相联系时,个体阅读的意义变得宏大了,即便是私人的阅读,也被纳入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素质、民族文化自信的范畴中。“诗书继世”“耕读传家”的古典传统被现代公共阅读文化丰富了内涵,成为一种适应现代国家和城市要求的公共文化传统。
书香中国的民族性探索。阅读传统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存在,在世界图书与版权日的影响下,丹麦哥本哈根的阅读马拉松活动、英国伦敦的“地铁上读书”(Books on the Underground)似乎也让其变成了书香丹麦或是书香英伦。如此看来,书香中国的提法是可以复制的,但深究其内涵却并非如此。事实上,模式类似的阅读活动并不能完全表现它的独特性,书香中国的倡导需要探索城市公共文化所应具备的民族性,这种民族性带有中华民族传统和特色,是东方化的。
在全民阅读肇始之初,所推介的书仍是四大名著等常规文学经典书目,或是依赖名人荐读,或借鉴国外名校书单。尽管都想要打造书香城市、书香社区、书香校园,但各个群体在书籍的选择上是纷乱无序的,这种现象在2009年,阅读推广作为一项公共文化举措被广泛推崇后得到改善。
阅读推广来源于英文“reading promotion”,常见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的“大阅读”项目。[7]作为开展书香中国建设的重要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图书馆界最早开始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中国图书馆学会在2003年起将全民阅读工作纳入每年的工作计划中,“reading promotion”也被翻译为“阅读推广”在图书馆界和出版界广泛使用。在中国,通过发掘搜集到的公开文献,“阅读推广”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最早出现在2001年,《出版参考》杂志主导成立了全国首家“阅读保护与促进中心”,将“阅读推广”作为公益活动,与“读者权益保护”并列。[8]其导向是图书出版、发行和销售层面的推广,对于公共文化建设、文化传承等内容涉及较少。而以活动为载体的图书馆界阅读推广研究则在2000—2009年期间,逐渐萌芽发展;至2009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将“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正式更名为“阅读推广委员会”,对全民阅读进行分类指导,“阅读推广”才渐渐成为图书馆学的专业名词固定下来,关于阅读推广的学术研究也逐渐体系化、专门化,制订阅读推广书目、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培养阅读推广人才成为阅读推广的几大主要任务。在进行这些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时,承载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并非类似穿着汉服进行朗诵这样的文化活动仪式本身,而是阅读的内容的倡导。
倡导阅读中华传统经典成为书香中国建设民族性的要义所在。只是书香中国倡导的回归经典阅读,不再是古代科举为了读书仕宦,韦编三绝式读经典,也不是康德式审美无功利的读书修身。这一切依然由政府和公共文化机构进行主导,中国图书馆学会组织编辑了《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丛书,邀请专家学者用导读的方式解读文学、历史学、哲学、医学等中国古代经典书籍,结合这些书籍在全国进行巡展和讲座。和私人阅读相比,这种公共阅读文化活动的主体更大。因此,书香中国的阅读是为了让每一个个体从这些经典书籍中传承优良文化传统,从而提高国民素质、涵育民族精神。
书香文化与城市公共文化建设的未来
从历史上来看,类似建设书香中国这样将人文理想付诸社会现实的情况并非稀有,在《乡土中国》中便谈到“文字下乡”,费孝通提醒过当时的教育工作者:“所以在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9]推广阅读也是如此,需要考虑到社会现实情况和人的具体情况,否则仅仅靠发布书目,或是开展几场讲座、组织几场朗读活动是很难实现提高国民素质和涵养民族精神的目标的。结合现状,从公众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着手,或许是未来书香中国建设和城市公共文化建构的方向所在。
阅读美学走入公众日常生活。书香中国是通过公众阅读活动的发生来建构公众阅读文化。近年来,全民阅读活动也逐渐从宏大主题转向日常生活,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越来越多城市居民的选择。列斐伏尔在《日常生活批判》中曾提出要在日常生活中反思精神,因此学者蔡斐、张波就基于此理论提出应将全民阅读的方向转向日常生活,认为“日常生活是全民阅读的人文关怀,既通过阅读实现了对自身的观照,赋予日常生活文化意涵和哲学意义,又基于阅读实现了对自身的超越,建构起向美好生活的迭代和升华”[10]。从前期城市书香文化的建设来看,多以政府、高校、民间组织开展读书月、读书节等活动为主,尽管从宏观层面来看,书香中国建设的协同性增强,有更多的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到书香中国的建设中,但落实到个人而言,阅读的热潮不应局限在少数优秀阅读推广人或是读书爱好者之中,而应蔓延到各年龄各职业的人群中。近年来,城市里的24小时书屋、儿童绘本馆、网红书店在人们的视野中逐渐变多,甚至在这些公共文化空间停驻也变成了一种阅读行为,似乎在将阅读变成一种生活美学,将书香弥漫城市的愿景变为现实。但书香中国所要倡导的阅读美学不仅仅是阅读空间变化带来的日常美学,或是以读书来附庸风雅、装点门面,而是每一位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以阅读让个人的精神生活更加丰满,日常生活更加让城市文化慢慢沉淀,厚重起来,从而形成一种具有城市特色的公共文化传统。因此,在现有城市书房、特色书店、图书馆特色空间的硬件基础上,持续丰盈城市书香的内涵是未来书香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
数字化阅读传递新的可能。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4年第二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中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已达80.3%,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主要倾向于在手机上阅读、网络在线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方式。
从手写本时代到机器印刷时代,每一次文本载体的变更都带来阅读转型,互联网时代的阅读转型则跟以往的阅读转型大为不同。无论是听书、在线阅读或是视频讲书,这些阅读活动的背后都透露出一点,那就是阅读的交互性更强。以往,一位读者在自己的书本上写下阅读感想,私享着自己的阅读感受,除非他愿意公开这些感想和感受,否则这样一次阅读行为的私人性便会始终得以保存;在互联网时代则不然,读者在电子阅读的软件阅读时,可以实时记录分享自己的阅读信息,即使没有任何分享和记录,他的阅读时长、内容偏好、阅读习惯也已经成为一种数据,构成了公共阅读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互联网时代的阅读为城市公共阅读文化的建构提供了更多技术手段上的便捷,但伴随而来的互联网碎片化阅读、阅读内容庸俗化也为建构提出了新的问题。
结语
书香中国的建设,正在形成一种守正创新的文化传统,在亚普罗式文化模式和浮士德式文化模式中间寻找一种平衡,那不是一种突变,而是渐进的,带有浓厚中华民族民族性的,全新的城市公共文化建构路径。
作者滕紫微系马来西亚拉曼大学中华研究院在读博士
田雷系四川旅游学院图书馆馆员
本文系四川旅游学院校级课题“全民阅读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阅读推广转型研究”(项目编号:2022SCTUSK5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EB/OL].(2021-05-11)[2024-03-09].http://www.gov.cn/xinwen/2021-05/11/content_5605760.htm.
[2]潘家华,魏后凯.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迈向城市时代的绿色繁荣[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曼纽尔·卡斯特尔.城市的意识形态[M]//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86.
[4]张国岚.书香中国之美——谈华文出版的未来格局[J].出版参考,2003(8):29.
[5]陈玉明,刘奕湛,闫起磊.让一座城市书香弥漫——访全国人大代表姚晓英[N].安顺日报,2014-3-11(2)
[6]朱永新.我的阅读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7]杨静,谢基新,王跃飞.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与实践探究[M].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2.
[8]肖武.本刊成立“阅读保护与促进中心”“科普图书公益广告宣传”首次亮相京城[J].出版参考,2001(8):10.
[9]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6.
[10]蔡斐,张波.走向日常生活:全民阅读的时代转向与路径重塑[J].中国出版,2023(1): 16.